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宪法学(修订版)
作者:俞子清主编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01-01
ISBN:9787562017431
定价:¥24.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套教材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法学专业开设专业主干调和的通知要求,由国家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的组织全国政法院校和实际部门一流的法学教授和专家合力编写而成的。初版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认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法学教材编写中的正反经验,充分吸取了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对学法教材论证的意见,立足中国高等法学教育的现状,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全新的教材体例。在内容选择上,注意啊收国内外法学教育、科研的最新成果,面向21世纪的法学教育,注重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的统一,对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已成为高等政法院校师生首选的主力教材,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法学界、法律界的高度评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俞子清男,1938年生,现任华东政法学院宪法学教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干事。曾任华东政法学院教务处处长、上海市专利管理局局长。主要著作有:《宪法概论》、《宪法》、《中国宪法》(主编)、《中国行政法教程》(主编)、《国家监督论》(合著)等。刘茂林男,1963年生,湖北天门人。现任中南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干事、湖北省宪法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当代中国地方制度》(主编)、《中国宪法新论》(副主编)、《农民法律意识与农村法律发展》(合著)等,并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赵世义男,1962年生,法学博士,现任西北政法学院副教授、《法律科学》副主编。主要著作有:《资源配置与权利保障》(独著)、《中国行政监察学》(主编)、《宪法学新论》(副主编)等书,曾在《法学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焦洪昌男,1961年生,北京人,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宪法教研室主任、研究生院宪法学导师组组长、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干事。主要著作有:《宪法学》(主编)、《港澳台法概论》(编著)、《宪法学》(参编)等,并发表论文十余篇。朱福惠男,1961年生,法学博士,现任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副教授。主要著作有:《宪法学新编》(主编),发表《论我国法的冲突及其解决机制》等论文十余篇。
目录
目录
导言
一、宪法学的研究对象和课程体系
二、宪法学的学习目的和意义
三、宪法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 宪法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
一、宪法的定义
二、宪法的法律特征
三、宪法的实质
四、宪法的分类
第二节 宪法规范的特点
一、宪法规范的含义
二、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宪法原则
一、人民主权原则
二、基本人权原则
三、法治原则
四、权力制约原则
第四节 宪法的功能和作用
一、宪法的功能
二、宪法作用的实际发挥
第五节 宪法制度
一、宪法的制定和修改
二、宪法解释
三、宪法惯例
四、宪法的实施
第二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近代宪法的产生
一、近代宪法产生的背景
二、资本主义宪法的产生
三、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
第二节 旧中国的宪政运动和宪法问题
一、清朝末年的宪政和宪法问题
二、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旧民主主义宪政
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制宪活动
四、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宪法问题
五、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新民主主义宪政
第三节 新中国诞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人民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义共同纲领》
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1975年和197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历史性的根本转折和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章 国家性质
第一节 国家性质概述
一、国家性质的概念
二、国家性质与宪法的关系
三、我国宪法对国家性质的规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
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即无产阶级专政
三、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第三节 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
一、政党与政党制度概述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四节 政治协商制度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含义
二、政治协商制度的组织
三、政治协商制度的作用
第四章 政权组织形式
第一节 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
二、政权组织形式的种类
三、政权组织形式与宪法的关系
第二节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节 我国的选举制度
一、选举制度的概念
三、我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
三、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四、我国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五、选举制度的完善
第五章 国家结构形式
第一节 国家结构形式概述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
二、国家结构形式的种类
三、国家结构形式与宪法的关系
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一、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必要性
二、行政区域划分
三、我国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
第三节 我国的地方制度
一、地方制度概述
二、普通地方
三、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四、特别行政区
第六章 经济制度
第一节 经济制度概述
一、经济制度的概念
二、我国宪法所确认的经济制度的特点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一、公有制经济的建立
二、国有经济
三、集体经济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地位
二、劳动者个体经济
三、私营经济
四、外资企业
第四节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
一、坚持按劳分配
二、允许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第五节 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政策与依法治国
一、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二、国家宏观调控的法治化
三、依法治国与宪法的基本经济政策
第七章 精神文明
第一节 精神文明概述
一、精神文明的概念
二、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的关系
三、宪法与精神文明
第二节 文化建设
一、发展教育事业
二、发展科技事业
三、发展卫生体育和其他文化事业
第三节 思想道德建设
一、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二、个人与家庭美德建设
三、社会公德建设和公务人员职业道德
第八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
一、公民与国籍
二、权利和义务的概念与分类
三、基本权利义务与宪法
四、人权与公民权
第二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平等权
二、政治权利
三、宗教信仰自由
四、人身自由
五、社会经济权利
六、文化教育权利
七、监督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八、特定人的权利
第三节 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四、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五、依法纳税
六、其他方面的义务
第四节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特点与保障
一、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二、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保障
第五节 保护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一、国家保护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二、可给予外国人受庇护的权利
第九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述
一、国家机构的含义
二、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三、我国国家机关设置的历史沿革
四、我国国家机构的改革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组成与任期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
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
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
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一、国家元首概述
二、我国国家主席的性质与地位
三、国家主席的产生和任期
四、国家主席的职权
五、国家主席职位的补缺
第四节 国务院
一、国务院的性质、地位
二、国务院的职权
三、国务院的组织机构和领导体制
第五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一、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
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与领导体制
三、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职权和任务
第六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七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一、自治机关的概念与特征
二、自治机关的组成和任期
三、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第八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一、司法机关概述
二、人民法院
三、人民检察院
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关系
第九节 特别行政区的国家机关
