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数字AM·FM与数字卫星广播技术
作者:李栋主编;黑勇等编著
出版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01-01
ISBN:9787810048798
定价:¥1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近年来,在声音广播技术领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基于数字音频信号数据率压缩技术的突破性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彻底革命,由演播室的数字化扩展到整个传输系统的数字化,由模拟向数字过渡已经开始,全数字化的时代将要到来。 数字音频广播(DAB)是典型代表,它提供CD的音质,适合于移动便携机和固定接收,是一种多媒体广播,可工作于(30MHZ:30GHZ)的频段,可以通过地面电缆覆盖。近几年已在欧洲和其他国家与地区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是大规模的普及与应用则是21世纪的事情。
作者简介
暂缺《数字AM·FM与数字卫星广播技术》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数字AM概论
1. 1 调幅信道的特性
1. 2 调幅广播的过去和现在
1. 3 调幅广播面临的挑战与出路
1. 4 数字AM战略
1. 5 数字AM制式建议
1. 6 全世界需要统一的数字AM标准
1. 7 DRM及其标准
1. 7. 1 对DRM标准的要求
1. 7. 2 DRM标准能带来什么?
1. 8 关于DRM系统的节目类型. 声音质量. 数据业务和业务信息
1. 9 发射系统
1. 10 接收机与接口
1. 11 频谱
1. 12 数字AM发展预测时间表
1. 13 结束语
第二章 德国电信的单载波系统
2. 1 关于数字调制方案的选择问题
2. 1. 1 一般要求
2. 1. 2 信道弥散因素
2. 1. 3 数字符号的持续期与带宽
2. 1. 4 信道参数的关系
2. 1. 5 数字传输的应用
2. 1. 6 调制方式选择的原则
2. 1. 6. 1 发射端
2. 1. 6. 2 接收端
2. 2 数字AM广播原理
2. 2. 1 AM发射机改装为数字调制
2. 2. 2 I/O信号和A(t)~(t)信号的形成
2. 2. 3 数据结构
2. 2. 4 接收机技术
2. 3 共用一部发射机的多信道广播
2. 4 两个数字发射信道相结合的调制器
2. 5 广播信道中的干扰
2. 6 德国电信的试验发射简况
2. 7 串行系统与其它制式的比较
2. 7. 1 与IBOC相比
2. 7. 2 与多载波系统相比较
2. 8 对德国电信的单载波系统总的评价
第三章 法国Thomcast的Skywave2000多载波系统
3. 1 调制方案及其选择标准
3. 1. 1 传输数据率
3. 1. 2 信道编码
3. 1. 3 调制方案
3. 1. 4 波形带宽
3. 1. 5 在整个AM波段(长. 中. 短波)采用单一方案
3. 1. 6 串行与并行系统接收机复杂性对比
3. 1. 7 单载波系统的均衡与多载波系统的保护间隔
3. 1. 8 关于峰值系数
3. 2 发射机硬件
3. 3 系统结构
3. 4 信号格式
3. 5 QAM调制方式
3. 6 格网编码调制(TCM)
3. 7 频率交织与时间交织
3. 8 帧和复数信号的产生及接收处理方法
3. 9 信源编码
3. 10 Thomcast天波2000的演示系统
3. 11 Thomcast天波2000系统现在. 将来可能的传输模式
3. 12 对Thomcast天波2000系统的评价
第四章 VOA/JPL短波数字广播系统
4. 1 引言
4. 2 系统设计
4. 2. 1 接收机概述
4. 2. 2 信号结构
4. 2. 3 系统权衡
4. 2. 3. 1 所需功率与数据率的关系
4. 2. 3. 2 编码
4. 2. 3. 3 均衡器的实现
4. 2. 3. 4 发射机的考虑
4. 2. 3. 5 大功率发射机接口
4. 3 传输和性能测量
4. 3. 1 传播结果
4. 3. 2 性能结果
4. 3. 2. 1 1996年10月的试验
4. 3. 2. 2 1997年5月的试验
4. 3. 2. 3 1997年9月的试验
第五章 中波IBOCDSB系统
5. 1 引言
5. 2 系统描述
5. 2. 1 中波IBOCDSB系统的声音编码
5. 2. 2 前向纠错
5. 2. 3 混合模式
5. 2. 3. 1 频谱
5. 2. 3. 2 使用时间分集混入模拟信号
5. 2. 4 全数字模式
5. 3 中波IBOCDSB系统仿真和结果
第六章 CCETT/TDF的多载波数字系统
6. 1 引言
6. 2 编码多载波传输方案
6. 2. 1 概述
6. 2. 2 OFDM波形
6. 2. 3 编码方案
6. 3 结论
第七章 FM带内同频道系统
7. 1 引言
