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家类
-
黄帝内经郝易 整理本书三个特点。第一是经典。人选本文库的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品,是经史子集中的顶峰,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如列“二十四史”之首,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又如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四书五经”等。第二是精品。中华书局成立90多年来,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出版了大批由国内一流学者精心校勘整理而成的传统典籍。本套丛书或以中华书局原整理本为底本,或约请著名学者精加整理,从而保证了其学术可靠性、文字准确性,堪称质量上乘的版本。第三是方便。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阅读方便。众所周知,古代图书中涉及大量古代的人名、地名、书名,即便是专业研究人员,也不是很容易识别的。因此本书保留了古籍整理图书人名、地名下加专名,书名下加波浪线(一)的做法,使读者一目了然,不会因为不熟悉这些专有名词而误读错读。
-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第一册曹洪欣 主编《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共10册,收录回归中医古籍文献24种,附录2种。重新整理并校点这些在我国早已失传的中医善本,对研究这些文献以及这段医学发展史有重要意义。因此,本丛书的整理与出版将为中医文献、医史研究者提供宝贵的资料,对临床医生从中挖掘中医宝贵的临床诊疗经验与方法有参考价值。本书为《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之一,收录《风科集验名方》一种。《风科集验名方》为专科疾病的专门著作,对了解我国古代对风科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该书引用了众多元以前医书资料,对研究宋金元医学发展,乃至辑佚古医书,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第六册曹洪欣 主编《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共10册,收录回归中医古籍文献24种,附录2种。重新整理并校点这些在我国早已失传的中医善本,对研究这些文献以及这段医学发展史有重要意义。因此,本丛书的整理与出版将为中医文献、医史研究者提供宝贵的资料,对临床医生从中挖掘中医宝贵的临床诊疗经验与方法有参考价值。本书为《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之一,收录《十便良方》和《脉法正宗》。
-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第十册曹洪欣 主编《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共10册,收录回归中医古籍文献24种,附录2种。重新整理并校点这些在我国早已失传的中医善本,对研究这些文献以及这段医学发展史有重要意义。因此,本丛书的整理与出版将为中医文献、医史研究者提供宝贵的资料,对临床医生从中挖掘中医宝贵的临床诊疗经验与方法有参考价值,也可供各级各类图书馆、中医资料室收藏。 本书为《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之一,收录《全婴方论》《全幼对症录》《幼科辑粹大成》《胎产救急方》四种。
-
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第五册曹洪欣 主编《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共10册,收录回归中医古籍文献24种,附录2种。重新整理并校点这些在我国早已失传的中医善本,对研究这些文献以及这段医学发展史有重要意义。因此,本丛书的整理与出版将为中医文献、医史研究者提供宝贵的资料,对临床医生从中挖掘中医宝贵的临床诊疗经验与方法有参考价值。本书为《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续)之五,收录《魏氏家藏方》和《医学原始》两种。其中,《魏氏家藏方》收录的方剂为作者亲自使用的有效方;《医学原始》为医学理论书籍,两部医书对了解我国古代中医人体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
