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卒中单元:脑血管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卒中单元:脑血管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拥军主编;马锐华[等]编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6-01

ISBN:9787502344498

定价:¥7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主编,由多名卒中单元工作者共同完成的国内第一部卒中单元的专著,这些作者参与组建和运作了中国第一个卒中单元,积累了第一手经验和资料,本书正是这些经验的总结。本书系统地论述了卒中单元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运作方式和各种运行工具,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本书全面总结了国外卒中单元的翔实资料,同时结合了一线医生的工作经验。本书是建立卒中单元不可缺少的参考书和培训教材。本书适合于从事脑血管病的所有医务工作者,包括神经内外科医生、康复师、心理师、语言治疗师、护士以及医学院校的师生。
作者简介
暂缺《卒中单元:脑血管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简介
目录
1 概述
1.1 什么是卒中单元
1.2 卒中单元的历史
1.3 建立卒中单元的意义
1.3.1 更好的临床效果
1.3.2 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1.3.3 有利于继续教育和临床研究
1.4 如何建立卒中单元
1.4.1 医院的医疗环境
1.4.2 选择合适的模式
1.4.3 改建病房结构
1.4.4 组建卒中小组
1.4.5 制定标准文件
1.4.6 标准工作时间表
1.5 卒中单元的理论基础
1.6 所有卒中病人都应该接受卒中单元治疗
2 卒中单元的原理:系统科学
2.1 基本概念
2.2 系统的特征
2.3 系统的分类
2.3.1 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
2.3.2 实体系统和抽象(概念)系统
2.3.3 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
2.3.4 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2.4 系统的整体突现原理
2.5 系统工程方法
2.5.1 明确问题
2.5.2 建立价值体系或评价体系
2.5.3 系统分析
2.5.4 系统综合
2.5.5 系统方案的优化选择
2.5.6 决策
2.5.7 制定计划
2.6 系统中的团队工作
2.6.1 团队与群体
2.6.2 团队的类型
2.6.3 团队的形成过程
2.6.4 塑造高绩效团队
3 卒中单元的循证医学
3.1 循证医学简介
3.1.1 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
3.1.2 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
3.1.3 循证医学产生的背景及发展简史
3.1.4 循证医学实践的类别与方法
3.2 组织化卒中单元的系统评价
3.2.1 目的
3.2.2 检索策略
3.2.3 选择试验的标准
3.2.4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3.2.5 结果
3.2.6 评价者结论
3.3 组织化卒中单元的随机对照研究
3.3.1 研究:Akershus
3.3.2 研究:Birmingham
3.3.3 研究:Dover
3.3.4 研究:Edinburgh
3.3.5 研究:GoteborgOstra
3.3.6 研究:GoteborgSahlgren
3.3.7 研究:Helsinki
3.3.8 研究:Illinois
3.3.9 研究:Kuopio
3.3.10 研究:Montreal
3.3.11 研究:New York
3.3.12 研究:Newcastle
3.3.13 研究:Nottingham
3.3.14 研究:Orpington1993
3.3.15 研究:Orpington1995
3.3.16 研究:Orpington2000
3.3.17 研究:Perth
3.3.18 研究:Stockholm
3.3.19 研究:Svendborg
3.3.20 研究:Tampere
3.3.21 研究:Trondheim(主要分为三部分)
3.3.22 研究:Umea
3.3.23 研究:Uppsala
3.4 与卒中单元相关的循证医学概念
3.4.1 系统综述
3.4.2 Meta分析
3.4.3 Chocrane协作网
3.4.4 其他相关概念
4 卒中单元的类型、建立和运作
4.1 卒中单元的类型
4.2 建立卒中单元的准备
4.2.1 环境准备
4.2.2 训练室的建立
4.2.3 监护室的准备
4.2.4 文件准备
4.2.5 临床路径
4.2.6 卒中单元常用量表
4.2.7 健康教育材料
4.2.8 人员培训
4.3 组建卒中单元
4.3.1 卒中单元的初步建立
4.3.2 卒中单元的磨合
