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多变量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方法
作者:李春文,冯元琨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1-08-01
ISBN:9787302008408
定价:¥64.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现代通信领域的最新技术,并对它们作了客观的比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T1/E1系统、X.25、B—ISDN、SS7、FDDI、MAN/SMDS、ATM、住宅宽带以及移动通信系统、IPv6等。全书各部分的内容各有侧重并且涵盖全面,适合作为大专院校、研究院所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通信领域的专业人员学习参考。本社已于1998年出版了一套“ATM及B—ISDN技术丛书”的影印原文版。该丛书发行后,颇受欢迎。应广大读者要求,现又推出这套丛书的中文版,本书是其中的一本。
作者简介
暂缺《多变量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方法》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篇 ATM宽带网络技术基础
第1章 绪论
1. 1 引言
1. 2 当前的电信基础设施
1. 3 目前及将来的要求
1. 3. 1 缩小规模及利用外部资源必须依靠电信
1. 3. 2 当前的系统:太多还是太少
1. 3. 3 租用线路的费用
1. 4 虚拟公司与虚拟网络
1. 5 快速中继网与ATM
1. 6 ATM的发展
1. 7 ATM的应用
1. 8 快速中继网与SONET
1. 9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
1. 10 本章小结
第2章 模拟和数字系统的特征
2. 1 引言
2. 2 模拟系统
2. 3 周. 频率和周期
2. 4 带宽
2. 5 宽带和基带信号
2. 6 信道(链路)容量
2. 6. 1 无噪音信道和哈里奈. 魁斯持
2. 6. 2 有噪音的信道
2. 6. 3 信噪比
2. 7 模—数转换过程
2. 7. 1 采样. 量化及编码
2. 7. 2 其他编码方案
2. 8 数字网络中的定时和同步
2. 9 准同步网络
2. 10 同步时钟层次
2. 11 术语辨析
2. 12 受控的和非受控的滑移
2. 13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层协议. ATM和SONBT的体系结构
3. 1 引言
3. 2 协议与OSI模型
3. 3 服务提供者的概念
3. 4 ATM及其模型
3. 5 协议实体
3. 6 服务访问点(SAP)
3. 7 ATM与OSI的层
3. 8 网际协议(TCP/IP)
3. 8. 1 网际层
3. 8. 2 IP功能
3. 8. 3 IP地址
3. 8. 4 TCP操作
3. 8. 5 TCP端口
3. 9 OSI的网络层及传输层
3. 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成熟的技术
4. 1 引言
4. 2 交换系统的比较
4. 3 T1/E1系统
4. 3. 1 T1与E1的用途
4. 3. 2 典型拓扑结构
4. 3. 3 T1与E1的层次
4. 3. 4 T1/E1的PDU
4. 3. 5 T1/E1的小结
4. 4 X. 25网络
4. 4. 1 X. 25的用途
4. 4. 2 典型拓扑结构
4. 4. 3 X. 25的层次
4. 4. 4 X. 25的PDU
4. 4. 5 X. 25的其他值得注意的地方
4. 4. 6 x. 25的小结
4. 5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4. 5. 1 ISDN的用途
4. 5. 2 典型拓扑结构
4. 5. 3 ISDN的层
4. 5. 4 ISDN的PDU
