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医基础理论:英汉对照
作者:刘燕池,刘占文主编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01-01
ISBN:9787507712667
定价:¥4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局的委托,编译《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中医本科系列教材》,包括7册。这是中医高等教材汉译英方面空前盛大的工程,是一项大型科研活动。全套教材在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五版教材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吸收了中医药的最新科研成果,强调逻辑性、科学性、实用性,努力做到内容充实,重点突出,通俗易懂。本书是其中一册。
作者简介
暂缺《中医基础理论:英汉对照》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绪论
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关系
(二)辨证论治
第一章 阴阳、五行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形成及沿革
三、阴阳属性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四、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用于临床诊法辨证
(五)指导临床治疗用药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形成与沿革
三、五行的属性归类
(一)五行的特性及归类方法
(二)五行归类的意义
四、五行的生克、制化、胜复、乘侮规律
(一)五行的相生、相克
(二)五行的制化、胜复
1.五行的制化调节
2.五行的胜复调节
(三)五行的相乘、相侮
(二)脾与其它组织器官的关系
1.主肌肉、四肢
2.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三)脾的生理特性
四、肝
(一)肝的生理功能
1.主疏泄
2.主藏血
(二)肝与其它组织器官的关系
1.主筋,其华在爪
2.开窍于目
(三)肝的生理特性
五、肾
(一)肾的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2.主水液
3.主纳气
(二)肾与其它组织器官的关系
1.主骨,生髓,通于脑,齿为骨之余
2.其华在发
3.开窍于耳及二阴
(三)肾的生理特性
附:命门
第三节 六腑
一、胆
(一)贮藏、排泄胆汁,助消化
(二)主决断,与情志活动有关
二、胃
(一)主受纳水谷
(二)主腐熟水谷
(三)主通降
三、小肠
(一)受盛饮食物
(二)泌别清浊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一)主持诸气
(二)总司人体气化
(三)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脑
二、髓
三、骨
四、脉
五、女子胞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的关系
(一)心与肺
(二)心与脾
(三)心与肝
(四)心与肾
(五)脾与肺
(六)肺与肝
(七)肺与肾
(八)肝与脾
(九)脾与肾
(十)肝与肾
二、脏与腑的关系
(一)心与小肠
(二)肺与大肠
(三)脾与胃
(四)肝与胆
(五)肾与膀胱
三、腑与腑的关系
第三章 气、血、津液、精神
第一节 气
一、气的概念
二、气的生成
三、气的生理功能
(一)推动作用
(二)温煦作用
(三)防御作用
(四)固摄作用
(五)气化作用
四、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
五、气的分布与分类
(一)元气
(二)宗气
(三)营气
(四)卫气
第二节 血
一、血的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生理功能
(一)营养和滋润作用
(二)血能养神
四、血的运行
第三节 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气和血的关系
(一)气能生血
(二)气能行血
(三)气能摄血
(四)血为气母
二、气和津液的关系
(一)气能生津
(二)气能行(化)津
(三)气能摄津
(四)津能载气
三、血和津液的关系
第五节 精神
一、精神活动的概念及其产生
二、神志活动的表现及其与五脏的关系
三、情志活动的表现及其与五脏的关系
第四章 经络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附:经络系统简表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命名原则及名称
二、走向、交接、分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三、循行部位:从略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特点和作用
二、奇经八脉的基本功能
三、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从略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一、经别
二、别络
三、经筋
四、皮部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五章 病因与发病
第一节 病因
一、六淫
(一)风
(二)寒
(三)暑
(四)湿
(五)燥
(六)火
二、疠气
三、七情内伤
(一)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二)七情致病的特点
四、饮食、劳逸
(一)饮食不节
1.饥饱失常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
(二)劳逸损伤
1.过劳
2.过逸
五、外伤
六、痰饮、瘀血
(一)痰饮
(二)瘀血
第二节 发 病
一、发病的基本概念
二、发病的基本原理
