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工程设计与维护
作者:李勇,达新宇,曹华民编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1-01
ISBN:9787505345355
定价:¥2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构成广播电视传输网的各种传输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详细讨论了这些传输系统的工程设计与计算方法,列举了许多设计实例,提供了大量设计参考资料,并对系统的维护提出了具体建议。对最近出现的数字电视和光线传输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本书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侧重于工程应用。适合于从事广播电视传输网的研究、开发、设计与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广播电视部门职工培训教材、中等专业学校相关专业的专业课教材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暂缺《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工程设计与维护》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发展历史
1. 2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组成与功能
1. 2. 1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功能
1. 2. 2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组成
1. 2. 3 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
1. 3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频段划分及频率配置
1. 4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指标分配
1. 4. 1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技术指标
1. 4. 2 广播电视传输网主要技术指标的分配
1. 5 我国广播电视传输网的发展规划
第2章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传输信号
2. 1 多路宽带模拟广播电视信号
2. 1. 1 全电视信号与音频信号
2. 1. 2 射频电视信号
2. 1. 3 多路宽带广播电视信号
2. 1. 4 电视信号的质量评价
2. 2 数字广播电视信号
2. 2. 1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2. 2. 2 信源编码——数字压缩技术
2. 2. 3 信道编码调制
2. 2. 4 数字信号的几个参数
2. 3 县市级前端系统
2. 3. 1 电视信号的采集
2. 3. 2 信号的处理
第3章 无线电超短波传输系统
3. 1 超短波信道的特性与电波传播特性
3. 1. 1 超短波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
3. 1. 2 改善超短波信道特性的措施
3. 1. 3 超短波电波的传播特性
3. 2 电视发射台的设计
3. 2. 1 电视发射台的组成
3. 2. 2 电视发射机类型与组成
3. 2. 3 电视发射台选址
3. 2. 4 系统设计计算
3. 3 调频立体声广播系统
3. 3. l 调频广播系统组成
3. 3. 2 FM立体声广播的制式
3. 3. 3 FM广播系统的特点
3. 3. 4 FM广播发射机的特点
3. 3. 5 FM广播的主要技术标准
3. 3. 6 FM广播发射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3. 3. 7 参数的设计计算
3. 4 发射机的维护
第4章 同轴电缆传输系统
4. l 同轴电缆及其传输特性
4. l. 1 同轴电缆的结构
4. 1. 2 同轴电缆的传输特性
4. 2 同轴电缆传输系统的传输设备
4. 2. l 有源设备
4. 2. 2 无源设备
4. 3 同轴电缆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主要性能指标
4. 3. l 同轴电缆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
4. 3. 2 电缆传输系统的波段划分
4. 3. 3 电缆传输系统性能指标
4. 3. 4 主要性能指标的分配
4. 4 同轴电缆传输干线的设计
4. 4. l 传输干线的规划
4. 4. 2 干线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4. 4. 3 主要性能指标的计算
4. 4. 4 放大器输出电平的范围确定
4. 4. 5 温度变化对干线输出电平的影响
4. 4. 6 放大器级间距离的计算
4. 4. 7 干线电平与均衡量的计算
4. 4. 8 集中供电系统设计
4. 4. 9 电缆干线的调试
4. 4. 10 电缆干线设计小结
4. 5 用户分配网络的设计
4. 5. 1 用户分配网络的构成形式
4. 5. 2 用户放大器的输出电平与斜率的确定
4. 5. 3 用户终端盒——支分配器型号的确定和电平计算
4. 6 同轴电缆双向传输系统
4. 6. l 双向传输的技术实现
4. 6. 2 双向传输系统的组成
4. 6. 3 上行线路的设计
4. 6. 4 利用双向网络构成数据通信系统
4. 7 同轴电缆数字传输系统
4. 7. l 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过渡