4. 5. 5 1SDN小结
4. 6 7 号信令系统(SS7)
4. 6. 1 SS7的用途
4. 6. 2 典型拓扑结构
4. 6. 3 SS7的层
4. 6. 4 SS7的PDU
4. 6. 5 SS7小结
4. 7 ATM与SONET:网络功能是减弱还是增强了
4. 8 本章小结
第5章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模型
5. 1 引言
5. 2 ISDN和B—ISDN
5. 3 ATM与B—ISDN模型
5. 4 B—ISDN的功能
5. 5 B—ISDN的业务
5. 6 本章小结
第6章 异步传输模式(ATM)基础
6. 1 引言
6. 2 ATM的用途
6. 3 相关的标准
6. 4 ATM网络拓扑
6. 5 ATM层
6. 6 AAL. ATM层与网络的关系
6. 6. 1 各层与OSI分层结构的对应关系
6. 6. 2 服务定义和原语的参考章节
6. 7 典型的协议栈
6. 8 ATM的PDU(信元)
6. 8. 1 两个标识符的使用
6. 8. 2 元信令信元及其它信元
6. 9 选择信元大小的依据
6. 9. 1 网络透明操作
6. 9. 2 差错及差错率
6. 9. 3 差错纠正与检测
6. 9. 4 信元丢弃的概率
6. 9. 5 采用信元方法的开销
6. 9. 6 传输延时
6. 10 ATM标号
6. 11 信元中继载体业务(CRBS)
6. 12 ATM接口
6. 13 ATM的主要规范
6. 14 本章小结
第7章 ATM适配层(AAL)
7. 1 引言
7. 2 AAL的主要任务
7. 3 AAL的子层
7. 4 话务的分类
7. 5 选择AAL类型的依据
7. 6 将CS划分为更细的子层
7. 7 AAL命名约定
7. 8 1类AAL(AALl)
7. 8. 1 AALl的PDU
7. 8. 2 AALl的操作模式
7. 8. 3 同步与时钟恢复
7. 8. 4 在T1链路上传输1类AAL话务
7. 9 2 类AAL(AAL2)
7. 10 话音分组
7. 10. 1 将样值组合成块
7. 10. 2 话音分组
7. 10. 3 在接收端重构分组
7. 11 用于数据传输的3. 4. 3/4及5类AAL
7. 11. 1 ATM之前采用的通信完整性管理方法
7. 11. 2 ATM的话务完整性管理方法
7. 12 最初的3类和4类AAL(AAL3. AAL4)
7. 13 AAL 3/4
7. 13. 1 AAL3/4的命名约定
7. 13. 2 AAL3/4的PDU
7. 13. 3 AAL3/4的头部和尾部
7. 13. 4 AAL3/4排序和识别操作
7. 13. 5 完整的SAR—PDU和CPCS—PDU的例子
7. 13. 6 AAL3/4的功能模型
7. 14 5类AAL(AAL5)
7. 14. 1 AAL5的结构
7. 14. 2 AAL5的PDU
7. 15 一种新的类型——可用位速率(ABR)
7. 16 AAL/ATM原语
7. 17 本章小结
第8章 ATM交换操作
8. 1 引言
8. 2 ATM交换
8. 3 空间和时间交换
8. 4 数字交叉连接
8. 5 交换结构
8. 6 多路复用和标志映射
8. 7 交换技术
8. 7. 1 共享存储器交换机
8. 7. 2 共享总线交换机
8. 7. 3 纵横制交换机
8. 7. 4 多级交换
8. 7. 5 Banyan和Delta交换网络
8. 8 ATM交换机举例
8. 9 本章小结
第9章 话务管理
9. 1 引言
9. 2 ATM网络中的话务管理
9. 3 话务控制和拥塞控制
9. 4 带宽分配
9. 5 可变时延的处理
9. 6 连接容许控制(CAC)过程
9. 7 使用参数控制(UPC)
9. 8 网络—用户接口中的性能参数
9. 9 用户—网络接口的话务管理——基本概念
9. 10 将话务复用到信元中
9. 10. 1 令牌池和漏桶方法
9. 10. 2 资源分配
9. 11 用户—网络接口中的ATM载体服务属性
9. 12 话务控制和拥塞控制
9. 13 信元到达速率和信元间隔
9. 14 ATM信元的传输性能参数
9. 15 ATM层服务质量(QOS)的规定
9. 16 ATM论坛ITU—T的话务控制和拥塞控制
9. 16. 1 通用信元速率算法(GCRA)
9. 16. 2 峰值信元速率参考模型