7. 2 IBOCDSB的发展
7. 3 IBOCDSB可预见的优点
7. 4 系统概述
7. 5 干扰分析
7. 5. 1 ±200KHz的干扰
7. 5. 2 100KHz信道干扰
7. 5. 3 300KHz处干扰
7. 5. 4 主音频信道性能
7. 5. 5 SCA性能
7. 5. 6 邻近信道性能
7. 5. 7 立体声副载波解调
7. 5. 8 干扰概述
7. 6 音频编码
7. 7 信道编码
7. 7. 1 信道状态信息和自适应加权
7. 7. 1. 1 详述
7. 7. 1. 2 差分检波前统计
7. 7. 1. 3 实际的CSI和检波前加权
7. 7. 1. 4 CSI估计算法
7. 7. 1. 5 统计估计的平滑滤波器
7. 7. 2 互补成对的卷积码
7. 7. 3 交织器设计
7. 8 工作于时间分集的混合模式
7. 9 工作于混合模式的数字系统的性能
7. 10 带有时间分集的全数字声音广播
7. 11 从模拟到数字声音广播技术的过渡
7. 12 结论
第八章 数字卫星广播系统A
8. 1 简介
8. 2 分层模式的应用
8. 3 应用层
8. 3. 1 系统提供的功能
8. 3. 2 音频质量
8. 3. 3 传输模式
8. 4 表示层
8. 4. 1 音频信源编码
8. 4. 2 音频解码
8. 4. 3 音频的表示
8. 4. 4 业务信息的表示
8. 5 对话层
8. 5. 1 节目选择
8. 5. 2 条件接收
8. 6 传送层
8. 6. 1 节目业务
8. 6. 2 主业务复用
8. 6. 3 相关数据
8. 6. 4 数据的组织
8. 7 网络层
8. 7. 1 ISO音频帧
8. 8数据链路层
8. 8. 1 传输层
8. 9 物理层
8. 9. 1 能量扩散
8. 9. 2 卷积编码
8. 9. 3 时间交织
8. 9. 4 频率交织
8. 9. 5 4-DPSKOFDM调制
8. 9. 6 RF信号的频谱
8. 10 数字系统A的RF性能特征
8. 10. 1 中心载波频率为226MHz, 高斯信道的误码率(BER)和载噪比(C/N)关系(在1. 5MHz内)
8. 10. 2 中心载波频率为226MHz, 瑞利信道的误码率(BER)和载噪比(C/N)关系(在1. 5MHz内)
8. 10. 3 中心载波频率为1500MHz, 瑞利信道的误码率(BER)和载噪比(C/N)关系(在1. 5MHz内)
8. 10. 4 音频业务的有效性
第九章 数字卫星广播系统B
9. 1 简介
9. 2 系统概貌
9. 3 系统说明
9. 3. 1 发射机
9. 3. 1. 1 输入接口
9. 3. 1. 2 音频编码
9. 3. 1. 3 节目复合
9. 3. 1. 4 纠错编码
9. 3. 1. 5 交织
9. 3. 1. 6 帧同步
9. 3. 1. 7 插入训练序列
9. 3. 1. 8 调制
9. 3. 2 接收机
9. 3. 2. 1 解调
9. 3. 2. 2 帧同步
9. 3. 2. 3 均衡
9. 3. 2. 4 训练序列删除
9. 3. 2. 5 去交织
9. 3. 2. 6 纠错解码
9. 3. 2. 7 节目解复合
9. 3. 2. 8 音频解码
9. 3. 2. 9 输出接口
9. 4 性能
9. 4. 1 AWGN信道
9. 4. 2 卫星信道
9. 4. 2. 1 时间分集
9. 4. 2. 2 卫星分集
9. 4. 3 单频网
9. 4. 3. 1 信道模型
9. 4. 3. 2 均衡器性能
第十章 数字卫星广播系统D
10. 1 引言
10. 2 系统概述
10. 3 MPEGLayer3音频编码算法
10. 3. 1 概述
10. 3. 2 MPEG-1 Layer 3
10. 3. 3 MPEG-2 Layer 3(半采样率扩展)
10. 3. 4 MPEG-2. 5 Layer 3(向极低采样率扩展)
10. 3. 5 Layer 3音频质量现状和改进
10. 4 广播接收机操作和接口
10. 4. 1 接收机操作
10. 4. 1. 1 天线操作
10. 4. 1. 2 前端滤波
10. 4. 1. 3 接收机线性引起的限制(IP3)
10. 4. 1. 4 一个TDM载波的调谐
10. 4. 1. 5 解调
10. 4. 1. 6 TDM帧同步
10. 4. 1. 7 BC的去复用
10. 4. 1. 8 FEC解码BC:维特比+解交织+R/S
10. 4. 2 SCH功能:业务类型, 预约业务
10. 4. 3 声音业务的解码
10. 4. 4 总体RF/IP选择性
10. 4. 5 接收机BER目标及范围
10. 4. 6 增强接收机抗干扰能力的措施
10. 5 链路预算
10. 5. 1 处理转发器
10. 5. 2 透明转发器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数字AM概论
1. 1 调幅信道的特性
1. 2 调幅广播的过去和现在
1. 3 调幅广播面临的挑战与出路
1. 4 数字AM战略
1. 5 数字AM制式建议
1. 6 全世界需要统一的数字AM标准
1. 7 DRM及其标准
1. 7. 1 对DRM标准的要求
1. 7. 2 DRM标准能带来什么?
