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Intranet网络技术及应用
作者:全国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公室组织编写;胡道元主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05-01
ISBN:9787302028895
定价:¥39.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本书全面阐述Intranet网络技术及其应用。Intranet是将Internet技术引入现存的企业网络,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经营和发展需求的一种新型网络,近年来已得到迅速发展。全书共分为五篇:Intranet导论、In-tranet联网技术、Intranet信息服务、Intranet安全以及Intranet应用实例。作者从时代发展的潮流,论述了智能联网年代的形成及其技术革命;从Intranet网络策略,阐述了In-tranet的创建及其应用;重点讲述的Intranet联网技术包括局域网技术、公共通信网、网络操作系统、UNIX平台及WindowsNT平台的TCP/IP联网技术,以及网络计算环境;在Intranet信息服务方面重点讲述了环球信息网WWW的基本概念、服务及管理,并简要介绍了FTP,WAIS,Gopher以及Netscape浏览器服务和配置。本书还用较多篇幅讲述人们十分关注的Intranet安全,涉及的内容有信息系统安全技术标准、安全体系结构、密码技术、分布计算环境DCE安全技术以及WindowsNT分布式安全服务。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网络规划、设计、实施和应用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和工程、数据通信专业学生的教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暂缺《Intranet网络技术及应用》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1篇 Intranet导论
第1章 智能联网年代
1.1 智能联网年代的形成
1.1.1 计算机发展的三个阶段
1.1.2 三种技术的汇合
1.1.3 智能联网年代的形成
1.2 智能联网年代的核心——信息基础设施
1.2.1 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1.2.2 信息产业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产业
1.2.3 电子信息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
1.2.4 什么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1.2.5 NII的基本组成
1.2.6 NII的层次结构
1.3 智能联网年代的雏形——Internet
1.4 智能联网年代的技术革命
1.4.1 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
1.4.2 从传统的半导体到微处理器
1.4.3 从主机系统结构到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1.4.4 网络容量从窄频到宽频
1.4.5 访问设备从笨设备到信息设备
1.4.6 从单媒体到多媒体
1.4.7 从专用系统到开放系统
1.4.8 从无智能网络到智能网络
1.4.9 从手工式的软件开发到面向目标的计算
1.4.10 从GUI到MUI,MUD和MOO
1.5 智能联网年代形成的新经济主要特征
1.5.1 新经济主要特征
1.5.2 数字化经济的强大生命力
1.5.3 网络化经济的新模式
主要参考资料
第2章 Internet
2.1 Internet的形成和发展
2.1.1 Internet的定义
2.1.2 Internet的形成
2.1.3 Internet的发展
2.2 Internet体系结构
2.2.1 Internet体系结构框架
2.2.2 TCP/IP协议概述
2.2.3 TCP/IP协议组
2.3 Internet名字和地址
2.4 连接Internet的方法
2.4.1 通过局域网直接连接
2.4.2 通过电话拨号直接连接
2.4.3 通过电话拨号间接连接
2.4.4 用户选择连接方法的考虑因素
2.5 Internet应用和工具
2.5.1 Internet应用和服务
2.5.2 Internet的基本工具
2.5.3 环球信息网WWW
2.6 Internet展望
2.6.1 Internet发展预测
2.6.2 Internet走向GII的问题
主要参考资料
第3章 企业网络计算
3.1 企业网络计算的背景和挑战
3.2 企业网络计算的组成和特性
3.2.1 企业网络计算的组成
3.2.2 企业网络计算的特性
3.3 开放系统
3.3.1 开放系统定义
3.3.2 驱动开放系统发展的基本要素
3.3.3 开放系统标准
3.4 企业网络开放系统集成技术
3.4.1 FRAMEWORK——应用开发和运行环境
3.4.2 信息系统与网络计算
3.4.3 开放系统对用户策略的影响
3.5 开放系统环境应用可移植框架
3.6 向企业网络计算环境过渡
主要参考资料
第4章 Intranet网策略
4.1 什么是Intranet
4.1.1 1ntranet的定义
4.1.2 Intranet的形成和发展
4.1.3 Intranet的应用
4.1.4 Intranet组成
4.2 创建Intranet的必要性
4.2.1 现代企业经营的需求
4.2.2 Intranet如何满足企业的需求
4.2.3 Intranet的优点
4.2.4 Intranet存在的问题
4.3 Intranet对现代企事业的影响
4.3.1 企业增强竞争力的三要素
4.3.2 Intranet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4.3.3 Intranet对企业组织的影响
4.4 Intranet的应用
4.4.1 企业内部主页
4.4.2 通信处理
4.4.3 支持处理
4.4.4 产品开发处理
4.4.5 运行处理
4.4.6 市场和销售处理
4.4.7 客户支持
4.5 Intranet的建立
4.5.1 Intranet建立的两种模式
4.5.2 建立Intranet
主要参考资料
第2篇 Intranet联网技术
第5章 局域网技术.
