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通信系统原理(修订版)
作者:冯玉珉编著
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6-01
ISBN:9787810821117
定价:¥3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前言作者曾于1989年随同主编张树京教授参与编写了1992年出版的《通信系统原理》教材,同时主编了配套的习题集。10多年来,通信技术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对本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者在20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与同行的不断交流中也有不少新的认识,编写一本当前更为适用的教材早已是作者的心愿。本书以“阐明概念、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分析透彻、结合应用”为基本着眼点,对已有教材的篇章设置与内容进行了较大篇幅的增删与调整,但仍从系统角度重点讨论“信息。调制、传输和噪声”及其有机的联系,并力图建立统一的分析方法。期望使读者能从本教材中,对通信系统的本质和主要技术原理有一个系统而准确的认知。本书共分10章,考虑到数字通信与无线通信和通信网的快速发展,在第1章增加了无线传输特点的梗概介绍,并对现代通信系统的主要环节给予了概要描述;压缩了确知信号分析和模拟调制篇幅,简化了传统的数字编码内容,加强了现代数字通信部分,并增加了扩频调制,且对通信网发展进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由于充分考考虑“概念一思路一重点一方法一应用”五个环节,因此可读性强,尤其适于自学。作者认为,在教学中约有2/3篇幅可由学生自学,由教师进行导读。因此,本书各章均设有多个例题和有一定特色的小结,以及难易适度的习题,这些均有助于使读者透彻理解教材内容。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要求,本书分出两个层次,高层次的章节以“””标出。1992年出版的配套习题集,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本书出版之后,还将出版习题集修订本,以及适于考研的参考书目。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的老师张树京教授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并担任了主审,这里深表谢意。与作者多年来共同从事本课程教学的齐立心教授,张星、郭宇春副教授等对本书出版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在成稿过程中,研究生徐红艳、尉明明等承担了全部文字录入、制图和校核工作,这里一并致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书必会多有遗漏与错误,敬请同仁与读者批评指正。作者2003年2月
作者简介
暂缺《通信系统原理(修订版)》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 通信系统概述
1. 1 信息与信息技术
1. 1. 1 信息
1. 1. 2 信息技术
1. 1. 3 媒体与多媒体
1. 2 通信与通信系统
1. 2. 1 通信
1. 2. 2 通信系统
1. 3 信道和噪声
1. 3. 1 信道分类
1. 3. 2 恒参与变参信道特征
1. 3. 3 信道的干扰
1. 3. 4 几种常用信道特征
1. 4 通信频段的划分
1. 5 通信系统质量指标
1. 5. 1 通信质量概述
1. 5. 2 通信系统有效性技术
1. 5. 3 通信系统可靠性技术
1. 6 通信发展简史
第2章 信号与噪声分析
2. 1 信号与系统表示法
2. 1. 1 通信系统常用信号类型
2. 1. 2 系统表示法
2. 1. 3 通信系统中的统计分析方法
2. 2 信号频谱分析概述
2. 2. 1 傅里叶级数
2. 2. 2 傅里叶变换
2. 2. 3 卷积与相关
2. 2. 4 能量谱. 功率谱及帕氏定理
2. 3 希尔伯特变换
2. 3. 1 希氏变换
2. 3. 2 希氏变换的主要性质
2. 3. 3 预包络
2. 4 随机变量的统计特征
2. 4. 1 概率的公理概念和运算
2. 4. 2 随机变量
2. 4. 3 随机变量的统计特征
2. 4. 4 常用的随机变量类型
2. 4. 5 随机变量统计平均
2. 4. 6 随机变量的变换
2. 4. 7 二维随机变量及其统计特征
2. 4. 8 二维高斯随机变量的统计特征
2. 5 随机过程
2. 5. 1 随机过程的概念和定义
2. 5. 2 随机信号的统计特征和平稳随机过程
2. 5. 3 关于不相关. 正交和统计独立的讨论
2. 5. 4 遍历性平稳随机过程.