1. 8 关于DRM系统的节目类型. 声音质量. 数据业务和业务信息
1. 9 发射系统
1. 10 接收机与接口
1. 11 频谱
1. 12 数字AM发展预测时间表
1. 13 结束语
第二章 德国电信的单载波系统
2. 1 关于数字调制方案的选择问题
2. 1. 1 一般要求
2. 1. 2 信道弥散因素
2. 1. 3 数字符号的持续期与带宽
2. 1. 4 信道参数的关系
2. 1. 5 数字传输的应用
2. 1. 6 调制方式选择的原则
2. 1. 6. 1 发射端
2. 1. 6. 2 接收端
2. 2 数字AM广播原理
2. 2. 1 AM发射机改装为数字调制
2. 2. 2 I/O信号和A(t)~(t)信号的形成
2. 2. 3 数据结构
2. 2. 4 接收机技术
2. 3 共用一部发射机的多信道广播
2. 4 两个数字发射信道相结合的调制器
2. 5 广播信道中的干扰
2. 6 德国电信的试验发射简况
2. 7 串行系统与其它制式的比较
2. 7. 1 与IBOC相比
2. 7. 2 与多载波系统相比较
2. 8 对德国电信的单载波系统总的评价
第三章 法国Thomcast的Skywave2000多载波系统
3. 1 调制方案及其选择标准
3. 1. 1 传输数据率
3. 1. 2 信道编码
3. 1. 3 调制方案
3. 1. 4 波形带宽
3. 1. 5 在整个AM波段(长. 中. 短波)采用单一方案
3. 1. 6 串行与并行系统接收机复杂性对比
3. 1. 7 单载波系统的均衡与多载波系统的保护间隔
3. 1. 8 关于峰值系数
3. 2 发射机硬件
3. 3 系统结构
3. 4 信号格式
3. 5 QAM调制方式
3. 6 格网编码调制(TCM)
3. 7 频率交织与时间交织
3. 8 帧和复数信号的产生及接收处理方法
3. 9 信源编码
3. 10 Thomcast天波2000的演示系统
3. 11 Thomcast天波2000系统现在. 将来可能的传输模式
3. 12 对Thomcast天波2000系统的评价
第四章 VOA/JPL短波数字广播系统
4. 1 引言
4. 2 系统设计
4. 2. 1 接收机概述
4. 2. 2 信号结构
4. 2. 3 系统权衡
4. 2. 3. 1 所需功率与数据率的关系
4. 2. 3. 2 编码
4. 2. 3. 3 均衡器的实现
4. 2. 3. 4 发射机的考虑
4. 2. 3. 5 大功率发射机接口
4. 3 传输和性能测量
4. 3. 1 传播结果
4. 3. 2 性能结果
4. 3. 2. 1 1996年10月的试验
4. 3. 2. 2 1997年5月的试验
4. 3. 2. 3 1997年9月的试验
第五章 中波IBOCDSB系统
5. 1 引言
5. 2 系统描述
5. 2. 1 中波IBOCDSB系统的声音编码
5. 2. 2 前向纠错
5. 2. 3 混合模式
5. 2. 3. 1 频谱
5. 2. 3. 2 使用时间分集混入模拟信号
5. 2. 4 全数字模式
5. 3 中波IBOCDSB系统仿真和结果
第六章 CCETT/TDF的多载波数字系统
6. 1 引言
6. 2 编码多载波传输方案
6. 2. 1 概述
6. 2. 2 OFDM波形
6. 2. 3 编码方案
6. 3 结论
第七章 FM带内同频道系统
7. 1 引言
7. 2 IBOCDSB的发展
7. 3 IBOCDSB可预见的优点
7. 4 系统概述
7. 5 干扰分析
7. 5. 1 ±200KHz的干扰
7. 5. 2 100KHz信道干扰
7. 5. 3 300KHz处干扰
7. 5. 4 主音频信道性能
7. 5. 5 SCA性能
7. 5. 6 邻近信道性能
7. 5. 7 立体声副载波解调
7. 5. 8 干扰概述
7. 6 音频编码
7. 7 信道编码
7. 7. 1 信道状态信息和自适应加权
7. 7. 1. 1 详述
7. 7. 1. 2 差分检波前统计
7. 7. 1. 3 实际的CSI和检波前加权
7. 7. 1. 4 CSI估计算法
7. 7. 1. 5 统计估计的平滑滤波器