4.3.3 卒中单元的成熟
4.4 出院计划
4.4.1 出院计划三阶段
4.4.2 转运卒中病人出院方案建议
4.4.3 出院小结
4.5 涉及的工具
4.6 多专业小组成员和任务
4.7 卒中单元的运作
4.8 随访
5 卒中单元的治疗规范
5.1 一般处理
5.1.1 常规建立静脉通道
5.1.2 控制血糖:控制高血糖(Ⅱ级证据)
5.1.3 气道和通气
5.1.4 血压的处理
5.1.5 控制体温:控制高热(Ⅱ级证据)
5.1.6 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5.1.7 高颅压的治疗
5.1.8 癫NFDC1
5.1.9 其他药物治疗措施
5.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5.2.1 病因治疗
5.2.2 抗血小板治疗
5.2.3 抗凝治疗
5.2.4 不同类型TIA的治疗
5.2.5 手术治疗
5.3 脑梗死
5.3.1 一般治疗
5.3.2 各类型脑梗死特殊治疗方法
5.3.3 溶栓治疗
5.3.4 抗血小板治疗
5.3.5 抗凝治疗
5.3.6 降纤治疗
5.3.7 神经保护剂
5.3.8 中药治疗
5.3.9 其他治疗
5.3.10 不推荐的治疗
5.4 脑出血
5.4.1 一般治疗
5.4.2 降低颅内压
5.4.3 病因治疗
5.4.4 颅内血肿开颅清除术和微创清除术
5.5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5.5.1 一般治疗
5.5.2 抗血管痉挛治疗
5.5.3 抗纤溶治疗
5.5.4 脑脊液置换术
5.5.5 外科手术治疗
5.5.6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5.6 脑静脉系统血栓
5.6.1 一般治疗
5.6.2 低分子肝素
5.6.3 溶栓治疗
5.6.4 针对病因治疗
5.7 血管性痴呆
5.7.1 一般治疗
5.7.2 治疗原则
5.7.3 促智药物
6 卒中单元的监护
6.1 监护病房的配置
6.1.1 组织构成
6.1.2 收住标准
6.1.3 工作内容
6.2 监护的内容和方法
6.2.1 一般监护及处理
6.2.2 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护
6.2.3 脑功能监护
6.3 监护病房内进行的特殊治疗
6.3.1 溶栓治疗
6.3.2 抗凝治疗
6.3.3 出血转化
6.3.4 颅高压治疗
6.3.5 卒中后癫NFDC1
6.3.6 高血压、高血容量、血液稀释疗法
7 卒中单元中的并发症处理
7.1 神经科并发症
7.1.1 卒中急性期神经科并发症
7.1.2 卒中恢复期神经科并发症
7.2 内科并发症
7.2.1 心血管系统(神经源性心脏损害)
7.2.2 呼吸系统
7.2.3 消化系统
7.2.4 尿失禁
7.2.5 便失禁和便秘
7.2.6 高血糖
7.2.7 发热
8 卒中单元的危险因素评估及二期预防
8.1 卒中危险因素的评估及干预措施
8.1.1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8.1.2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8.2 卒中单元中的二级预防
8.2.1 危险因素的干预
8.2.2 卒中单元内的抗栓治疗
8.2.3 脑动脉狭窄及其治疗
9 卒中单元中的肢体康复
9.1 偏瘫的恢复过程
9.1.1 中枢性瘫痪
9.1.2 中枢性瘫痪的恢复过程
9.1.3 脑卒中的早期康复
9.2 偏瘫后各期的康复治疗和训练
9.2.1 Brunnstrom1~2期的康复训练
9.2.2 Brunnstrom3~4期的康复训练
9.2.3 Brunnstrom4~5期的康复训练
9.2.4 Brunnstrom5~6期的康复训练
9.3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9.3.1 进食
9.3.2 梳洗和整容
9.3.3 更衣
9.3.4 入浴
9.3.5 转移和移乘
9.3.6 如厕
9.4 卒中后共济障碍的康复训练
9.4.1 Frenkel体操训练法
9.4.2 负重法
9.5 卒中后继发障碍的康复
9.5.1 肩关节半脱位
9.5.2 肩—手综合征
9.5.3 肩痛
9.5.4 体位性低血压
9.5.5 关节挛缩
9.5.6 深静脉血栓形成
9.5.7 废用性骨质疏松
10 卒中单元中的语言评价与康复
10.1 基本概念
10.1.1 语言
10.1.2 言语
10.1.3 语言及言语某些要素的功能解剖系统
10.1.4 语言公式化的解剖功能环路
10.1.5 言语障碍
10.2 失语症的类型及特点
10.2.1 失语症的语言症状
10.2.2 失语症分类
10.2.3 各型失语症的特征
10.3 特殊类型语言障碍
10.3.1 纯词聋
10.3.2 纯词哑
10.3.3 交叉性失语
10.3.4 双语失语与多语失语
10.3.5 丧动力性失语
10.4 失语症检查法
10.4.1 国内常用检查法
10.4.2 国外失语检查法
10.5 失语症的康复治疗
10.5.1 失语症语言训练的时机选择
10.5.2 失语症的训练场所
10.5.3 失语症训练目标
10.5.4 失语症治疗的训练方式
10.5.5 失语症治疗的代表性方法
10.6 构音障碍
10.6.1 分类
10.6.2 构音障碍评定
10.6.3 构音障碍的康复治疗
11 卒中单元心理评定与康复
11.1 卒中单元的心理评定