5.1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
5.1.1 局域网络定义和特性
5.1.2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
5.1.3 IEEE802.3局域网络
5.1.4 标记环(tokenring)介质访问控制
5.1.5 标记总线(tokenbus)介质访问控制
5.2 高速局域网技术
5.2.1 发展高速局域网的驱动因素
5.2.2 100MbpsEthernet系列
5.2.3 FDDI系列
5.2.4 交换式局城网(SwitchedLAN)
5.2.5 全双工以太网 (fullduplexethernet)
5.2.6 等时以太网 (isochronousethernet)
5.3 FDDI网
5.4 快速以太网
5.4.1 快速以太网类型
5.4.2 快速以太网产品
5.4.3 快速以太网技术
5.5 局域网互联
5.5.1 局域网的互联方式
5.5.2 中继器
5.5.3 网桥
5.5.4 路由器互联方式
5.5.5 互联方式的对比
主要参考资料
第6章 公共通信网
6.1 点到点通信
6.1.1 SLIP协议
6.1.2 PPP协议
6.2 X.25公共分组数据网
6.3 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
6.3.1 什么是ISDN
6.3.2 ISDN系统结构
6.3.3 ISDN协议参考模型
6.4 高速广域网技术
6.4.1 发展高速广域网的驱动因素
6.4.2 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SMDSS
6.4.3 帧中继(FrameRelay)
6.4.4 宽带ISDN和ATM
6.4.5 从窄带到宽带ISDN
6.5 异步转移模式ATM
6.5.1 ATM基本原理
6.5.2 ATM交换和控制
6.5.3 ATM协议参考模型
6.6 移动通信:正在到来的时代
6.6.1 蜂窝技术发展概况
6.6.2 公用分组无线服务
6.6.3 卫星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角色
6.6.4 无线LAN和无线PBX在办公环境中的作用
主要参考资料
第7章 网络操作系统
7.1 概述
7.1.1 操作系统的三个发展阶段
7 .1.2 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
7.2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
7.2.1 什么是网络操作系统
7.2.2 NOS的基本组成
7.3 几种典型的网络操作系统
7.3.1 NetWare系列
7.3.2 LANManager系列
7.3.3 UNIX
7.3.4 OS/2
7.3.5 BanyanVines
7.4 适用于小型局域网的NOS
7.5 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
7.5.1 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展方向
7.5.2 选择网络操作系统的准则
7.5.3 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选择
主要参考资料
第8章 UNIX平台的TCP/IP联网技术
8.1 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
8.1.1 开放系统互连模型简介
8.1.2 局域网与OSI模型相对应的层次功能
8.1.3 OSI模型基本构造技术
8.2 TCP/IP协议
8.2.1 TCP/IP协议层模型
8.2.2 IP协议
8.2.3 传送层协议
8.3 UNIX平台
8.3.1 UNIX的历史
8.3.2 UNIX产品
8.4 TCP/IP网络的建立
8.4.1 IP地址的获取和分配
8.4.2 网卡的配置
8.4.3 路由
8.4.4 系统启动时网络配置
8.5 基于套接字的进程之间通信
8.5.1 引言
8.5.2 基本概念
8.5.3 系统调用和库程序
主要参考资料
第9章 Wind0wsNT平台的TCP/IP
联网技术
9.1 WindowsNT网络
9.1.1 WindowsNT的网络环境
9.1.2 WindowsNT的网络结构
9.2 MicrosoftTCP/IP
9.2.1 MicrosoftTCP/IP协议集
9.2.2 手工配置TCP/IP
9.2.3 自动配置TCP/IP
9.2.4 TCP/IP实用工具
9.3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9.3.1 DHCP概述
9.3.2 配置IP地址——手工与DHCP比较
