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人文科学导论
作者:尤西林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1-01
ISBN:9787040114249
定价:¥15.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文科学导论》是国内第一部原理性的人文科学概论著作,它提供了人文科学的起源与现代性发展的关系、人文科学的对象与方法观等系统的学理。人文科学不仅为人文学科提供原理,而且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提供价值观背景与动力学机制的解释,同时它还对作为社会思潮的人文精神与更为普遍的日常生活提供基本的指导。人文科学的重要性在21世纪已空前突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文科学导论》因而是文理各科研究生与本科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教科书。此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文科学导论》作为对人文科学这一前沿论域探讨的学术专著,不仅包含有诸多新意阐发,而且较多地综合了有关学术的最新成果,因而又具有科研参考与文化修养的阅读价值。
作者简介
暂缺《人文科学导论》作者简介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人文学科: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古典人文学科
一、古希腊罗马“七艺”
1.“humanitas”及其希腊辞源“paideia”
2.“七艺”
二、中国先秦“六艺”
1.士、君子与成人之教
2.“六艺”
第二节 近现代学科分化与自然科学范型的确立
一、近现代学科分化与近代科学的起源
1.社会历史背景
2.近代科学的起源及其文化观念前提
二、以自然科学为范型的近现代科学观
1.自然科学范型
2.自然科学范型的学科推广
第三节 唯科学主义及其现代危机
一、科学、科学精神、唯科学主义
1.科学
2.科学精神
3.唯科学主义
二、唯科学主义与现代危机
1.自然生态危机
2.社会伦理危机
3.人性危机
第四节 人文科学与现代性
一、现代、现代化、现代主义、现代性
1.现代
2.现代化
3.现代主义
4.现代性
二、人文主义思潮的现代兴起
1.文艺复兴运动
2.18世纪启蒙主义的分裂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起源
3.18~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
4.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5.工业艺术运动与技术设计的当代兴起
6.20世纪马克思人文主义学派及其现代批判思潮运动
7.自然生态思想
8.人本主义管理模式的兴起
9.注重自我个性的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运动
10.20世纪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人文主义思潮
11.现代物理学革命与现代自然科学的人文规范呼声
三、中国古典人文精神的现代阐释
1.中国古典“人文”辞源
2.以人文修养为方向的中国传统文化
3.中国传统文化人文主义特性的现代性定位
四、人文科学的现代建构
1.作为古典学的人文学科及其现代性
2.作为艺术(Arts)的人文学科
3.作为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的人文学科
4.作为“自由之艺”(LiberalAns)的人文学科
5.人文科学的现代建构
第二章 人文科学的对象
第一节 人文对象与科学对象
一、人文对象与科学对象相区分的现代性
1.学科对象的区分是现代分化性的体现
2.人文对象是相对于自然一社会科学对象的区分性概念
3.人文对象与科学对象相区分的局限性
二、主体与客体
1.主一客体是人文科学与自然一社会科学对象区分的基点
2.主体观念的现代演化
三、人文主体与历史
1.作为生命尺度的时间
2.现代时间的历史信念
3.人文主体性与现代时间的冲突
四、人文主体与个性
1.个性与原子
2.个性与现代性
3.积淀与突破
第二节 人文理想
一、人文主体的理想性
1.人理念地感知外界
2.人文主体的价值取向性
3.人文主体的信仰性
二、全面发展的人:人文理想的现代形态
1.人文理想的历史性
2.“全面发展的人”与现代性矛盾
三、马克思人文理想与现代性
1.作为人文理想范型的“美的规律”的劳动
2.“全面发展的人”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
第三节 人文意义
一、人文主体与对象化的含义世界
1.人文主体与对象化
2.含义世界
二、涵义与意义
1.涵义
2.意义
第三章 人文科学方法观
第一节 人文科学方法观特性
一、方法论与近现代科学
1.方法论在近现代科学中的突出地位