9. 16. 3 信元时延变化(CDV)容差
9. 17 利用可用比特率(ABR)管理局域网的话务量
9. 17. 1 ABR操作举例
9. 17. 2 反馈类型
9. 18 在接收方重建时延的过程
9. 19 本章小结
第10章 呼叫与连接控制
10. 1 引言
10. 2 ATM按需连接
10. 3 ATM地址
10. 4 连接控制消息
lo. 5 连接的建立与清除
10. 6 Q. 2931的定时器与状态
10. 7 连接控制举例
10. 7. 1 连接的建立
10. 7. 2 连接的释放
10. 7. 3 重启动过程
10. 7. 4 状态查询
10. 7. 5 添加用户
10. 7. 6 丢弃用户
10. 7. 7 信令AAL的重置与故障
10. 8 Q. 2931消息与信息元素的功能
10. 8. 1 呼叫控制消息
10. 8. 2 重启动操作消息
10. 8. 3 添加和丢弃用户消息
10. 8. 4 信息元素的说明
10. 9 Q. 2931消息举例
10. 9. 1 编码规则
10. 9. 2 AAL参数
10. 9. 3 AAL 3/4与AAL 5
10. 9. 4 用户话务描述符
10. 10 本章小结
第11章 与ATM网络的互通
11. 1 引言
11. 2 ATM网络作为其他网络的主干
11. 3 用Q. 2931支持协议性能(隧道技术)
11. 4 宽带低层信息元素
11. 5 网络—网络接口
11. 6 ATM B—ISDN电信公司间接口(B—ICl)
11. 6. 1 B—ICI的物理层需求
11. 6. 2 B—ICI的话务管理
11. 6. 3 参考话务负载
11. 6. 4 B—ICI的层管理操作
11. 7 具体的网络互通服务
11. 7. 1 PVC信元中继服务(CRS)
11. 7. 2 PVC电路仿真服务(CES)
11. 7. 3 PVC的帧中继服务(FRS)
11. 7. 4 SMDS服务
11. 8 局域网的ATM主干网
11. 8. 1 ATM局域网仿真
11. 8. 2 ATM边际路由器
11. 8. 3 ATM虚拟路由器
11. 9 RFCl483与RFCl577
11. 9. 1 ATM数据交换接口(Dxl)
11. 9. 2 DxI模式
11. 9. 3 DxI对帧中继的支持
11. 10 本章小节
第12章 同步光纤网(SONET)
12. 1 引言
12. 2 SONET的用途
12. 3 当前的传输系统与SONET
12. 4 SONET基础
12. 5 同步网络
12. 6 光纤——SONET的基石
12. 7 相关的协议
12. 8 SONET的典型拓扑结构
12. 9 SONET的层
12. 10 自动保护交换(APS)
12. 11 载荷与信包
12. 11. 1 信包
12. 11. 2 将ATM信元映射到SONET信包中
12. 12 净荷指针
12. 13 映射与多路复用操作
12. 14 SONET设备
12. 15 SONET的渗透发展
12. 16 本章小结
第13章 信令:操作. 管理与维护(0AM)
13. 1 网络管理模型
13. 2 OAM操作
13. 3 U-面和M-面的ATM功能
13. 3. 1 U—面操作
13. 3. 2 M—面操作
13. 3. 3 端到端流和分段流
13. 4 SONET的oAM功能
13. 4. 1 维护与告警监督
13. 4. 2 故障状态
13. 4. 3 告警指示信号(AIS). FERF与黄色信号
13. 4. 4 进入故障状态后的补救措施举例
13. 5 OAM头部
13. 5. 1 段开销
13. 5. 2 线路开销
13. 5. 3 STS通路开销(STS POH)
13. 5. 4 ATM使用的OAM字节
13. 5. 5 用净荷指针排除定时故障
13. 6 ATM层的OAM
13. 6. 1 故障管理
13. 6. 2 性能管理
13. 6. 3 激活/停用
13. 7 ATM管理信息库(MIB)
13. 8 中间本地管理接口(ILMI)
13. 8. 1 ILMI的MIB组
13. 8. 2 ATM的MIB(RFC 1695)
13. 8. 3 ATM MIB组
13. 9 ILMI MIB与ATM MIB
13. 10 层管理从TM原语
13. 11 信令类型
13. 12 本章小结
第14章 物理层为ATM提供的服务
14. 1 引言
14. 2 可供ATM选择的物理层