9.3.3 DHCP需求
9.3.4 DHCP过程
9.3.5 创建DHCP范围
9.3.6 其他DHCP网络配置
9.4 WindowsInternetNameService(WINS)
9.5 域名系统 (DNS)
9.6 WindowsNT的Internet/Intranet服务
9.6.1 I1S和PWS概述
9.6.2 IIS和PWS的特点
9.6.3 安装IIS
9.6.4 安装PWS
9.6.5 配置IIS和PWS
9.6.6 使用InternetExplorer
9.7 WindowsNT的远程访问服务
9.7.1 拨号网络和RAS概述
9.7.2 远程访问协议概述
9.7.3 网关和路由器
9.7.4 Point-to-PointTunnelingProtocol(PPTP)
主要参考资料
第10章 网络计算环境
10.1 网络计算模式的发展
10.1.1 以大型机为中心的计算模式
10.1.2 以服务器为中心的计算模式
10.1.3 小型化和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的出现
10.2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的特点
10.2.1 客户机的特点
10.2.2 服务器的特点
10.2.3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的特点
10.3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优点
10.4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中间件(middle-ware)
10.4.1 中间件产生的背景
10.4.2 中间件的功能与作用
10.5 客户机/服务器类型
10.6 网络计算——分布式计算环境(DCE)概述
10.6.1 DCE的定义
10.6.2 DCE的特征
10.6.3 DCE提供的服务
主要参考资料
第3篇 Intranet信息服务
第11章 环球信息网WWW
11.1 概述
11.1.1 环球信息网WWW的特点
11.1.2 环球信息网的基本概念
11.2 Web浏览器和服务器
11.2.1 浏览器
11.2.2 Web服务器
11.3 环球信息网服务建立
11.3.1 安装预编译好的服务器软件
11.3.2 编译Web服务程序
11.3.3 配置Web系统服务
11.3.4 Web服务安装启动
11.3.5 WWW服务发布
11.4 WWW服务管理
11.4.1 构造URL通用访问地址
11.4.2 设计编写homepage
11.4.3 扩充WWW服务功能
11.4.4 管理日志文件
11.4.5 系统服务运行安全性
11.4.6 WWW访问控制管理
11.4.7 自动目录索引
11.4.8 CGI的安全性
主要参考资料
第12章 FTP服务的配置和管理
12.1 概述
12.1.1 FTP服务
12.1.2 FTP系统概念
12.2 建立FTP服务器
12.3 建立镜像系统(MirrorSites)
12.4 FTP系统管理
主要参考资料
第13章 WAIS广域信息服务的配置和管理
13.1 WAIS系统
13.2 FreeWAIS系统
13.3 FreeWAIS系统管理
主要参考资料
第14章 Gopher服务
14.1 Gopher系统
14.2 建立Gopher系统
主要参考资料
第15章 Netscape浏览器配置和使用
15.1 Netscape视窗
15.2 Netscape浏览环境配置
15.3 Netscape使用
主要参考资料
第4篇 Intranet安全
第16章 Intranet网络安全综述
16.1 计算机安全
16.1.1 计算机安全基础
16.1.2 可信计算机系统
16.1.3 容错计算机系统
16.2 Intranet网络安全需求
16.3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标准
16.4 安全体系结构
16.4.1 ISO/OSI安全体系结构及其实现
16.4.2 采用传统防火墙技术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16.4.3 基于DCE分布计算环境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16.5 分布计算环境DCE安全平台
16.6 信息安全与密码技术
16.7 评估增长的安全操作代价
16.8 网络安全保障工具与产品
主要参考资料
第17章 信息安全与密码技术
17.1 密码概论
17.1.1 问题的提出
17.1.2 密码举例
17.1.3 密码分析简介
17.2 分组密码之一:DES
17.2.1 概述
17.2.2 DES加密算法
17.3 分组密码之二:IDEA密码
17.4 Hash函数与数字签名
