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
-
郑板桥全集增补本郑燮分三册,第一册十三卷,依次为诗、词、杂著、文、题画及备考;第二册为研究资料汇编,从各传记、题词、方志、家谱、书信、序跋、书目、诗词选、笔记等资料中钩稽郑氏资料,并附其家世、交游考证與年谱;第三册是郑板桥书画等作品之彙編。
-
东洲草堂金石跋郑斋金石题跋记(清)何绍基,(清)沈树镛 著“金石”原指金属和美石。又指古代镌刻文字以颂功纪事的钟鼎彝器、碑碣石刻之属。此类钟鼎、丰碑年代久远,稀如星凤,且不易移动,为了更好地保存、研究、学习上面的文字,人们便采用摹搨的方式将这些文字保存在拓片上。而书写在这类拓片上的题跋,便称作金石题跋。最初,写在书籍、字画、碑 帖等前面的文字称为“题”,写在后面的文字称为“跋”,后来统称“题跋”,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之类。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云:“题跋者,简编之后语也。凡经传子史诗文图书之类,前有序引,后有后序,可谓尽矣。其后览者,或因人之请求,或因感而有得,则复撰词以缀于末简,而总谓之题跋。”题跋的内容、形式与作品互相联系、互相增益,以致成为作品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根据不同的情况,题跋可以区分为若干类型:创作者本人所题,称为本人题跋;他人所题,称为他人题跋,其中又可分为创作者同时代人之题跋,以及后人之题跋。按此标准而言,《东洲草堂金石跋》与《郑斋金石题跋记》中的篇章均属于后人题跋。其内容多叙述金石拓片之来由、鉴赏评价、甄别真伪、考订讹缺、表述观感或兼论刻工模本品质等等。
-
馬氏中山篆書譜馬歌東本书谱共收录5000余汉字,以楷体为条目,配之以相应的马氏中山篆字体,按照音序排列。公元前313年前后,一种与金文、大篆、小篆大异其趣、形体修长优美的文字被镌刻在中山国的方壶、大鼎与圆壶上。大约在公元前307年,这种特殊文字随第四代中山王入土殉葬。公元1977年,沉睡了2280余年的它重见天日: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一带发现了战国时期中山国都灵寿城故址和第四代中山王墓;墓中出土了镌刻着长篇铭文的方壶、大鼎、圆壶等所谓“中山三器”。1985年,它与马可仲、马歌东父子不期而遇,被倾心研究并命名为“中山篆”。2007年,因一种子承父志坚持了21年的执著,这505个古老文字被引经据典创补演绎为具有书家个体风格的约5000个书法用字,同时被进一步命名为“马氏中山篆”。在穿越了遥远的时空隧道后,至此,它获得了新生。“马氏中山篆”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它将中山古国的出土文字引入书法领域,为我国书法天地开拓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极富美感的新书体。
-
律吕正声校注王守伦 等校注按照點校整理古文的規範,下面把對《律呂正聲》進行點校的情況及方法做一簡要說明。 一、關於使用版本: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影印的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本為底本,臺北故宫博物院圖書館藏本為對校本。 二、本書目錄、卷次均按原書排列;李維楨序和林增志序的前後次序,則參考臺北故宫博物院圖書館藏本做相應的調整。 三、尊重所據版本,該書所引古籍文獻,均以書名號標示。所引古籍文獻原文均加引號,如係摘引所引古籍文獻的大意則不加引號。四、原書正文用大字、釋義用小字編排,本書正文一仍其舊,釋義小字用上標格式。 五、原書錯訛、脫漏、衍文、倒文及異體字、生造字、俗字、通假字,點校時或改、或補、或刪、或正,一律出校。字跡漫漶不清者儘可能查證相關典籍補充完善,确实无法補充者則以“口”代之。 六、原書個別地方文字扦格不通,不得已一仍其舊,望方家讀者有以正之。七、原書己、已、巳,戊、戌、戎、戍混用,點校時一並改正,不再出校。 八、原書中凡用典、用事、引用資料之有關律學知識範圍者,不易理解的詞句、律學術語、人物及著作等,首次均作注釋,再次出現則予從略。其中人物介紹僅限生卒年、籍貫、略歷及主要著作,著作介紹說明其屬類及主要價值。 九、注釋遇有歧義,一般都以一說為主。必要時,兩說並存以供參考。凡刊定訛誤之處,不列舉舊說做辯正,以避繁冗。 十、校注一律採用頁下注。