14. 3 ATM/物理层原语
14. 4 ATM到SONET STS—3c的映射
14. 5 ATM到DS3的映射
14. 6 ATM到100Mbps多模光纤接口的映射
14. 7 ATM到155. 52Mbps专用UNI的映射
14. 7. 1 多模光纤接口
14. 7. 2 屏蔽双绞线接口
14. 8 51. 84Mbps及子速率专用UNI
14. 9 DSl. DS3和CEPT净荷到肋NET帧的映射
14. 9. 1 VT/VC结构
14. 9. 2 浮动和锁定的VT模式
14. 10 ATM和SONET的互通
14. 11 本章小结
第15章 ATM市场
15. 1 引言
15. 2 T1/E1上的ATM
15. 3 试验和测试
15. 4 ATM厂商
15. 5 DEC和IBM的ATM产品
15. 6 ATM在欧洲的进展
15. 7 最后的一些思考
缩略语
参考文献
第II篇 ATM宽带网络信令
第1章 概述
1. 1 信令系统的用途
1. 2 传输系统和信令系统
1. 3 窄带传输与信令网络
1. 3. 1 T1系统
1. 3. 2 x. 25和分组交换系统
1. 3. 3 7号信令系统(SS7)
1. 3. 4 窄带信令存在的问题
1. 4 宽带信令网络
1. 5 为什么不只用SS7
1. 6 本章小结
第2章 ISDN和B—ISDN的体系结构
2. 1 接口与功能组
2. 2 ISDN逻辑信道概念
2. 3 典型的ISDN配置
2. 4 ISDN的层
2. 5 什么是B—ISDN
2. 6 B—ISDN的功能实体和参考点
2. 7 各层的主要功能
2. 8 宽带业务分类
2. 9 本章小结
第3章 ATM体系结构
3. 1 ATM体系结构
3. 2 为什么对ATM感兴趣
3. 3 ATM和B—ISDN
3. 4 ATM各层
3. 5 虚电路和VPCI, VPI以及VCI
3. 6 ATM信元和信头
3. 7 AAL详解
3. 8 本章小结
第4章 7号信令系统体系结构
4. 1 早期的信令
4. 2 公共信道信令
4. 3 SS7的基本原理
4. 4 SS7拓扑结构举例
4. 5 SS7节点的功能
4. 5. 1 业务交换点(SSP)
4. 5. 2 信令传输点(STP)
4. 5. 3 业务控制点(SCP)
4. 5. 4 SS7的层
4. 6 SS7标识符和编号方案
4. 7 本章小结
第5章 寻址. SAP. 原语和PDU
5. 1 显式地址和标签
5. 2 路由选择简述
5. 3 ATM地址方案
5. 4 E. 164地址方案
5. 5 服务访问点(SAP)
5. 5. 1 如何使用原语(业务定义)
5. 5. 2 业务定义与协议规范的关系
5. 6 连接映射
5. 7 其他重要概念
5. 8 ATM对oSI模型的使用
5. 9 宽带信令栈和用户层
5. 10 本章小结
第6章 SAAL. SSCOP和SSCF
6. 1 SAAL在宽带信令各层中的位置
6. 2 SAAL的功能
6. 2. 1 SSCF的功能
6. 2. 2 SSCOP的功能
6. 2. 3 SSCS层管理(LM)的功能
6. 3 SAAL原语与信号操作
6. 3. 1 层及其相关的原语和信号
6. 3. 2 SSCF与MTP3之间的原语和信号
6. 3. 3 SSCoP—SSCF和SSCOP—层管理(LM)之间的信号
6. 3. 4 层管理与SSCF之间的信号
6. 4 SSCoP和CPCS之间的信号
6. 5 差错代码
6. 6 SSCOP操作详述
6. 6. 1 SSCOP PDU
6. 6. 2 SSCOP“内务处理”操作举例
6. 6. 3 SSCOP传送信令业务举例
6. 7 SAAL实体与MTP3的关系
6. 8 本章小结
第7章 UNI信令
7. 1 宽带信令栈
7. 2 UNI消息和信息单元
7. 2. 1 消息格式
7. 2. 2 消息
7. 2. 3 信息单元(IE)
7. 3 UNI操作综述
7. 4 UNI操作详述
7. 4. 1 连接建立操作
7. 4. 2 连接释放操作
7. 4. 3 重启动操作
7. 4. 4 状态查询操作
7. 4. 5 添加用户操作
7. 4. 6 脱离用户操作
7. 5 Q. 2931消息信息单元详述
7. 5. 1 AAL信息单元
7. 5. 2 宽带低层信息单元
7. 6 ATM论坛UNl4. 0版变体
7. 7 本章小结
第8章 B—ISUP信令