17.5 序列密码
17.6 公钥密码系统
17.6.1 RSA公钥密码
17.6.2 背包公钥系统
17.6.3 数字签名
17.6.4 利用传统密码建立公钥密码系统
主要参考资料
第18章 DCE安全技术
18.1 DCE安全服务概述
18.2 DCE安全模型
18.3 DCE安全服务器组成
18.4 凭据(Ticket)和身份认证标记(Authenticator)
18.5 安全RPC
18.6 访问控制列表ACL
主要参考资料
第19章 基于DCE的WebST技术
19.1 WebST的客户机和服务器模型
19.2 应用服务器
19.3 WebST网关和代理服务器
19.4 WebSTRPC和防火墙
19.5 结论
主要参考资料
第20章 Windows NT分布式安全服务
20.1 WindowsNT安全服务概述
20.2 新的目录服务和安全服务
20.2.1 域的层次结构
20.2.2 目录服务和用户账户管理的优点
20.2.3 目录服务与安全服务的关系
20.2.4 域信任关系
20.2.5 委托管理
20.2.6 细粒度访问权限
20.2.7 继承访问权限
20.3 多种安全协议
20.3.1 WindowsNT支持的多种安全协议
20.3.2 安全服务提供方接口
20.3.3 Kerberos身份验证协议
20.4 WindowsNT的Internet安全性
20.4.1 Internet安全框架
20.4.2 使用SSL3.0进行客户身份验证
20.4.3 外部用户的身份验证
20.4.4 证书服务
20.4.5 CryptoAPI版本2.0
20.4.6 商业访问:分布式的合作伙伴
20.5 企业和Internet上的单点登录
20.6 总结
主要参考资料
第5篇 Intranet网络应用
第21章 Intranet网络应用
21.1 EDSIntranet应用
21.2 Intranet应用在日本
21.2.1 节省客户机端的软件费用的实例
21.2.2 减轻远程运行管理工作量的实例
21.2.3 避免软件开发重复投资的实例
21.2.4 提高利用率的实例
21.3 北方电讯的Intranet应用
21.3.1 北方电讯Intranet组成
21.3.2 早期的开发
21.3.3 应用之一:电子邮件集成
21.3.4 应用之二:Intranet安全性
21.3.5 应用之三:客户支持
21.3.6 应用之四:InConference
21.3.7 应用之五:信息资源网
21.3.8 应用之六:RealEstate
21.3.9 应用之七:Sales.Com
21.3.10 应用之八:Intranet技术展示会
主要参考资料
第1篇 Intranet导论
第1章 智能联网年代
1.1 智能联网年代的形成
1.1.1 计算机发展的三个阶段
1.1.2 三种技术的汇合
1.1.3 智能联网年代的形成
1.2 智能联网年代的核心——信息基础设施
1.2.1 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1.2.2 信息产业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产业
1.2.3 电子信息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
1.2.4 什么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1.2.5 NII的基本组成
1.2.6 NII的层次结构
1.3 智能联网年代的雏形——Internet
1.4 智能联网年代的技术革命
1.4.1 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
1.4.2 从传统的半导体到微处理器
1.4.3 从主机系统结构到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1.4.4 网络容量从窄频到宽频
1.4.5 访问设备从笨设备到信息设备
1.4.6 从单媒体到多媒体
1.4.7 从专用系统到开放系统
1.4.8 从无智能网络到智能网络
1.4.9 从手工式的软件开发到面向目标的计算
1.4.10 从GUI到MUI,MUD和MOO
1.5 智能联网年代形成的新经济主要特征
1.5.1 新经济主要特征
1.5.2 数字化经济的强大生命力
1.5.3 网络化经济的新模式
主要参考资料
第2章 Internet
2.1 Internet的形成和发展
2.1.1 Internet的定义
2.1.2 Internet的形成
2.1.3 Internet的发展
2.2 Internet体系结构
2.2.1 Internet体系结构框架
2.2.2 TCP/IP协议概述
2.2.3 TCP/IP协议组
2.3 Internet名字和地址
2.4 连接Internet的方法
2.4.1 通过局域网直接连接
2.4.2 通过电话拨号直接连接
