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AutoCAD 2000中文版循序渐进教程

AutoCAD 2000中文版循序渐进教程

作者:天一工作室编著

出版社:北京希望电脑公司;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01-01

ISBN:9787900024527

定价:¥3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侧重于工程师的实际需求,所有课程都模拟真实的设计环境,以一个标准工程设计过程为线索,逐渐展开AutoCAD 2000中文版的各种设计概念、设计命令和设计技巧。全书共分十五课,内容包括AutoCAD 2000常规设计过程简介、建立工作环境、基本绘图操作、对象特性预定义、常用绘图工具、图形编辑、剖面图案的填充、图块与属性的定义、工程尺寸、符号和文字的标注、信息查询、AutoCAD设计中心、打印输出和装配设计,第十五课介绍了一个零件的完整设计过程及该零件在装配中的应用实例,以实战演练的方式总结了AutoCAD 2000中文版的主要功能。学习本教程后,工程师使用AutoCAD 2000中文版可以迅速而有效地完成自己的设计任务。本书配套光盘内容包括:1、AutoCAD 2000中文版配书多媒体教程;2、书中实例文件和课后练习文件;3、AutoCAD 2000中文版产品简介。本书适用于AutoCAD 2000中文版的新用户和有一些AutoCAD使用经验的用户,可以作为广大工程设计人员的自学参考书,同时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教学及自学、各设计院所进行岗位培训和社会各类培训班的教学用书。
作者简介
暂缺《AutoCAD 2000中文版循序渐进教程》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课  AutoCAD 2000常规设计过程
1.1  建立工作环境
1.2  环境设置
1.3  对象特性预定义
1.4  绘图设计
1.5  剖面的图案填充
1.6  尺寸、工程符号及文字的标注
1.7  打印输出
1.8  小结
第二课  建立工作环境
2.1  硬件环境
2.2  软件环境
2.3  安装AutoCAD 2000中文版
2.4  启动AutoCAD 2000中文版
2.5  界面
2.5.1  菜单栏
2.5.2  工具栏
2.5.3  图形窗口
2.5.4  命令窗口
2.5.5  文本窗口
2.5.6  状态栏
2.6  多文档设计环境MDE
2.7  调用命令的方法
2.8  寻求帮助
2.9  小结
第三课  基本绘图
3.1  创建新图
3.2  环境设置
3.2.1  单位
3.2.2  图形界限
3.2.3  栅格
3.2.4  捕捉
3.2.5  使用选项设置环境
3.3  点和直线
3.3.1  点
3.3.2  直线
3.4  坐标输入和对象特片点的捕捉
3.4.1  坐标输入
3.4.2  对象特征点的捕捉
3.5  放弃/重做
3.5.1  放弃
3.5.2  重做
3.6  显示控制的缩放/平移
3.6.1  平移
3.6.2  缩放
3.6.3  缩放和平移的快速转换
3.7  保存/另存为
3.7.1  快速保存
3.7.2  另存为
3.7.3  快速保存
3.8  关闭图形
3.9  打开图形
3.10  图形文件的部分加载
3.11  圆和圆弧
3.11.1  圆
3.11.2  圆弧
3.12  参照线
3.12.1  参照线
3.12.2  射线
3.13  多段线
3.14  小结
课后练习
第四课  对象特性
4.1  线型
4.1.1  加载线型
4.1.2  设定当前线型
4.1.3  线型重命名
4.1.4  删除线型
4.1.5  修改线型说明
4.1.6  过滤线型
4.1.7  指定线型比例
4.2  颜色
4.2.1  设定当前颜色
4.3  线宽
4.4  图层特性管理器
4.4.1  新建及命名图层
4.4.2  图层排序
4.4.3  设置当前图层
4.4.4  控制图层可见性
4.4.5  为图层指定颜色
4.4.6  为图层指定线型
4.4.7  为图层指定打印样式
