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类
-
北京协和医学院百年图史史研究室北京协和医学院历经百年沧桑,为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百年来时光流影,留下了许多珍贵照片,为人们缅怀、反思、敬仰这段历史提供了宝贵机会。北京协和医学院历经百年沧桑,为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百年来时光流影,留下了许多珍贵照片,为人们缅怀、反思、敬仰这段历史提供了宝贵机会。本书是《世纪协和-世纪协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建校一百周年图史》的缩编版。
-
铁骨丹青薛晔,钱晟在海派书画一代宗师吴昌硕(缶翁)的弟子群中,陈师曾、潘天寿、沙孟海以“缶门三杰”著称于世。然而,有一位弟子在金石精神、笔墨谱系及从艺形态上,不仅得缶翁真传,而且独具拓展建树性,但长期以来,他的艺术没有获得应有的评价而被搁置一边,使人抱憾。 \n \n他曾以极高的篆刻才华与吴昌硕、王大炘并称“江南三铁”,也曾在自己的题画诗中自嘲:“时人欲识君来处,冰雪精神玉肺肝”;他自谓“平生以书第——,印第二,画第三”,常将金石、绘画的意蕴渗入书法,也曾被桥本关雪誉为“东亚奇才”,在中日文化交流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曾以侠义之举营救郭沫若归国而身陷囹圄,也曾是中日两国极富盛名的艺术社团组织者和活动家;他以变古出新的精神倡导文化为时所用,也在满腔热情的新中国文化建设中经历了生命最后的起起伏伏。这位以书画印三绝行于翰墨文坛,为人为艺丈夫襟怀、顶天立地的赤子,就是海派书画金石家钱瘦铁(1897—1967)。 \n \n本书是目前为止钱瘦铁先生的唯——本纪念文集,由钱瘦铁先生的孙女以及“铁骨丹青——钱瘦铁艺术作品展”策展人薛晔共同编著。全书从多个侧面展现了钱瘦铁先生传奇的一生,共收录33篇涵盖艺术、书画、生平、交往等的纪念文章,并首次将钱瘦铁先生的遗文辑录,让我们得以一窥这位被遗忘的海派书画大家“丹青铁骨”的艺术人生。 \n
-
近世师表孙家鼐余音《近世师表孙家鼐》为“教育薪火”书系之孙家鼐卷。他是晚清状元,光绪帝师,也是清朝及中国历史上后一个获得谥号“文正”殊荣的人,是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的创办者。《近世师表孙家鼐》以历史人物传记的笔法叙述了他求学、讲学、任帝师及官宦生涯,他对中国近代教育所做的诸多努力及贡献。
-
人民教育家车向忱车树实,盛雪芬《人民教育家车向忱》以时间为序,向读者呈现出车向忱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从少年时的忧国忧民、立志改造社会,到办平民教育、反对日本侵略,再到办抗大式学校、建设民主昌盛新东北,作者徐徐道来,真实再现车向忱先生的教育生涯。
-
珠海的容闳谢小灵容闳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是伟大的爱国者。他自幼至青少年时代,都接受了系统的西方教育,后留学于美国著名学府耶鲁大学。为了使“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他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了祖国。他首倡、策划、促成和领导了近代中国*代官费留美学生的派遣,积极从事社会改革活动,向太平天国和清政府多次建言建立和发展中国近代军事、政治、文化的一系列主张,竭力倡导发展民族经济、教育事业和实业,提出了发展中国近代铁路、水运、矿业、商业、建立国家银行的美好蓝图,后来又投身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晚年又支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斗争。他的一生顺乎历史潮流,与时俱进,为西学东渐、富强国家而不懈奋斗,为中国近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民国作家的抒情意识与审美追求张堂锜《民国作家的抒情意识与审美追求》是“民国文学史论”丛书第二辑其中一本。本论著以创作主体“作家”为主要的书写对象,试图探掘民国作家抒情审美意识的形成与表现。研究的对象包括20世纪初的王国维、鲁迅、周作人,1920年代、1930年代的徐志摩、冰心、沈从文、何其芳及湖畔诗人,1940年代的张爱玲、无名氏、鹿桥及东吴女作家等。本书专论了近30位民国作家,以文本、史料为基础,以作家心态与艺术追求为主轴,解读他们不受集体、政治、意识形态制约的个人化书写。这是一种言志、诗意的追求,是自觉的、大写的“我”,是自由的、向内转的美的写作,以发出个人的声音为鹄的,并且只对自己真实的内心负责。论著以“抒情审美”为切入点,正是希望透过与时代主潮文学的交汇、碰撞、对立与激荡,描摹出他们跋涉的姿态及痛苦的心态。明知纯美的彼岸世界难以企及,明知坚持艺术审美追求的孤独与寂寞,明知保持作家独立人格与个性所必须付出的沉重代价,明知强调文学文体的纯粹与**政治现实将会招致误解与孤立,但这些相对少数的作家,还是以其实际作为与创作实绩,清楚地传达出“本我”的写作心态与姿态。这样的写作心态与姿态,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与复杂性,但也可看出这些作家们试图在困境中突围而出的决心与勇气。
-
中国艺术家年鉴陈子游《中国艺术家年鉴(章耀卷)》主要介绍画家章耀个人的艺术生活,包括:写生、创作、教学,作品风格演变过程中的资料,收录与章耀相关的文字、图片、作品等信息,采用版块式编辑结构,以年鉴方式记录章耀的艺术状态。以研究艺术家个案资料为要求,体现艺术家在不同时间阶段所取得的成就和个人生活状态,让读者更多角度来对艺术家章耀的了解。为当代中国艺术家研究寻找到一些有效方式和对个案资料的收录提供参考。
-