4. 7. 2 DVB-C数字电缆传输系统的构成
4. 8 同轴电缆传输系统的维护
第5章 光缆传输系统
5. l 光纤. 光缆及其传输特性
5. 1. 1 光纤
5. 1. 2 光缆
5. 1. 3 光纤的传输特性
5. 2 激光与光传输设备
5. 2. l 激光与激光器
5. 2. 2 光发射机
5. 2. 3 光放大器
5. 2. 4 光电二极管与光接收机
5. 2. 5 无源光路器件
5. 3 光传输系统的组成与技术指标
5. 3. l 模拟调幅传输系统
5. 3. 2 模拟调频光缆传输系统
5. 3. 3 数字光纤传输系统
5. 3. 4 光传输系统的技术性能
5. 4 光缆传输系统的网络结构与方案规划
5. 4. 1 广播电视传输网中几种常用的网络结构形式
5. 4. 2 传输网络的分级
5. 4. 3 方案规划
5. 4. 4 网络建设的经济性考虑
5. 5 光缆传输系统的设计
5. 5. 1 系统指标分配
5. 5. 2 光缆的配纤与接续设计
5. 5. 3 干线型系统的链路计算
5. 5. 4 分配型系统的链路计算
5. 5. 5 设备的选配与信号电平的确定
5. 6 光缆传输系统的施工. 调试与维护
5. 6. 1 施工
5. 6. 2 调试与测试
5. 6. 3 维护
第六章
6.0 微波传输系统
6. l 微波信号的传输特性
6. 1. 1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6. 1. 2 空间传播的大气影响
6. 2 微波接力传输系统的构成与设计计算
6. 2. l 模拟微波接力传输系统的构成
6. 2. 2 数字微波接力传输系统的构成
6. 2. 3 数字微波接力传输线路传输质量指标与指标分配
6. 3 多频道微波分配系统(MMDS)
6. 3. l 系统构成
6. 3. 2 MMDS系统的载噪比计算
6. 4 调幅微波链路(AML)传输系统
6. 4. 1 AML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6. 4. 2 AML系统的设计
6. 5 调频微波链路(FML)传输系统
6. 5. l 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6. 5. 2 使用频率
6. 5. 3 性能特点
6. 6 微波传输系统的维护
6. 6. 1 天线系统的维护
6. 6. 2 设备的维护
第7章 卫星传输系统
7. l 同步通信卫星与转发器
7. 1. l 同步通信卫星
7. l. 2 卫星转发器
7. 1. 3 卫星通信天线
7. 2 卫星电视传输系统
7. 2. 1 卫星电视传输系统的组成
7. 2. 2 卫星电视的传输体制
7. 2. 3 频段分配与频道划分
7. 2. 4 卫星电视的调制体制
7. 2. 5 预加重与去加重
7. 2. 6 能量扩散
7. 3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组成原理
7. 3. l 卫星接收站的方位角和仰角
7. 3. 2 卫星接收天线
7. 3. 3 馈源与极化
7. 3. 4 高频头
7. 3. 5 卫星接收机
7. 4 卫星数字电视广播系统
7. 4. 1 DVB-S卫星数字电视系统发射端组成原理
7. 4. 2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系统的组成
7. 4. 3 卫星数字电视信号的接收
7. 5 卫星传输系统的设计计算
7. 5. 1 卫星传输系统输出信号的质量要求
7. 5. 2 卫星接收系统输入端信号电平的计算
7. 5. 3 接收系统输入端噪声功率的计算
7. 5. 4 接收系统优值的确定
7. 5. 5 高频头. 接收机与接收天线的选型
7. 5. 6 设计举例
7. 6 卫星接收站的建站与维护
7. 6. l 站址的选择
7. 6. 2 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7. 6. 3 避雷与地线
7. 6. 4 维护
第8章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网络管理系统
8. l 网络管理系统概述
8. 2 付费电视与加密系统
8. 2. 3 概述
8. 2. 2 加密的基本方法
8. 2. 3 加密系统的测试
8. 3 电视加密系统介绍
8. 3. 1 Video Cipher系统
8. 3. 2 Zenith SSAVI系统
8. 3. 3 Telease/Save系统
8. 3. 4 OAK ORION系统
8. 3. 5 几种实用的MAC制加密系统
8. 3. 6 Video Crypt
8. 3. 7 可寻址闭锁加密系统
第9章 交互电视网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9. l 交互电视网概述
9. 1. 1 交互电视网的基本概念
9. 1. 2 ITV网的主要功能和用途
9. 1. 3 ITV网的基本组成
9. 2 ITV网的技术及问题
9. 2. l 传输技术
9. 2. 2 交换技术
9. 2. 3 接入技术
9. 2. 4 交互式HFC网的频带划分
9. 2. 5 交互式CATV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9. 3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9. 3. l 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定义
9. 3. 2 ISDN相关技术标准
9. 3. 3 ISDN的7层参考模型
9. 3. 4 ISDN的业务类型
9. 3. 5 ISDN用户/网络接口
9. 3. 6 ISDN的交换方式
9. 4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
9. 5 SDH网
9. 5. 1 SDH的特点
9. 5. 2 SDH帧结构与多路复用结构
9. 5. 3 SDH设备
9. 5. 4 自愈环介绍
9. 5. 5 广播电视传输网中的SDH传输系统
