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作者:单书健,陈子华编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08-01
ISBN:9787801560278
定价:¥3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片断:然有三阴三阳应之,而为有余不足者。有曰: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滑则病狐风疝,涩则少腹积气。涩与滑者,其脉之现于其部,而知其有余不足者也。厥阴位下焦而总诸筋,有余则为阴痹者,不壅而不升,则邪郁阴分,故病阴痹也。若不足则虚而生热,故病热痹也。其脉见滑,是邪有余也。病狐风疝,其疝如狐而数变如风也。疝在前阴少腹之间,肝气郁于此,正当其部,盖即阴痹也。其脉见涩,为气虚血滞,故邪气留止而为积聚,亦所谓热痹也。少阴有余,病皮痹瘾疹,不足病肺痹,滑则病肺风疝,涩则病积溲血。少阴为君火之气,有余则克金,肺合皮故皮痹瘾疹。不足则不能温金,故病肺痹。若脉滑则心火不胜水邪,使郁而实于肺,故病肺风疝。风则肺动,疝则肺聚也。脉涩则为心血不足,火收于内,人胞络与小肠,故病积与溲血也。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滑则病脾风疝,涩则病积,心腹时痛。至阴为湿土之气,位处中焦,邪人之而有余,是湿壅于中,脾主肉,脾湿不运,故为肉痹。中风湿则阳明之火不能扬,故寒中。若不足则脾自受之,故成脾痹,盖本气寒而不行也。肺滑者水湿壅土,当为痜肿重坠之病,亦病在湿也。脉涩者积而不运,满于中州,故心腹时满也。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滑则病心风疝,涩则病积,时善惊。阳明为燥金之气,肺应之而燥有余,则伤及血脉,故病脉痹。燥伤阴则病内热,故身热。肺为心行脉者也,若不足则心脉反窒,故病心痹。脉滑者风燥合邪而伤肺伤血,将心气抽掣而不得散,故病心风疝。涩则金揪(聚也)敛而不舒,而脉为之不行,故病积善惊者,木侮金也。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肾痹,滑则病肾风疝,涩则善时巅疾。肾气应太阳,太阳之气有余,则浸淫及骨,故为骨痹。水邪盛则作强之官弛,故身重。不足则本脏先受,故为肾痹,肾痹者足缓脉缓而精不固也。滑脉见则太阳之风寒合邪,故病肾风疝也。涩则邪痹太阳经脉,当见有积,而又善时巅疾也者,阳气不通巅顶,故常风痛也。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滑则病肝风疝,涩则病积,时筋急目痛。相火之气犯阴则肝受之,若邪有余则火风伤筋,故筋痹。部在胁肋,故胁满。不足是肝脏本虚,故成肝痹。肝痹者,肝气郁而血不荣筋之症也。脉滑为风热合邪,故病肝风疝,淫气聚筋而寒热往来,抽掣相引者是也。涩则血滞故病积。肝主筋而开窍于目,故筋急目痛。以上六气犯阴犯阳之痹证也。人身阴阳,外应六气,则六气有时而内淫,亦因脏腑阴阳之有余不足,而外邪得以留之。此于运气之外,又有所留为阴阳之痹也。脉滑为邪气有余,故留滞为风疝,风谓其动,疝谓其聚也。涩为本气不足,故不能胜邪而为积。疝与积概指其聚,而积者非特前阴少腹之病也。(《内经博议》)本书前言序十年前出版之《当代名医临证精华》丛书,由于素材搜罗之宏富,编辑剪裁之精当,一经问世,即纸贵洛阳,一版再版,为医林同仁赞为当代中医临床学最切实用、最为新颖之百科全书。一卷在手,得益匪浅,如名师之亲炙,若醍醐之灌顶,沁人心脾,开慧迪智,予人以钥,深入堂奥,提高辨治之水平,顿获解难之捷径,乃近世不可多得之巨著,振兴中医之辉煌乐章也,厥功伟矣,令人颂赞!名老中医之实践经验,乃中医学术精华之最重要部分,系砺练卓识,心传秘诀,可谓珍贵之极。今杏林耆宿贤达,破除“传子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之旧规,以仁者之心,和盘托出;又经书健同志广为征集,精心编选;画龙点睛,引人入胜。熟谙某一专辑,即可成为某病专家,此绝非虚夸。愚在各地讲学,曾多次向同道推荐,读者咸谓得益极大。由于本丛书问世迨已十载,近年来各地之新经验、新创获,如雨后春笋,需加补充;而各省市名老中医珍贵之实践经验,未能整理入编者,亦复不少,更应广搜博采,而有重订《当代名医临证精华》之议,以期进一步充实提高,为振兴中医学术,继承当代临床大家之实践经验,提高中青年中医辨治之水平,促进新一代名医更多涌现,发展中医学术,作出卓越贡献。