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TCP/IP透彻理解

TCP/IP透彻理解

作者:(美)Pete Loshin著;刘谦[等]译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1-01

ISBN:9787505389670

定价:¥4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定位于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TCP/IP协议和网络构建的基础原理。书中介绍了如何构建TCP/IP因特网的基本概念,讨论了如何在此基础上实现TCP/IP协议,从而实现全球因特网。作者根据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舍弃了某些过时的内容,讲解了最新网络技术概念。本书的最大特点在于使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来介绍TCP/IP协议的核心内容和工作原理,而已与传统由下而上的介绍方法比,从大多数读者熟悉的应用开始逐步向实现这些应用的基础层次深入,更易于读者理解协议。本书适用于大专院校软件专业或通信专业师生以及从事网络管理或网络程序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
作者简介
  作者Pete Loshin既是作家又是因特网协议和开发源代码网络技术的专业顾问。早在1988年,Pete Loshin就在马萨诸塞州Cambridge的一个实验室中开始从事TCP/IP网络工程的研究。此后,他先后受聘于《BYTE杂志》、《信息安全杂志》和其他出版单位,以及许多国际著名公司,其中包括微软公司、SAINT公司和德意志电信公司等。Pete Loshin的各种专著论文经常在著名出版物和Web站点上发表,其中包括《CPU》、《计算机世界》、《PC杂志》、Earth Web、Internet.com以及CNN.com等。
目录
第一部分 构建网络所需的概念和基础
第1章 绪论:本书内容简介
1.1 本书中使用的图形
1.2 某些术语表示方法
1.3 本书内容概述
第2章 网络技术术语
2.1 网络术语
2.2 网络介质和网络接口
2.3 节点和主机
2.4 客户端和服务器
2.5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存储区域网络
2.6 网络系统
2.7 网络协议
2.8 网络互联的一些常用术语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网络地址和网络名
3.1 可伸缩性、网络命名与编址
3.2 网络标识术语和定义
3.3 二进制及十六进制编码
3.4 网络可用的地址空间
3.5 网络名称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网络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4.1 虚拟电路
4.2 带宽和吞吐量
4.3 延迟
4.4 包交换和路由选择
4.5 尽力而为的传递
4.6 单点广播、广播、组播和任意广播
4.7 交换、路由和桥接
4.8 边缘、无边缘及主干设备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网络模型和网际互联的基本概念
5.1 OSI模型和IP协议的对比
5.2 OSI参考模型
5.3 DoD(IP)参考模型
5.4 封装
5.5 网际接回设备
5.6 因特网的定义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因特网协议概述
6.1 网络接口层
6.2 网际互联层
6.3 传输层
6.4 应用层
6.5 因特网安全和IPsec
6.6 集中服务和差别服务
6.7 网络管理
6.8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因特网应用
第7章 数据包接收
7.1 案例
7.2 应用层:域名系统(DNS)和超文本传输协议(HThP)
7.3 传输层
7.4 网络互联层
7.5 网络链路层
7.6 协议示意图
7.7 路由选择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域名系统(DNS)
8.1 问题的引入
8.2 域名系统解决方案
8.3 域名数据库
8.4 协议
8.5 域名系统的工作过程
8.6 有关域名系统的其他问题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因特网邮件
9.1 因特网消息的体系结构
9.2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详解
9.3 有关SMTP协议的进一步讨论
9.4 因特网邮件协议的优缺点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远程登录协议(Telne)
10.1 Telnet协议的引入
10.2 终端功能
10.3 Telnet协议概述
10.4 安全外壳协议SSH
10.5 本章小结
第11章 因特网文件传输
11.1 问题的引入
11.2 FTP协议概述
11.3 FTP协议的特点
11.4 简易文件传输协议
11.5 文件共享
11.6 匿名FTP
11.7 FTP更新信息
11.8 本章小结
第12章 Web应用