8. 1 B—ISUP的用途
8. 2 B—ISUP不做什么
8. 3 B—ISUP在宽带信令各层中的位置
8. 4 SS7MTP对B—ISUP的支持
8. 5 B-ISUP操作综述
8. 5. 1 中继线组和VPCI
8. 5. 2 建立虚电路
8. 6 B—ISUP NNI消息与参数
8. 6. 1 消息
8. 6. 2 消息中的参数
8. 7 B—ISUP操作举例
8. 8 B—ISUP体系结构详述
8. 9 本章小结
第9章 UNI与NNI之间的操作
9. 1 典型的呼叫建立和释放操作
9. 2 UNI及NNI消息与信息单元之间的映射
9. 3 本章小结
附录 8A:B—ISUP消息中的参数
附录 8B:B—ISUP接口. 原语和原语参数
第1章 绪论
1. 1 引言
1. 2 当前的电信基础设施
1. 3 目前及将来的要求
1. 3. 1 缩小规模及利用外部资源必须依靠电信
1. 3. 2 当前的系统:太多还是太少
1. 3. 3 租用线路的费用
1. 4 虚拟公司与虚拟网络
1. 5 快速中继网与ATM
1. 6 ATM的发展
1. 7 ATM的应用
1. 8 快速中继网与SONET
1. 9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
1. 10 本章小结
第2章 模拟和数字系统的特征
2. 1 引言
2. 2 模拟系统
2. 3 周. 频率和周期
2. 4 带宽
2. 5 宽带和基带信号
2. 6 信道(链路)容量
2. 6. 1 无噪音信道和哈里奈. 魁斯持
2. 6. 2 有噪音的信道
2. 6. 3 信噪比
2. 7 模—数转换过程
2. 7. 1 采样. 量化及编码
2. 7. 2 其他编码方案
2. 8 数字网络中的定时和同步
2. 9 准同步网络
2. 10 同步时钟层次
2. 11 术语辨析
2. 12 受控的和非受控的滑移
2. 13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层协议. ATM和SONBT的体系结构
3. 1 引言
3. 2 协议与OSI模型
3. 3 服务提供者的概念
3. 4 ATM及其模型
3. 5 协议实体
3. 6 服务访问点(SAP)
3. 7 ATM与OSI的层
3. 8 网际协议(TCP/IP)
3. 8. 1 网际层
3. 8. 2 IP功能
3. 8. 3 IP地址
3. 8. 4 TCP操作
3. 8. 5 TCP端口
3. 9 OSI的网络层及传输层
3. 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成熟的技术
4. 1 引言
4. 2 交换系统的比较
4. 3 T1/E1系统
4. 3. 1 T1与E1的用途
4. 3. 2 典型拓扑结构
4. 3. 3 T1与E1的层次
4. 3. 4 T1/E1的PDU
4. 3. 5 T1/E1的小结
4. 4 X. 25网络
4. 4. 1 X. 25的用途
4. 4. 2 典型拓扑结构
4. 4. 3 X. 25的层次
4. 4. 4 X. 25的PDU
4. 4. 5 X. 25的其他值得注意的地方
4. 4. 6 x. 25的小结
4. 5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4. 5. 1 ISDN的用途
4. 5. 2 典型拓扑结构
4. 5. 3 ISDN的层
4. 5. 4 ISDN的PDU
4. 5. 5 1SDN小结
4. 6 7 号信令系统(SS7)
4. 6. 1 SS7的用途
4. 6. 2 典型拓扑结构
4. 6. 3 SS7的层
4. 6. 4 SS7的PDU
4. 6. 5 SS7小结
4. 7 ATM与SONET:网络功能是减弱还是增强了
4. 8 本章小结
第5章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模型
5. 1 引言
5. 2 ISDN和B—ISDN
5. 3 ATM与B—ISDN模型
5. 4 B—ISDN的功能
5. 5 B—ISDN的业务
5. 6 本章小结
第6章 异步传输模式(ATM)基础
6. 1 引言
6. 2 ATM的用途
6. 3 相关的标准
6. 4 ATM网络拓扑
6. 5 ATM层
6. 6 AAL. ATM层与网络的关系