2. 5. 5 随机信号的功率谱
2. 6 随机信号通过系统的分析
2. 6. 1 平稳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2. 6. 2 随机信号进人乘法器
2. 7 高斯型随机过程
2. 7. 1 信道干扰与噪声
2. 7. 2 高斯型白噪声
2. 7. 3 热噪声
2. 7. 4 限带高斯白噪声
2. 8 窄带高斯噪声
2. 8. 1 窄带高斯噪声的统计特征
2. 8. 2 高频载波加窄带高斯噪声
2. 8. 3 高斯过程与高斯白噪声特征的描述
2. 9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模拟调制系统
3. 1 调制的功能和分类
3. 1. 1 调制功能
3. 1. 2 调制的分类
3. 2 调幅与双边带调制
3. 2. l 调幅波时域波形
3. 2. 2 调幅波的频谱
3. 2. 3 调幅信号的功率分配
3. 2. 4 双边带调幅
3. 3 单边带与残留边带调制
3. 3. 1 单边带信号的产生
3. 3. 2 残留边带调幅
3. 4 线性调制的系统模型和解调
3. 4. 1 线性调制的通用模型
3. 4. 2 相干解调与非相干解调
3. 5 线性调制系统的噪声性能分析
3. 5. 1 相干接收系统信噪比计算
3. 5. 2 信噪比得益G与比较
3. 5. 3 AM信号包络解调性能
3. 6 非线性调制
3. 6. l 角度调制概念
3. 6. 2 单音调角
3. 7 窄带调角
3. 7. 1 窄带调角信号分析
3. 8 宽带调角
3. 8. 1 WBFM时一频域特征
3. 8. 2 Jn()性质与FM信号频谱特征
3. 8. 3 调频信号有关参数分析
3. 8. 4 宽带调相的特点
3. 9 调角波的解调及性能分析
3. 9. 1 窄带调角的相干解调及性能分析
3. 9. 2 角度调制的非相干解调与性能分析
3. 9. 3 FM门限效应
3. 10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模拟信号编码传输
4. 1 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
4. 2 抽样与脉冲模拟调制
4. 2. 1 低通信号抽样定理
4. 2. 2 模拟信号脉冲调制
4. 3 量化与编码
4. 3. 1 量化与编码概念
4. 3. 2 编码技术概要
4. 3. 3 线性(均匀)量化与量化信噪比
4. 4 数字语音PCM
4. 4. 1 非均匀量化
4. 4. 2 A律/13折线的PCM编码
4. 4. 3 PCM传输格式
4. 5 差分脉码调制
4. 5. 1 预测编码概述
4. 5. 2 DPCM系统分析
4. 6 增量调制
4. 6. 1 增量调制基本特点
4. 6. 2 过载特性
4. 6. 3 改进型DM
4. 6. 4 关于DM系统量化噪声
4. 7 自适应差分脉码调制
4. 8 自适应子带编码
4. 9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数字信号墓带传输
5. 1 数字基带信号的特点
5. 1. 1 码型选择
5. 1. 2 常用码型及其特点
5. 2 数字基带信号功率谱
5. 2. 1 数字基带信号分析
5. 2. 2 功率谱计算
5. 2. 3 基带功率谱特征
5. 3 符号间于扰
5. 4 无失真数字基带传输--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5. 4. 1 奈奎斯特准则的充要条件
5. 4. 2 奈奎斯特理想信道传输
5. 4. 3 升余弦频谱
5. 4. 4 接收定时抖动的影响
5. 5 相关电平编码--奈奎斯特第二准则
5. 5. 1 双二进制信号--第I类部分响应