黄帝内经徐岩春 编辑《黃帝内經》是先秦時期防治疾病經驗總結和理論的升華,代表了這時期醫學的最高水平。它作為中醫藥翠的第一部經典,構建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奠定了中醫學基礎,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養生保健知識,是醫家的臨證之書,更是古代的百科全書與中華傳統化的瑰寶。兩千多年來,中醫學的各項成就,幾乎都是在《黃帝内經》的理論原則指導下,經代醫家的實踐逐步創造的。豐富多彩的中醫各流派的學術思想,大多是在《黃帝内經》理論的啟下發展起來的。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黃帝内經》為中國人民的保健養生、防病治病,中華民的繁衍昌盛做出了積極的貢献。直至今天,仍然對中醫學的研究、臨床起着指導作用。 《黃帝内經》由《素問》和《靈樞》兩部分組成。《素問》又稱《黃内經素問》,以黃帝與岐伯、雷公等君臣問答體例討論了攝生、藏象、病因病機、色脈診法、治則方藥、刺方法及有關疾病的治療内容,將人的生命活動置於自然界的運動變化中加以考察,於探討人與然的關係中充分汲取了中國古代哲學、天文學、地理學、物候學、數學士日律等學科的先進思研究成果,創建了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精氣神等各種醫學理論,不僅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統一以人體内外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整體觀念,而且確定了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辨證施治原則,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醫学理論體系。並強調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保健養生防病原則,從順應四節氣、情志調攝、起居勞逸等各角度闡述了保養生命的各項具體措施。《靈樞》又稱《黃帝内經樞》或《靈樞經》,亦曾稱《九卷》《針經》等。與《素問》编寫體例一,學術内容互為補充,互相聯繫,语言文字相近,堪稱姊妹之篇。不僅闡述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治療,以及陰陽五行、臟腑血津精,人與自然等醫學理論,更側重闡述了經絡理論和針刺方法,包括經絡的生理功能,循行起,病理變化,以及腧穴的部位,針刺的原則和方法,為後世醫學,尤其是針灸學的發展奠定了基。
-
奇经八脉考(清)李时珍 编为弘扬祖国医学,满足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的需要,特组织部分中医专家,经过严格筛选,综合多种版本,点校出版《经典医学名著丛书》。点校原则如下:一、采用现代标点方法,对原文内容重新分段。二、底本中明显错字、别字,与以径正。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俗写字,在保持原书基础之上,进行个别简化。三、原书中所涉及处方均按现代格式:[主治]、[处方]、[用法]、[方解]重新排版。原书中方位词“左、右”一并改为“上、下”。四、为保持底本原貌,凡涉及药物剂量,点校不做改动。所涉及及有毒药物用量偏重者,请参考现代剂量。某些禁用动物药物如:犀角、虎骨、麝香等请使用现代替代药物。五、凡各种底本与校本不一致之处,因参考底本较多,校本未做说明。
-
濒湖脉学(清)李时珍暂缺简介...
-
洗冤集录(南宋)宋慈本书是我国最古老、最完整的一部法医检验专著。南宋宋慈写于淳?v七年。即公元一千二百四十七年。欧洲到十六世纪才有法医学,此中国晚三百多年。本书对法医检验上的一些重要死伤现象,例如死于暴力和死于非暴力,自杀与他杀,生前伤于死后伤,真伤与假伤,尸体现象(尸冷、尸斑、尸疆、腐败),机械性损伤,机械性窒息(缢死、绞死、扼死、掩捂死)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探讨和触及。其理论很有价值,很多观点符合现代法医学原理,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典籍。
-
金匮要略(汉)张仲景撰;于志贤,张智基点校后汉张仲景(名机,南郡涅阳人)撰《伤寒卒病论)十六卷,西晋王叔和编次《伤寒论)十卷,余不传。北宋翰林学士王洙于馆阁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林亿自杂病以下校正后利行,即为现存之《金匮要略方论》。共三卷,二十五篇。“藏府经络先后病”篇论因机辨治,为全书之总括。“痉湿暍”至“呕吐时下利”一十六篇为内科诸病证治。“疮痈肠痛浸淫”等二篇为外科诸病证治。“妇人妊娠”以下三篇为妇科诸病证治。全书论病四十余种,载方二百零五首(不含杂疗、食物禁忌等三篇)。剂型涉及汤、丸、散、膏、酒、洗、敷、坐等多种。仲景治伤寒重扶邪以扶正,治杂病重扶正以祛邪。寒邪伤阳气,治伤寒祛邪中须时时顾护阳气。杂病多本于藏府之气虚损,治杂病以经络藏府病机为基础,于匡扶正气中祛除内外诸邪,从而确立了以藏府辨证治疗杂病之大法。其以经、络、府、藏之别论中风,以五藏气血之损论虚劳、水气等,均为后世内科诸病辨治之源头。而妇人三篇则为中医妇科学之发端。微妙在脉不可不察,仲景辨色脉,亦堪为楷模。诸如以脉之虚实别肺痿、肺痈,以脉之微涩识痹之虚滞,以脉之双弦、偏弦辨痰饮等,皆能指导临证,把握病机。全书开宗明义,力倡治未病。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先其所因,优其所主。推而广之,肝体阴而用阳,虚则滋水涵木、养血濡肝;实则清金制木,泻肝实脾。五藏准此。书中文简意奥,法有详略,举一反三,以此及彼。渴者与猪苓汤,为热与水结,余皆仿此。热与食结,宜大小承气;热与血结,宜桃红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