4.4.8  为图层指定是否打印
4.4.9  过滤图层
4.4.10  图层的重命名
4.4.11  删除图层
4.5  如何正确使用图层、线型、颜色和线宽
4.6  特性编辑
4.6.1  对象特性工具栏
4.6.2  对象特性管理器
4.6.3  特性匹配功能
4.7  小结
课后练习
第五课  常用绘图工具
5.1  矩形
5.1.1  常用画法
5.1.2  倒角
5.1.3  圆角
5.1.4  标高
5.1.5  厚度
5.1.6  宽度
5.2  多边形
5.3  圆环
5.4  椭圆和椭圆弧
5.4.1  椭圆
5.4.2  椭圆弧
5.5  样条曲线
5.5.1  对象(0)
5.5.2  指定第一个点
5.6  小结
课后练习
第六课  图形编辑
6.1  对象选择集
6.1.1  选择编辑命令
6.1.2  命令行输入SELECT
6.1.3  用鼠标直接选择
6.2  复制对象
6.2.1  复制
6.2.2  偏移
6.2.3  镜像
6.2.4  陈列
6.3  移动对象
6.3.1  移动
6.3.2  旋转
6.3.3  对齐
6.4  删除和恢复对象
6.5  编辑对象尺寸
6.5.1  拉伸对象
6.5.2  按比例改变对象大小
6.5.3  延伸对象
6.5.4  改变对象长度
6.5.5  修剪对象
6.6  对象的插入打断
6.6.1  部分截除
6.6.2  把对象截为两部分
6.7  倒角和圆角
6.7.1  倒角
6.7.2  圆角
6.8  小结
课后练习
第七课  剖面填充
7.1  HBATCH命令概述
7.2  填充图案
7.2.1  预定义
7.2.2  用户定义
7.2.3  自定义
7.3  填充区域
7.3.1  拾取点
7.3.2  选择对象
7.3.3  查看选择集
7.3.4  预览
7.3.5  继承特性
7.3.6  组成
7.3.7  高级
7.4  填充
7.5  HATCH命令
7.5.1  常规使用
7.5.2  其它选项
7.5.3  非封闭区域的图案填充
7.6  编辑
7.7  小结
课后练习
第八课  图块与属性
8.1  图块的概念
8.2  如何使用图块
8.2.1  图块的对象特性
8.2.2  定义块
8.2.3  将块作为独立图形文件保存
8.2.4  插入块
8.2.5  分解块
8.2.6  重定义块及更新块
8.3  属性
8.3.1  创建属性
8.3.2  编辑属性定义
8.3.3  将属性附着到块上
8.3.4  编辑附着到块上的属性
8.3.5  提取属性信息
8.4  小结
课后练习
第九课  工程尺寸标注
9.1  标注样式管理
9.1.1  标注样式
9.1.2  创建标注样式
9.1.3  尺寸标注特性的意义
9.1.4  设置当前标注样式
9.1.5  修改标注样式
9.1.6  样式替代
9.1.7  对两种标注样式进行比较
9.2  常用尺寸标注
9.2.1  线性标注
9.2.2  半径标注和直径标注
9.2.3  快速标注
9.2.4  角度标注
9.2.5  引线标注
9.2.6  其它尺寸标注
9.3  编辑尺寸标注
9.3.1  夹点编辑尺寸标注
9.3.2  常用编辑命令编辑尺寸标注
9.3.3  标注工具编辑尺寸标注
9.3.4  用特性管理器编辑尺寸标注
9.3.5  引线编辑
9.4  小结
课后练习
第十课  工程符号
10.1  形位公差的标注
10.1.1  基本概念
10.1.2  形位公差的常见标注
10.1.3  混合公差的标注
10.1.4  投影公差带
10.1.5  基准符号
10.2  形位公差的编辑
10.3  粗糙度和焊接符号
10.4  自定义工程符号的编辑
10.5  小结
课后练习
第十一章  文字
11.1  创建和编辑文字样式
11.1.1  创建文字样式
11.1.2  编辑文字样式
11.2  添加文字
11.2.1  单行文字
11.2.2  多行文字
11.3  编辑文字
11.3.1  修改单行文字
11.3.2  修改多行文字
11.3.3  修改OLE文本
11.3.4  查找和替代文字
11.3.5  拼写检查
11.4  小结
课后练习
第十二课  信息查询
12.1  图形属性
12.1.1  基本
12.1.2  概要
12.1.3  统计信息
12.1.4  自定义
