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大外交
作者:(美)亨利·基辛格(Henry A. Kissinger)著;顾淑馨,林添贵译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01-01
ISBN:9787806179345
定价:¥39.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大外交》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先生最新也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作者凭其致力于外交事务的亲身体验,以其丰富的历史知识、智慧和幽默的文笔,展示了自黎塞留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几十年世界外交政治的诸多重大事件,以其独到见解分析了世界各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提示了美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提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实质。同时,体现了那些对现代世界格局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各国领袖,罗斯社斯大林,丘吉尔、戴高乐、尼克松、毛泽东、周恩来、里根、戈尔巴乔夫等政治家的风采。纵观近三年的历史,从现代国家制度之父红衣主教黎塞留,到罗斯福、斯大林;从德国的统一、德国的两次战败,到战后冷战的开始与结束;本书旁征博引地论述了权利的均衡与外交的艺术塑造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格局。亨利·基辛格凭借其致力于国际事务的经验,运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及智慧幽默的文笔,描述了世界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分析了各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提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渊源,是一部了解近现代世界史的必读之作。
作者简介
亨利·基辛格,于1923年5月27日出生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纽伦堡附近费尔特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原名为海因茨·艾尔弗雷德·基辛格,“亨利”是移民美国之后才改的名字。基辛格成长的年代是德国历史上极为动荡不安的时期。整个20年代,德国社会都不断交织着民族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在此期间,以希特勒为代表的法西斯势力也像霉菌一样迅速滋生起来。到了30年代,基辛格一家也像其他德国犹太人一样,开始被纳粹的排犹主义魔影所笼罩,生活陷于恐惧和苦难之中。童年心理上的巨大阴影使他对人性的本质和人生的痛苦有着比常人更悲观的认识,因而更倾向于接受现实主义对世界的描述。为逃避纳粹带来的失业、贫困和死亡的威胁,1938年,在基辛格15岁的时候,他们全家移民到美国纽约。初到纽约乔治·华盛顿高中念书的基辛格,当时最大的抱负是投考纽约市立大学,毕业后“当一个会计师”。但是随着美国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亨利在1943年加入美军并奔赴欧洲的德国战场。1947年9月,他在退伍后,根据美国战时的“士兵权利法案”,获奖学金进入了哈佛大学。经过寒窗苦读,基辛格以优异成绩从哈佛大学政治系毕业,并立即转入研究生课程。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57年任讲师,1959年升为副教授,1962年任教授,直至1969年离开哈佛进入尼克松政府任职。在哈佛期间,他完成了自己的思想建构,共发表了5部著作,分别是:《核武器与外交政策》(1957年);《选择的必要:美国外交政策的前景》(1961年);《重建的世界——拿破仑之后的欧洲:革命时代的保守主义政治》(1964年,此书是他的博士论文);《麻烦的伙伴:对大西洋联盟的重新评价》(1965年);《美国对外政策,论文三篇》(1969年)。这些著作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作者深受欧洲哲学和历史经验的影响。在哲学和历史观上,他尊崇施宾格勒、汤因比和康德;而在政治理念上,他成了梅特涅的信徒。1969年1月,基辛格出任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此后直到1977年初福特总统下台为止,在长达8年的两届总统任期内,基辛格作为白宫的外交智囊和国务院首脑(1973年9月22日起兼任国务卿),参与制订美国外交政策,执掌外交大权,穿梭于世界各地,权倾朝野,名噪一时,全面推行以现实主义权力观为基调的、“均势”与“实力”相呼应的外交战略。退出公职之后,他成立了以本人名字命名的咨询公司,一面经商赚钱,一面纵论时政。既创造了个人年收入800万美元的高效益,又出版了6本新著,其中最新的一本就是《大外交》。
目录
目录
序 基辛格其人其书
第1章 世界新秩序
第2章 关键人物:西奥多·罗斯福或是伍德罗·威尔逊
第3章 由大一统到势均力敌:黎塞留 威廉一世与皮特
第4章 欧洲协调:英国 奥地利与俄罗斯
第5章 两大革命家:拿破仑三世与俾斯麦
第6章 现实政治自食其果
第7章 步向毁灭的政治机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外交
第8章 卷入战争漩涡:迈向军事毁灭之路
第9章 外交新面貌:威尔逊与凡尔赛和约
第10章 胜利者的困境
第11章 史特瑞斯曼与战败国的复兴
第12章 假象破灭:希特勒的崛起与凡尔赛和约的毁灭
第13章 斯大林待价而沽
第14章 苏德协定
第15章 美国重回战场: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第16章 三种和平途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罗斯福 斯大林与丘吉尔
第17章 冷战的开始
第18章 遏制政策的成功与苦痛
第19章 遏制政策的困境:朝鲜战争
第20章 与共产党人的谈判:阿登纳、丘吉尔与艾森豪威尔
第21章 避开遏制政策:苏伊士运河危机
第22章 匈牙利事件:欧洲的剧变
第23章 赫鲁晓夫的最后通牒:柏林危机1958—1963
第24章 西方联盟的概念:麦克米伦、戴高乐 艾森豪威尔与肯尼迪
第25章 越南:陷入泥淖,杜鲁门与艾森豪威尔
第26章 越南:走向绝望,肯尼迪与约翰逊
第27章 越南:解脱 尼克松
第28章 地缘政治的对外政策:尼克松的三角外交
第29章 国际紧张关系的缓和与不满缓和者
第30章 冷战的结束:里根与戈尔巴乔夫
第31章 关于世界新秩序的重新思考
致谢
序 基辛格其人其书
第1章 世界新秩序
第2章 关键人物:西奥多·罗斯福或是伍德罗·威尔逊
第3章 由大一统到势均力敌:黎塞留 威廉一世与皮特
第4章 欧洲协调:英国 奥地利与俄罗斯
第5章 两大革命家:拿破仑三世与俾斯麦
第6章 现实政治自食其果
第7章 步向毁灭的政治机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外交
第8章 卷入战争漩涡:迈向军事毁灭之路
第9章 外交新面貌:威尔逊与凡尔赛和约
第10章 胜利者的困境
第11章 史特瑞斯曼与战败国的复兴
第12章 假象破灭:希特勒的崛起与凡尔赛和约的毁灭
第13章 斯大林待价而沽
第14章 苏德协定
第15章 美国重回战场: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第16章 三种和平途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罗斯福 斯大林与丘吉尔
第17章 冷战的开始
第18章 遏制政策的成功与苦痛
第19章 遏制政策的困境:朝鲜战争
第20章 与共产党人的谈判:阿登纳、丘吉尔与艾森豪威尔
第21章 避开遏制政策:苏伊士运河危机
第22章 匈牙利事件:欧洲的剧变
第23章 赫鲁晓夫的最后通牒:柏林危机1958—1963
第24章 西方联盟的概念:麦克米伦、戴高乐 艾森豪威尔与肯尼迪
第25章 越南:陷入泥淖,杜鲁门与艾森豪威尔
第26章 越南:走向绝望,肯尼迪与约翰逊
第27章 越南:解脱 尼克松
第28章 地缘政治的对外政策:尼克松的三角外交
第29章 国际紧张关系的缓和与不满缓和者
第30章 冷战的结束:里根与戈尔巴乔夫
第31章 关于世界新秩序的重新思考
致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