9. 6 异步转移模式(ATM)
9. 6. 1 ATM概念
9. 6. 2 ATM网络结构
9. 6. 3 ATM交换的基本原理
9. 6. 4 ATM交换机的组成
9. 6. 5 ATM技术
9. 6. 6 ATM宽带网情况
9. 7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发展趋势
9. 7. l 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再到数据电视的革命
9. 7. 2 从单向广播到双向传输再到B-ISDN与“三网合一”
9. 7. 3 适合我国国情的广播电视传输网发展道路
附表 有线电视频道配置表
参考文献
1. 1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发展历史
1. 2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组成与功能
1. 2. 1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功能
1. 2. 2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组成
1. 2. 3 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
1. 3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频段划分及频率配置
1. 4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指标分配
1. 4. 1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技术指标
1. 4. 2 广播电视传输网主要技术指标的分配
1. 5 我国广播电视传输网的发展规划
第2章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传输信号
2. 1 多路宽带模拟广播电视信号
2. 1. 1 全电视信号与音频信号
2. 1. 2 射频电视信号
2. 1. 3 多路宽带广播电视信号
2. 1. 4 电视信号的质量评价
2. 2 数字广播电视信号
2. 2. 1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2. 2. 2 信源编码——数字压缩技术
2. 2. 3 信道编码调制
2. 2. 4 数字信号的几个参数
2. 3 县市级前端系统
2. 3. 1 电视信号的采集
2. 3. 2 信号的处理
第3章 无线电超短波传输系统
3. 1 超短波信道的特性与电波传播特性
3. 1. 1 超短波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
3. 1. 2 改善超短波信道特性的措施
3. 1. 3 超短波电波的传播特性
3. 2 电视发射台的设计
3. 2. 1 电视发射台的组成
3. 2. 2 电视发射机类型与组成
3. 2. 3 电视发射台选址
3. 2. 4 系统设计计算
3. 3 调频立体声广播系统
3. 3. l 调频广播系统组成
3. 3. 2 FM立体声广播的制式
3. 3. 3 FM广播系统的特点
3. 3. 4 FM广播发射机的特点
3. 3. 5 FM广播的主要技术标准
3. 3. 6 FM广播发射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3. 3. 7 参数的设计计算
3. 4 发射机的维护
第4章 同轴电缆传输系统
4. l 同轴电缆及其传输特性
4. l. 1 同轴电缆的结构
4. 1. 2 同轴电缆的传输特性
4. 2 同轴电缆传输系统的传输设备
4. 2. l 有源设备
4. 2. 2 无源设备
4. 3 同轴电缆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主要性能指标
4. 3. l 同轴电缆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
4. 3. 2 电缆传输系统的波段划分
4. 3. 3 电缆传输系统性能指标
4. 3. 4 主要性能指标的分配
4. 4 同轴电缆传输干线的设计
4. 4. l 传输干线的规划
4. 4. 2 干线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4. 4. 3 主要性能指标的计算
4. 4. 4 放大器输出电平的范围确定
4. 4. 5 温度变化对干线输出电平的影响
4. 4. 6 放大器级间距离的计算
4. 4. 7 干线电平与均衡量的计算
4. 4. 8 集中供电系统设计
4. 4. 9 电缆干线的调试
4. 4. 10 电缆干线设计小结
4. 5 用户分配网络的设计
4. 5. 1 用户分配网络的构成形式
4. 5. 2 用户放大器的输出电平与斜率的确定
4. 5. 3 用户终端盒——支分配器型号的确定和电平计算
4. 6 同轴电缆双向传输系统
4. 6. l 双向传输的技术实现
4. 6. 2 双向传输系统的组成
4. 6. 3 上行线路的设计
4. 6. 4 利用双向网络构成数据通信系统
4. 7 同轴电缆数字传输系统
4. 7. l 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过渡
4. 7. 2 DVB-C数字电缆传输系统的构成
4. 8 同轴电缆传输系统的维护
第5章 光缆传输系统
5. l 光纤. 光缆及其传输特性
5. 1. 1 光纤
5. 1. 2 光缆
5. 1. 3 光纤的传输特性
5. 2 激光与光传输设备
5. 2. l 激光与激光器
5. 2. 2 光发射机
5. 2. 3 光放大器
5. 2. 4 光电二极管与光接收机
5. 2. 5 无源光路器件
5. 3 光传输系统的组成与技术指标
5. 3. l 模拟调幅传输系统
5. 3. 2 模拟调频光缆传输系统
5. 3. 3 数字光纤传输系统
5. 3. 4 光传输系统的技术性能
5. 4 光缆传输系统的网络结构与方案规划
5. 4. 1 广播电视传输网中几种常用的网络结构形式