12.2  状态
12.2.1  对象数目
12.2.2  模型空间或图纸空间的图形界限
12.2.3  模型空间或图纸空间的使用范围
12.2.4  显示范围
12.2.5  插入基点
12.2.6  捕捉分辩率
12.2.7  栅格间距
12.2.8  当前空间
12.2.9  当前布局
12.2.10  当前图层
12.2.11  当前颜色
12.2.12  当前线型
12.2.13  当前宽度
12.2.14  当前打印样式
12.2.15  当前标高及厚度
12.2.16  填充、栅格、正交、快速文字、捕捉、数字化仪
12.2.17  对象捕捉模式
12.2.18  可用图形文件磁盘空间
12.2.19  可用临时磁盘空间
12.2.20  可用物理内存
12.2.21  可用交换文件空间
12.3  点坐标
12.4  列表显示
12.5  距离
12.6  面积
12.6.1  计算指定面积
12.6.2  计算由对象闭合的面积
12.6.3  计算组合面积
12.6.4  从组合面积中减去面积
12.7  质量特性查询
12.8  时间
12.9  系统变量
12.10  小结
课后练习
第十三课  AutoCAD设计中心
13.1  调用AutoCAD设计中心
13.2  管理图形内容
13.2.1  设计中心可以完成的工作
13.2.2  设计中心可以访问的内容
13.3  树状视图
13.3.1  显示树状视图
13.3.2  隐藏树状视图
13.3.3  显示内容的来源
13.4  控制板
13.4.1  从设计中心中加载控制板
13.4.2  从Windows资源管理器加载控制板
13.4.3  在控制板中的操作
13.4.4  改变控制板的显示
13.4.5  显示说明和预览
13.4.6  刷新控制板和树状视图
13.5  用AutoCAD设计中心打开图形
13.6  查找内容
13.7  为图形添加内容
13.7.1  用AutoCAD设计中心插入块
13.7.2  用AutoCAD设计中心附着光栅图像
13.7.3  在图形之间复制块
13.7.4  插入用户内容类型
13.7.5  在图形之间复制图层
13.7.6  添加内容时解决命名冲突
13.8  排序和找回频繁使用的内容
13.8.1  为Autodesk收藏夹添加快捷方式
13.8.2  显示收藏列表
13.8.3  组织收藏夹
13.8.4  让图形易于查找
13.8.5  让块易于查找
13.9  小结  
第十四课  AutoCAD 2000出图
14.1  打印机管理器
14.1.1  添加打印机
14.1.2  打印机配置编辑器
14.2  打印样式管理器
14.2.1  打印样式模式
14.2.2  添加打印样式表
14.2.3  打印样式表编辑器
14.3  创建布局及布局设置
14.3.1  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
14.3.2  创建布局
14.3.3  布局的打印设备
14.3.4  布局设置
14.3.5  编辑布局
14.3.6  输入已定义的页面设置
14.4  为布局创建浮动视口
14.4.1  在布局中创建浮动视口
14.4.2  浮动视口的特性
14.4.3  控制浮动视口中对象的可见性
14.4.4  为视口附着打印样式表
14.4.5  编辑浮动视口
14.4.6  创建非矩形视口
14.5  为布局添加注释或几何图形
14.6  打印图形
14.6.1  在AutoCAD 2000中打印
14.6.2  电子打印(eplot)
14.6.3  批量打印
14.6.4  使用剧本文件
14.7  小结
第十五章  实战演练
15.1  建立工作环境
15.2  环境设置
15.3  对象特性预定义
15.4  绘图设计
15.5  剖面的图案填充
15.6  定义图块
15.7  尺寸、工程符号及文字的标注
15.8  打印输出
15.9  装配设计
15.10  小结
附录 A AutoCAD 2000网络安装
附录 B AutoCAD 2000命令集
附录 C AutoCAD 2000工具栏
附录 D 关于如何获得Autodesk教育机构原版软件的信息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