7. 7. 2 互补成对的卷积码
7. 7. 3 交织器设计
7. 8 工作于时间分集的混合模式
7. 9 工作于混合模式的数字系统的性能
7. 10 带有时间分集的全数字声音广播
7. 11 从模拟到数字声音广播技术的过渡
7. 12 结论
第八章 数字卫星广播系统A
8. 1 简介
8. 2 分层模式的应用
8. 3 应用层
8. 3. 1 系统提供的功能
8. 3. 2 音频质量
8. 3. 3 传输模式
8. 4 表示层
8. 4. 1 音频信源编码
8. 4. 2 音频解码
8. 4. 3 音频的表示
8. 4. 4 业务信息的表示
8. 5 对话层
8. 5. 1 节目选择
8. 5. 2 条件接收
8. 6 传送层
8. 6. 1 节目业务
8. 6. 2 主业务复用
8. 6. 3 相关数据
8. 6. 4 数据的组织
8. 7 网络层
8. 7. 1 ISO音频帧
8. 8数据链路层
8. 8. 1 传输层
8. 9 物理层
8. 9. 1 能量扩散
8. 9. 2 卷积编码
8. 9. 3 时间交织
8. 9. 4 频率交织
8. 9. 5 4-DPSKOFDM调制
8. 9. 6 RF信号的频谱
8. 10 数字系统A的RF性能特征
8. 10. 1 中心载波频率为226MHz, 高斯信道的误码率(BER)和载噪比(C/N)关系(在1. 5MHz内)
8. 10. 2 中心载波频率为226MHz, 瑞利信道的误码率(BER)和载噪比(C/N)关系(在1. 5MHz内)
8. 10. 3 中心载波频率为1500MHz, 瑞利信道的误码率(BER)和载噪比(C/N)关系(在1. 5MHz内)
8. 10. 4 音频业务的有效性
第九章 数字卫星广播系统B
9. 1 简介
9. 2 系统概貌
9. 3 系统说明
9. 3. 1 发射机
9. 3. 1. 1 输入接口
9. 3. 1. 2 音频编码
9. 3. 1. 3 节目复合
9. 3. 1. 4 纠错编码
9. 3. 1. 5 交织
9. 3. 1. 6 帧同步
9. 3. 1. 7 插入训练序列
9. 3. 1. 8 调制
9. 3. 2 接收机
9. 3. 2. 1 解调
9. 3. 2. 2 帧同步
9. 3. 2. 3 均衡
9. 3. 2. 4 训练序列删除
9. 3. 2. 5 去交织
9. 3. 2. 6 纠错解码
9. 3. 2. 7 节目解复合
9. 3. 2. 8 音频解码
9. 3. 2. 9 输出接口
9. 4 性能
9. 4. 1 AWGN信道
9. 4. 2 卫星信道
9. 4. 2. 1 时间分集
9. 4. 2. 2 卫星分集
9. 4. 3 单频网
9. 4. 3. 1 信道模型
9. 4. 3. 2 均衡器性能
第十章 数字卫星广播系统D
10. 1 引言
10. 2 系统概述
10. 3 MPEGLayer3音频编码算法
10. 3. 1 概述
10. 3. 2 MPEG-1 Layer 3
10. 3. 3 MPEG-2 Layer 3(半采样率扩展)
10. 3. 4 MPEG-2. 5 Layer 3(向极低采样率扩展)
10. 3. 5 Layer 3音频质量现状和改进
10. 4 广播接收机操作和接口
10. 4. 1 接收机操作
10. 4. 1. 1 天线操作
10. 4. 1. 2 前端滤波
10. 4. 1. 3 接收机线性引起的限制(IP3)
10. 4. 1. 4 一个TDM载波的调谐
10. 4. 1. 5 解调
10. 4. 1. 6 TDM帧同步
10. 4. 1. 7 BC的去复用
10. 4. 1. 8 FEC解码BC:维特比+解交织+R/S
10. 4. 2 SCH功能:业务类型, 预约业务
10. 4. 3 声音业务的解码
10. 4. 4 总体RF/IP选择性
10. 4. 5 接收机BER目标及范围
10. 4. 6 增强接收机抗干扰能力的措施
10. 5 链路预算
10. 5. 1 处理转发器
10. 5. 2 透明转发器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