2.4.3 通过电话拨号间接连接
2.4.4 用户选择连接方法的考虑因素
2.5 Internet应用和工具
2.5.1 Internet应用和服务
2.5.2 Internet的基本工具
2.5.3 环球信息网WWW
2.6 Internet展望
2.6.1 Internet发展预测
2.6.2 Internet走向GII的问题
主要参考资料
第3章 企业网络计算
3.1 企业网络计算的背景和挑战
3.2 企业网络计算的组成和特性
3.2.1 企业网络计算的组成
3.2.2 企业网络计算的特性
3.3 开放系统
3.3.1 开放系统定义
3.3.2 驱动开放系统发展的基本要素
3.3.3 开放系统标准
3.4 企业网络开放系统集成技术
3.4.1 FRAMEWORK——应用开发和运行环境
3.4.2 信息系统与网络计算
3.4.3 开放系统对用户策略的影响
3.5 开放系统环境应用可移植框架
3.6 向企业网络计算环境过渡
主要参考资料
第4章 Intranet网策略
4.1 什么是Intranet
4.1.1 1ntranet的定义
4.1.2 Intranet的形成和发展
4.1.3 Intranet的应用
4.1.4 Intranet组成
4.2 创建Intranet的必要性
4.2.1 现代企业经营的需求
4.2.2 Intranet如何满足企业的需求
4.2.3 Intranet的优点
4.2.4 Intranet存在的问题
4.3 Intranet对现代企事业的影响
4.3.1 企业增强竞争力的三要素
4.3.2 Intranet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4.3.3 Intranet对企业组织的影响
4.4 Intranet的应用
4.4.1 企业内部主页
4.4.2 通信处理
4.4.3 支持处理
4.4.4 产品开发处理
4.4.5 运行处理
4.4.6 市场和销售处理
4.4.7 客户支持
4.5 Intranet的建立
4.5.1 Intranet建立的两种模式
4.5.2 建立Intranet
主要参考资料
第2篇 Intranet联网技术
第5章 局域网技术.
5.1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
5.1.1 局域网络定义和特性
5.1.2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
5.1.3 IEEE802.3局域网络
5.1.4 标记环(tokenring)介质访问控制
5.1.5 标记总线(tokenbus)介质访问控制
5.2 高速局域网技术
5.2.1 发展高速局域网的驱动因素
5.2.2 100MbpsEthernet系列
5.2.3 FDDI系列
5.2.4 交换式局城网(SwitchedLAN)
5.2.5 全双工以太网 (fullduplexethernet)
5.2.6 等时以太网 (isochronousethernet)
5.3 FDDI网
5.4 快速以太网
5.4.1 快速以太网类型
5.4.2 快速以太网产品
5.4.3 快速以太网技术
5.5 局域网互联
5.5.1 局域网的互联方式
5.5.2 中继器
5.5.3 网桥
5.5.4 路由器互联方式
5.5.5 互联方式的对比
主要参考资料
第6章 公共通信网
6.1 点到点通信
6.1.1 SLIP协议
6.1.2 PPP协议
6.2 X.25公共分组数据网
6.3 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
6.3.1 什么是ISDN
6.3.2 ISDN系统结构
6.3.3 ISDN协议参考模型
6.4 高速广域网技术
6.4.1 发展高速广域网的驱动因素
6.4.2 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SMDSS
6.4.3 帧中继(FrameRelay)
6.4.4 宽带ISDN和ATM
6.4.5 从窄带到宽带ISDN
6.5 异步转移模式ATM
6.5.1 ATM基本原理
6.5.2 ATM交换和控制
6.5.3 ATM协议参考模型
6.6 移动通信:正在到来的时代
6.6.1 蜂窝技术发展概况
6.6.2 公用分组无线服务
6.6.3 卫星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角色
6.6.4 无线LAN和无线PBX在办公环境中的作用
主要参考资料
第7章 网络操作系统
7.1 概述
7.1.1 操作系统的三个发展阶段
7 .1.2 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
7.2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
7.2.1 什么是网络操作系统
