书籍详情

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

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

作者:王正毅,张岩贵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3-11-01

ISBN:9787100038317

定价:¥3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王正毅(1965年8月-),男,汉族,山西人。1982年考入南开大学,1989年获哲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4-1995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和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作博士后。1993年任副教授,1997年任教授,1998年开始任博士生导师。从1989年开始,王正毅教授一直任教于南开大学政治学系,主要承担政治地理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从1996年以来,共培养和指导了硕士研究生14名,博士研究生3名。作者多年从事学术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世界体系理论的分析方法,突破传统社会科学关于特殊的特殊分析和关于一般的格式分析的认识论假定,对世界历史进行总体研究,对区域文明和世界文明关系进行研究,强调对政治、经济及文明的整体性综合研究。这种整体性研究方法,既包括"长时段"的历史研究,因为这能够充分显示世界体系这个"社会体系"的"社会时间"层面,也包括"大范围"的结构研究,因为这能够准确地反映世界体系这个"社会体系"的"地理空间"层面。只有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才能真正理解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核心地区的国家和处于边缘地区的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状况。多年从事国际关系研究的心得体会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加强对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作者重新思考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一自1840年以来一直困扰中国学者们的问题,对中国文明的出路以及我们知识系统的重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传统的中国社会科学在理论上探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实际上一直徘徊于中体西用、本土化、全盘西化的困境之中,走出这种困境,意味着中国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之视角上的突破和观念上的更新。这就需要从世界体系的角度重新中国历史,重新构建中国的社会科学体系。这不但具有学术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这对于中国重返国际社会、在国际新秩序的重建中充分发挥作用都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简介
暂缺《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作者简介
目录
前 言
总论 国际政治经济学:历史、理论与方法
  一、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国际关系
  二、国际政治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三、国际政治经济学:问题、理论与方法
           国家和市场的古典理论
第一章 古典重商主义
 第一节 古典重商主义的起源
  一、地理扩张
  二、贸易的拓展
  三、商业资本的兴起
  四、国家机器的加强
 第二节 古典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
  一、货币即财富
  二、国家干预经济
 第三节 古典重商主义的理论观点
  一、世界主义经济的三个缺点
  二、政治经济学或国家经济学
 第四节 古典重商主义的重要启示
  一、国家利益与国际体系
  二、民族经济与工业化
第二章 古典自由主义
 第一节 亚当·斯密与古典自由主义
  一、亚当·斯密的时代
  二、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第二节 大卫·李嘉图与古典自由主义
  一、大卫·李嘉图的时代
  二、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第三节 古典自由主义范式的启示
第三章 古典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 古典马克思主义的起源
 第二节 古典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一、马克思、恩格斯与资本主义
  二、列宁与帝国主义
  三、古典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古典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启示
           国家和市场的当代理论
第四章 相互依存理论
 第一节 相互依存论的兴起
  一、20世纪50—60年代的现实主义
  二、20世纪60—70年代相互依存的社会现实
 第二节 相互依存论的基本观点
  一、相互依存的概念和特征
  二、复合相互依存:特征和过程
  三、相互依存与国际机制
 第三节 相互依存论的贡献及面临的挑战
  一、相互依存论的理论贡献
  二、相互依存论面临的挑战
第五章 霸权稳定理论
 第一节 霸权稳定论的兴起
  一、资本主义的第二个“黄金时期”
  二、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的危机
 第二节 霸权稳定论的基本观点
  一、理解霸权的三种模式
  二、霸权和国际体系的稳定
  三、霸权周期和国际体系的变革
 第三节 霸权稳定论的影响和局限性
  一、霸权稳定论的影响
  二、霸权稳定论的局限性
第六章 国家主义理论
 第一节 国家主义理论的复兴
  一、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兴起
