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类
-
美国摇滚往事(美)克莱夫·戴维斯,安东尼·德柯蒂斯 著《美国摇滚往事》的出版会让中国唱片业少走十年弯路,“我自己的音乐产业生涯比这时间更长,要追溯到1965年,当时我刚刚开始运营哥伦比亚唱片。这真是长长的一段路——从签约詹妮丝·乔普林(Janis Joplin)到发掘惠特妮·休斯顿(Whitney Houston),从帮助桑塔纳(Santana)在1969年成名,到预见他在30年后戏剧性地回归,所有的故事,都会写进这本书。”
-
跬步千里克劳斯·约翰尼斯《跬步千里》 罗马尼亚现任总统克劳斯?约翰尼斯亲笔传记。以第一人称回顾了从平民家庭到三尺讲台,再从锡比乌市长到国家总统的五十多年风雨人生,是总统本人对过往职业生涯与未来执政理念的自述。平实质朴的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位执政者对一城一国深沉的爱,以及在复杂国际形势中领导共和国走向“经济稳定、社会富足、国家安宁”的坚韧决心。《跬步千里》既是其个人经历的回忆,也是罗马尼亚当代发展史的剪影。
-
陆瘦燕学术评传张镜源《中华中医昆仑》是为我国近百年来150位著名中医药专家编辑出版的传记丛书,是一套具有历史、学术、文化、实用和典藏等多重价值的精品力作,对于广大中医师坚定专业思想、传承中医精髓、提高医德医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本集记载了陆瘦燕与其夫人朱汝功的生平事迹,阐发了其学术思想、医术专长、医风医德和突出贡献。
-
丹青点染两岸情仇秀莉本书图文并茂,文风朴实,用真切朴实的语言、生动感人的故事,详尽描述了台湾著名国画家江明贤的人生和艺术道路,生动形象地活现了一位艺术家热衷于海峡两岸艺术交流的独特情怀。在20世纪80年代末,早年曾赴欧美留学的台湾著名国画家江明贤,冲破种种阻力,打破海峡两岸40年艺术分隔僵局,毅然跨越海峡上空,成为第一位到大陆举办个展的台湾本土画家,填补了自两岸隔绝以来艺术交流的空白,成为国内外众多媒体争相报道的头条新闻。当江明贤回到岛内,被台湾当局以触犯相关规定为由,给他两个严重的处分:一是禁止出境两年,二是被所任大学解聘教授一职。随着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不断升温,江明贤应大陆文化部门邀请多次组织台湾画家到大陆举办联展,组织台湾画家、学生到大陆高等院校进行学术交流,与中央美院携手成功举办两岸美术博士大型交流活动。江明贤创作了大量描绘大陆风光令人称奇的作品, 2011年,他应国务院参事室邀请与大陆著名国画家宋雨桂分别代表两岸主笔合绘“新富春山居图”长卷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立刻在海峡两岸引起轰动。江明贤首次到大陆举办个人画展期间,先后与李可染、吴作人、黄胄、华君武、黄苗子、邓林、刘勃舒、范曾、董寿平、白雪石、张步、王明明、程十发、方曾先、韩天衡等大陆画坛知名大师们会面、餐叙和交流,由他保存的现场录像,如今已成为见证两岸艺术交流最珍贵的史料。28年来,江明贤经常往返于海峡两岸,成为大陆举办海峡两岸艺术交流中的知名人物,见证了海峡两岸艺术界交流随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的变化过程,他在海峡两岸艺术交流中有着传奇的经历,被海峡两岸艺术界亲切称为“行走于海峡两岸艺坛使者”。
-
伟人陶行知刘恩铭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20世纪综合性的文化巨人。《伟人陶行知》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陶行知的生平、事业与思想:从大时代、小环境、求学经历、关联群体、家庭环境等来考察陶行知成长所受的影响;从政治理念、哲学观点、文化思想、教育学说、人格精神等层面来展示陶行知的思想体系;从办学实践、文艺创作、科学教育等层面来体现陶行知的创造成就。
-
李萍滕贞甫《李萍/棒棰岛金苹果文艺丛书》是“棒棰岛金苹果文艺丛书”的一本,书以传主的名字命名。书稿包含“苦乐人生”“慧眼识珠”“春华秋实”三个部分。“苦乐人生”以时间为线索,采用作者自述的形式,详细追溯了作者的生平经历。“慧眼识珠”收录的是其他作家、评论家对作者的创作历程和创作成就的评论。“春华秋实”集中展示了作者的作品并附有简介。此种体例对读者了解作家的创作全貌、深入理解作者及其作品,大有裨益。
-
成龙记范璐暂缺简介...