7.2.2 NOS的基本组成
7.3 几种典型的网络操作系统
7.3.1 NetWare系列
7.3.2 LANManager系列
7.3.3 UNIX
7.3.4 OS/2
7.3.5 BanyanVines
7.4 适用于小型局域网的NOS
7.5 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
7.5.1 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展方向
7.5.2 选择网络操作系统的准则
7.5.3 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选择
主要参考资料
第8章 UNIX平台的TCP/IP联网技术
8.1 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
8.1.1 开放系统互连模型简介
8.1.2 局域网与OSI模型相对应的层次功能
8.1.3 OSI模型基本构造技术
8.2 TCP/IP协议
8.2.1 TCP/IP协议层模型
8.2.2 IP协议
8.2.3 传送层协议
8.3 UNIX平台
8.3.1 UNIX的历史
8.3.2 UNIX产品
8.4 TCP/IP网络的建立
8.4.1 IP地址的获取和分配
8.4.2 网卡的配置
8.4.3 路由
8.4.4 系统启动时网络配置
8.5 基于套接字的进程之间通信
8.5.1 引言
8.5.2 基本概念
8.5.3 系统调用和库程序
主要参考资料
第9章 Wind0wsNT平台的TCP/IP
联网技术
9.1 WindowsNT网络
9.1.1 WindowsNT的网络环境
9.1.2 WindowsNT的网络结构
9.2 MicrosoftTCP/IP
9.2.1 MicrosoftTCP/IP协议集
9.2.2 手工配置TCP/IP
9.2.3 自动配置TCP/IP
9.2.4 TCP/IP实用工具
9.3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9.3.1 DHCP概述
9.3.2 配置IP地址——手工与DHCP比较
9.3.3 DHCP需求
9.3.4 DHCP过程
9.3.5 创建DHCP范围
9.3.6 其他DHCP网络配置
9.4 WindowsInternetNameService(WINS)
9.5 域名系统 (DNS)
9.6 WindowsNT的Internet/Intranet服务
9.6.1 I1S和PWS概述
9.6.2 IIS和PWS的特点
9.6.3 安装IIS
9.6.4 安装PWS
9.6.5 配置IIS和PWS
9.6.6 使用InternetExplorer
9.7 WindowsNT的远程访问服务
9.7.1 拨号网络和RAS概述
9.7.2 远程访问协议概述
9.7.3 网关和路由器
9.7.4 Point-to-PointTunnelingProtocol(PPTP)
主要参考资料
第10章 网络计算环境
10.1 网络计算模式的发展
10.1.1 以大型机为中心的计算模式
10.1.2 以服务器为中心的计算模式
10.1.3 小型化和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的出现
10.2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的特点
10.2.1 客户机的特点
10.2.2 服务器的特点
10.2.3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的特点
10.3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优点
10.4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中间件(middle-ware)
10.4.1 中间件产生的背景
10.4.2 中间件的功能与作用
10.5 客户机/服务器类型
10.6 网络计算——分布式计算环境(DCE)概述
10.6.1 DCE的定义
10.6.2 DCE的特征
10.6.3 DCE提供的服务
主要参考资料
第3篇 Intranet信息服务
第11章 环球信息网WWW
11.1 概述
11.1.1 环球信息网WWW的特点
11.1.2 环球信息网的基本概念
11.2 Web浏览器和服务器
11.2.1 浏览器
11.2.2 Web服务器
11.3 环球信息网服务建立
11.3.1 安装预编译好的服务器软件
11.3.2 编译Web服务程序
11.3.3 配置Web系统服务
11.3.4 Web服务安装启动
11.3.5 WWW服务发布
11.4 WWW服务管理
11.4.1 构造URL通用访问地址
11.4.2 设计编写homepage
11.4.3 扩充WWW服务功能