与书健同志神交多年,常有鱼雁往还,愚对其长期埋首发掘整理老中医学术经验,采撷精华,指点迷津,详析底蕴,精心编辑,一心为振兴中医事业而勤奋笔耕,其淡泊之心志,崇高之精神,实令人钦佩。所写“继承老中医经验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关键”一文,可谓切中时弊,力挽狂澜,为抢救老中医经验而呼吁,为振兴中医事业而献策,愚完全赞同,愿有识之士,共襄盛举。顷接书健来函,出版社嘱加古代医家经验,颜日: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愚以为熔冶古今,荟为一帙,览一编于某病即无遗蕴,学术发展之脉络了然于胸,如此巨构,实令人兴奋不已。书健为人谦诚,善读书,且有悟性,编辑工作之余,能选择系之于中医学术如何发展之研究方向,足证其识见与功力,治学已臻成熟,远非浅尝浮躁者可比。欣慰之余,聊弁数语以为序。八二叟朱良春谨识时在一九九八年夏月
作者简介
暂缺《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作者简介
目录
目 录
古代医家经验
罗 美 诸痹探源
朱丹溪 痛风论
虞 抟 湿痰浊血通为要 师法丹溪治痛风
李 梴 祛邪应识气血痰 早补反令经络郁
方 谷 贵于行气 痹证绳墨
王肯堂 诸痹准绳
张景岳 风痹论
李中梓 治痹必读
陈士铎 痹证辨治
叶天士 痹证案绎
尤 怡 纵论痹证 羽翼金匮
俞 震 痹痛医案按
董西园 痹非三气 患在痰瘀
怀抱奇 痹痿辨彻
何梦瑶 痹证纲要
沈金鳌 诸痹源流
陈修园 风痹痿辨析
林珮琴 痹证治裁
汪文绮 痛痹会心录
李用粹 初重祛邪勿遽补 久病扶正消痰瘀
邹滋九 叶天士治痹抉要
余景和 祛湿槟榔饮 久痹剔痰瘀
程文囿 痛痹两案
齐秉慧 溢饮痹痛
顾金寿 风寒湿痹,重用温散
王孟英 痹证类案
马培之 痹证医案两则
张聿青 痹证两案
丁甘仁 风湿痰瘀入络痹痛医案三则
张锡纯 益气化瘀愈痛痹案
王仲奇 湿热痹痛医案两则
现代医家经验
朱良春 益肾搜剔,顽痹不可偏执一法
虚实夹杂,医家尤须持重应机
王士福 治痹需重剂,用法宜细究
代云波 乌附为良将 重用效始彰
胡翘武 治血治气别久暂 益肾益髓审阴阳
李济仁 明病因病位 重内外合治
王为兰 历节须别寒热缓急 祛邪顾虚搜剔化瘀
丁光迪 治痹难守一法 用药务必入细
马 志 注重内因湿热化风 自出机杼透达潜阳
赵锡武 热痹化瘀清热毒 寒湿每仗仲景方
孔伯华 清热平肝 渗化通络
陈道隆 通痹应识避温燥 柔肝每思远滞腻
李元馨 柔润舒筋蠲痹 温阳宣通驱邪
张鸣鹤 证病同辨须别缓急 祛邪尤重湿热毒瘀
焦树德 探求病机本肾虚 九王痹五证有良方
周仲瑛 九王痹证因内外合邪痰瘀痹阻
斟酌主次搜剔逐邪益肾润养
李日伦 痹证辨识体会
刘茂甫 痹证缓急辨
赵金铎 辨证握虚实 施治分补泻
张沛虬 审证之要分清寒热 久痹当推诸虫搜剔
薛 盟 益气温阳搜风清热 治痹大法不离通络
古代医家经验
罗 美 诸痹探源
朱丹溪 痛风论
虞 抟 湿痰浊血通为要 师法丹溪治痛风
李 梴 祛邪应识气血痰 早补反令经络郁
方 谷 贵于行气 痹证绳墨
王肯堂 诸痹准绳
张景岳 风痹论
李中梓 治痹必读
陈士铎 痹证辨治
叶天士 痹证案绎
尤 怡 纵论痹证 羽翼金匮
俞 震 痹痛医案按
董西园 痹非三气 患在痰瘀
怀抱奇 痹痿辨彻
何梦瑶 痹证纲要
沈金鳌 诸痹源流
陈修园 风痹痿辨析
林珮琴 痹证治裁
汪文绮 痛痹会心录
李用粹 初重祛邪勿遽补 久病扶正消痰瘀
邹滋九 叶天士治痹抉要
余景和 祛湿槟榔饮 久痹剔痰瘀
程文囿 痛痹两案
齐秉慧 溢饮痹痛
顾金寿 风寒湿痹,重用温散
王孟英 痹证类案
马培之 痹证医案两则
张聿青 痹证两案
丁甘仁 风湿痰瘀入络痹痛医案三则
张锡纯 益气化瘀愈痛痹案
王仲奇 湿热痹痛医案两则
现代医家经验
朱良春 益肾搜剔,顽痹不可偏执一法
虚实夹杂,医家尤须持重应机
王士福 治痹需重剂,用法宜细究
代云波 乌附为良将 重用效始彰
胡翘武 治血治气别久暂 益肾益髓审阴阳
李济仁 明病因病位 重内外合治
王为兰 历节须别寒热缓急 祛邪顾虚搜剔化瘀
丁光迪 治痹难守一法 用药务必入细
马 志 注重内因湿热化风 自出机杼透达潜阳
赵锡武 热痹化瘀清热毒 寒湿每仗仲景方
孔伯华 清热平肝 渗化通络
陈道隆 通痹应识避温燥 柔肝每思远滞腻
李元馨 柔润舒筋蠲痹 温阳宣通驱邪
张鸣鹤 证病同辨须别缓急 祛邪尤重湿热毒瘀
焦树德 探求病机本肾虚 九王痹五证有良方
周仲瑛 九王痹证因内外合邪痰瘀痹阻
斟酌主次搜剔逐邪益肾润养
李日伦 痹证辨识体会
刘茂甫 痹证缓急辨
赵金铎 辨证握虚实 施治分补泻
张沛虬 审证之要分清寒热 久痹当推诸虫搜剔
薛 盟 益气温阳搜风清热 治痹大法不离通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