-
濮乾远行书集濮乾远 著《濮乾远行书集》,经过一年时间,终于竣事,在编选过程中,鉴于濮老先生臻耄耋高龄,对早期书作,因时间较长,作口品难以搜罗,现仅就六十至九十岁期间属于行书类部分汇编而成。只能算是「管中窥豹」。此集编选既成,荷蒙中国书协副主席、上海书协主席周慧珺女士,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署检书名。书坛方家刘江教授撰序。名流,学者王伯敏、刘江、沈定庵、张海、林岫诸先生惠赐题辞,遂使此集增光添彩。并向为此集策划设计、指导编务、关心支持和尽力资助的诸位先生,在此一敬表谢院。
-
今晚丛书·洋楼遗韵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中国纂刻大字典颜迈 主编《中国篆刻大字典》既收篆刻文字,也收篆印文字,是史无前列的新举措。本书共4卷,共4108页,共收单字字头11110个,篆字字形20多万个,附有笔画索引、新旧字形对照表、钦定篆文六经四书,为篆刻爱好者提供创作素材。收篆字上起殷商甲骨文,下至民国名家。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战国以后各种青铜器皿和封泥、瓦当、碑碣、法帖以及历代篆刻名家所刻印章用字。本书篆字原自《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古籀汇编》、《封泥汇编》、《甲骨文字典》等著作加以剪辑、扫描而成。 该巨著第一个版本1994年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和台湾地球出版社联袂出版后,立即引起各界强烈反响。《人民日报》1995年2月5日发表题为《品味篆书三千年》的评论文章,文章在介绍该书内容后说:“它(《中国篆刻大字典》)会使人产生艺术上的顿悟,为有志者创造出风格独具而又有现代风貌的艺术提供可能性。”“此书可谓‘博大精深’,它必将引起国际汉字文化圈有关人士的重视。” 1995年2月15 日,《新闻出版报》发表题为《汉字研究的活化石》的评论,说该巨著“是目前收字最全、最多的一部,它几乎就是一部汉字发展演变史,可谓篆刻艺术的一块里程碑。”经过10余年的增订和修补,该巨著第三个版本现又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
-
怀素草書千字文懷素,赵力光 编书者怀素自幼出家,经禅之馀,从事艺文,以草书享盛名。其草书运笔迅速,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时多有名才士如李白、任华、苏涣等作文以赞之。怀素好书,传其曾于故里种芭蕉叶为纸作书,其居所因此而得名“绿天庵”;又传其将用废之笔埋于山下,日积月累堆积如冢,号曰“笔冢”。
-
肚痛帖斷千字文赵力光 编《肚痛帖》无题。书者张旭,草书,六行,共三十字,书写年月不详。此石高一百二十四厘米,宽五十六厘米,两面刻字。每面分三栏,正面三栏和背面二栏为僧彦修草书,背面下截刻《肚痛帖》,帖下又有宋嘉佑三年(1058)李丕绪跋文,据此推测《肚痛帖》当刻于此时。《断千字文》无题,张旭草书。刻石现残存六块,其中五石高三十三厘米,宽三十三厘米至一百一十七厘米不等,另一石高三十八厘米,宽八十九厘米。每石上所存字数不等,共二百余字。据元人骆天骧《类编长安志》中所记,此帖为张旭于唐干元二年(759)所书,宋元丰三年(1080)吕大防重模上石。二刻石均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
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藏有众多碑帖善本。此为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第二辑,内有《史晨碑》(明拓)、《孔羡碑》(明拓)、《麓山寺碑并阴》(宋拓)、《大字麻姑山仙坛记》(宋拓)、《许真人井铭》(宋拓孤本)等五种,均为罕见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