5. 4. 2 传输网络的分级
5. 4. 3 方案规划
5. 4. 4 网络建设的经济性考虑
5. 5 光缆传输系统的设计
5. 5. 1 系统指标分配
5. 5. 2 光缆的配纤与接续设计
5. 5. 3 干线型系统的链路计算
5. 5. 4 分配型系统的链路计算
5. 5. 5 设备的选配与信号电平的确定
5. 6 光缆传输系统的施工. 调试与维护
5. 6. 1 施工
5. 6. 2 调试与测试
5. 6. 3 维护
第六章
6.0 微波传输系统
6. l 微波信号的传输特性
6. 1. 1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6. 1. 2 空间传播的大气影响
6. 2 微波接力传输系统的构成与设计计算
6. 2. l 模拟微波接力传输系统的构成
6. 2. 2 数字微波接力传输系统的构成
6. 2. 3 数字微波接力传输线路传输质量指标与指标分配
6. 3 多频道微波分配系统(MMDS)
6. 3. l 系统构成
6. 3. 2 MMDS系统的载噪比计算
6. 4 调幅微波链路(AML)传输系统
6. 4. 1 AML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6. 4. 2 AML系统的设计
6. 5 调频微波链路(FML)传输系统
6. 5. l 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6. 5. 2 使用频率
6. 5. 3 性能特点
6. 6 微波传输系统的维护
6. 6. 1 天线系统的维护
6. 6. 2 设备的维护
第7章 卫星传输系统
7. l 同步通信卫星与转发器
7. 1. l 同步通信卫星
7. l. 2 卫星转发器
7. 1. 3 卫星通信天线
7. 2 卫星电视传输系统
7. 2. 1 卫星电视传输系统的组成
7. 2. 2 卫星电视的传输体制
7. 2. 3 频段分配与频道划分
7. 2. 4 卫星电视的调制体制
7. 2. 5 预加重与去加重
7. 2. 6 能量扩散
7. 3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组成原理
7. 3. l 卫星接收站的方位角和仰角
7. 3. 2 卫星接收天线
7. 3. 3 馈源与极化
7. 3. 4 高频头
7. 3. 5 卫星接收机
7. 4 卫星数字电视广播系统
7. 4. 1 DVB-S卫星数字电视系统发射端组成原理
7. 4. 2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系统的组成
7. 4. 3 卫星数字电视信号的接收
7. 5 卫星传输系统的设计计算
7. 5. 1 卫星传输系统输出信号的质量要求
7. 5. 2 卫星接收系统输入端信号电平的计算
7. 5. 3 接收系统输入端噪声功率的计算
7. 5. 4 接收系统优值的确定
7. 5. 5 高频头. 接收机与接收天线的选型
7. 5. 6 设计举例
7. 6 卫星接收站的建站与维护
7. 6. l 站址的选择
7. 6. 2 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7. 6. 3 避雷与地线
7. 6. 4 维护
第8章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网络管理系统
8. l 网络管理系统概述
8. 2 付费电视与加密系统
8. 2. 3 概述
8. 2. 2 加密的基本方法
8. 2. 3 加密系统的测试
8. 3 电视加密系统介绍
8. 3. 1 Video Cipher系统
8. 3. 2 Zenith SSAVI系统
8. 3. 3 Telease/Save系统
8. 3. 4 OAK ORION系统
8. 3. 5 几种实用的MAC制加密系统
8. 3. 6 Video Crypt
8. 3. 7 可寻址闭锁加密系统
第9章 交互电视网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9. l 交互电视网概述
9. 1. 1 交互电视网的基本概念
9. 1. 2 ITV网的主要功能和用途
9. 1. 3 ITV网的基本组成
9. 2 ITV网的技术及问题
9. 2. l 传输技术
9. 2. 2 交换技术
9. 2. 3 接入技术
9. 2. 4 交互式HFC网的频带划分
9. 2. 5 交互式CATV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9. 3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9. 3. l 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定义
9. 3. 2 ISDN相关技术标准
9. 3. 3 ISDN的7层参考模型
9. 3. 4 ISDN的业务类型
9. 3. 5 ISDN用户/网络接口
9. 3. 6 ISDN的交换方式
9. 4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
9. 5 SDH网
9. 5. 1 SDH的特点
9. 5. 2 SDH帧结构与多路复用结构
9. 5. 3 SDH设备
9. 5. 4 自愈环介绍
9. 5. 5 广播电视传输网中的SDH传输系统
9. 6 异步转移模式(ATM)
9. 6. 1 ATM概念
9. 6. 2 ATM网络结构
9. 6. 3 ATM交换的基本原理
9. 6. 4 ATM交换机的组成
9. 6. 5 ATM技术
9. 6. 6 ATM宽带网情况
9. 7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发展趋势
9. 7. l 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再到数据电视的革命
9. 7. 2 从单向广播到双向传输再到B-ISDN与“三网合一”
9. 7. 3 适合我国国情的广播电视传输网发展道路
附表 有线电视频道配置表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