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道教概说

道教概说

作者:李养正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1-11-01

ISBN:9787101002850

定价:¥2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内容,南朝梁刘勰《灭惑论》说是“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道教从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创立,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年来的历史,苦从西汉成帝时甘忠可创太平道算起,则道教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它与儒、释鼎立,世称三教。它的形成与发展,固然受社会哲学思想等多方面的影响,但它始终保持其独特的以神仙信仰为中心的神秘主义宗教体系,累积了大量经籍与文献资料。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道教了也以它的神秘主义宗教思想,对社会生活发生广泛的影响,包括对社会哲学思想以及多种自然科学的发展以一定影响。
作者简介
暂缺《道教概说》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道教的起源 一、鬼神崇拜 二、神仙之说与方士方术 三、两汉之黄老道 结语 第二章 道教的形成 一、甘忠可与《包元太平经》 二、于吉与《太平青领书》之出现 三、张道陵与五斗米道 结语 第三章 早期道教 一、张角与太平道 二、张鲁与五斗米道 三、早期道教所信仰的神、仙、鬼 四、早期道教的神学理论基础 五、魏伯阳与金丹道 结语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道教之盛行与发展 一、曹魏之制约道教与道教之传播 二、神仙理论体系之确立 三 孙恩“长生人”之暴动 四、上清、灵宝、三皇经法之出现 五、楼观道与佛道斗争 六、寇谦之“清整”道教及新天师道之形成 七、陆修静提倡醮仪、总括三洞及南天师道之出现 八、陶弘景开创茅山宗 结语 第五章 隋唐五代的道教 一、隋代之道教 二、道教与皇权之结合 三、傅奕与赵归真之誉道毁佛 四、道教在义理化方面的发展 五、钟吕金丹道的崛起 六、道书及《开元道藏》 结语 第六章 宋元之崇道与新道派之兴起 一、宋真宗、徽宗之崇道 二、陈抟与张伯端之发展修丹理论 三、净明道与“忠孝神仙” 四、河北新道派之出现与南北宗之分立 五、正一道之主领三山符箓 六、张君房编《云笈七签》与宋、金、元之重修《道藏》 结语 第七章 明清之道教 一、明代之检束道教与世宗之迷道 二、武当道与丹法东派、西派之出现及刘一明之丹道 三、王常月的《龙门心法》及娄近垣的《黄箓科仪》 四、《正统道藏》及重要道书的编纂刊行 五、道教之衰微 结语 下编 教理教义及其它 第八章 道教的教理教义 一、神仙学原理“道”与“德” 二、太上老君为无世不存之至尊天神 三、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四、道教宗元于三宝 五、天界、仙境、地府及“五道” 六、生道合一,长生久视 七、天道承负,因果报应 结语 第九章 道教崇奉的神和仙 一、至尊“三清”及诸尊神 二、天地日月星辰等诸大神 三、灵官、太岁诸神及人身中之神 四、真人和仙人 结语 第十章 道教之斋戒及醮仪 一、斋及斋法 二、戒律及清规 三、坛醮及其仪式 四、其它威仪 结语 第十一章 道教信行之道术 一、占卜、符箓诸术 二、外丹和内丹 三、内观、守静、存思、守一诸术 四、服气、行气、胎息、导引诸术 五、辟谷、服饵、守庚申诸术 结语 第十二章 道教之主要经书及作者考 一、经书之总目与总集 二、《道德真经》 三、《南华真经》 四、《太平经》与《老子想尔注》 五、《黄庭经》与《上清大洞真经》 六、《度人经》与《三皇文》 七、《阴符经》与《常清静经》 八、《玉皇经》与《心印妙经》 结语 第十三章 道教的宗派 一、五大道派 二、诸真宗派系谱 结语 第十四章 道教的宫观 一、宫观的建筑规式 二、宫观内的组织情况 三 宫观内的宗教活动 四、著名的道教宫观 结语 第十五章 近代的道教概况 总结语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