2.近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性质
二、人文科学方法观特性
1.人文科学方法观的性质
2.人文科学方法观的若干特点
第二节 人文科学方法观的若干代表性形态
一、理解
二、直觉
三、智慧
四、描述
五、个案性
1.不同于例证的个案
2.作为个案教学的经典导读
第四章 人文科学与教育学
第一节 素质教育的人文本质
一、素质概念
1.素质的人文主体性
2.素质的不同层次
二、人文素质教育与知识经济时代
1.知识经济与教育
2.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
第二节 现代社会中的人文教育
一、现代家庭教育的人文特性
二、义务制教育的人文特性
三、通识教育的人文特性
1.通识教育的现代性背景及其人文特性
2.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四、现代自由之艺
五、美育
六、德育
第三节 大学(university)理念
一、大学理念与现代性批判
二、大学的起源与信仰教化的现代演化
1.近现代城市及其精神信仰空间的需求
2.修道院与经院哲学
3.行会与现代性社会功能的分化
三、大学人文精神及其社会功能
1.大学知识的特性
2.大学知识分子的含义
四、书院(coIlege)的现代功能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人文学科特性
一、师范教育的特质
1.关于“师范性”
2.师范教育目标的人文性质
二、师范教育的人文精神
第五章 人文社会观
第一节 人文科学社会观的内涵与特性
一、区别于社会科学的人文科学社会观
二、人文科学社会观的现代性批判背景
第二节 家园与思乡(Nostalgia)
一、“无家可归”(Homeles8ness)的现代内涵
1.家庭伦理的现代危机
2.全球化与本土文化的衰落
3.自然生态危机与故乡的消失
4.私人心理与直接体验的隔膜
二、思乡与诗意栖居
1.思乡社会思潮运动
2.诗意栖居
第三节 人文精神团契
一、团契的现代演变
1.共同体与社会
2.现代社会团契的基础
二、现代精神团契的困境与前景
1.现代精神团契的困境
2.现代精神团契的人文性
3.人文精神团契形态及其前景
第四节 自我与他人
一、主体性与相互主体性
1.主体性的现代困境
2.相互主体性
二、交往理论
1.交往的现代意义
2.交往的现代性前提
三、“我一你”
1.“我一你”与“我一它”
2.“我一你”与“仁”
四、“天下”社会观
1.国家与社会
2.有别于国家的“天下”
五、独立人格与公共精神
1.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2.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
3.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
4.公德与私德
六、人文知识分子
1.作为知识分子始祖原型的巫
2.现代社会的两类知识分子
3.阐释并守护意义的人
4.人文知识分子的社会属性
第六章 人文自然观
第一节 人文观与自然观
一、自然观在人文科学中的地位
结语与展望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将是同一门科学
附“人文学科”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人文学科: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古典人文学科
一、古希腊罗马“七艺”
1.“humanitas”及其希腊辞源“paideia”
2.“七艺”
二、中国先秦“六艺”
1.士、君子与成人之教
2.“六艺”
第二节 近现代学科分化与自然科学范型的确立
一、近现代学科分化与近代科学的起源
1.社会历史背景
2.近代科学的起源及其文化观念前提
二、以自然科学为范型的近现代科学观
1.自然科学范型
2.自然科学范型的学科推广
第三节 唯科学主义及其现代危机
一、科学、科学精神、唯科学主义
1.科学
2.科学精神
3.唯科学主义
二、唯科学主义与现代危机
1.自然生态危机
2.社会伦理危机
3.人性危机
第四节 人文科学与现代性
一、现代、现代化、现代主义、现代性
1.现代
2.现代化
3.现代主义
4.现代性
二、人文主义思潮的现代兴起
1.文艺复兴运动
2.18世纪启蒙主义的分裂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起源
3.18~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
4.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5.工业艺术运动与技术设计的当代兴起
6.20世纪马克思人文主义学派及其现代批判思潮运动
7.自然生态思想
8.人本主义管理模式的兴起
9.注重自我个性的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运动
10.20世纪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人文主义思潮
