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从萨满教到喇嘛教:蒙古族文化的演变

从萨满教到喇嘛教:蒙古族文化的演变

作者:孙懿著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9-01

ISBN:9787810567008

定价:¥1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从萨满教到喇嘛教》: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一直活动生息于我国北方草原。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现在我国蒙古族人口共有4802407人(1990年统计)。主要居住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农村、牧区,部分居住在城镇,全区现有蒙古族人口3779000人,约占我国蒙古族总人口的73%。其余多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布赛尔蒙古自治县,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也有一部分聚居或散居于河北、河南等省、市、自治区。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由于语言支系复杂,各地语言差别较大,瑶族地区通用汉文或壮文,没有本民族文字。《瑶族祖先崇拜与瑶族文化》:瑶族与秦汉时期的“荆蛮”、长沙“武陵蛮”等在族源上有渊源关系。瑶族的宗教信仰因地而异,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也有图腾崇拜;还有些地区信仰巫术和道教。瑶族房屋建筑风格多样,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木楼。木楼依山傍水,前低后高,坐落的方向不限。木楼一般分为三层:吊楼下为第一层,用于圈家畜;第二层住人;第三层储存粮食和物品。木楼的建造无须一根铁钉,却十分坚固。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十分舒适。瑶族服装常饰以五色丝线的绣花,古有“瑶好五色衣裳”之称。瑶族妇女的头饰最为讲究,其中有“龙盘”形,是把十多米长的绣花巾盘在头上;有“A”字形,是用绣花巾缠绕而成,上窄下宽,再系上各色丝绒线和彩色珠子;还有称为“半月芽”形的,是将三块“半月牙”型的银牌置于头顶上……各种头饰不胜枚举。瑶族男女的上衣图案丰富多彩,有花鸟鱼虫、几何图案、人物形象……,衣领有圆领、竖领两种,对襟、无扣、系腰带,下身穿长裤、短裤、布片裙、绣花裙等。绑腿是瑶族男子服装中不可缺少的,它既护腿又美观。瑶族以大米、红薯、芋头为主食,喜喝甜酒。凡有宾客临门,主人先敬上一杯甜酒。还有一种瑶族女人坐月子时喝的甜酒,它与一般的甜酒不同,煮时需加姜片、红糖和鸡蛋,是很好的滋补品。坐月子的妇女喝这种甜酒,可收到强身补血和恢复健康的功效。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日期为农历五月二十九日。那一天,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唱歌跳舞,共同欢度达努节。盘王节是纪念盘王诞辰,日期是农历十月十六日。这天除祭祀盘王,男子青年还要聚集对歌、交友,俗称“耍歌堂”。耍歌堂历时三天,第一天是祭祀、游神,将神像临时安放在村中;第二天未婚青年男女成群涌向广场"耍歌堂"对唱,成双结对的男女青年相对站立尽情欢唱,从朝至暮;第三天,男女老少浩浩荡荡将神像送回庙里,当夜幕降临时,鼓乐齐鸣,“耍歌堂”在欢庆的气氛中结束。瑶族的民间文学十分丰富。《密洛陀》是著名的创世史诗;《盘王歌》展现了民族历史和文化生活的广阔画面;汉文手抄本《评皇券牒》则记述了民族起源、迁徙、耕种等内容,具重要历史价值。本套丛书全套共十册。
作者简介
暂缺《从萨满教到喇嘛教:蒙古族文化的演变》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1
一、蒙古族历史上的萨满教文化/1
1.萨满教发展概述/1
2.具有蒙古族特点的萨满教文化/6
3.萨满教对蒙古族文化的影响/20
二、具有蒙古族文化特点的喇嘛教文化/26
1.喇嘛教的传入及发展/26
2.具有蒙古族文化特点的喇嘛教文化/31
三、萨满教和喇嘛教双重影响下的蒙古族文化/38
1.在喇嘛教不断推动下发展的蒙古族语言文化/39
2.受到宗教影响的生活习俗/56
3.喇嘛教给婚姻家庭带来的变化/83
4.具有浓重宗教色彩的节日和禁忌/97
5.由土葬到火葬——喇嘛教为丧葬习俗带来的
变化/108
6.与宗教关系密切的各种娱乐活动/113
7.在宗教影响下不断发展的天文历法/126
8.萨满教和喇嘛教双重影响下的医学/132
9.富有宗教色彩的文学艺术/136
10.具有宗教特色的马文化/148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