-
马坚传李振中本书是一本关于回族著名的学者马坚教授的传记。是在原《学者的追求:马坚传》基础上进行的再次修订。改正了部分错别字和标点符号,增加了部分与马坚先生有关的图片及对马坚先生的回忆性文章,开本也进行了更改。该书从编著者与马坚教授的初识写起,讲述了马坚教授在沙甸启蒙,在爱资哈尔大学大学的经历,朝觐麦加,艰难的岁月等,以及他的硕果累累的译著。此外,还配有生平年表及相识之人对马坚教授的纪念文章。本书编著者与马坚先生共事十余年,本书资料翔实,叙述生动,感人至深。
-
彭微萍传彭逢澍,彭逢新 著彭逢澍、彭逢新*的《彭微萍传》是一部20世纪 革命青年的成长史和奋斗史。彭微萍先生青年时期正 处在中国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一方面是军阀 混战,民不聊生;另一方面以孙中山和共产党为代表 的革命力量正在同黑暗势力作殊死的斗争。当孙中山 逝世,蒋介石背叛革命,国共合作破裂之时,中国向 何处去,这样严肃的大问题摆在了每个青年的面前。其后的斗争则*为复杂尖锐。先生虽出生在一个偏僻 的山村,但祖父任过五品同知,父亲人过武备学堂, 算得上是书香门第。先生自幼好学,聪敏过人,虽未 进入正规学校,但年纪轻轻已是诗书满腹。15岁考入 湘乡陶龛小学,开始接受现代教育。17岁考入湘乡东 皋乙种师范讲习所,开始接触共产主义思想,随即加 入共青团,半年后转为共产党员,不久即担任中共湘 区第三特别支部书记,领导湘中地区的革命活动。年 少有为,英气逼人,一个18岁的青年,居然把湘中地 区的革命活动搞得风生水起。1926年秋因为工运问题 ,与湖南省总工会筹备委员会负责人郭亮意见分歧, 年轻气盛的彭微萍竟不告而别,直奔当时的革命中心 广州,不久即以优异成绩考入黄埔军校,在该校政治 部任职。1927年,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进 行“4·12”大屠杀。先生在代校长方鼎英的帮助下 ,逃离魔掌,奔赴武汉,任《革命生活报》编辑。7 月15日汪精卫叛变,不久宁汉合流,革命队伍内部也 发生分裂,这对刚刚20岁的先生是个严峻的考验。为 了继续革命,他离开武汉,回到白色恐怖笼罩下的湖 南,潜伏下来,等待时机。
-
毕谷云张泓毕谷云(1930—)上海人,著名京剧乾旦。“徐(碧云)派”艺术现存杰出的传人,梅兰芳先生关门弟子,曾拜师荀慧生,并向筱派艺术创始人于连泉问艺。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北京先后建立红星京剧团、民生京剧团,任主演兼团长,以演《绿珠坠楼》、《活捉王魁》等戏脍炙人口,同时兼演梅、荀、筱三派名剧,并常演出《续红娘》、后部《玉堂春》等绝响于舞台之作。他对艺术追求孜孜不倦,广征博采、兼收并蓄,梅派的雍容华贵、荀派的俏丽灵动、徐派的矫健传神他演来无不惟妙惟肖。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舞台实践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毕谷云艺术与人生》不以常见的传记体演绎名角艺术人生,而以毕谷云先生本人和同事、朋友撰写的回忆文章及各类新闻报导、剧评、理论文章、采访录等为纲,以其舞台艺术代表作为抓手,囊括了一百五十余帧珍贵的剧照、戏单、海报和其他戏剧史料照片,注重历史感、现场感,力图折射出现当代乾旦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大致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