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理性的毁灭:非理性主义的道路-从谢林到希特勒

理性的毁灭:非理性主义的道路-从谢林到希特勒

作者:(匈)卢卡奇(Georg Lukacs)著;王玖兴[等]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究所西方哲学史研究室编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05-01

ISBN:9787209001212

定价:¥2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的大部分篇幅分析、评述了非理性主义的各个流派。他除了根据异常丰富的史料论述了德国自1848年革命以来社会政治经济形势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而外,还从考察谢林、叔本华、尼采起,依次批判了狄尔泰、席美尔、史宾格勒,分析了新黑格尔主义和德国社会学派及其代表人物托尼斯、韦伯、曼海姆和施密特;特别从哲学上揭露了希特勒理论家哥比诺、张伯伦、罗森堡的反动的种族主义理论;还考察了战后才盛行起来的存在主义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基尔克戈尔、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和萨特等。
作者简介
暂缺《理性的毁灭:非理性主义的道路-从谢林到希特勒》作者简介
目录
序言:论帝国主义时期中的国际现象非理性主义
第一章 关于德国历史发展的一些特征
第二章 两次革命之间非理性主义的建立
对现代非理性主义历史的基本评述
非理性主义的最初表现形式——谢林的“理智直观”
谢林的晚期哲学
叔本华
基尔克戈尔
第三章 尼采——帝国主义时期的非理性主义的创始人
第四章 帝国主义德国的生命哲学
生命哲学的本质和作用
帝国主义的生命哲学的创始人狄尔泰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生命哲学
战时和战后时期
“相对稳定化”的生命哲学
寄生的主观主义的圣灰星期三
法西斯以前的和法西斯的生命哲学
第五章 新黑格乐主义
第六章 帝国主义时期德国社会学
社会学的发生
德国社会学的初期
斐迪南·托尼斯与德国社会学新学派的建立
威廉时代的德国社会学
自由社会学的投降
前法西斯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社会学
第七章 社会达尔文主义、种族主义与法西斯主义
十八世纪种族主义的发端
哥比诺与种族主义的创立
社会达尔文主义
H·S·张伯伦是现代种族主义的奠基人
“国家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作为德国帝国主义哲学在煽动性宣传上的综合
后记:论战后的非理性主义
译者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