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唐诗宋词十五讲
作者:葛晓音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1-01
ISBN:9787301060421
定价:¥3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系列教材主要是供全校性选修课使用的,拟想读者就是一般大学本科的学生,充分考虑到“通识”的特点,不是简单的专业课的缩写版,但又区别于坊间一般的流行科普读物。本系列教材符合教学的基本要求,讲求知识的相对稳定性,有一定的系统,重点突出,内容和章节明晰,深入浅出,又能适当接触学科前沿,引发不同专业学生的跨学科思考和学习的兴趣。本系列教材大都有意采用“学术讲座”的风格,适当保留讲课的口气和生动的文风,有“讲”的现场感,比较亲切、有趣?锌啥列裕屎贤ㄊ督萄В币哺芪缁嵘系囊话愣琳摺?葛晓音,1946年生,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汉唐文学嬗变》《山水田园诗派研究》《古诗艺术探微》。唐诗和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样式。作者以深湛的笔触为读者展现了中国文化精神中最绮眩精微的部分。
作者简介
葛晓音,1946年生。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汉唐文学嬗变》、《山水田园诗派研究》、《古诗艺术探微》。
目录
《大学素质教育通识课系列教材》总序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
序
第一讲 走向高潮的初唐诗
一 初唐的诗歌革新
二 初唐诗歌形式的发展
三 从王绩到“初唐四杰”
四 从“文章四友”到“吴中四士”
五 从陈子昂到张说
第二讲 盛唐气象
一 盛唐的诗歌革新
二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三 王、孟与山水田园诗
四 高、岑和边塞诗
五 精彩纷呈的盛唐诗坛
第三讲 李白
一 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
二 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
三 天真狂放的艺术个性
第四讲 杜甫
一 忧国忧民的“诗圣”
二 包罗万汇的艺术成就
三 称雄百代的开创精神
第五讲 诗变于盛衰之际
一 批判时政的思潮和讽喻诗歌的兴起
二 江南迁客的感伤乱离之作
三 气骨中衰的大历十才子
四 李益和其他大历诗人
第六讲 中唐两大诗派
一 张王乐府
二 元白的新乐府
三 元白诗的通俗化倾向
四 韩孟诗派
五 李贺与“长吉体”
第七讲 中唐诸家的沿革
第八讲 晚唐诗坛的余晖
第九讲 唐五代词
第十讲 宋初词风的转变
第十一讲 苏轼和词的诗化
第十二讲 周邦彦和词的律化
第十三讲 李清照和南渡词人
第十四讲 辛弃疾和豪放词派
第十五讲 姜夔与南宋词的雅化
课外阅读
参考书目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
序
第一讲 走向高潮的初唐诗
一 初唐的诗歌革新
二 初唐诗歌形式的发展
三 从王绩到“初唐四杰”
四 从“文章四友”到“吴中四士”
五 从陈子昂到张说
第二讲 盛唐气象
一 盛唐的诗歌革新
二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三 王、孟与山水田园诗
四 高、岑和边塞诗
五 精彩纷呈的盛唐诗坛
第三讲 李白
一 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
二 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
三 天真狂放的艺术个性
第四讲 杜甫
一 忧国忧民的“诗圣”
二 包罗万汇的艺术成就
三 称雄百代的开创精神
第五讲 诗变于盛衰之际
一 批判时政的思潮和讽喻诗歌的兴起
二 江南迁客的感伤乱离之作
三 气骨中衰的大历十才子
四 李益和其他大历诗人
第六讲 中唐两大诗派
一 张王乐府
二 元白的新乐府
三 元白诗的通俗化倾向
四 韩孟诗派
五 李贺与“长吉体”
第七讲 中唐诸家的沿革
第八讲 晚唐诗坛的余晖
第九讲 唐五代词
第十讲 宋初词风的转变
第十一讲 苏轼和词的诗化
第十二讲 周邦彦和词的律化
第十三讲 李清照和南渡词人
第十四讲 辛弃疾和豪放词派
第十五讲 姜夔与南宋词的雅化
课外阅读
参考书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