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规模型竞争论:中国基础部门竞争问题
作者:常欣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1-01
ISBN:9787801499752
定价:¥2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经济研究文库。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发展新格局、以深度市场化为标志的改革新格局和以加入WTO、参与经济全球化为内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对基础部门提出极其严峻的挑战。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基础部门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为核心的改革日趋紧迫。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中国基础部门能否开展竞争、开展什么样的竞争以及怎样开展竞争的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也正是写作本书的主要目的。
作者简介
常欣,女,1972年7月生,原籍山东省惠民县。199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攻读发展经济学方向,1998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继而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并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录用为研究人员。此后,即在该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2001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通过的博士论文构成本书之基础。其他成果主要有:《生产率竞赛——从国际比较看英国制造业,1850-1990》,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在经济学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并参与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持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现主要从事西方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与产业经济发展研究。
目录
导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基本思路与分析框架
三 本书的研究方法及若干探索
第一章 国外学者关于基础部门放松规制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伯格和奇尔赫特的“自然垄断弹性规制”理论
一 自然垄断概念的历史演变
二 自然垄断理论本身的发展演进
三 伯格和奇尔赫特的贡献:“自然垄断弹性规制”理论
第二节 鲍莫尔等的“可竞争性市场”理论
一 “可竞争性市场”理论的基本框架
二 “可竞争性市场”理论的政策含义
三 对放松“反托拉斯规制”的影响
第三节 以施蒂格勒为代表的“规制失效”理论
一 施蒂格勒关于规制效果的分析
二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规制失效”理论
三 “规制失效”理论的政策含义
第二章 中国基础部门开展竞争的客观必然性分析
第一节 三大新格局对中国基础部门改革的要求
一 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民间投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
二 体制改革的新格局——深度市场化的要求
三 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第二节 新形势下中国基础部门固有矛盾的凸现
第三节 基础部门开展竞争的可行性分析(Ⅰ):自然垄断性变异
一 基础部门自然垄断特性的传统认识
二 自然垄断性变异之一:技术条件的变化使自然垄断特性趋于弱化
三 自然垄断性变异之二: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引入竞争成为可能
四 自然垄断性变异之三:金融创新对资本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克服
第四节 基础部门开展竞争的可行性分析(Ⅱ):公共性变异
一 公共产品的特点及其供给方式
二 公共性变异:由(纯粹)公共产品向准公共产品的转变
三 公共性变异的后果:市场化竞争机制的引入
第三章 规模型竞争:中国基础部门竞争模式的选择
第一节 从“马歇尔冲突”说开去:规模优先还是竞争优先
第二节 高度垄断条件下的“缝隙”竞争:一种不可取的模式
一 “缝隙”竞争内涵的界定
二 “缝隙”竞争下的低效率
三 “缝隙”竞争下的社会福利损失
第三节 完全自由竞争:一种不可行的模式
一 完全自由竞争既无可能,也无必要
二 适度集中型市场结构的正效应分析
三 强化适度集中型市场结构的若干因素分析
第四节 规模型竞争: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
一 确立规模型竞争模式的理论依据
二 创建规模型竞争模式的具体构想
