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
作者:李伯重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3-05-01
ISBN:9787108018410
定价:¥27.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这部以江南地区为研究对象的地区经济史稿,时间跨度达六个多世纪;范围涉及人口、生态环境、农业、工业、技术、农民、妇女、文化等,其全面、综合性在以往的中国经济史著作中是不多见的。作者从多角度考察,以丰富的资料实证,敏锐的目光分析,针对“宋代江南经济革命”说、“人口压力”说、“明清江南经济无质变”说、“中国城市发展特殊”说等等较有共识的问题提出独到的看法,与其他提出过不同看法的学者相较,李伯重的见解要深入得多,更具说服力。
作者简介
李伯重1949年10月10日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81、1985年分别在厦门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国国家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东京大学、密歇根大学、美国国会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美国全国人文科学中心、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庆应义塾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中外学术机构任客座教授、研究员或客座研究员。1974年以来,在国内外出版了专著6部,译著1部,论文多篇。
目录
前言
一、多视角看历史:认识过去经济实践的重要手段
二、本书的特点:从多视角出发研究江南经济史
三、对本书所收论文的若干说明
四、本书所收论文的发表情况
有无“13、14世纪的转折”?
——宋末至明初江南农业的变化
一、“13、14世纪转折”论:一个正在受到挑战的旧有共识
二、宋末至明初江南的人口变化
三、宋末至明初江南耕地的变化
四、宋末至明初江南农业技术的变化
五、宋末至明初江南农民经营方式的变化
六、宋末至明初江南农业变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天”、“地”、“人”的变化与明清江南的水稻生产
一、明清江南“天”、“地”、“人”的变化
二、明清江南“天”、“地”、“人”之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三、结论:“天”、“地”、“人”相互关系与中国经济史研究
控制增长,以保富裕:清代前中期江南的人口行为
一、清代前中期江南的人口增长
二、清代前中期江南的人口控制
三、清代前中期江南人民控制人口增长的动机
四、“最低生存水准”与“人口压力”质疑
堕胎、避孕与绝育:宋元明清时期江浙地区的节育方法及其运用与传播
一、药物节育方法及其运用
二、非药物节育方法及其运用
三、堕胎、避孕与绝育方法的传播途径
附录一:唐初至清中叶江南人口的变化
——答陈意新《节育减缓了江南历史人口的增长?》
一、江南人口变化与全国人口变化
二、隋大业户数与唐贞观户数:应将哪个作为研究一个人口变化阶段的起点?
三、唐宋江南人口的变化
四、明清江南人口的变化
五、节育是否减缓了江南历史人口的增长?
附录二:明清江南确实采用了药物堕胎:四个实例及相关分析
“人耕十亩”与明清江南农民的经营规模
一、“人耕十亩”:明清江南农民家庭农场的普遍经营规模
二、“人耕十亩”:为什么能够出现并普及?
三、“人耕十亩”经营规模的出现和发展的空间特点
从“夫妇并作”到“男耕女织”
——明清江南农家妇女劳动问题探讨之一
一、“男耕女织”模式质疑
二、明代江南农家“夫妇并作”的流行
三、清代江南农家“男耕女织”的发展
“男耕女织”与“半边天”角色的形成
——明清江南农家妇女劳动问题探讨之二
一、明清江南“男耕女织”的背景
——农家男女劳动专业化的条件
二、“半边天”角色的形成
——明清江南农家男女劳动生产率比较
三、应当怎样看待农家妇女的劳动生产率问题?
四、“男耕女织”
——近代以前江南农家劳动安排的最佳模式
清代前中期江南农民的劳动生产率
引言:清代前中期江南农民劳动生产率处于停滞或下降吗?
