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行政诉讼证据司法解释之评论:理由、观点与问题
作者:甘文著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3-01
ISBN:9787800839665
定价:¥1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司法解释往往代表了司法政策。我在起草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时,这种感受非常深刻。在司法解释这种政策性很强的法律规范面前,我们经常会站在多个选择方案前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对于法官而言:必须要有所选择,即,总要选择一个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最高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主要是有关证据的诉讼程序规范,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全是证据规则。但这其中的确包含有很多具有规则性质的规范,例如:最佳证据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案卷处证据排除规则、补强证据规则等等。另外还有很多诉讼程序方面的规则。平时,我经常遇到各级法院法官针对某个很具体的条文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最高法院要作出这样的规定,而不是那样的规定?这是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问题。就像每一位法官都可能经常问自己:为什么这个案件要这样判?这类案件是否可以都这么判?所以,我想在我的书,尽量告诉读者这些司法解释为什么要作如此这般的规定,也就是要告诉读者,在这些规则背后是否还有一个或者几个支持它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否存在冲突,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冲突。中国最高法院拥有为其他国家最高法院所羡慕的以制度条文形式行使的司法解释权,因此,中国的司法解释规范和立法规范一样,可以分为原则性规范和规则性规范。法律的原则,可能以规范的形式存在,也可能作为规范所体现的精神而存在。例如,“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作者简介
甘雯,男,1969年生,浙江平阳县人。1987年至1994年就读于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研究生院,先后获法学学士学位、法学硕士学位。1994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莱攻读博士学位,两次获北京大学世川良一优秀青年奖,tB97年7月获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97年、2002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耶鲁大学法学院从事研究工作。现为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法官、国家法官学院司法审判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南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主要论著有:《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之评论》、《行政与法律的一般原理》、高等院校法学教材《行政法学》(合著),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
序:规则背后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章 举证责任的分配和举证期限
一、被告举证责任的特定范围和期限
二、被告有限的补充、收集证据的权利
三、起诉人的初步证明责任和原告的举证责任
四、原告提供证据的诉讼价值及期限
五、法院的告知义务以及要求当事人提供、补充证据的权力
第二章 提供证据的要求
一、书证的形式要求及其法律依据
二、提供物证和视听资料的特殊要求
三、提供证人证言、鉴定结论、现场笔录的要求
四、提供域外证据、外语证据、需要保密的证据的要求
五、提交与接受证据以及庭前证据交换程序
第三章 调取和保全证据
一、对法院调取证据权力的限制
二、申请调取证据的要求及程序
三、保全证据条件及其措施
四、与鉴定、勘验相关的几个程序问题
第四章 证据的对质辨认和核实
一、诉讼程序与证据效力的关系
二、当事人拒不到庭与证据效力的关系
二、两种特殊的质证方式
三、当事人质证的方式及其限制
四、证人出庭作证义务及相关程序
五、证人出庭作证的几个程序性问题
六、一般证人的意见证词的排除规则
七、无关联的证据和新的证据
第五章 证据的审核认定
一、法院认定证据的基本方法
二、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的认定
三、不能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
四、针对原告提供的案卷外证据排除规则
五、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根据的证据
六、突破司法审查范围与规范复议程序之间的冲突
七、鉴定结论和电子数据的证明效力
八、最佳证据规则或优势证据规则
九、条件众多的自认规则
十、对事实的认可和对证据的认可
十一、司法认知和推定规则
十二、应当谨慎适用的补强证据规则
十三、证据的当庭认、证及其补救程序
第六章 附 则
一、证人权利的保护和作伪证的法律责任
二、协助法院调取证据的义务及其法律责任
三、关于法律效力和溯及力的问题
第七章 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
一、优势证明标准
二、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
三、清楚而有说服力的证明标准
四、法律关系的不对等程度对证明标准的影响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举证责任的分配和举证期限
一、被告举证责任的特定范围和期限
二、被告有限的补充、收集证据的权利
三、起诉人的初步证明责任和原告的举证责任
四、原告提供证据的诉讼价值及期限
五、法院的告知义务以及要求当事人提供、补充证据的权力
第二章 提供证据的要求
一、书证的形式要求及其法律依据
二、提供物证和视听资料的特殊要求
三、提供证人证言、鉴定结论、现场笔录的要求
四、提供域外证据、外语证据、需要保密的证据的要求
五、提交与接受证据以及庭前证据交换程序
第三章 调取和保全证据
一、对法院调取证据权力的限制
二、申请调取证据的要求及程序
三、保全证据条件及其措施
四、与鉴定、勘验相关的几个程序问题
第四章 证据的对质辨认和核实
一、诉讼程序与证据效力的关系
二、当事人拒不到庭与证据效力的关系
二、两种特殊的质证方式
三、当事人质证的方式及其限制
四、证人出庭作证义务及相关程序
五、证人出庭作证的几个程序性问题
六、一般证人的意见证词的排除规则
七、无关联的证据和新的证据
第五章 证据的审核认定
一、法院认定证据的基本方法
二、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的认定
三、不能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
四、针对原告提供的案卷外证据排除规则
五、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根据的证据
六、突破司法审查范围与规范复议程序之间的冲突
七、鉴定结论和电子数据的证明效力
八、最佳证据规则或优势证据规则
九、条件众多的自认规则
十、对事实的认可和对证据的认可
十一、司法认知和推定规则
十二、应当谨慎适用的补强证据规则
十三、证据的当庭认、证及其补救程序
第六章 附 则
一、证人权利的保护和作伪证的法律责任
二、协助法院调取证据的义务及其法律责任
三、关于法律效力和溯及力的问题
第七章 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
一、优势证明标准
二、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
三、清楚而有说服力的证明标准
四、法律关系的不对等程度对证明标准的影响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