6. 6. 1 各层与OSI分层结构的对应关系
6. 6. 2 服务定义和原语的参考章节
6. 7 典型的协议栈
6. 8 ATM的PDU(信元)
6. 8. 1 两个标识符的使用
6. 8. 2 元信令信元及其它信元
6. 9 选择信元大小的依据
6. 9. 1 网络透明操作
6. 9. 2 差错及差错率
6. 9. 3 差错纠正与检测
6. 9. 4 信元丢弃的概率
6. 9. 5 采用信元方法的开销
6. 9. 6 传输延时
6. 10 ATM标号
6. 11 信元中继载体业务(CRBS)
6. 12 ATM接口
6. 13 ATM的主要规范
6. 14 本章小结
第7章 ATM适配层(AAL)
7. 1 引言
7. 2 AAL的主要任务
7. 3 AAL的子层
7. 4 话务的分类
7. 5 选择AAL类型的依据
7. 6 将CS划分为更细的子层
7. 7 AAL命名约定
7. 8 1类AAL(AALl)
7. 8. 1 AALl的PDU
7. 8. 2 AALl的操作模式
7. 8. 3 同步与时钟恢复
7. 8. 4 在T1链路上传输1类AAL话务
7. 9 2 类AAL(AAL2)
7. 10 话音分组
7. 10. 1 将样值组合成块
7. 10. 2 话音分组
7. 10. 3 在接收端重构分组
7. 11 用于数据传输的3. 4. 3/4及5类AAL
7. 11. 1 ATM之前采用的通信完整性管理方法
7. 11. 2 ATM的话务完整性管理方法
7. 12 最初的3类和4类AAL(AAL3. AAL4)
7. 13 AAL 3/4
7. 13. 1 AAL3/4的命名约定
7. 13. 2 AAL3/4的PDU
7. 13. 3 AAL3/4的头部和尾部
7. 13. 4 AAL3/4排序和识别操作
7. 13. 5 完整的SAR—PDU和CPCS—PDU的例子
7. 13. 6 AAL3/4的功能模型
7. 14 5类AAL(AAL5)
7. 14. 1 AAL5的结构
7. 14. 2 AAL5的PDU
7. 15 一种新的类型——可用位速率(ABR)
7. 16 AAL/ATM原语
7. 17 本章小结
第8章 ATM交换操作
8. 1 引言
8. 2 ATM交换
8. 3 空间和时间交换
8. 4 数字交叉连接
8. 5 交换结构
8. 6 多路复用和标志映射
8. 7 交换技术
8. 7. 1 共享存储器交换机
8. 7. 2 共享总线交换机
8. 7. 3 纵横制交换机
8. 7. 4 多级交换
8. 7. 5 Banyan和Delta交换网络
8. 8 ATM交换机举例
8. 9 本章小结
第9章 话务管理
9. 1 引言
9. 2 ATM网络中的话务管理
9. 3 话务控制和拥塞控制
9. 4 带宽分配
9. 5 可变时延的处理
9. 6 连接容许控制(CAC)过程
9. 7 使用参数控制(UPC)
9. 8 网络—用户接口中的性能参数
9. 9 用户—网络接口的话务管理——基本概念
9. 10 将话务复用到信元中
9. 10. 1 令牌池和漏桶方法
9. 10. 2 资源分配
9. 11 用户—网络接口中的ATM载体服务属性
9. 12 话务控制和拥塞控制
9. 13 信元到达速率和信元间隔
9. 14 ATM信元的传输性能参数
9. 15 ATM层服务质量(QOS)的规定
9. 16 ATM论坛ITU—T的话务控制和拥塞控制
9. 16. 1 通用信元速率算法(GCRA)
9. 16. 2 峰值信元速率参考模型
9. 16. 3 信元时延变化(CDV)容差
9. 17 利用可用比特率(ABR)管理局域网的话务量
9. 17. 1 ABR操作举例
9. 17. 2 反馈类型
9. 18 在接收方重建时延的过程
9. 19 本章小结
第10章 呼叫与连接控制
10. 1 引言
10. 2 ATM按需连接
10. 3 ATM地址
10. 4 连接控制消息
lo. 5 连接的建立与清除
10. 6 Q. 2931的定时器与状态
10. 7 连接控制举例
10. 7. 1 连接的建立
10. 7. 2 连接的释放
10. 7. 3 重启动过程
10. 7. 4 状态查询
10. 7. 5 添加用户
10. 7. 6 丢弃用户
10. 7. 7 信令AAL的重置与故障
10. 8 Q. 2931消息与信息元素的功能
10. 8. 1 呼叫控制消息
10. 8. 2 重启动操作消息
