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
-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王承略,劉心明 编《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收录二十五史中的艺文志或经籍志及其在宋代至民国间的考证、注释与补遗之作,收录清代至民国间补撰的各朝艺文志或经籍志,收录宋、明、清三朝的国史艺文志或经籍志,共计83种,每一种都作了标点、校勘,大致根据时代和篇幅分为27卷30册。这是史志目录首次大规模的汇辑和整理,显示了各代藏书与著述之盛,在一定程度上摸清了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的家底,反映了各个时代各种学术的兴起、发展与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科技的繁荣,为贯通考察典籍的成书、著者、卷帙、真伪、流传等情况,提供了最基本、最可信的依据。
-
中华历代名案郑红峰 主编本书有如卜特点: (1)本书选材广,立意新颖,趣味性和哲理性强。本书所选编的千余件案例,引用著作三百余种,凡载有出处的案例无论正史、野史,都在收录范围之列。内容之丰富是同类书籍中无法比拟的。其中有名臣重将被冤至死,也有重证据而不轻信口供的名案;有介绍侦破方法高超的事迹,也有不计个人安危,冒死执法的感人故事。(2)翻译精确,便于阅读。 因古代案例大部分用古汉语编写,今人读来难免有些吃力。为了便于阅读本书,我们将所有古文都加注了译文部分,而且在翻译的过程中,根据案件发生的状况,社会背景等情况,对案例故事进行了复原,并未逐字逐句翻译,这样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3)标注出处,方便查找。 为方便读者能查到案例原典,我们在每篇故事的末尾都标注了故事的出处。因一个故事出处会有很多书引用,在引用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出入。(4)按时间顺序编排。 本书案例按照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宋辽金元,以及明清顺序排列而成,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体会到历朝历代的法制面貌,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
谈艺集精中央文史研究馆 编传承、繁荣和发展中华书画艺术(代序)中央文史研究馆 论画散录 书法论略 柳子厚之于兰亭 写字学纲要 西汉石刻文字初探 二王书法管窥 书法散论 春游社琐谈(三则) 脸谱艺术 谈孙中山先生的书法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山水画南北宗之说及其技法 “太白仙诗”辨伪 扬州画派的时空背景 李苦禅的画风 西晋陆机《平复帖》流传考略 说画竹 大米和小米 漫画《好太王碑》 中国现代美术的先锋 中国绘画的起源 古书画副本摹制技法研究引言 古代书画名作考辨 书法艺术之浅见 中国绘画之精华及其发展 篆刻之道 篆刻琐谈 学篆琐言 从诗书画结合说起 书法,回归“心画”本体 关于展子虔《游春图》年代的探讨 老舍先生论画 几回明月 古代青铜艺术研究的新开拓 工笔花鸟画创新之路 关于当下画展的思考 略谈中国画笔墨的意义 解读“写意” 大好春光 花鸟画中的空间 创新立意 书法赋 苏东坡的跌宕人生与艺术高峰 谈中国画家的生命状态 灵岩寺泥塑罗汉吉祥衣饰探究北京市文史研究馆 画猫者说猫 谈京津画派 传统国画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继承与发展 京津画派的作用和影响 书法“意象”观的推崇 墨竹画传统与创新初探 我对京津画派的几点浅见 思绪流泉话短长 紫竹斋艺话(两则) 脱化趣味天津市文史研究馆 积学轩书画漫语 ……河北省文史研究馆内蒙古文史研究馆辽宁省文史研究馆吉林省文史研究馆黑龙江省文史研究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江苏省文史研究馆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福建省文史研究馆江西省文史研究馆山东省文史研究馆河南省文史研究馆湖北省文史研究馆湖南省文史研究馆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史研究馆重庆市文史研究馆四川省文史研究馆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去南省文史研究馆陕西省文史研究馆甘肃省文史研究馆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史研究馆新疆自治区文史研究馆广州市文史研究馆武汉市文史研究馆西安市文史研究馆沈阳市文史研究馆昆明市文史研究馆编后记
-
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清)张照等编纂《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经历三次编纂的清代最大规模的宫廷书画作品著录,书中涉及的书画主要为自晋、六朝、隋唐直至清朝当代的中国古代书法、绘画、碑帖、版刻等作品。《秘殿珠林》专门著录与佛教、道教有关的书法、绘画作品。《石渠宝笈》著录其他一切内府收藏的书画。《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的编纂人员都是清代宫廷的翰林文臣,大多是当时的书画大家、研究专家、著名学者,代表了当时书画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平。经过这些翰林学士的甄别、坚定、遴选后,基本确保了著录的书画都是宫廷收藏的精品之作。
-
新增格古要论王佐 著《新增格古要论》十三卷,明人江西吉水王佐撰。佐字功载,号竹斋,明宣德二年(1427)进士,官刑部主事,历员外郎,天顺间出守临安,以勤慎著闻於士大夫间。《新增格古要论》为王氏增补前人曹昭《格古要论》之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博物、赏鉴专著。原书仍名“格古要论”,后人更冠“新增”二字以与曹著区别。曹昭字明仲,明初江苏松江人,自幼嗜古,“凡见一物,必遍阅图谱,究其来历,别其是否”。曹氏因“常见近世纨袴子弟,习清事者亦有之,惜其心虽有好而目未之识”,遂“取古铜器、书画、异物,分高下、辨真赝,举其要略,书而成编,析门分类”(《格古要论》曹昭自序),撰《格古要论》,成书於明洪武二十一(1388)年三月,“於古今名玩器具真赝优劣之解,皆能剖析纤微。又谙悉典故,一切源流本末,无不厘然,故其书颇为赏鉴家所重。”(《四库提要》)明景泰七年(1456)四月,王佐据曹氏原考校增补,至其年七月完成。所录篇幅数倍於原书,除自家收藏、搜讨所得、耳目所闻外,又以宋元以来诸名人文集内相关篇章采入。全书共十三卷,新增、续补条目以小字注出,考校增补之外,又将原书重新编次:卷一为古琴论;卷二为古墨迹论上;卷三为古墨迹论下;卷四为金石遗文、法帖题跋;卷五为古画论及古人善画者小传;卷六为珍宝论、古铜论;卷七为古砚论、异石论、古窑器论;卷八为古漆器论、古锦论、异木论、竹论;卷九为文房论;卷十为古今敕诰题跋;卷十一至十三为杂考。其中,卷三新增各家“兰亭考”二十余篇,卷四新增各处碑帖数百项,卷十至卷十三录宋元以来名人敕诰题跋,历考秦玉玺、唐宋以来衣冠文物制度、宋元宫室等,俱为新增主要内容,然亦以杂抄多而识见少为人诟病。本次整理以《惜阴轩丛书》本为底本,以《续修四库全书》影明刻本、《丛书集成》本为校本,另参校《夷门广牍丛书》本、《四库全书》本《格古要论》。原书目录与正文篇目行文不同,但便于检索,今仍其旧。
-
芥子园画传(清)王概 等编这本《芥子园画传》,将全书分为树、山石卷,兰竹梅菊卷,人物昼宇、翎毛花卉卷, 名家画谱卷。
-