5. 5. 2 修正的双二进制信号
5. 5. 3 相关电平编码的推广
5. 6 奈奎斯特第三准则
5. 7 波形成形的数字技术
5. 8 信道均衡
5. 8. 1 均衡概念
5. 8. 2 抽头-延迟线均衡
5. 8. 3 自适应均衡
5. 8. 4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误码性能分析
5. 9 眼图
5. 9. 1 眼图的构成
5. 9. 2 眼图包括的主要参量
5. 10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6. 1 数字频带调制概述
6. 2 二元幅移键控
6. 2. 1 ASK信号分析
6. 2. 2 ASK信号相干接收
6. 2. 3 非相干ASK解调抗噪声性能分析
6. 3 二元频移键控
6. 3. 1 相位不连续的频移键控信号
6. 3. 2 FSK信号的解调及抗噪声性能
6. 3. 3 连续相位频移键控信号
6. 4 二元相移键控
6. 4. 1 二元相移键控的构成
6. 4. 2 PSK相干解调及抗噪声性能
6. 4. 3 相对(差分)相移键控
6. 5 多元数字调幅与调频
6. 5. 1 多元数字调幅
6. 5. 2 多元数字调频
6. 6 多元数字调相
6. 6. 1 MPSK信号表示
6. 6. 2 多元调相信号空间特征与噪声性能
6. 7 常用的现代调制技术
6. 7. 1 正交调幅
6. 7. 2 改进型QPSK
6. 7. 3 最小频移键控
6. 7. 4 改进型MSK
6. 8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扩频调制系统
7. 1 扩频通信基本特点及其应用
7. 1. 1 扩频的基本原理
7. 1. 2 扩频调制基本方式
7. 2 PN序列
7. 2. 1 M序列
7. 2. 2 M序列性质
7. 3 直接序列扩频
7. 3. 1 基带SS
7. 3. 2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频带传输
7. 3. 3 射频DS-SS系统性能分析
7. 4 跳频扩频
7. 4. 1 跳频概念
7. 4. 2 慢跳频扩频
7. 4. 3 快速跳频
7. 5 码分复用和码分多址
7. 5. 1 PN序列的部分互相关及黄金序列
7. 5. 2 码分多址
7. 6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8. 1 最佳接收准则
8. 1. 1 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
8. 1. 2 最小均方误差准则
8. 1. 3 最大后验概率准则
8. 2 利用匹配滤波器的最佳接收
8. 2. 1 匹配滤波器的设计
8. 2. 2 匹配滤波器输出信号分析
8. 2. 3 匹配滤波器的实现
8. 2. 4 匹配滤波器的几点性质
8. 2. 5 匹配滤波器接收误码性能分析
8. 2. 6 匹配滤波器的应用
8. 3 数字信号载波传输的最佳接收
8. 3. 1 未知相位信号的最佳接收
8. 3. 2 相关接收
8. 4 理想接收机模型
8. 5 最佳接收误码率统计分析
8. 5. 1 三种最佳接收机统一性及条件
8. 5. 2 误比特率分析计算
8. 5. 3 各种调制方式的系统误比特率
8. 5. 4 最佳接收与相干接收的比较
8. 6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 信道编码
9. 1 波形编码
9. 1. 1 正交信号
9. 1. 2 基于相关检测的波形编码
9. 2 差错控制概述
9. 2. 1 二元对称信道和错误格式
9. 2. 2 差错控制分类