12.1 Web资源
12.2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12.3 HTTP协议和多功能因特网邮件扩展协议(MIME)
12.4 HTTp协议的工作原理
12.5 Web缓冲和中间系统
12.6 有状态和无状态
12.7 作为底层协议使用的HTTP
12.8 本章小结
第13章 第三代应用协议
13.1 标记语言
13.2 块结构和BEEP
13.3 基于BEEP的协议
13.4 应用交换协议 APEX
13.5 本章小结
第14章 因特网应用协议的思考
14.1 FTP、Telnet、电子邮件
14.2 Gopher、Web、因特网接入消息协议和即时消息
14.3 网际互联之外的话题
14.4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传输层协议族
第15章 传输层
15.1 引入传输层的必要性
15.2 传输层的组件
15.3 可靠性、拥塞、流量控制
15.4 传输层安全问题
15.5 传输层的最新进展
15.6 本章小结
第16章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16.1 RFC 768:用户数据报协议(RFC全文)
16.2 有关用户数据报的进一步讨论
16.3 UDP协议数据报格式
16.4 UDP协议数据的适用场合
16.5 用户数据报协议应用案例
16.6 本章小结
第17章 传输控制协议(TCP)
17.1 引入TCP协议的必要性
17.2 传输控制协议(TCP)的属性和特点
17.3 传输控制协议的基本内容
17.4 传输控制协议(TCP)性能讨论
17.5 对传输控制协议的完善
17.6 本章小结
第18章 传输层协议展望
18.1 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
18.2 数据报控制协议
18.3 传输协议的未来
18.4 本章小结
第四部分 因特网层及其以下各层协议
第19章 因特网协议
19.1 因特网协议寻址方式
19.2 因特网协议(IP)数据报
19.3 IPV4路由选择
19.4 网络地址转换
19.5 本章小结
第20章 团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20.1 ICMP协议报头及消息
20.2 无法到达消息和路由消息
20.3 Ping命令和ICMP回应消息
20.4 路由跟踪
20.5 使用Ping命令
20.6 使用路由跟踪程序Traceroute
20.7 本章小结
第21章 数据键路层
21.1 因特网协议(IP)与链路层
21.2 以太网协议
21.3 地址解析
21.4 异步传送模式(ATM)
21.5 点对点协议
21.6 无处不有的网际协议
21.7 本章小结
第22章 因特网协议(IP)路由选择
22.1 路由协议功能概述
22.2 路由选择算法概述
22.3 距离问量路由选择
22.4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的链路状态路由选择
22.5 本章小结
第23章 外部路由选择
23.1 内部路由与外部路由
23.2 外部路由选择问题
23.3 外部网关协议(EGP)
23.4 边界网关协议
23.5 本章小结
第24章 IP组播
24.1 网络组播
24.2 组播的应用
24.3 IP组播
24.4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
24.5 组播路由选择
24.6 因特网协议组播应用
24.7 本章小结
第五部分 因特网基础结构
第25章 服务质量
25.1 服务质量的引入
25.2 改善服务质量的途经
25.3 资源预留
25.4 综合服务评价
25.5 差别服务评价
25.6 综合服务与差别服务的比较
25.7 本章小结
第26章 因特网安全协议
26.1 因特网协议安全问题
26.2 安全目标
26.3 加密和认证算法
26.4 IPsec安全协议
26.5 网际协议和IPsec协议
26.6 IPsec协议的实现与配置
26.7 本章小结
第27章 下一代IP协议:IPv6
27.1 引入IPV6的必要性
27.2 IPV6数据报报头
27.3 IPV6协议选项
27.4 IPv6寻址
27.5 向IPv6协议移植
27.6 本章小结
第六部分 网络互联应用
第28章 文件传输协议(FTP)的演变过程
28.1 协议和应用命令
28.2 简单与实用
28.3 将协议元素映射为应用中的功能
28.4 从命令行到图形用户界面
28.5 本章小结
第29章 IP网络的规划
29.1 问题的引入
29.2 网络结构
29.3 网络部件
29.4 网络维护和管理
29.5 提供服务
29.6 网络安全问题
29.7 本章小结
第30章 因特网安全
30.1 安全概念
30.2 人为因素
30.3 引发安全问题的各种因素
30.4 顺应自然规律
30.5 本章小结
第31章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31.1 使用SNMP对网络进行管理
31.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31.3 SNMP命令
31.4 管理信息结构(SMI)
31.5 MIB数据库
31.6 远程网络监理
31.7 第二版SNMP网管协议
31.8 本章小结
第七部分 附录
附录A 因特网及网络协议组织简介
附录B 部分协议摘要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