第五节 “三重破垄”:我的反垄断观
一 垄断的分类
二 “三个承认”论
三 “三重破垄”论
第四章 实现规模型竞争的产权制度基础
第一节 所有制改革与引入竞争的关系
第二节 传统公企业的效率分析
第三节 基础部门的民间资本参与趋势
一 民间参与: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
二 民间参与形式的多样性
三 民间参与的程度:“公私资本相机参与”模式的构造
第四节 推动中国基础部门民间参与的相关制度改革
一 推进微观基础的公司化改造
二 理顺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
三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四 提高政府的诚信度以及政策的稳定性
第五章 实现规模型竞争的政府行为取向
第一节 规制与竞争的关系
一 规制的经济依据和主要内容
二 规制政策与竞争政策的比较
第二节 放松管制与规制重建
一 放松管制的趋势
二 重建规制的必要性
第三节 重建规制的途径与内容
一 政企分开与规制机构的独立性
二 自然垄断状态下的规制:激励性规制
三 自然垄断与竞争交叉、过渡状态下的规制:不对称规制
四 充分竞争状态下的规制:反垄断规制
五 经济性规制以外的社会性规制
第六章 实现规模型竞争的产业重组模式比较与分析
第一节 横向分割模式
第二节 纵向分割模式
第三节 网运分离模式
第四节 数网竞争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基本思路与分析框架
三 本书的研究方法及若干探索
第一章 国外学者关于基础部门放松规制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伯格和奇尔赫特的“自然垄断弹性规制”理论
一 自然垄断概念的历史演变
二 自然垄断理论本身的发展演进
三 伯格和奇尔赫特的贡献:“自然垄断弹性规制”理论
第二节 鲍莫尔等的“可竞争性市场”理论
一 “可竞争性市场”理论的基本框架
二 “可竞争性市场”理论的政策含义
三 对放松“反托拉斯规制”的影响
第三节 以施蒂格勒为代表的“规制失效”理论
一 施蒂格勒关于规制效果的分析
二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规制失效”理论
三 “规制失效”理论的政策含义
第二章 中国基础部门开展竞争的客观必然性分析
第一节 三大新格局对中国基础部门改革的要求
一 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民间投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
二 体制改革的新格局——深度市场化的要求
三 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第二节 新形势下中国基础部门固有矛盾的凸现
第三节 基础部门开展竞争的可行性分析(Ⅰ):自然垄断性变异
一 基础部门自然垄断特性的传统认识
二 自然垄断性变异之一:技术条件的变化使自然垄断特性趋于弱化
三 自然垄断性变异之二: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引入竞争成为可能
四 自然垄断性变异之三:金融创新对资本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克服
第四节 基础部门开展竞争的可行性分析(Ⅱ):公共性变异
一 公共产品的特点及其供给方式
二 公共性变异:由(纯粹)公共产品向准公共产品的转变
三 公共性变异的后果:市场化竞争机制的引入
第三章 规模型竞争:中国基础部门竞争模式的选择
第一节 从“马歇尔冲突”说开去:规模优先还是竞争优先
第二节 高度垄断条件下的“缝隙”竞争:一种不可取的模式
一 “缝隙”竞争内涵的界定
二 “缝隙”竞争下的低效率
三 “缝隙”竞争下的社会福利损失
第三节 完全自由竞争:一种不可行的模式
一 完全自由竞争既无可能,也无必要
二 适度集中型市场结构的正效应分析
三 强化适度集中型市场结构的若干因素分析
第四节 规模型竞争: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
一 确立规模型竞争模式的理论依据
二 创建规模型竞争模式的具体构想
第五节 “三重破垄”:我的反垄断观
一 垄断的分类
二 “三个承认”论
三 “三重破垄”论
第四章 实现规模型竞争的产权制度基础
第一节 所有制改革与引入竞争的关系
第二节 传统公企业的效率分析
第三节 基础部门的民间资本参与趋势
一 民间参与: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
二 民间参与形式的多样性
三 民间参与的程度:“公私资本相机参与”模式的构造
第四节 推动中国基础部门民间参与的相关制度改革
一 推进微观基础的公司化改造
二 理顺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
三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四 提高政府的诚信度以及政策的稳定性
第五章 实现规模型竞争的政府行为取向
第一节 规制与竞争的关系
一 规制的经济依据和主要内容
二 规制政策与竞争政策的比较
第二节 放松管制与规制重建
一 放松管制的趋势
二 重建规制的必要性
第三节 重建规制的途径与内容
一 政企分开与规制机构的独立性
二 自然垄断状态下的规制:激励性规制
三 自然垄断与竞争交叉、过渡状态下的规制:不对称规制
四 充分竞争状态下的规制:反垄断规制
五 经济性规制以外的社会性规制
第六章 实现规模型竞争的产业重组模式比较与分析
第一节 横向分割模式
第二节 纵向分割模式
第三节 网运分离模式
第四节 数网竞争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