9. 2. 3 常用差错控制码
9. 2. 4 信道编码定理与差错控制定理
9. 2. 5 差错控制码分类
9. 3 线性分组码
9. 3. 1 概念与思路
9. 3. 2 (n, k)线性分组码的构成
9. 3. 3 伴随式解码
9. 3. 4 汉明界
9. 3. 5 汉明码及其扩展码
9. 3. 6 完备码
9. 4 循环码
9. 4. 1 (n, k)循环码的描述
9. 4. 2 循环码生成多项式与生成矩阵
9. 4. 3 循环码. 对仍码与缩短码
9. 4. 4 循环码解码与伴随式计算
9. 4. 5 循环码编. 解码电路
9. 4. 6 其他重要循环码
9. 5 卷积码
9. 5. 1 卷积码概念
9. 5. 2 卷积码的数学描述
9. 5. 3 卷积码的图示表示方法
9. 5. 4 卷积码的解码方法
9. 5. 5 维特比解码
9. 6 网格编码调制
9. 7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0章 现代通信网及其发展
10. 1 概述
10. 2 综合业务的进展
10. 2. 1 综合数字网
10. 2. 2 综合业务数字网
10. 2. 3 7号信令系统
10. 3 宽带数字通信网
10. 3. 1 同步光纤网/同步数字体制
10. 3. 2 异步转移模式
10. 3. 3 智能网10. 4 ATM原理
10. 4. 1 ATM的目标
10. 4. 2 ATM信元结构
10. 4. 3 ATM网络基础
10. 4. 4 ATM交换与交叉连接
10. 4. 5 净荷大小的选择
10. 4. 6 ATM实质
10. 5 关于数据通信
10. 5. 1 数据通信网概述
10. 5. 2 数据通信网络体系结构
10. 6 现代数据通信网的发展
10. 6. 1 数据网的发展
10. 6. 2 分组交换网
10. 6. 3 帧中继
10. 6. 4 局域网的发展与演变
10. 7 Internet
10. 7. 1 IP网基本原理
10. 7. 2 Internet交换特点
10. 7. 3 关于IP网业务质量
10. 8 现代通信网发展趋势
附录A 概率积分表. 误差函数表
附录B 英文缩写词
参考文献
1. 1 信息与信息技术
1. 1. 1 信息
1. 1. 2 信息技术
1. 1. 3 媒体与多媒体
1. 2 通信与通信系统
1. 2. 1 通信
1. 2. 2 通信系统
1. 3 信道和噪声
1. 3. 1 信道分类
1. 3. 2 恒参与变参信道特征
1. 3. 3 信道的干扰
1. 3. 4 几种常用信道特征
1. 4 通信频段的划分
1. 5 通信系统质量指标
1. 5. 1 通信质量概述
1. 5. 2 通信系统有效性技术
1. 5. 3 通信系统可靠性技术
1. 6 通信发展简史
第2章 信号与噪声分析
2. 1 信号与系统表示法
2. 1. 1 通信系统常用信号类型
2. 1. 2 系统表示法
2. 1. 3 通信系统中的统计分析方法
2. 2 信号频谱分析概述
2. 2. 1 傅里叶级数
2. 2. 2 傅里叶变换
2. 2. 3 卷积与相关
2. 2. 4 能量谱. 功率谱及帕氏定理
2. 3 希尔伯特变换
2. 3. 1 希氏变换
2. 3. 2 希氏变换的主要性质
2. 3. 3 预包络
2. 4 随机变量的统计特征
2. 4. 1 概率的公理概念和运算
2. 4. 2 随机变量
2. 4. 3 随机变量的统计特征
2. 4. 4 常用的随机变量类型
2. 4. 5 随机变量统计平均
2. 4. 6 随机变量的变换
2. 4. 7 二维随机变量及其统计特征
2. 4. 8 二维高斯随机变量的统计特征
2. 5 随机过程
2. 5. 1 随机过程的概念和定义
2. 5. 2 随机信号的统计特征和平稳随机过程
2. 5. 3 关于不相关. 正交和统计独立的讨论
2. 5. 4 遍历性平稳随机过程.
