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概论

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概论

作者:谢庆奎[等]著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08-01

ISBN:9787504329868

定价:¥2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分两部分,一是个案分析,包括从省、市、行署到县、市、乡、镇,各选一个(级)政府作为案例分析的基础,形成《省政府管理》、《行署管理》、《市政府管理》、《县政府管理》、《乡政府管理》、《镇政府管理》、《特别地区政府管理》等系列研究成果;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形成《中国政府体制分析》、《中国政府功能的经济分析》、《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概论》等?砺壑鳌U馐且惶自诟霭阜治鲋杏欣砺垩芯浚诶砺厶教种杏邪咐治觯砺酆褪导视谢岷系南盗写允椤?本套丛书的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趋势,其中有结构——功能主义方法、个案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新制度主义研究法、经济分析法、政治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等,其核心是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是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之一,它同样适用于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该主义试图通过剖析行政结构和功能来揭示行政系统运转的规律。其基本前提是:行政结构的普遍性,行政功能的普遍性,行政结构的多功能性,行政结构的根本功能是维持行政系统的生存。这些基本前提对于中国行政系统来说,无疑都是存在的。运用结构——功能主义有助于理解各种政治现象之间、行政现象之间以及行政现象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助于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开辟了一条从部分与整体、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上进行行政分析的途径,提供了新的研究框架。结构——功能主义既为本套丛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也为本套丛书提供了完整的分析框架。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概论》作者简介
目录
     目 录
   总 序
   第一章 中国地方政府的层级条块结构
    第一节 中国地方政府的层级结构
    第二节 中国地方政府的条块结构
    一 中国地方政府“块块”结构
    二、中国地方政府“条条”结构
    三、地方政府的条块关系
    第三节 中国地方政府层级条块结构的发展
    一 层级结构的调整
    二 条块结构的改革
   第二章 中国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与改革
    第一节 八十年代以前的机构设置与检讨
    一 机构设置的变化
    二 机构设置变化原因检讨
    第二节 八十年代的机构改革及其得失
    一 机构设置与改革
    二 两次机构改革的得失分析
    第三节 九十年代的机构改革展望
    一 正在开展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二 正在开展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特点与关键
    三 正在开展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途径与目标
   第三章 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第一节 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模式及其
    发展变化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调整
    三 分税制对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影响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关系
    一 改革开放以前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关系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政治关系的调整
    第三节 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的动力与障碍
    一 现代化过程中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的动力因素
    三 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的障碍因素
    第四节 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一 中央与地方关系合理调整的目标模式
    二 中央与地方关系合理调整的内容
    三 中央与地方关系合理调整的途径
   第四章 中国地方党政关系
    第一节 关于党政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一 列宁:“融成一体”与明确划分党政职权
    二 原东欧国家:政治领导
    三 西方国家:党政分离
    四 毛泽东——邓小平:一元化领导与党政分开
    第二节 中国地方党政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一 地方党政关系的雏形
    二 地方党政关系的形成与变迁
    三 地方党政关系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地方党政关系的未来发展
    一 关于党政关系的讨论
    二 关于地方党政关系的调查与思考
    三 地方党政关系的未来发展
   第五章 中国地方政府的行政道德规范
    第一节 地方政府行政道德规范的功能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地方政府行政道德规范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行政道德观念的
    变化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的行政道德
    规范
    第三节 地方政府行政道德规范的培养与净化
    一 地方政府行政干部的筛选与录用
    二 地方政府行政干部的自我修养
    三 完善监督机制
   第六章 中国地方政府结构的优化
    第一节 责任结构的优化
    一 责任制的实质
    二 工作监督结构的优化
    三 宪政责任制
    四 政党责任制
    五 责任制的实践
    第二节 动力结构的优化
    一 报酬结构的动力效应
    二 激励机制的优化
    第三节 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
    一 制度需要诚意
    二 道德建设与结构优化
   第七章 中国地方政府的职能配置与转变
    第一节 地方政府的职能配置
    一 职能配置的障碍和难点
    二 职能分解与职位分析
    三 职能的合理配置
    第二节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前提
    一 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二 参与培育和充分利用市场体系
    第三节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理顺各种关系
    一 党和政府的关系
    二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三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四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第四节 建立和健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监督与保障
    机制
    一 以民主和法制规范政府行为
    二 加强人大对政府行为的立法监督作用
    三 利用经济手段控制机构编制
   第八章 社会的需求与地方政府的功能
    第一节 社会的需求
    一 互惠的经济市场与自愿的社会组织
    二 互惠的政治市场与强制性的政治组织
    三 道德 技术与外在的强制
    四 掠夺政府与服务政府
    五 政府的特质
    第二节 政府的劣势与地方政府的功能
    一 测定社会需求的迟钝性
    二 非弹性的约束
    三 地方政府的优势与劣势
    第三节 公益物品与地方政府功能的优化
    第四节 “囚犯的难题”与地方政府功能的优化
    一“囚犯的难题”
    二 地方主义的泥淖
    三 以中央制度化权威来遏制地方主义
   第九章 中国地方政府的决策体制
    第一节 地方政府决策环境
    一 内部环境
    二 外部环境
    第二节 地方政府的决策内容及决策形式
    一 决策目标
    二 决策内容
    三 决策形式
    第三节 决策过程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方案的拟定
    三 利益的协调
    四 决策的形成
    第四节 地方政府决策体制的改革
    一 地方政府决策体制的现状
    二 地方政府决策体制的改革
   第十章 中国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机制
    第一节 执行机构与执行行为
    一 执行机构及其分类
    二 执行机构的运作方式
    三 执行行为构成
    第二节 政策执行过程
    一 政策执行的准备
    二 政策执行的实施
    三 政策执行中的沟通
    四 政策修正
    五 政策评估
    第三节 政策执行监督
    一 执行监督的涵义与依据
    二 政策执行监督体系
    第四节 政策执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一 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机制运行状况
    二 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第十一章 中国地方政府运作过程与
    输出:理论模式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政府运作过程的概念架构
    一 决策过程
    二 执行过程
    三 反馈过程
    第二节 政府运行过程的理论模式
    一 制度主义模式
    二 精英与群众模式
    三 团体模式
    四 系统模式
    五 新制度主义模式
    六“流程与视窗”模式
    第三节 政府运行输出的研究方法
    一 理性主义方法
    二 渐进主义方法
    三 策略计划方法
    后 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