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集类
-
李贽文选译陈蔚松 译注李贽,字宏甫,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六年(1527),卒于神宗万历三十年(1602),是明代后期杰出的进步思想家,是反封建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他一生为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学思想,反对吃人的封建礼教而英勇战斗,最后以七十六岁高龄,在封建统治阶级的迫害下,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
二程文选译郭齐 译注中国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程颢、程颐,就学于周敦颐,并同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二程文选译》选择其文代表作21篇,逐一加以注释与翻译,是一本优秀的普及读物。
-
诸葛亮文选译袁钟仁 译注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一生留下的作品不多,但《草庐对》、《出师表》、《诫子书》等却广为传颂。本书据段熙仲、闻旭初编校的《诸葛亮集》选译、注释并撰写题解。对前人已有定论的伪作,尽可能不选,但是考虑到某些伪作流传已久,影响广泛,选译时在题解中详加说明。
-
贾谊文选译徐超,王渊明 译注贾谊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其文学成就表现在散文和辞赋两个方面。贾谊的散文主要是议论文,气势磅礴;贾谊的赋表现出从楚辞向汉赋演化的痕迹。本书所选文章,注意照顾内容的代表性,同时考虑赋也是广义的散文,所以在附录中选入三篇。所选作品流传版本较多,明显文字讹脱则径改,有的在注中加以说明。注释参考前贤、今人的优秀成果,力图使读者在阅读时充分理解文意,并进一步了解贾谊其人。
-
徐霞客游记选译周晓薇 等译注《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裁记录了作者大半生跋山涉水的见闻心得。本书分两部分:一是作者去西南远游前的游山日记,有嵩山、华山、恒山、黄山、庐山、五台山等;二是远游广西、贵州、云南的日记。所选篇目虽有限,但能让读者从有中了解《游记》的科学和文学价值。
-
洛阳伽蓝记选译韩结根 译注《洛阳伽蓝记选译(修订版)》为《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之一,选择记述北魏时期洛阳的寺院盛况及当时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名著《洛阳伽蓝记》的精华,进行注释和翻译。文笔流畅,优美,是了解魏晋时期宗教文化以及建筑技术的重要著作。
-
阅微草堂笔记选译黄德声 译注《阅微草堂笔记选译(修订版)》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丛书编委会的同志与众多专家学者通力协作、辛勤耕耘的结果。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今天,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整理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做到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人们在正确认识民族历史的同时,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使文明古国的历史遗产得以发扬光大,这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
-
刘伯温集(明)刘基 著,林家骊 点校刘伯温著作于明初即已梓行。嘉靖三十五年,樊献科等根据文章体裁更定编次为《太师诚意伯刘文成公集》十八卷。隆庆六年,何镗等以樊献科本为底本,编定《太师诚意伯文成公集》二十卷。今通行本四部丛刊本《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二十卷,即系据乌程许氏藏隆庆明刊本影印而成。本书以《四部丛刊》初编本为底本,并据明初本《覆瓿集》、《犁眉公集》、成化本《诚意伯刘先生文集》、钱谦益《列朝诗集》等校补,底本未收的作品,按体裁辑入各体之后。全书按文体分类,计二十六卷,行状、神道碑铭、《明史?刘基传》及研究参考资料、各本序跋收入附録之中,并附年表。全书装祯设计考究、大气,繁体竖排,易于阅读。
-
中华歇后语大全郑红峰 主编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它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语的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是谜语的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猜想出它的本意,因此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涉及面很广,包括政治、军事、天文、地理、文化、历史、风俗、民情、医学和农业等各个领域。它的比喻灵活、生动、确切、易懂好记。一个歇后语一旦产生便能很快地流传开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口头禅,如:“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等。这些诙谐幽默的语言,读后往往能令人会心一笑,如果说笑话让你捧腹大笑,那么歇后语会让你嘴角微翘,暗暗叫妙。歇后语产生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原始形式早在先秦时期《左传》、《战国策》中即已出现。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当然,那时还没出现歇后语这个称呼。最早出现“歇后语”这一名称的是在《旧唐书·郑綮传》:“綮善为诗,多侮剧刺时,故落格调,时号郑五歇后体。”实际上就是所谓的“缩脚语”,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讲的歇后语。.由于歇后语的历史悠久,涉及面广,所以歇后语颇多,加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有许多新的歇后语出现,本书只能摘取其中一部分介绍给读者。为了便于查找,本书按汉语拼音的顺序排列。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关于歇后语方面的资料,本着取其精华的原则,故书中所选的大多是歇后语中的精华部分,望广大读者从中能有所启迪。本书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
-
古文观止(清)吴楚材,(清)吴调侯 编,郑达 译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文是中华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让炎黄子孙了解中国历史、开启传统文化智慧的一把钥匙。经过数千年的历史长河的披沙拣金,一篇篇优美的古文脱颖而出,宛如一颗颗圆润的明珠,熠熠生辉,动人心魂。到了清朝初年,终于有人将这些明珠串联起来,供人们集中鉴赏,这便是《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康熙年间,由浙江山阴(今绍兴市)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选编的古文选本,辑自东周至明末具有代表性的文章222篇,按时代和作家编排,共分为12卷。这些作品大多数是古代散文的名家所做,其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题材广泛,诸如书、论、碑、记、序、表、传、赞、赋、檄、诏、疏等各种体裁皆备,风格不同且各具特色。它们不仅反映了我国散文的悠久历史和面貌的多彩,而且这些作品也都是作者呕心沥血的结晶。其中智慧的语言,深邃的哲理,精心的构想,独特的风格,深深扣动着读者的心扉,给人以启迪和借鉴。所以该书流传广泛,经久不衰,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学习古文需要多读,这样才能培养语感,如果只是读译文,并不能真正地理解原文的内涵。因为古文体现出的古人的思维方式、语言技巧都与今天有着较大差别,甚至有的语法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而原文的许多精妙之处是根本无法用现代汉语来解释的。因此,我们希望读者能在阅读译文的基础上再去阅读原文,细细体会原文的精妙之处,以使自己阅读古文的能力在读过本书后能够真正地上一个台阶。 译著古书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甚至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为了把最美好的东西传播给更多的人,在编校时,我们以中华书局出版社的版本为蓝本,同时参照了大量已有的注本,在此深表感谢。在具体的校注中我们主要遵循博采众家之长,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原则,对有特色的名家注释、译文均一一列出,以备读者参考,在此,我们对这些理论的倡导者给予感谢。《古文观止》一书版本众多,我们这次重新出版这本名著,是在注重经典版本的基础上精心编校而成的。我们在每篇文章后都详细加注了注释和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