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结构化与面向对象软件方法

结构化与面向对象软件方法

作者:汤庸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09-01

ISBN:9787030068460

定价:¥20.00

内容简介
  结构化与面向对象方法是当前两种最具代表性的软件工程与方法学。本书系统地介绍结构化和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主要技术。全书分为八章。第一章介绍软件方法学的形成及发展、软件危机、软件生存周期、软件开发模型及方法。第二章到第四章介绍结构化程序、程序形式化推导及变换技术、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程序测试与正确性证明。第五章至第七章介绍面向对象基本概念、基本特征,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最后一章讨论软件质量模型和软件维护。本书适合于计算机研究和软件开发人员阅读,也可用作高等院校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教材或参考书,
作者简介
暂缺《结构化与面向对象软件方法》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形成与发展
1.1.1  程序设计方法学
1.1.2  软件工程
1.1.3  软件方法学
1.1.4  结构化方法
1.1.5  面向对象方法
1.2  软件生存周期
1.2.1  五个软件时期的划分
1.2.2  软件定义与计划
1.2.3  软件分析
1.2.4  软件设计
1.2.5  软件实现
1.2.6  软件运行与维护
1.3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1.3.1  瀑布模型
1.3.2  原型模型
1.3.3  其它模型
第二章  结构化程序及构造方法
2.1  结构化程序
2.1.1  结构化程序设计
2.1.2  关于GOTO
2.1.3  控制结构
2.1.4  正规程序
2.1.5  基本程序
2.1.6  结构化程序
2.2  结构化定理
2.2.1  程序函数
2.2.2  结构化定理
2.2.3  非结构化程序到结构化程序转换
2.3  逐步求精方法
2.3.1  什么是逐步求精
2.3.2  逐步求精技术
2.4  程序形式推导技术
2.4.1  语句的HOARE表示
2.4.2  谓词变换器
2.4.3  程序的形式语义
2.4.4  面向目标的推导
2.4.5  不变式推导
2.5  程序变换技术
2.5.1  程序变换的基本思想
2.5.2  程序变换的基本规则
2.5.3  程序的生成方法
2.5.4  递归消去法
第三章  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3.1  结构化分析与设计的一般步骤
3.2  数据流分析技术
3.2.1  数据流分析
3.2.2  数据流图
3.2.3  数据字典
3.3  逻辑分析工具
3.3.1  结构化语言
3.3.2  判定树
3.3.3  判定表
3.4  结构化设计的图表工具
3.4.1  IPO图
3.4.2  结构图
3.4.3  程序流程图
3.4.4  盒图
3.4.5  PAD图
3.4.6  过程设计语言PDL
3.5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
3.5.1  变换流与事务流
3.5.2  设计步骤
3.5.3  变换设计
3.5.4  事务设计
3.6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
3.6.1  Jackson图
3.6.2  Jackson方法
3.6.3  设计实例
3.7  模块化技术
3.7.1  模块与模块化
3.7.2  模块的特征与独立性
3.7.3  模块的藕合
3.7.4  模块的内聚
3.7.5  模块设计一般准则
3.7.6  模块的作用域与控制域
3.8  应用实践
第四章  程序测试与正确性证明
4.1  程序正确性定义
4.2  HOARE公理化方法
4.2.1  HOARE基本法则
4.2.2  简单语句证明法则
4.2.3  循环语句证明法则
4.3  FLOYD方法
4.3.1  不变式断言法
4.3.2  良序集法
4.4  递归程序正确性证明
4.4.1  递归与迭代
4.4.2  递归的程序模式
4.4.3  递归计算规则
4.4.4  结构归纳法
4.4.5  良好归纳法
4.5  测试的基本功概念
4.5.1  软件测试
4.5.2  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
4.6  测试过程与步骤
4.6.1  测试过程
4.6.2  单元测试
4.6.3  集成测试
4.6.4  验收测试
4.7  测试方案设计
4.7.1  测试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4.7.2  逻辑覆盖
4.7.3  等价类划分
4.7.4  边界值分析
4.8  调试
4.8.1  静态查找
4.8.2  消去法
4.8.3  回溯法
第五章  面向对象的概念
5.1  对象与类
5.1.1  对象
5.1.2  消息与方法
5.1.3  类
5.2  基本特征
5.2.1  协议与封装
5.2.2  继承性
5.2.3  多态性与动态联编
5.3  软件生存周期与开发模型
5.3.1  面向对象的软件生存周期
5.3.2  面向对象方法与快速原型技术
第六章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6.1  前言
6.1.1  OOA形成
6.1.2  多层次多组成模型
6.1.3  OOA步骤
6.2  标识类/对象
6.2.1  为什么要标识类型/对象
6.2.2  如何确定对象
6.2.3  实例
6.3  标识结构
6.3.1  什么是结构
6.3.2  为什么要定义结构
6.3.3  如何定义结构
6.4  标识主题
6.4.1  什么是主题
6.4.2   为什么要引入主题
6.4.3  如何定义主题
6.5  定义属性
6.5.1  为什么要定义属性
6.5.2  如何定义属性
6.6  定义服务
6.6.1  什么是服务
6.6.2  如何定义服务
6.6.3  表示所需要的服务
6.6.4  标识消息连接
6.6.5  说明服务
6.7  面向对象设计
6.7.1  转向面对象的设计
6.7.2  OOD准则与步骤
6.7.3  汇集OOA文档资料
第七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7.1  前言
7.1.1  OOD与实现语言
7.1.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
7.1.3  面向对象程序的特点
7.2  Smalltalk面向对象编程
7.2.1  对象、类、实例及继承性
7.2.2  变量名与文字句法
7.2.3  消息表达式
7.2.4  块表达式
7.2.5  基本控制结构
7.2.6  方法
7.3  C++面向对象编程
7.3.1  C++面向对象概念
7.3.2  C++类
7.3.3  成员函数
7.3.4  对象
7.3.5  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
7.3.6  继承性与派生类
7.3.7  多态性与虚拟函数
7.3.8  友元
7.3.9  一个例子
第八章  软件质量与维护
8.1  软件质量
8.1.1  软件质量标准
8.1.2  软件质量保证
8.2  软件质量度量模型
8.2.1  Boehm模型
8.2.2  McCall模型
8.2.3  ISO建议模型
8.2.4  软件质量模型
8.3  软件质量评价方法
8.3.1  McCabe软件复杂性度量
8.3.2  Halstad软件复杂性度量方法
8.3.3  软件可靠性度量方法
8.4  软件维护的概念
8.4.1  软件维护的类型
8.4.2  软件的可维护性
8.4.3  软件维护工作量模型
8.4.4  软件维护的典型问题
8.4.5  维护的代价与副作用
8.5  维护过程与方法
8.5.1  维护组织
8.5.2  维护模型
8.5.3  维护报告
8.5.4  维护的记录与评价
8.6  面向对象软件质量与维护
8.6.1  软件质量保证和可维护性
8.6.2  面向对象软件质量与维护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