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当代中国刑法新视界

当代中国刑法新视界

作者:陈兴良著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05-01

ISBN:9787562018025

定价:¥45.00

内容简介
  本书系陈兴良教授刑法学术文集第二部,是作者自1995年至1997年刑法学论文的结集。所收论文分列三编:一、刑法理论;二、刑事立法;三、刑事司法。本书内容可以概括为:刑法的法理探讨与法理的刑法探讨。尤其是对刑法价值分析的一系列文章,对于提升我国刑法学术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融思想性与学术性于一体,从而拓展了我国刑法理论的新视界。
作者简介
  作者小传陈兴良.男.1957年3月生.浙江省义乌市人。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获法学硕士学位:1987年博士生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1987年至199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所长兼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个人主要著述:《刑法哲学》、〈刑法的人性基础》《刑法的价值构造》、《刑法的启蒙》《刑法疏议》等10部。
目录
     目录
   法学家的使命 —刑法更迭与理论更新(代序)
   第一编 刑法理论
    1.刑法的价值构造
    2.刑法机能二元论
    3.法律多元:理念、价值及其当代意义——尤其从刑事角度的思考
    4.刑法价值序说——《刑法的价值构造》序
    5.刑法公正论
    6.刑法谦抑的价值蕴含
    7.刑法谦抑的法理考察
    8.刑法人道论
    9.论人权及其刑法保障
    10.刑法的社会保护机能及其理论基础
    11.罪刑法定的当代命运
    12.罪刑均衡的理论建构
    13.罪刑均衡的价值蕴涵
    14.罪刑均衡的中国命运
    15.犯罪价值论
    16.刑罚存在论
    17.刑种设置的法理分析
    18.刑事矫正论
    19.罪犯处置的法理分析
    20.法律解释的基本理念
    21.法的解释与解释的法
    22.犯罪存在的个体解释
    23.腐败的成因及其抗制
   第二编 刑事立法
    24.立法理念论
    25.从政治刑法到市民刑法—二元社会建构中的刑法修改
    26.刑事立法公正论
    27.罪刑均衡的立法确认
    28.刑法修改的双重使命:价值转换与体例调整
    29.刑法修改的理论思考
    30.修订后的刑法:立法技术的总体评判
    31.历史的误读与逻辑的误导—评共同犯罪的修订
    32.修订后的刑法之罪名分析
    33.武器掩护走私之为独立罪名论
    34.刑法附则论
    35.内地与香港之间刑事管辖的冲突与协调
   第三编 刑事司法
    36.刑事司法公正论
    37.罪刑均衡的司法体认
    38.论量刑情节
    39.金融犯罪论
    40.金融诈欺的法理分析
    41.侵占罪与贪污罪之比较
    42.刑法司法解释的限度兼论司法法之存在及其合理性
   代跋 让刑法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
    访刑法学专家陈兴良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