11.4.4 管理日志文件
11.4.5 系统服务运行安全性
11.4.6 WWW访问控制管理
11.4.7 自动目录索引
11.4.8 CGI的安全性
主要参考资料
第12章 FTP服务的配置和管理
12.1 概述
12.1.1 FTP服务
12.1.2 FTP系统概念
12.2 建立FTP服务器
12.3 建立镜像系统(MirrorSites)
12.4 FTP系统管理
主要参考资料
第13章 WAIS广域信息服务的配置和管理
13.1 WAIS系统
13.2 FreeWAIS系统
13.3 FreeWAIS系统管理
主要参考资料
第14章 Gopher服务
14.1 Gopher系统
14.2 建立Gopher系统
主要参考资料
第15章 Netscape浏览器配置和使用
15.1 Netscape视窗
15.2 Netscape浏览环境配置
15.3 Netscape使用
主要参考资料
第4篇 Intranet安全
第16章 Intranet网络安全综述
16.1 计算机安全
16.1.1 计算机安全基础
16.1.2 可信计算机系统
16.1.3 容错计算机系统
16.2 Intranet网络安全需求
16.3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标准
16.4 安全体系结构
16.4.1 ISO/OSI安全体系结构及其实现
16.4.2 采用传统防火墙技术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16.4.3 基于DCE分布计算环境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16.5 分布计算环境DCE安全平台
16.6 信息安全与密码技术
16.7 评估增长的安全操作代价
16.8 网络安全保障工具与产品
主要参考资料
第17章 信息安全与密码技术
17.1 密码概论
17.1.1 问题的提出
17.1.2 密码举例
17.1.3 密码分析简介
17.2 分组密码之一:DES
17.2.1 概述
17.2.2 DES加密算法
17.3 分组密码之二:IDEA密码
17.4 Hash函数与数字签名
17.5 序列密码
17.6 公钥密码系统
17.6.1 RSA公钥密码
17.6.2 背包公钥系统
17.6.3 数字签名
17.6.4 利用传统密码建立公钥密码系统
主要参考资料
第18章 DCE安全技术
18.1 DCE安全服务概述
18.2 DCE安全模型
18.3 DCE安全服务器组成
18.4 凭据(Ticket)和身份认证标记(Authenticator)
18.5 安全RPC
18.6 访问控制列表ACL
主要参考资料
第19章 基于DCE的WebST技术
19.1 WebST的客户机和服务器模型
19.2 应用服务器
19.3 WebST网关和代理服务器
19.4 WebSTRPC和防火墙
19.5 结论
主要参考资料
第20章 Windows NT分布式安全服务
20.1 WindowsNT安全服务概述
20.2 新的目录服务和安全服务
20.2.1 域的层次结构
20.2.2 目录服务和用户账户管理的优点
20.2.3 目录服务与安全服务的关系
20.2.4 域信任关系
20.2.5 委托管理
20.2.6 细粒度访问权限
20.2.7 继承访问权限
20.3 多种安全协议
20.3.1 WindowsNT支持的多种安全协议
20.3.2 安全服务提供方接口
20.3.3 Kerberos身份验证协议
20.4 WindowsNT的Internet安全性
20.4.1 Internet安全框架
20.4.2 使用SSL3.0进行客户身份验证
20.4.3 外部用户的身份验证
20.4.4 证书服务
20.4.5 CryptoAPI版本2.0
20.4.6 商业访问:分布式的合作伙伴
20.5 企业和Internet上的单点登录
20.6 总结
主要参考资料
第5篇 Intranet网络应用
第21章 Intranet网络应用
21.1 EDSIntranet应用
21.2 Intranet应用在日本
21.2.1 节省客户机端的软件费用的实例
21.2.2 减轻远程运行管理工作量的实例
21.2.3 避免软件开发重复投资的实例
21.2.4 提高利用率的实例
21.3 北方电讯的Intranet应用
21.3.1 北方电讯Intranet组成
21.3.2 早期的开发
21.3.3 应用之一:电子邮件集成
21.3.4 应用之二:Intranet安全性
21.3.5 应用之三:客户支持
21.3.6 应用之四:InConference
21.3.7 应用之五:信息资源网
21.3.8 应用之六:RealEstate
21.3.9 应用之七:Sales.Com
21.3.10 应用之八:Intranet技术展示会
主要参考资料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