长物志考槃余事文震亨, 屠隆 著《长物志》十二卷,文震亨撰。震亨字启美,明万历十三年(1585)生,南直隶长洲人(今江苏苏州)。《长物志》分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蔬果、香茗等类目,涉及现代学科中的建筑、动物、植物、矿物、艺术、园艺、历史、造园等方面,可谓包罗万象。全书最为核心的部份,为园艺、建筑、艺术等学科,对举凡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的生活日用文化及其精神追求,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对晚明文人的生活方式做了百科全书式的概览,使之成为研究晚明物质文化、建筑营造、文人生活必不可少的参考数据之一,是古代造物艺术理论的代表性著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文献价值。《考盘余事》四卷,明屠隆撰。隆原名屠儱,字长卿、纬真,号赤水,又号溟滓子、冥寥子、一衲道人、蓬莱仙客、鸿苞居士等,生有异才,以诗文雄明隆、万间。本书首卷介绍书版、碑帖,次卷品评纸、墨、笔、砚、画、琴等,末两卷则记载和收录香、茶、炉、瓶及起居、盆玩、文房等一切器用服饰之类。全书所列名目较为琐碎,论述也较为详尽,加之屠隆文辞章句,往往于“率不经意”间流露出其天纵之才情,读来令人口含余香,使得《考盘余事》不仅成为屠隆笔记文学作品之代表,从其内容而言,也是今天研究晚明文人生活起居、文房用具之类器物的重要参考数据,对传统造物艺术尤其是文人士大夫造物艺术及其审美研究,也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
竹人录续录金元钰 , 褚德彝 著《竹人录》一书分两卷,上卷是竹刻家小传,每篇皆先简单介绍该竹刻家的字号、里贯、世系、师承等,然后着重介绍其所擅长的竹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下卷集录了与竹刻相关的诗歌文赋等四十余篇。《竹人续录》也有两卷,一卷辑录诸书中所载竹刻家,间有德彝案语,记述其所见竹刻作品;另附一卷《竹尊宧竹刻脞语》,皆是与竹刻相关的遗闻佚事。《竹人录》和《竹人续录》所记竹刻名家和名作,很多都是作者亲眼所见,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此次整理点校《竹人录》,是以时代最早、讹误较少的清嘉庆十二年刻本为底本,主要参校民国十一年嘉定张尔延铅印本。嘉庆本所缺部分,则据张氏本补录。褚德彝《竹人续录》成书较晚,由吴湖帆于民国十九年刊印。本次整理点校即是以此为底本。
-
鸿雪因缘图记完颜麟庆 ,汪春泉 著《鸿雪因缘图记(套装共3册)》每集分上、下两卷,一事一图,一图一记,凡二百四十图、记二百四十篇,系清完颜麟庆着文,汪春泉等绘图,为作者记述身世与亲历见闻之作。麟庆曾经宦游大江南北,加以性好山水,所至之地皆不废登临,留心考察,见闻宏广,并将自己所历所闻所见一一详加记录,复请当时著名画家汪英福(春泉)、陈鉴(朗斋)、汪圻(甸卿)等人按题绘成游历图,以期使生平雪泥鸿爪之印痕藉以长久保留。是书以图文相副相成的形式,实录其所至所闻的各地山川、古迹、风土、民俗、风俗、河防、水利、盐务等等,保存和反映了道光年间广阔的社会风貌。所载二百四十图,内涵涉及山水屋木、人物走兽、舟车桥梁,包罗万象,纤毫毕具。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著录此书,称其“以图来记叙自己生平,刻得很精彩,可考见当时的生活实况。《鸿雪因缘图记》凡三集,卷帙最为浩瀚。”此次整理以道光二十九年版为底本。
-
印典朱象贤 著《印典》,八卷,首一卷,清朱象贤撰。象贤,字行先,又字圣涵,号清溪,苏州府吴县人。监生。少从杨宾、沈德潜游,与钮让、白长庚等相友善。先后任泸溪及玉山县丞、万载知县之职秉性敦厚,自奉甚俭。所学渊淹,书法遒劲。着有《闻见偶录》、《印典》等。象贤以行世印谱著作,多排列篆文、钮式之体,少制度、品评、纪述之作,因作是编。《印典》一书,搜罗宏富,去取精审,编排合理,体例谨严。八卷十二门之架构,印史异闻,制度器用,故事诗文等皆有涉猎,堪称印林经典名著。是书卷首分载钮让《序》、让《金玉印章歌为清溪朱行先作》、朱象贤自序、《印典例言》等诗文四则。正文八卷,十二门,即:原始、制度、赉予、流传、故事、综纪、集说、杂録、评论、镌制、器用、诗文。卷末附朱象贤侄廷诏、白长庚二跋。是书之版本,似有如下四种:康熙六十一年朱之劢刻本,雍正十一年朱氏就闲堂刻本,乾隆间宝砚山房刻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就闲堂本、宝砚山房刻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等,皆祖朱之劢刻本,或为后刻,或为迻录,流布印林。本次点校,以清乾隆年间宝砚山房刻本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