(一)疾病的发生是“正邪相争”、“正不胜邪”的结果
(二)“正气虚”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三)致病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三、体质、精神状态、生活环境、营养和锻炼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一)体质因素
(二)精神状态
(三)生活环境
(四)营养和锻炼
四、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发病途径及病变部位
(二)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第六章 病机
第一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的病理变化
(二)邪正盛衰于疾病的趋向和转归
1.正胜则邪却
2.邪胜则正衰
二、阴阳失调
(一)阴阳偏盛
1.阳盛
2.阴盛
(二)阴阳偏衰
1.阳虚
2.阴虚
(三)阴阳互损
1.阴损及阳
2.阳损及阴
(四)阴阳格拒
1.阴盛格阳或戴阳
2.阳盛格阴
(五)阴阳亡失
1.亡阳
2.亡阴
三、气血失常
(一)气的失常
1.气虚
2.气机失调
(二)血的失常
1.血虚
2.血瘀
3.血热
4.血液妄行
(三)气血互根互用功能失调
1.气滞血瘀
2.气不摄血
3.气随血脱
4.气血两虚
5.气血不荣经脉
四、津液代谢失常
(一)津液亏损不足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1.湿浊困阻
2.水液贮留
3.痰饮凝聚
(三)津液与气血功能失调
1.水停气阻
2.气随液脱
3.津枯血燥
4.津亏血瘀
第二节 外感热病病机
一、六经病机
(一)太阳病机
(二)阳明病机
(三)少阳病机
(四)太阴病机
(五)少阴病机
(六)厥阴病机
二、卫气营血病机
(一)卫分病机
(二)气分病机
(三)营分病机
(四)血分病机
三、三焦病机
(一)上焦湿热病机
(二)中焦湿热病机
(三)下焦湿热病机
第三节 内生“五邪”病机
一、风气内动
(一)肝阳化风
(二)热极生风
(三)阴虚风动
(四)血虚生风
二、寒从中生
三、湿浊内困
四、津伤化燥
五、火热内生
第四节 脏腑病机
一、五脏病机
(一)心的病机
1.心阳心气的失调
2.心阴心血的失调
(二)肺的病机
1.肺气的失调
2.肺阴的失调
(三)脾的病机
1.脾阳脾气的失调
2.脾阴的失调
(四)肝的病机
1.肝阳肝气的失调
2.肝阴肝血的失调
(五)肾的病机
1.肾的精气不足
2.肾的阴阳失调
二、六腑病机
(一)胆的病机
(二)胃的病机
1.胃的阳气失调
2.胃阴失调
(三)小肠病机
(四)大肠病机
(五)膀胱病机
(六)三焦病机
三、奇恒之腑病机
(一)脑的病机
(二)髓与骨的病机
(三)脉的病机
(四)女子胞病机
第七章 防治原则
第一节 预 防
一、未病先防
(一)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二)调养形体,不妄作劳
(三)调养精神,保持乐观
(四)药物预防广泛投药
二、既病防变
第二节 治则
一、治病求本,分清主次缓急
(一)标本缓急
(二)正治、反治
二、扶正祛邪,正确处理正与邪的关系
(一)扶正以祛邪
(二)祛邪以扶正
(三)先攻后补
(四)先补后攻
(五)攻补兼施
三、重视整体,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一)调整阴阳
(二)调整脏腑功能
(三)调理气血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一)因时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三)因人制宜
绪论
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关系
(二)辨证论治
第一章 阴阳、五行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形成及沿革
三、阴阳属性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四、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用于临床诊法辨证
(五)指导临床治疗用药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形成与沿革
三、五行的属性归类
(一)五行的特性及归类方法
(二)五行归类的意义
四、五行的生克、制化、胜复、乘侮规律
(一)五行的相生、相克
(二)五行的制化、胜复
1.五行的制化调节
2.五行的胜复调节
(三)五行的相乘、相侮
(二)脾与其它组织器官的关系
1.主肌肉、四肢
2.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三)脾的生理特性
四、肝
(一)肝的生理功能
1.主疏泄
2.主藏血
(二)肝与其它组织器官的关系
1.主筋,其华在爪
2.开窍于目
(三)肝的生理特性
五、肾
(一)肾的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2.主水液
3.主纳气
(二)肾与其它组织器官的关系
1.主骨,生髓,通于脑,齿为骨之余
2.其华在发
3.开窍于耳及二阴
(三)肾的生理特性
附:命门
第三节 六腑
一、胆
(一)贮藏、排泄胆汁,助消化
(二)主决断,与情志活动有关
二、胃
(一)主受纳水谷
(二)主腐熟水谷
(三)主通降
三、小肠
(一)受盛饮食物
(二)泌别清浊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一)主持诸气
(二)总司人体气化
(三)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脑
二、髓
三、骨
四、脉
五、女子胞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的关系
(一)心与肺
(二)心与脾
(三)心与肝
(四)心与肾
(五)脾与肺
(六)肺与肝
(七)肺与肾
(八)肝与脾
(九)脾与肾
(十)肝与肾
二、脏与腑的关系
(一)心与小肠
(二)肺与大肠
(三)脾与胃
(四)肝与胆
(五)肾与膀胱
三、腑与腑的关系
第三章 气、血、津液、精神
第一节 气
一、气的概念
二、气的生成
三、气的生理功能
(一)推动作用
(二)温煦作用