10. 8. 3 添加和丢弃用户消息
10. 8. 4 信息元素的说明
10. 9 Q. 2931消息举例
10. 9. 1 编码规则
10. 9. 2 AAL参数
10. 9. 3 AAL 3/4与AAL 5
10. 9. 4 用户话务描述符
10. 10 本章小结
第11章 与ATM网络的互通
11. 1 引言
11. 2 ATM网络作为其他网络的主干
11. 3 用Q. 2931支持协议性能(隧道技术)
11. 4 宽带低层信息元素
11. 5 网络—网络接口
11. 6 ATM B—ISDN电信公司间接口(B—ICl)
11. 6. 1 B—ICI的物理层需求
11. 6. 2 B—ICI的话务管理
11. 6. 3 参考话务负载
11. 6. 4 B—ICI的层管理操作
11. 7 具体的网络互通服务
11. 7. 1 PVC信元中继服务(CRS)
11. 7. 2 PVC电路仿真服务(CES)
11. 7. 3 PVC的帧中继服务(FRS)
11. 7. 4 SMDS服务
11. 8 局域网的ATM主干网
11. 8. 1 ATM局域网仿真
11. 8. 2 ATM边际路由器
11. 8. 3 ATM虚拟路由器
11. 9 RFCl483与RFCl577
11. 9. 1 ATM数据交换接口(Dxl)
11. 9. 2 DxI模式
11. 9. 3 DxI对帧中继的支持
11. 10 本章小节
第12章 同步光纤网(SONET)
12. 1 引言
12. 2 SONET的用途
12. 3 当前的传输系统与SONET
12. 4 SONET基础
12. 5 同步网络
12. 6 光纤——SONET的基石
12. 7 相关的协议
12. 8 SONET的典型拓扑结构
12. 9 SONET的层
12. 10 自动保护交换(APS)
12. 11 载荷与信包
12. 11. 1 信包
12. 11. 2 将ATM信元映射到SONET信包中
12. 12 净荷指针
12. 13 映射与多路复用操作
12. 14 SONET设备
12. 15 SONET的渗透发展
12. 16 本章小结
第13章 信令:操作. 管理与维护(0AM)
13. 1 网络管理模型
13. 2 OAM操作
13. 3 U-面和M-面的ATM功能
13. 3. 1 U—面操作
13. 3. 2 M—面操作
13. 3. 3 端到端流和分段流
13. 4 SONET的oAM功能
13. 4. 1 维护与告警监督
13. 4. 2 故障状态
13. 4. 3 告警指示信号(AIS). FERF与黄色信号
13. 4. 4 进入故障状态后的补救措施举例
13. 5 OAM头部
13. 5. 1 段开销
13. 5. 2 线路开销
13. 5. 3 STS通路开销(STS POH)
13. 5. 4 ATM使用的OAM字节
13. 5. 5 用净荷指针排除定时故障
13. 6 ATM层的OAM
13. 6. 1 故障管理
13. 6. 2 性能管理
13. 6. 3 激活/停用
13. 7 ATM管理信息库(MIB)
13. 8 中间本地管理接口(ILMI)
13. 8. 1 ILMI的MIB组
13. 8. 2 ATM的MIB(RFC 1695)
13. 8. 3 ATM MIB组
13. 9 ILMI MIB与ATM MIB
13. 10 层管理从TM原语
13. 11 信令类型
13. 12 本章小结
第14章 物理层为ATM提供的服务
14. 1 引言
14. 2 可供ATM选择的物理层
14. 3 ATM/物理层原语
14. 4 ATM到SONET STS—3c的映射
14. 5 ATM到DS3的映射
14. 6 ATM到100Mbps多模光纤接口的映射
14. 7 ATM到155. 52Mbps专用UNI的映射
14. 7. 1 多模光纤接口
14. 7. 2 屏蔽双绞线接口
14. 8 51. 84Mbps及子速率专用UNI
14. 9 DSl. DS3和CEPT净荷到肋NET帧的映射
14. 9. 1 VT/VC结构
14. 9. 2 浮动和锁定的VT模式
14. 10 ATM和SONET的互通
14. 11 本章小结
第15章 ATM市场
15. 1 引言
15. 2 T1/E1上的ATM
15. 3 试验和测试
15. 4 ATM厂商
15. 5 DEC和IBM的ATM产品
15. 6 ATM在欧洲的进展