11.现代物理学革命与现代自然科学的人文规范呼声
三、中国古典人文精神的现代阐释
1.中国古典“人文”辞源
2.以人文修养为方向的中国传统文化
3.中国传统文化人文主义特性的现代性定位
四、人文科学的现代建构
1.作为古典学的人文学科及其现代性
2.作为艺术(Arts)的人文学科
3.作为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的人文学科
4.作为“自由之艺”(LiberalAns)的人文学科
5.人文科学的现代建构
第二章 人文科学的对象
第一节 人文对象与科学对象
一、人文对象与科学对象相区分的现代性
1.学科对象的区分是现代分化性的体现
2.人文对象是相对于自然一社会科学对象的区分性概念
3.人文对象与科学对象相区分的局限性
二、主体与客体
1.主一客体是人文科学与自然一社会科学对象区分的基点
2.主体观念的现代演化
三、人文主体与历史
1.作为生命尺度的时间
2.现代时间的历史信念
3.人文主体性与现代时间的冲突
四、人文主体与个性
1.个性与原子
2.个性与现代性
3.积淀与突破
第二节 人文理想
一、人文主体的理想性
1.人理念地感知外界
2.人文主体的价值取向性
3.人文主体的信仰性
二、全面发展的人:人文理想的现代形态
1.人文理想的历史性
2.“全面发展的人”与现代性矛盾
三、马克思人文理想与现代性
1.作为人文理想范型的“美的规律”的劳动
2.“全面发展的人”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
第三节 人文意义
一、人文主体与对象化的含义世界
1.人文主体与对象化
2.含义世界
二、涵义与意义
1.涵义
2.意义
第三章 人文科学方法观
第一节 人文科学方法观特性
一、方法论与近现代科学
1.方法论在近现代科学中的突出地位
2.近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性质
二、人文科学方法观特性
1.人文科学方法观的性质
2.人文科学方法观的若干特点
第二节 人文科学方法观的若干代表性形态
一、理解
二、直觉
三、智慧
四、描述
五、个案性
1.不同于例证的个案
2.作为个案教学的经典导读
第四章 人文科学与教育学
第一节 素质教育的人文本质
一、素质概念
1.素质的人文主体性
2.素质的不同层次
二、人文素质教育与知识经济时代
1.知识经济与教育
2.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
第二节 现代社会中的人文教育
一、现代家庭教育的人文特性
二、义务制教育的人文特性
三、通识教育的人文特性
1.通识教育的现代性背景及其人文特性
2.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四、现代自由之艺
五、美育
六、德育
第三节 大学(university)理念
一、大学理念与现代性批判
二、大学的起源与信仰教化的现代演化
1.近现代城市及其精神信仰空间的需求
2.修道院与经院哲学
3.行会与现代性社会功能的分化
三、大学人文精神及其社会功能
1.大学知识的特性
2.大学知识分子的含义
四、书院(coIlege)的现代功能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人文学科特性
一、师范教育的特质
1.关于“师范性”
2.师范教育目标的人文性质
二、师范教育的人文精神
第五章 人文社会观
第一节 人文科学社会观的内涵与特性
一、区别于社会科学的人文科学社会观
二、人文科学社会观的现代性批判背景
第二节 家园与思乡(Nostalgia)
一、“无家可归”(Homeles8ness)的现代内涵
1.家庭伦理的现代危机
2.全球化与本土文化的衰落
3.自然生态危机与故乡的消失
4.私人心理与直接体验的隔膜
二、思乡与诗意栖居
1.思乡社会思潮运动
2.诗意栖居
第三节 人文精神团契
一、团契的现代演变
1.共同体与社会
2.现代社会团契的基础
二、现代精神团契的困境与前景
1.现代精神团契的困境
2.现代精神团契的人文性
3.人文精神团契形态及其前景
第四节 自我与他人
一、主体性与相互主体性
1.主体性的现代困境
2.相互主体性
二、交往理论
1.交往的现代意义
2.交往的现代性前提
三、“我一你”
1.“我一你”与“我一它”
2.“我一你”与“仁”
四、“天下”社会观
1.国家与社会
2.有别于国家的“天下”
五、独立人格与公共精神
1.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2.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
3.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
4.公德与私德
六、人文知识分子
1.作为知识分子始祖原型的巫
2.现代社会的两类知识分子
3.阐释并守护意义的人
4.人文知识分子的社会属性
第六章 人文自然观
第一节 人文观与自然观
一、自然观在人文科学中的地位
结语与展望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将是同一门科学
附“人文学科”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