中国典型儒商人物张其林本书按时间顺序,收录了从先秦时期、近代和现 代共13位典型儒商人物,分别是先秦时期的子贡、范 蠡、白圭,近代的乔致庸、胡雪岩、王炽、张弼士、 孟洛川、张謇、陈嘉庚,现代的邵逸夫、包玉刚、霍 英东。分别介绍了每个人物的生平简介、经商故事、 经商智慧、经商足迹、世说评语等。这些商人传承着 「仁、义、礼、智、信」的文化内涵,遵循着「孝、 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处世之道进行诚信 经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商人的楷模。本书趣 味性、故事性、启发性强,适合经商人士、创业大学 生等阅读。
-
阅读梁启超夏晓虹 著2019年是梁启超逝世90周年,为纪念这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国内研究梁启超的知名学者夏晓虹教授,全新修订《阅读梁启超》系列三书《觉世与传世》《文章与性情》《政治与学术》,并以合集形式出版。这套书是夏晓虹教授三十年来研治梁启超的精华集结,全方位解读梁启超其人其文其事,还原政治文化激荡中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觉世与传世》以政治家身份论学,开通民智图自强;以文学家态度治学,但开风气不为师。以觉世始,以传世终,梁启超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Z完满的典型。本书系统地回顾了梁启超的文学思想发展历程。近代这个激烈动荡的转折年代,牺牲了却也成全了梁启超们。当年多少一心吟诗、不问世事的纯文人早已被人遗忘,多少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也已烟消云散,只成为历史家的研究对象。可是,充满矛盾的梁启超还活着,起码他的追求、他的苦难和欢乐仍萦绕在今天的文学家心中。文学革命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副产品,也是中国文学自身新旧嬗变的历史产物。梁启超关于文学革命的理论倡导与建构体现了20世纪新的文学审美意识与审美理想的萌芽,是中国文学审美理念更新的重要阶梯。作为夏晓虹先生的梁启超研究发轫之作,本书曾多次再版,本版又进行了增补修订,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亦适合大众阅读。《文章与性情》为政,为学,为人,独领风骚数十年;为子,为夫,为父,忠孝仁慈几十载,梁启超用一生贯穿了中国近代史。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青春中国诞生的第1口呼吸;他的《变法通议》是一新文化向旧文化宣战的第1把利剑;他的“小说界革命”的尝试为腐朽的旧文学注入第1支兴奋剂。他就是梁启超!他力主变法却踏上流亡之路;他推行共和体制却步履艰难;他指挥讨袁护国却遇重重阻拦;他与康有为同为戊戌干将,却最终分道扬镳……本书汇聚了几乎所有关于梁启超的长言短语,共收录近十余年来研治梁启超的随笔、书评、序跋、论文等二十三篇,内分五辑。由文及人,由人及事,由事及史,由史及论,既有对梁启超生平与著述、事功的总体评述,包括时人与后人、师友与家人的感性印象;也有对梁启超剧曲创作、文类概念与文学史研究的专深探讨或考辨,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这位近现代政治、学术大家的历史面貌。《政治与学术》因政治活动而得名,以学术生涯而葆名,梁启超是一位不能忘情政治的学者。近年来关于梁启超的研究著作颇多,有些侧重其政治生涯的讲解分析,有些则更倾向于研究其学术方面之成就,本书却高屋建瓴,对梁启超的政治生涯以及文学成就进行了综合研究。梁任公晚年为什么只专学术,不谈政治?梁启超与胡适之间究竟有何纠葛渊源?梁启超的文学成就如何,他到底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成功的文学家?梁启超为何向袁世凯求讨勋位,以至被人批判“好慕虚荣”“厚颜无耻”?作为国民大孝,梁启超为何未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一门三院士,梁启超教育子女的成功秘诀是什么?面对种种疑惑,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夏晓虹在依托新史料的发现,为您解读以外一生摆荡于政治与学术之间的梁启超。本书选取梁启超学术生活和政治生活点滴,展示了梁启超不为人知的思路细节,他作为新旧交替时代知识分子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政议政,在政治活动之余不忘学术研究,在学术领域独辟一地,或变革或笔伐,或温和改良或力挽狂澜。此书展现了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时代、国家的深爱和忧虑。他的政治家身份,显著影响了他的学术研究;而他的文人情怀,又时时见于他的政治活动。所谓“书生从政”,在梁氏身上得到了Z鲜明的体现。
-
藏传佛教五大名僧传 格鲁派暂缺作者本书是“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名僧传”之一。格鲁派产生于15世纪初。一般认为,明永乐七年(1409年)甘丹寺的建造,标志该教派的正式形成。它是藏传佛教中很后出现的教派,也是优选的一个教派。在其600多年的历史中,诸多高僧大德对中国近古以来的社会政治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如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历辈****、历辈班禅额尔德尼、敏珠尔、章嘉、土观、嘉木样等,他们既有传教布道、著书立说的高僧,也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德。本书即是选取这些众多格鲁派派大师中的杰出人物为之做一略传并结集,使读者在了解各位高僧大德的传法、修身经历的同时,也了解了格鲁派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