  二、美国带头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三、欧洲区域一体化的深化
 第二节 国家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罗伯特·吉尔平的《美国的实力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
  二、彼德·卡扎斯坦的《国内和国际力量与对外经济政策战略》
  三、史蒂芬·克拉斯纳的《捍卫国家利益:原料投资与美国的外交政策》
 第三节 国家主义理论的贡献及面临的挑战
  一、国家主义理论的贡献
  二、国家主义理论面临的挑战
第七章 依附理论
 第一节 依附理论的兴起
  一、“现代化理论”的崛起
  二、“现代化理论”面临的困境
  三、依附理论的兴起
 第二节 依附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依附的定义和形式
  二、中心—外围的结构
  三、外围社会的一般形态及其发展
 第三节 依附理论的贡献和争论
  一、依附理论的贡献
  二、依附理论的争论
第八章 世界体系理论
 第一节 世界体系论的兴起
  一、世界体系论的社会现实起源
  二、世界体系论的学术思想起源
  三、世界体系论的分析方法起源
 第二节 世界体系论的基本观点
  一、单一的世界经济
  二、多重国家体系
  三、作为一种文明的世界体系
 第三节 世界体系论的影响及其争论
  一、世界体系论的影响
  二、世界体系论的争论
           国家和市场的现实经验分析
第九章 国际金融的政治经济分析
 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演变
  一、金本位制(1870—1914)
  二、空位期(1914—1944)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1)
  四、浮动汇率制(1971— )
 第二节 国际金融协调的组织形式:IMF
  一、IMF的创立、宗旨和职能
  二、IMF的运行机制
  三、IMF的组织结构
  四、IMF与美国
  五、IMF与一国的政治经济发展
  六、IMF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国际货币融资合作的组织形式:世界银行集团
  一、历史背景
  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三、国际开发协会
  四、国际金融公司
  五、世界银行集团的政治经济分析
第十章 国际贸易的政治经济分析
 第一节 关于国际贸易的三种理论
  一、自由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二、现实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三、结构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协调:西方七国集团
  一、不同阶段的首脑会议
  二、首脑会议贸易政策协调的主要内容
  三、贸易政策协调的政治经济分析
 第三节 GATT、WTO与国际贸易
  一、GATT的基本原则
  二、从GATT到WTO
  三、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的议事日程
第十一章 国际投资的政治经济分析
 第一节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和母国
  一、外国直接投资(FDl)的效应分析
  二、跨国公司与民族国家的冲突
  三、跨国公司和东道国冲突的政治经济分析
 第二节 发达国家对跨国公司的政策
  一、政策的基础和演变
  二、发达东道国对外国跨国公司的政策
  三、发达国家对本国跨国公司的政策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对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
  一、政策的基础和类型
  二、跨国公司对限制政策的抵制
  三、发展中东道国政府优惠政策分析
 第四节 对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协调与监督
  一、东道国国内协调和监督
  二、双边层次上的协调和监督
  三、区域层次上的协调和监督
  四、全球层次上的协调
第十二章 发展的政治经济分析
 第一节 关于经济发展的三种理论
  一、什么是发展
  二、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
  三、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四、国际依附理论
 第二节 欠发达世界的经济发展
  一、宗主国与殖民地
  二、战后外围地区的变革
  三、欠发达国家发展进程中的政治矛盾
 第三节 战略贸易与世界经济发展
  一、1945年以前的贸易与经济发展
  二、1945—1974年的贸易与经济发展
  三、1974—2000年:又一个长波的下降期?
  四、战略贸易与世界经济发展
 第四节 既存国际分工中的经济发展:以泰国为例
  一、日、美、泰贸易逆差三角关联的形成
  二、日本对泰国的投资特点
  三、日本对泰国的官方援助
第十三章 国际新秩序的政治经济分析
 第一节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缘由和内容
  一、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缘由
  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内容
  三、南北对话的倡导
 第二节 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到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
  一、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评估
  二、绩效不佳的原因
  三、国际秩序目前存在的问题
  四、国际经济新秩序之前景
 第三节 重新审视国际合作的基础:相互依存
  一、由环境治理导致的国际相互依存
  二、国际相互依存及其限制条件
  三、国际相互依存表现形式:五种效应
 第四节 国际新秩序与制度创新
  一、当代国际秩序的结构变革
  二、国际体系的困境:“免费搭车”和“囚徒困境”
  三、国际制度的创新
结束语 国际政治经济学:从理性主义走向社会建构主义?
    ——来自亚洲区域化的思考
  一、区域化研究:从理性主义走向社会建构主义?
  二、东亚作为一个区域:历史和现状
  三、亚洲区域化:四种相互竞争的区域合作观念
  四、区域化的“亚洲方式”:合理性及其局限性
  五、全球学者参与的国际政治经济学?
主要参考文献
索 引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