一、清代前中期江南农民劳动生产率的界定以及农户规模、农场规模和农户内劳动分工
二、清代前中期江南农作物亩产量的提高
三、清代前中期江南农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四、清代前中期江南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
明清江南棉纺织业的劳动生产率
一、生产工具的改进
二、劳动分工的加强
三、生产的专业化
四、棉纺织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比较
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苏州
一、引言:“苏杭型城市”与中国城市史研究
二、明清江南的城市:界定与类型
三、明清的苏州城市:范围与特点
四、明清苏州城市的地域变化
五、明清苏州城市的人口变化
六、明清苏州的城市工业及其发展
七、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之间的关系
八、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中的郊区市镇
结论
附录:“江南地区”之界定
一、江南地区的地理完整性
二、江南地区的经济一体性
三、作为一个特定地域概念的江南地区
四、“江南”一词涵义的历史演变
征引文献目录
索引
出版后记
一、多视角看历史:认识过去经济实践的重要手段
二、本书的特点:从多视角出发研究江南经济史
三、对本书所收论文的若干说明
四、本书所收论文的发表情况
有无“13、14世纪的转折”?
——宋末至明初江南农业的变化
一、“13、14世纪转折”论:一个正在受到挑战的旧有共识
二、宋末至明初江南的人口变化
三、宋末至明初江南耕地的变化
四、宋末至明初江南农业技术的变化
五、宋末至明初江南农民经营方式的变化
六、宋末至明初江南农业变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天”、“地”、“人”的变化与明清江南的水稻生产
一、明清江南“天”、“地”、“人”的变化
二、明清江南“天”、“地”、“人”之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三、结论:“天”、“地”、“人”相互关系与中国经济史研究
控制增长,以保富裕:清代前中期江南的人口行为
一、清代前中期江南的人口增长
二、清代前中期江南的人口控制
三、清代前中期江南人民控制人口增长的动机
四、“最低生存水准”与“人口压力”质疑
堕胎、避孕与绝育:宋元明清时期江浙地区的节育方法及其运用与传播
一、药物节育方法及其运用
二、非药物节育方法及其运用
三、堕胎、避孕与绝育方法的传播途径
附录一:唐初至清中叶江南人口的变化
——答陈意新《节育减缓了江南历史人口的增长?》
一、江南人口变化与全国人口变化
二、隋大业户数与唐贞观户数:应将哪个作为研究一个人口变化阶段的起点?
三、唐宋江南人口的变化
四、明清江南人口的变化
五、节育是否减缓了江南历史人口的增长?
附录二:明清江南确实采用了药物堕胎:四个实例及相关分析
“人耕十亩”与明清江南农民的经营规模
一、“人耕十亩”:明清江南农民家庭农场的普遍经营规模
二、“人耕十亩”:为什么能够出现并普及?
三、“人耕十亩”经营规模的出现和发展的空间特点
从“夫妇并作”到“男耕女织”
——明清江南农家妇女劳动问题探讨之一
一、“男耕女织”模式质疑
二、明代江南农家“夫妇并作”的流行
三、清代江南农家“男耕女织”的发展
“男耕女织”与“半边天”角色的形成
——明清江南农家妇女劳动问题探讨之二
一、明清江南“男耕女织”的背景
——农家男女劳动专业化的条件
二、“半边天”角色的形成
——明清江南农家男女劳动生产率比较
三、应当怎样看待农家妇女的劳动生产率问题?
四、“男耕女织”
——近代以前江南农家劳动安排的最佳模式
清代前中期江南农民的劳动生产率
引言:清代前中期江南农民劳动生产率处于停滞或下降吗?
一、清代前中期江南农民劳动生产率的界定以及农户规模、农场规模和农户内劳动分工
二、清代前中期江南农作物亩产量的提高
三、清代前中期江南农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四、清代前中期江南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
明清江南棉纺织业的劳动生产率
一、生产工具的改进
二、劳动分工的加强
三、生产的专业化
四、棉纺织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比较
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苏州
一、引言:“苏杭型城市”与中国城市史研究
二、明清江南的城市:界定与类型
三、明清的苏州城市:范围与特点
四、明清苏州城市的地域变化
五、明清苏州城市的人口变化
六、明清苏州的城市工业及其发展
七、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之间的关系
八、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中的郊区市镇
结论
附录:“江南地区”之界定
一、江南地区的地理完整性
二、江南地区的经济一体性
三、作为一个特定地域概念的江南地区
四、“江南”一词涵义的历史演变
征引文献目录
索引
出版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