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导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探索
作者:于金富,曲瑞琴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3-01
ISBN:9787505833210
定价:¥1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旨是努力解决“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具有基础性质的重大课题。本书在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发展变化和改革完善的实际过程,大胆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这一重要命题。本书的主要观点是:(回)生产方式是介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自身有着丰富内涵的独立范畴。它包括生产技术条件、生产组织、社会生产形式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方式等四个方面含义。(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也包括四方面内容,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技术条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组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形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的社会形式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方式。(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的典型特征主要表现为:生产技术跨越式发展,农业中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公司制的工业企业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社会性直接结合方式为主体的多样性结合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研究的基础上,本书简要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若干基本特征:以劳动者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多种所有制形式,以劳动者自主管理为主体的多种管理方式;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基本原则的多种分配方式。本书最后简要阐述了今后我国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的重要环节。
作者简介
于金富,1956年生,男,汉族,辽宁建平人。现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于金富教授长期致力于经济学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1993年以来,先后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当代经济研究》、《经济学家》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5篇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先后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企业管理》、在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对策研究》和《构造我国市场型公有制模式》等个人专著5部。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6项。先后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4项。于金富教授多次参加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等全国性学术会议,并作大会发言。主要学术兼职为: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理事、全国综合大学《资本论》研究会理事。同时还兼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预备),积极参与省政府社会经济决策,为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目录
前言
第1章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生产方式理论
1.1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生产方式一般的原理
1.2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
1.3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生产方式理论对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的指导意义
第2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与社会性质
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立
2.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
2.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
第3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
3.1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的社会生产力状况
3.2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生交力状况
第4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技术条件
4.1 传统体制下的生产技术条件
4.2 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技术条件的重大变化
4.3 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生产技术进步
第5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组织
5.1 传统体制下的生产组织
5.2 改革开放后生产组织的重要变化
5.3 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农业生产组织的创新与发展
5.4 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工业生产组织的创新与发展
第6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形式
6.1 我国传统的社会生产形式
6.2 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形式的重大变革
6.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典型的社会生产形式
第7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方式
7.1 我国传统体制下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方式
7.2 改革以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方式的积极变化
7.3 我国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方式的创新
第8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
8.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形式
8.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8.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关系
第9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生产方式的发展与完善
9.1 改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技术条件
9.2 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组织
9.3 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形式
9.4 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方式
参考文献
第1章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生产方式理论
1.1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生产方式一般的原理
1.2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
1.3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生产方式理论对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的指导意义
第2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与社会性质
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立
2.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
2.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
第3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
3.1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的社会生产力状况
3.2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生交力状况
第4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技术条件
4.1 传统体制下的生产技术条件
4.2 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技术条件的重大变化
4.3 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生产技术进步
第5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组织
5.1 传统体制下的生产组织
5.2 改革开放后生产组织的重要变化
5.3 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农业生产组织的创新与发展
5.4 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工业生产组织的创新与发展
第6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形式
6.1 我国传统的社会生产形式
6.2 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形式的重大变革
6.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典型的社会生产形式
第7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方式
7.1 我国传统体制下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方式
7.2 改革以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方式的积极变化
7.3 我国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方式的创新
第8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
8.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形式
8.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8.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关系
第9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生产方式的发展与完善
9.1 改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技术条件
9.2 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组织
9.3 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形式
9.4 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方式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