2. 5. 5 随机信号的功率谱
2. 6 随机信号通过系统的分析
2. 6. 1 平稳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2. 6. 2 随机信号进人乘法器
2. 7 高斯型随机过程
2. 7. 1 信道干扰与噪声
2. 7. 2 高斯型白噪声
2. 7. 3 热噪声
2. 7. 4 限带高斯白噪声
2. 8 窄带高斯噪声
2. 8. 1 窄带高斯噪声的统计特征
2. 8. 2 高频载波加窄带高斯噪声
2. 8. 3 高斯过程与高斯白噪声特征的描述
2. 9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模拟调制系统
3. 1 调制的功能和分类
3. 1. 1 调制功能
3. 1. 2 调制的分类
3. 2 调幅与双边带调制
3. 2. l 调幅波时域波形
3. 2. 2 调幅波的频谱
3. 2. 3 调幅信号的功率分配
3. 2. 4 双边带调幅
3. 3 单边带与残留边带调制
3. 3. 1 单边带信号的产生
3. 3. 2 残留边带调幅
3. 4 线性调制的系统模型和解调
3. 4. 1 线性调制的通用模型
3. 4. 2 相干解调与非相干解调
3. 5 线性调制系统的噪声性能分析
3. 5. 1 相干接收系统信噪比计算
3. 5. 2 信噪比得益G与比较
3. 5. 3 AM信号包络解调性能
3. 6 非线性调制
3. 6. l 角度调制概念
3. 6. 2 单音调角
3. 7 窄带调角
3. 7. 1 窄带调角信号分析
3. 8 宽带调角
3. 8. 1 WBFM时一频域特征
3. 8. 2 Jn()性质与FM信号频谱特征
3. 8. 3 调频信号有关参数分析
3. 8. 4 宽带调相的特点
3. 9 调角波的解调及性能分析
3. 9. 1 窄带调角的相干解调及性能分析
3. 9. 2 角度调制的非相干解调与性能分析
3. 9. 3 FM门限效应
3. 10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模拟信号编码传输
4. 1 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
4. 2 抽样与脉冲模拟调制
4. 2. 1 低通信号抽样定理
4. 2. 2 模拟信号脉冲调制
4. 3 量化与编码
4. 3. 1 量化与编码概念
4. 3. 2 编码技术概要
4. 3. 3 线性(均匀)量化与量化信噪比
4. 4 数字语音PCM
4. 4. 1 非均匀量化
4. 4. 2 A律/13折线的PCM编码
4. 4. 3 PCM传输格式
4. 5 差分脉码调制
4. 5. 1 预测编码概述
4. 5. 2 DPCM系统分析
4. 6 增量调制
4. 6. 1 增量调制基本特点
4. 6. 2 过载特性
4. 6. 3 改进型DM
4. 6. 4 关于DM系统量化噪声
4. 7 自适应差分脉码调制
4. 8 自适应子带编码
4. 9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数字信号墓带传输
5. 1 数字基带信号的特点
5. 1. 1 码型选择
5. 1. 2 常用码型及其特点
5. 2 数字基带信号功率谱
5. 2. 1 数字基带信号分析
5. 2. 2 功率谱计算
5. 2. 3 基带功率谱特征
5. 3 符号间于扰
5. 4 无失真数字基带传输--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5. 4. 1 奈奎斯特准则的充要条件
5. 4. 2 奈奎斯特理想信道传输
5. 4. 3 升余弦频谱
5. 4. 4 接收定时抖动的影响
5. 5 相关电平编码--奈奎斯特第二准则
5. 5. 1 双二进制信号--第I类部分响应
5. 5. 2 修正的双二进制信号
5. 5. 3 相关电平编码的推广
5. 6 奈奎斯特第三准则
5. 7 波形成形的数字技术
5. 8 信道均衡
5. 8. 1 均衡概念
5. 8. 2 抽头-延迟线均衡
5. 8. 3 自适应均衡
5. 8. 4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误码性能分析
5. 9 眼图
5. 9. 1 眼图的构成
5. 9. 2 眼图包括的主要参量
5. 10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6. 1 数字频带调制概述
6. 2 二元幅移键控
6. 2. 1 ASK信号分析
6. 2. 2 ASK信号相干接收
6. 2. 3 非相干ASK解调抗噪声性能分析
6. 3 二元频移键控
6. 3. 1 相位不连续的频移键控信号
6. 3. 2 FSK信号的解调及抗噪声性能
6. 3. 3 连续相位频移键控信号
6. 4 二元相移键控
6. 4. 1 二元相移键控的构成
6. 4. 2 PSK相干解调及抗噪声性能
