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董仲舒评传
作者:王永祥著;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编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6-01-02
ISBN:9787305025136
定价:¥3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评传从董仲舒所处的时代入手,以当时社会矛盾和任务、自然科学状况,秦汉学术思想沿革为依托,简述了董仲舒治经著述、出仕践儒、建构封建理论大厦的一生,重点评述了其改铸的新儒学体系:自然神论的宇宙观,“天人感应”的目的论;“变而有常”的天道观,辨物理、真天意的认识论,“待教而善”的人性论,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思想,应于改制和应人制礼的进化历史观,取决于天的王道论,独尊儒学的大一统论,继乱世必须“更化”的改革思想,从而明确了董仲舒在中国历史和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本书突破了以往把董仲舒看作一个反动思想家的框框,重新树立了一个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勇于改革、治国的进步思想家的形象。
作者简介
王永祥,1937年生于河北束鹿。现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才称号,1992年被国务院评为对社会科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著有《中国古代同一思想史》、《毛泽东社会历史观研究》、《谈谈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几个经济规律》等书以及学术论文60余篇。相关图书苏轼评传孙子评传戚继光评传刘向评传李白评传魏源评传朱之瑜评传许衡评传老子评传程颢程颐评传章学诚评传郑燮评传焦竑评传司马光评传方以智评传孙中山评传班固评传张衡评传左宗棠评传王艮评传陈寿裴松之评传张良、萧何、韩信评传贾思勰、王祯评传陆贽评传王廷相评传刘知几评传张彦远评传叶适评传戴震评传刘勰评传王夫之评传慧远评传黄丕烈评传赵翼评传聂豹、罗洪先评传顾宪成高攀龙评传朱元璋评传成吉思汗忽必烈评传章炳麟评传何休评传陶弘景评传陈献章评传吴澄评传薛福成评传荀子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严羽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第一章 董仲舒生活的时代
一、西汉前期的社会矛盾
(一)农民阶级与地主阶段的矛盾
(二)残余的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
(三)封建剥削阶级的内部矛盾
二、西汉前期的自然科学
(一)宇宙发生论
(二)阴阳、五行说
(三)天文学
(四)中医学
三、西汉前期的儒法道之争与历史的选择
(一)从秦朝的一尊法术到汉初的崇尚黄老
(二)“独尊儒术”是历史选择的结果
第二章 建构封建理论大厦的一生
一、生卒与故里
(一)生卒年问题
(二)故里诸说
二、生平事业
(一)治经讲学达王事
(二)出仕践儒相骄王
(三)致仕家居著文章
三、著作简况
第三章 自然神论的宇宙观
一、“天”为元本的宇宙论
二、“天”的构成和宇宙图式
三、封建伦常化的“天”
四、自然神论之“天”
第四章 神秘的“天人感应”目的论
一、自然神论的目的论
二、神秘的“天人感应”论
(一)“天人感应”论的由来
(二)“天人感应”论的实质
三 “天人感应”目的率的社会意义
第五章 “万世亡弊”和“变而有常”的天道论
一 “万世亡弊”的一般之道与可变的具体之道
二 “变而有常”的天道思想
三 “合”“偶”形态的树立面统一思想
第六章 辨物理、真天意的认识论
一 辨物理、发天意的名论
二 审得失、著是非的辞指论
三 “无类类比”和“循名得理”的认识方法
第七章 待教而善的人性论
第八章 “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观
第九章 应天改制和应人制礼的进化历史观
第十章 取法于天的王道论
第十一章 继乱世必须“更化”的治国思想
第十二章 董仲舒的历史地位和评价
附录
后记
第一章 董仲舒生活的时代
一、西汉前期的社会矛盾
(一)农民阶级与地主阶段的矛盾
(二)残余的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
(三)封建剥削阶级的内部矛盾
二、西汉前期的自然科学
(一)宇宙发生论
(二)阴阳、五行说
(三)天文学
(四)中医学
三、西汉前期的儒法道之争与历史的选择
(一)从秦朝的一尊法术到汉初的崇尚黄老
(二)“独尊儒术”是历史选择的结果
第二章 建构封建理论大厦的一生
一、生卒与故里
(一)生卒年问题
(二)故里诸说
二、生平事业
(一)治经讲学达王事
(二)出仕践儒相骄王
(三)致仕家居著文章
三、著作简况
第三章 自然神论的宇宙观
一、“天”为元本的宇宙论
二、“天”的构成和宇宙图式
三、封建伦常化的“天”
四、自然神论之“天”
第四章 神秘的“天人感应”目的论
一、自然神论的目的论
二、神秘的“天人感应”论
(一)“天人感应”论的由来
(二)“天人感应”论的实质
三 “天人感应”目的率的社会意义
第五章 “万世亡弊”和“变而有常”的天道论
一 “万世亡弊”的一般之道与可变的具体之道
二 “变而有常”的天道思想
三 “合”“偶”形态的树立面统一思想
第六章 辨物理、真天意的认识论
一 辨物理、发天意的名论
二 审得失、著是非的辞指论
三 “无类类比”和“循名得理”的认识方法
第七章 待教而善的人性论
第八章 “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观
第九章 应天改制和应人制礼的进化历史观
第十章 取法于天的王道论
第十一章 继乱世必须“更化”的治国思想
第十二章 董仲舒的历史地位和评价
附录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