15. 7 最后的一些思考
缩略语
参考文献
第II篇 ATM宽带网络信令
第1章 概述
1. 1 信令系统的用途
1. 2 传输系统和信令系统
1. 3 窄带传输与信令网络
1. 3. 1 T1系统
1. 3. 2 x. 25和分组交换系统
1. 3. 3 7号信令系统(SS7)
1. 3. 4 窄带信令存在的问题
1. 4 宽带信令网络
1. 5 为什么不只用SS7
1. 6 本章小结
第2章 ISDN和B—ISDN的体系结构
2. 1 接口与功能组
2. 2 ISDN逻辑信道概念
2. 3 典型的ISDN配置
2. 4 ISDN的层
2. 5 什么是B—ISDN
2. 6 B—ISDN的功能实体和参考点
2. 7 各层的主要功能
2. 8 宽带业务分类
2. 9 本章小结
第3章 ATM体系结构
3. 1 ATM体系结构
3. 2 为什么对ATM感兴趣
3. 3 ATM和B—ISDN
3. 4 ATM各层
3. 5 虚电路和VPCI, VPI以及VCI
3. 6 ATM信元和信头
3. 7 AAL详解
3. 8 本章小结
第4章 7号信令系统体系结构
4. 1 早期的信令
4. 2 公共信道信令
4. 3 SS7的基本原理
4. 4 SS7拓扑结构举例
4. 5 SS7节点的功能
4. 5. 1 业务交换点(SSP)
4. 5. 2 信令传输点(STP)
4. 5. 3 业务控制点(SCP)
4. 5. 4 SS7的层
4. 6 SS7标识符和编号方案
4. 7 本章小结
第5章 寻址. SAP. 原语和PDU
5. 1 显式地址和标签
5. 2 路由选择简述
5. 3 ATM地址方案
5. 4 E. 164地址方案
5. 5 服务访问点(SAP)
5. 5. 1 如何使用原语(业务定义)
5. 5. 2 业务定义与协议规范的关系
5. 6 连接映射
5. 7 其他重要概念
5. 8 ATM对oSI模型的使用
5. 9 宽带信令栈和用户层
5. 10 本章小结
第6章 SAAL. SSCOP和SSCF
6. 1 SAAL在宽带信令各层中的位置
6. 2 SAAL的功能
6. 2. 1 SSCF的功能
6. 2. 2 SSCOP的功能
6. 2. 3 SSCS层管理(LM)的功能
6. 3 SAAL原语与信号操作
6. 3. 1 层及其相关的原语和信号
6. 3. 2 SSCF与MTP3之间的原语和信号
6. 3. 3 SSCoP—SSCF和SSCOP—层管理(LM)之间的信号
6. 3. 4 层管理与SSCF之间的信号
6. 4 SSCoP和CPCS之间的信号
6. 5 差错代码
6. 6 SSCOP操作详述
6. 6. 1 SSCOP PDU
6. 6. 2 SSCOP“内务处理”操作举例
6. 6. 3 SSCOP传送信令业务举例
6. 7 SAAL实体与MTP3的关系
6. 8 本章小结
第7章 UNI信令
7. 1 宽带信令栈
7. 2 UNI消息和信息单元
7. 2. 1 消息格式
7. 2. 2 消息
7. 2. 3 信息单元(IE)
7. 3 UNI操作综述
7. 4 UNI操作详述
7. 4. 1 连接建立操作
7. 4. 2 连接释放操作
7. 4. 3 重启动操作
7. 4. 4 状态查询操作
7. 4. 5 添加用户操作
7. 4. 6 脱离用户操作
7. 5 Q. 2931消息信息单元详述
7. 5. 1 AAL信息单元
7. 5. 2 宽带低层信息单元
7. 6 ATM论坛UNl4. 0版变体
7. 7 本章小结
第8章 B—ISUP信令
8. 1 B—ISUP的用途
8. 2 B—ISUP不做什么
8. 3 B—ISUP在宽带信令各层中的位置
8. 4 SS7MTP对B—ISUP的支持
8. 5 B-ISUP操作综述
8. 5. 1 中继线组和VPCI
8. 5. 2 建立虚电路
8. 6 B—ISUP NNI消息与参数
8. 6. 1 消息
8. 6. 2 消息中的参数
8. 7 B—ISUP操作举例
8. 8 B—ISUP体系结构详述
8. 9 本章小结
第9章 UNI与NNI之间的操作
9. 1 典型的呼叫建立和释放操作
9. 2 UNI及NNI消息与信息单元之间的映射
9. 3 本章小结
附录 8A:B—ISUP消息中的参数
附录 8B:B—ISUP接口. 原语和原语参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