6. 4. 3 相对(差分)相移键控
6. 5 多元数字调幅与调频
6. 5. 1 多元数字调幅
6. 5. 2 多元数字调频
6. 6 多元数字调相
6. 6. 1 MPSK信号表示
6. 6. 2 多元调相信号空间特征与噪声性能
6. 7 常用的现代调制技术
6. 7. 1 正交调幅
6. 7. 2 改进型QPSK
6. 7. 3 最小频移键控
6. 7. 4 改进型MSK
6. 8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扩频调制系统
7. 1 扩频通信基本特点及其应用
7. 1. 1 扩频的基本原理
7. 1. 2 扩频调制基本方式
7. 2 PN序列
7. 2. 1 M序列
7. 2. 2 M序列性质
7. 3 直接序列扩频
7. 3. 1 基带SS
7. 3. 2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频带传输
7. 3. 3 射频DS-SS系统性能分析
7. 4 跳频扩频
7. 4. 1 跳频概念
7. 4. 2 慢跳频扩频
7. 4. 3 快速跳频
7. 5 码分复用和码分多址
7. 5. 1 PN序列的部分互相关及黄金序列
7. 5. 2 码分多址
7. 6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8. 1 最佳接收准则
8. 1. 1 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
8. 1. 2 最小均方误差准则
8. 1. 3 最大后验概率准则
8. 2 利用匹配滤波器的最佳接收
8. 2. 1 匹配滤波器的设计
8. 2. 2 匹配滤波器输出信号分析
8. 2. 3 匹配滤波器的实现
8. 2. 4 匹配滤波器的几点性质
8. 2. 5 匹配滤波器接收误码性能分析
8. 2. 6 匹配滤波器的应用
8. 3 数字信号载波传输的最佳接收
8. 3. 1 未知相位信号的最佳接收
8. 3. 2 相关接收
8. 4 理想接收机模型
8. 5 最佳接收误码率统计分析
8. 5. 1 三种最佳接收机统一性及条件
8. 5. 2 误比特率分析计算
8. 5. 3 各种调制方式的系统误比特率
8. 5. 4 最佳接收与相干接收的比较
8. 6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 信道编码
9. 1 波形编码
9. 1. 1 正交信号
9. 1. 2 基于相关检测的波形编码
9. 2 差错控制概述
9. 2. 1 二元对称信道和错误格式
9. 2. 2 差错控制分类
9. 2. 3 常用差错控制码
9. 2. 4 信道编码定理与差错控制定理
9. 2. 5 差错控制码分类
9. 3 线性分组码
9. 3. 1 概念与思路
9. 3. 2 (n, k)线性分组码的构成
9. 3. 3 伴随式解码
9. 3. 4 汉明界
9. 3. 5 汉明码及其扩展码
9. 3. 6 完备码
9. 4 循环码
9. 4. 1 (n, k)循环码的描述
9. 4. 2 循环码生成多项式与生成矩阵
9. 4. 3 循环码. 对仍码与缩短码
9. 4. 4 循环码解码与伴随式计算
9. 4. 5 循环码编. 解码电路
9. 4. 6 其他重要循环码
9. 5 卷积码
9. 5. 1 卷积码概念
9. 5. 2 卷积码的数学描述
9. 5. 3 卷积码的图示表示方法
9. 5. 4 卷积码的解码方法
9. 5. 5 维特比解码
9. 6 网格编码调制
9. 7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0章 现代通信网及其发展
10. 1 概述
10. 2 综合业务的进展
10. 2. 1 综合数字网
10. 2. 2 综合业务数字网
10. 2. 3 7号信令系统
10. 3 宽带数字通信网
10. 3. 1 同步光纤网/同步数字体制
10. 3. 2 异步转移模式
10. 3. 3 智能网10. 4 ATM原理
10. 4. 1 ATM的目标
10. 4. 2 ATM信元结构
10. 4. 3 ATM网络基础
10. 4. 4 ATM交换与交叉连接
10. 4. 5 净荷大小的选择
10. 4. 6 ATM实质
10. 5 关于数据通信
10. 5. 1 数据通信网概述
10. 5. 2 数据通信网络体系结构
10. 6 现代数据通信网的发展
10. 6. 1 数据网的发展
10. 6. 2 分组交换网
10. 6. 3 帧中继
10. 6. 4 局域网的发展与演变
10. 7 Internet
10. 7. 1 IP网基本原理
10. 7. 2 Internet交换特点
10. 7. 3 关于IP网业务质量
10. 8 现代通信网发展趋势
附录A 概率积分表. 误差函数表
附录B 英文缩写词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