(三)防御作用
(四)固摄作用
(五)气化作用
四、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
五、气的分布与分类
(一)元气
(二)宗气
(三)营气
(四)卫气
第二节 血
一、血的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生理功能
(一)营养和滋润作用
(二)血能养神
四、血的运行
第三节 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气和血的关系
(一)气能生血
(二)气能行血
(三)气能摄血
(四)血为气母
二、气和津液的关系
(一)气能生津
(二)气能行(化)津
(三)气能摄津
(四)津能载气
三、血和津液的关系
第五节 精神
一、精神活动的概念及其产生
二、神志活动的表现及其与五脏的关系
三、情志活动的表现及其与五脏的关系
第四章 经络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附:经络系统简表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命名原则及名称
二、走向、交接、分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三、循行部位:从略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特点和作用
二、奇经八脉的基本功能
三、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从略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一、经别
二、别络
三、经筋
四、皮部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五章 病因与发病
第一节 病因
一、六淫
(一)风
(二)寒
(三)暑
(四)湿
(五)燥
(六)火
二、疠气
三、七情内伤
(一)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二)七情致病的特点
四、饮食、劳逸
(一)饮食不节
1.饥饱失常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
(二)劳逸损伤
1.过劳
2.过逸
五、外伤
六、痰饮、瘀血
(一)痰饮
(二)瘀血
第二节 发 病
一、发病的基本概念
二、发病的基本原理
(一)疾病的发生是“正邪相争”、“正不胜邪”的结果
(二)“正气虚”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三)致病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三、体质、精神状态、生活环境、营养和锻炼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一)体质因素
(二)精神状态
(三)生活环境
(四)营养和锻炼
四、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发病途径及病变部位
(二)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第六章 病机
第一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的病理变化
(二)邪正盛衰于疾病的趋向和转归
1.正胜则邪却
2.邪胜则正衰
二、阴阳失调
(一)阴阳偏盛
1.阳盛
2.阴盛
(二)阴阳偏衰
1.阳虚
2.阴虚
(三)阴阳互损
1.阴损及阳
2.阳损及阴
(四)阴阳格拒
1.阴盛格阳或戴阳
2.阳盛格阴
(五)阴阳亡失
1.亡阳
2.亡阴
三、气血失常
(一)气的失常
1.气虚
2.气机失调
(二)血的失常
1.血虚
2.血瘀
3.血热
4.血液妄行
(三)气血互根互用功能失调
1.气滞血瘀
2.气不摄血
3.气随血脱
4.气血两虚
5.气血不荣经脉
四、津液代谢失常
(一)津液亏损不足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1.湿浊困阻
2.水液贮留
3.痰饮凝聚
(三)津液与气血功能失调
1.水停气阻
2.气随液脱
3.津枯血燥
4.津亏血瘀
第二节 外感热病病机
一、六经病机
(一)太阳病机
(二)阳明病机
(三)少阳病机
(四)太阴病机
(五)少阴病机
(六)厥阴病机
二、卫气营血病机
(一)卫分病机
(二)气分病机
(三)营分病机
(四)血分病机
三、三焦病机
(一)上焦湿热病机
(二)中焦湿热病机
(三)下焦湿热病机
第三节 内生“五邪”病机
一、风气内动
(一)肝阳化风
(二)热极生风
(三)阴虚风动
(四)血虚生风
二、寒从中生
三、湿浊内困
四、津伤化燥
五、火热内生
第四节 脏腑病机
一、五脏病机
(一)心的病机
1.心阳心气的失调
2.心阴心血的失调
(二)肺的病机
1.肺气的失调
2.肺阴的失调
(三)脾的病机
1.脾阳脾气的失调
2.脾阴的失调
(四)肝的病机
1.肝阳肝气的失调
2.肝阴肝血的失调
(五)肾的病机
1.肾的精气不足
2.肾的阴阳失调
二、六腑病机
(一)胆的病机
(二)胃的病机
1.胃的阳气失调
2.胃阴失调
(三)小肠病机
(四)大肠病机
(五)膀胱病机
(六)三焦病机
三、奇恒之腑病机
(一)脑的病机
(二)髓与骨的病机
(三)脉的病机
(四)女子胞病机
第七章 防治原则
第一节 预 防
一、未病先防
(一)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二)调养形体,不妄作劳
(三)调养精神,保持乐观
(四)药物预防广泛投药
二、既病防变
第二节 治则
一、治病求本,分清主次缓急
(一)标本缓急
(二)正治、反治
二、扶正祛邪,正确处理正与邪的关系
(一)扶正以祛邪
(二)祛邪以扶正
(三)先攻后补
(四)先补后攻
(五)攻补兼施
三、重视整体,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一)调整阴阳
(二)调整脏腑功能
(三)调理气血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一)因时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三)因人制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