11.1.1 访谈法
11.1.2 观察法
11.1.3 心理测量法
11.2 卒中单元心理障碍类型
11.2.1 情绪情感障碍
11.2.2 认知障碍
11.2.3 行为障碍
11.2.4 躯体不适主诉增多
11.2.5 严重的心理障碍,类似精神症状
11.3 卒中后心理障碍的诊断
11.3.1 卒中后抑郁状态
11.3.2 卒中后焦虑抑郁障碍
11.3.3 卒中后精神障碍
11.3.4 卒中后认知障碍
11.3.5 卒中后行为障碍
11.4 对卒中患者心理治疗的共同因素
11.4.1 卒中患者心理治疗原则
11.4.2 治疗关系
11.5 卒中心理治疗基本理论与方法
11.5.1 个人中心理论与支持治疗法
11.5.2 行为治疗
11.5.3 认知治疗
11.5.4 卒中单元其他心理治疗
11.6 卒中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
11.6.1 个别心理干预
11.6.2 家庭治疗
11.7 药物治疗
11.7.1 抗精神病药
11.7.2 抗抑郁药
11.7.3 情感稳定剂
11.7.4 抗焦虑药
11.7.5 用药原则
12 卒中单元的健康教育
12.1 概述
12.1.1 健康教育的概念
12.1.2 病人和家属应掌握的康复知识
12.2 健康教育的方式
12.2.1 幻灯片(基础知识、护理知识、康复知识)
12.2.2 录像带(康复)
12.2.3 广播
12.2.4 科普书
12.2.5 壁报
12.2.6 出院手册的健康教育
12.3 二级预防健康教育的内容
12.4 病人和家属住院应掌握的卒中治疗内容
12.5 家属应掌握的护理知识
12.5.1 心理护理
12.5.2 饮食护理
12.5.3 尿管、胃管的护理
12.5.4 皮肤护理
12.5.5 控制危险因素
12.5.6 卒中病人的专门组织
13 卒中单元中的护理
13.1 卒中单元护理人员上岗条件
13.1.1 主管护士(责任护士)
13.1.2 岗前培训
13.2 卒中单元的护理工作内容
13.2.1 常规护理的内容
13.2.2 评估
13.2.3 对脑卒中病人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
13.2.4 卒中单元的心理护理
13.2.5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肢体康复
13.2.6 对脑卒中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14 卒中单元的临床医疗路径
14.1 什么是整合医疗路径
14.2 整合医疗路径的基本原则
14.2.1 多学科合作
14.2.2 顺序性、合理性治疗
14.2.3 以患者为中心
14.2.4 单独的病程记录
14.2.5 分析差异性
14.3 ICP的利弊
14.4 路径的发展和实现
14.4.1 路径发展步骤
14.4.2 借鉴还是自创
14.4.3 明确关键性指标参数
14.5 卒中单元的临床路径举例
14.5.1 入院后1~7天指南
14.5.2 监护室处理
15 卒中单元的疗效评定工具
15.1 评定量表的种类
15.1.1 按照量表的编排方式
15.1.2 按照评定方式
15.2 量表评定的评价标准
15.2.1 信度和效度
15.2.2 敏感度
15.2.3 精确度
15.2.4 适用性
15.2.5 可接受性
15.2.6 代评者
15.2.7 评定方式:自我评定还是面对面评定
15.3 脑卒中结局评定的基本模式ICF
15.4 以ICF为基本模式进行脑卒中的结局评定
15.4.1 身体水平的评定
15.4.2 活动水平的评定
15.4.3 参与水平的评定
15.4.4 脑卒中的三级统一评定方案——AHA.SOC
15.5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定
16 卒中单元的卫生经济学
16.1 卒中单元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的意义
16.2 卫生经济学在脑卒中临床中的应用简介
16.2.1 卫生经济学与临床经济学概述
16.2.2 临床经济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16.2.3 完整的临床经济学评价方案的设计步骤
16.2.4 有关临床经济评价的评定标准
16.2.5 临床经济学评价在脑卒中研究中的应用
16.3 卒中单元卫生经济学评价现况
16.3.1 卒中的成本(费用研究)
16.3.2 卒中单元可能的成本及效益
16.3.3 结果的经济学解释
17 正在进行的与卒中单元相关的计划
17.1 卒中治疗和进行中的预防行动,“停止卒中行动”
17.1.1 背景
17.1.2 立法过程
17.1.3 停止卒中行动的作用
17.2 运作卒中
17.2.1 介绍
17.2.2 卒中生存链
17.2.3 目前状况
17.2.4 计划回顾
17.3 跟着指南走——脑血管病和卒中
17.3.1 AHA目标
17.3.2 AHA指南
17.3.3 什么是跟着指南走
17.4 北苏格兰卒中护理工程——促进卒中病人和他们的家庭从医院顺利转运到 社区
17.4.1 介绍
17.4.2 服务的目的
17.4.3 卒中护士
17.4.4 医疗安排
17.4.5 联络
17.4.6 卒中信息包
17.5 BAC倡议
17.6 性能测定的最新研究
17.7 阶梯工程(STEP)
17.8 BOSS工程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