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
作者:汪晖著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12-01
ISBN:9787543435865
定价:¥27.5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作者的话:我对这些问题的最初思考可以追溯到1983年完成的硕士论文。在那篇论文中,我侧重探讨了鲁迅的思想、文学与施蒂纳、尼采、阿尔志跋绥夫的关系,分析他为什么在寻求变革、倡导科学、主张人道主义、支持共和革命和民族主义的同时,却对法国大革命及其自由平等原则深表怀疑,对工业革命的后果进行严厉的批判,对集体性持否定态度,对国家、社会、普遍主义伦理和利他主义原则给予坚决否定,为什么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人物却热衷于尼采式的超人、拜伦式的英雄、施蒂纳式的唯一者,为什么这个进化论者却认为历史不过是偏至或轮回的过程,为什么他的以“为人生”和“改造国民性”为宗旨的文学创作,却充满了“安特莱夫式的阴冷”和对于现实世界的决绝,为什么这位现实主义的小说家却写出了《野草》这样的近于存在主义的作品?......1983年,我还太年轻,知识积累和个人经验都不足以对这些问题作出清晰的回答,而我的周围似乎也没有能够帮助我回答这些问题的人。那是一个启蒙的时代,一个为现代化的激情所鼓荡的时代,奋迅的这些思想是难以让人理解的。但它们一直在困扰着我,以至在我跟随唐弢先生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我又一次回到这些问题上来。有一次,唐先生认真地问我说,你是文学系的研究生,可你的论文倒像是哲学系和历史系的学生写的。我这才在论文的后半部分转向文学问题。重写鲁迅的愿望从未消失,但似乎一时还没有可能。借着重版此书的机会,我重新通读了全书,但却没有时间做更多的增订,也不能对书中许多粗疏之处加以修改。除了个别的字句的改动之外,我删去了原书的第四章,仅将其中一节编入第三章,因为有关文学部分的分析原先就有些不够精练。此外,我把1996年发表于《天涯》杂志的文章《“死火”重温》作为本书的导论,因为这篇文章简要地概述了我对鲁迅的理解,其中有些内容是这本书中没有的。我还把发表于《文学评论》1988年第6期的文章《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作为附录放在书后,以供读者参考。在我写完这本书之后,这是我仅有的两篇谈论鲁迅和鲁迅研究的文章。
作者简介
暂缺《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作者简介
目录
新版序
原版序一个应该大写的文学主体——鲁迅
新版号论(代)“死火”重温
原版导论探索复杂性
第一编思想的悖论:个人与民族、进化与轮回
引言思想的悖论
第一章个人、自我及其对启蒙主义历史观的否定与确认(1903——1924)
第一节个人观念及其对现代历史的怀疑
第二节个性、天才、自我与偏至的历史观,哲学的浪漫主义
第三节个人观念的社会政治意义
第四节孤独个体、死亡、罪的自觉与对绝望的反抗
第二章自我的困境与思想的悖论(192—1936)
第一节反传统与寻求现代认同的困境
第二节重新诠释“历史/价值”的二分法
第三节轮回的心理经验为何瓦解了进化的时间观念?
第二编鲁迅的文学世界:阴暗而又明亮
第三章历史的“中间物”
第一节“中间物”概念
第二节灵魂的分裂与流动
第三节“爱憎不相离”与诗意的潜流
第四节否定性与鲁迅小说的三种意象
第五节鲁迅小说的激情类型
第六节鲁迅小说的语言特征
第四章“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野草》的人生哲学
第二节明暗之间的“绝望的抗战”
第三编鲁迅小说的叙事原则与叙事方法
第五章主体精神历史的客观呈现
第一节双重第一人称独白的论争性呈现
第二节第一人称非独白性叙述
第三节第一人称非虚构小说
第六章客观描述的主观渗透
第一节“场景”文体——“戏剧式”叙述
第二节“全景”文体——“心理分析”小说
第三节人称与非人称叙事的交织
附录:兽迅研究的历史批判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原版序一个应该大写的文学主体——鲁迅
新版号论(代)“死火”重温
原版导论探索复杂性
第一编思想的悖论:个人与民族、进化与轮回
引言思想的悖论
第一章个人、自我及其对启蒙主义历史观的否定与确认(1903——1924)
第一节个人观念及其对现代历史的怀疑
第二节个性、天才、自我与偏至的历史观,哲学的浪漫主义
第三节个人观念的社会政治意义
第四节孤独个体、死亡、罪的自觉与对绝望的反抗
第二章自我的困境与思想的悖论(192—1936)
第一节反传统与寻求现代认同的困境
第二节重新诠释“历史/价值”的二分法
第三节轮回的心理经验为何瓦解了进化的时间观念?
第二编鲁迅的文学世界:阴暗而又明亮
第三章历史的“中间物”
第一节“中间物”概念
第二节灵魂的分裂与流动
第三节“爱憎不相离”与诗意的潜流
第四节否定性与鲁迅小说的三种意象
第五节鲁迅小说的激情类型
第六节鲁迅小说的语言特征
第四章“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野草》的人生哲学
第二节明暗之间的“绝望的抗战”
第三编鲁迅小说的叙事原则与叙事方法
第五章主体精神历史的客观呈现
第一节双重第一人称独白的论争性呈现
第二节第一人称非独白性叙述
第三节第一人称非虚构小说
第六章客观描述的主观渗透
第一节“场景”文体——“戏剧式”叙述
第二节“全景”文体——“心理分析”小说
第三节人称与非人称叙事的交织
附录:兽迅研究的历史批判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