一、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二、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
三、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四、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
第十章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第一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概述
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含义
二、宪法规定设立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意义
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同基层政权的关系
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完善
第二节 居民委员会
一、居民委员会的设置
二、居民委员会的组织
三、居民委员会的任务
第三节 村民委员会
一、村民委员会的设置
二、村民委员会的组织
三、村民委员会的任务
第十一章 国家标志
第一节 国旗
一、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二、我国国旗的含义
三、我国国旗的使用办法
第二节 国徽
一、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二、我国国徽的含义
三、我国国徽的使用办法
第三节 国歌
一、国歌是国家的象征
二、我国国歌的含义
第四节 首都
一、首都的含义
二、我国的首都
主要参考书目
导言
一、宪法学的研究对象和课程体系
二、宪法学的学习目的和意义
三、宪法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 宪法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
一、宪法的定义
二、宪法的法律特征
三、宪法的实质
四、宪法的分类
第二节 宪法规范的特点
一、宪法规范的含义
二、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宪法原则
一、人民主权原则
二、基本人权原则
三、法治原则
四、权力制约原则
第四节 宪法的功能和作用
一、宪法的功能
二、宪法作用的实际发挥
第五节 宪法制度
一、宪法的制定和修改
二、宪法解释
三、宪法惯例
四、宪法的实施
第二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近代宪法的产生
一、近代宪法产生的背景
二、资本主义宪法的产生
三、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
第二节 旧中国的宪政运动和宪法问题
一、清朝末年的宪政和宪法问题
二、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旧民主主义宪政
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制宪活动
四、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宪法问题
五、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新民主主义宪政
第三节 新中国诞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人民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义共同纲领》
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1975年和197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历史性的根本转折和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章 国家性质
第一节 国家性质概述
一、国家性质的概念
二、国家性质与宪法的关系
三、我国宪法对国家性质的规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
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即无产阶级专政
三、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第三节 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
一、政党与政党制度概述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四节 政治协商制度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含义
二、政治协商制度的组织
三、政治协商制度的作用
第四章 政权组织形式
第一节 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
二、政权组织形式的种类
三、政权组织形式与宪法的关系
第二节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节 我国的选举制度
一、选举制度的概念
三、我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
三、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四、我国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五、选举制度的完善
第五章 国家结构形式
第一节 国家结构形式概述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
二、国家结构形式的种类
三、国家结构形式与宪法的关系
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一、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必要性
二、行政区域划分
三、我国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
第三节 我国的地方制度
一、地方制度概述
二、普通地方
三、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四、特别行政区
第六章 经济制度
第一节 经济制度概述
一、经济制度的概念
二、我国宪法所确认的经济制度的特点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一、公有制经济的建立
二、国有经济
三、集体经济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地位
二、劳动者个体经济
三、私营经济
四、外资企业
第四节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
一、坚持按劳分配
二、允许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第五节 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政策与依法治国
一、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二、国家宏观调控的法治化
三、依法治国与宪法的基本经济政策
第七章 精神文明
第一节 精神文明概述
一、精神文明的概念
二、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的关系
三、宪法与精神文明
第二节 文化建设
一、发展教育事业
二、发展科技事业
三、发展卫生体育和其他文化事业
第三节 思想道德建设
一、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二、个人与家庭美德建设
三、社会公德建设和公务人员职业道德
第八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
一、公民与国籍
二、权利和义务的概念与分类
三、基本权利义务与宪法
四、人权与公民权
第二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平等权
二、政治权利
三、宗教信仰自由
四、人身自由
五、社会经济权利
六、文化教育权利
七、监督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八、特定人的权利
第三节 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四、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五、依法纳税
六、其他方面的义务
第四节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特点与保障
一、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二、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保障
第五节 保护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一、国家保护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二、可给予外国人受庇护的权利
第九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述
一、国家机构的含义
二、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三、我国国家机关设置的历史沿革
四、我国国家机构的改革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组成与任期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
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
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
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一、国家元首概述
二、我国国家主席的性质与地位
三、国家主席的产生和任期
四、国家主席的职权
五、国家主席职位的补缺
第四节 国务院
一、国务院的性质、地位
二、国务院的职权
三、国务院的组织机构和领导体制
第五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一、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
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与领导体制
三、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职权和任务
第六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七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一、自治机关的概念与特征
二、自治机关的组成和任期
三、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第八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一、司法机关概述
二、人民法院
三、人民检察院
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关系
第九节 特别行政区的国家机关
一、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二、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
三、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四、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
第十章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第一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概述
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含义
二、宪法规定设立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意义
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同基层政权的关系
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完善
第二节 居民委员会
一、居民委员会的设置
二、居民委员会的组织
三、居民委员会的任务
第三节 村民委员会
一、村民委员会的设置
二、村民委员会的组织
三、村民委员会的任务
第十一章 国家标志
第一节 国旗
一、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二、我国国旗的含义
三、我国国旗的使用办法
第二节 国徽
一、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二、我国国徽的含义
三、我国国徽的使用办法
第三节 国歌
一、国歌是国家的象征
二、我国国歌的含义
第四节 首都
一、首都的含义
二、我国的首都
主要参考书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