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总类
-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本社编暂缺简介...
-
春秋左传正义(周)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浦卫忠等整理《十三经注疏》四百十六卷,系汇编儒家的十三部经典和汉至宋代经学家对经的注疏而成。儒家十三经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圣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它们主导和影响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达数千年之久,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学、教育、伦理等一切学术思想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和社会风尚,无不以之为圭臬。经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统治者奉它们为治国安邦的法宝,士大夫以通经致用为自己的终身抱负,平民百姓也以它们为修身行事的彝训。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圣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它们主导和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达数千年之久,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学、教育、伦理等一切学术思想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和社会风尚,无不以之为衡准。清代阮元的《十三经注疏》刻本最称美善,而此次为便于非文献专业的人士阅读,以李学勤先生为首的《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对全书进行了统一规范的标点,采用简体横排的方法重新刊印,诚为功德无量的文化盛举。
-
东周列国志(明)冯梦龙等著本书是华夏古典文学经典中的《东周列国志》分册。书中收入了清代蔡元放的“东周列国志”。本书形式新颖,独具特色。全书对作品中的疑难字、语句、方言、典故等作了释文及加注拼音,并附有详细的人物表。该书装帧别致、以32开本,便于携带,是休闲阅读及馈赠亲朋好友之佳品。
-
四书五经徐寒 主编该书系将陆续对四书五经、资治通鉴、唐诗宋词元曲、中华传世兵书、二十四史、四库全书等中华典籍重新进行编辑、整理和加工。该书系不是零散几本书的拼凑,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组成中国古代典籍流传及整理史上一条比较完整的链条。我们力求采撷浩如烟海之珍籍,汇集传世万代之经典,再现中华民族文化长城之宏富和瑰丽;其无一语不耐人寻味,无一篇不睿人智慧。
-
四书五经高占祥 主编目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经济全球化对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股潮流,也强烈地冲击着世界政治秩序。当今世界,局部战争不断,恐怖事件丛生,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忧。如何避免战争、化解冲突,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很多中外学者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儒学,试图从中寻找智慧。儒学是孔子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她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而儒学的元典即为古典名著《四书五经》。为此,线装书局隆重推出文白对照,全注、全译、全评《四书五经》,以便于广大读者更好地学习、研究儒学。 《四书》即为《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即为《诗》、《书》、《礼》、《易》、《春秋》。《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它翔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它是我国历史上主要的教科书和考取文官的依据。历代科举选仕,试卷命题必出自《四书五经》,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时至今日,《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对我们现代人仍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极高的参考价值。
-
经史百家简编梅季《经史百家简编》是曾国藩从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化遗产中精选出的四十八篇名家范文,按体裁分为论著、词赋、序跋、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志、叙记、典志、杂记等十一类,内容涉及上古至宋代 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地理和文学等方面。本书以光绪二年传忠书局《曾文正公文集·经史百家简编》刻本为底本,由梅季先生加以点校注译。书中各篇都有题解分析,按段做了简明的注释,并逐篇翻译成明白晓畅的白话文。本书既是学古文用古文的优秀范本,也可以作为了解、研究曾国藩的一个参考。
-
四库全书精华本(清)纪昀 等撰《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共收录了三千四百多种古籍,内容涵盖了清乾隆以前的哲学、历史、文艺、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天文地理、算学、医学等领域。这些古籍内容完备,堪称中华文化的精粹。《四库全书》有系统、有条理地将中华五千年的重要典籍汇集为一部大百科丛书,为研究中华文化的中外学者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宝库。被人誉为“千古巨制,文化渊薮”。 《四库全书》这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是清乾隆皇帝弘历亲自组织编修的。弘历曾数次下诏,要各省访书呈送京师,并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设“四库全书馆”,开始编修工作。至乾隆四十六年(1781)综编抄录第一部,历时十年。成书后,先誊写了四个抄本,分藏于文源阁、文渊阁、文津阁、文溯阁(即“内廷四阁”,又称“北四阁”):乾隆五十三年(1788),又续抄三部,分藏于文汇阁、文宗阁、文澜阁(即“浙江三阁”,又称“南三阁”)。这七部抄本,深藏秘府,世人很难窥及,之后迭经战乱,屡遭焚难。文源阁、文宗阁、文汇阁藏本已不复存世,文溯阁本曾遭H本侵略军的抢掠,文澜阁也一度散失,文渊阁本则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被运到台湾收藏,由此足见幸存的《四库全书》是多么珍贵。 《四库全书》的编纂工程浩大,机构庞杂,人员众多,有大学士刘统勋、于敏中等三十人为正副总裁,下设总纂处、总阅处和总校官等,据“《四库全书》在事诸臣职名清单”所载,有三百六十二人参与了编纂工作,这些人多是当时的一流学者。其中又以总纂官纪昀、陆锡能及戴震出力最多。
-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子部本书编纂出版委员会,《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编纂出版 著汉籍是中国精神文化的载体,汉籍之路是中外精神文化交流的道路。沿着汉籍传播的轨迹,寻找中外精神文化交流的道路,应该是当代学者和出版人的责任。这些年,有志于此的学者,做了很多工作;有的学者就提出用书籍之路的概念,来研究中日文化交流。但是仔细想来,书籍之路的提法不如汉籍之路明确,探究的范围也不应该局限在两国之间,应该把汉籍之路作为打开古代中外精神文化交流史的钥匙。汉籍之路的概念发萌于《域外汉籍珍本文库》丛书的编纂工作。在海外汉籍的版本调查、珍稀文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汉籍文献流传海外的一些特点。
-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史部《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编纂出版委员会 编汉籍是中国精神文化的载体,汉籍之路是中外精神文化交流的道路。沿着汉籍传播的轨迹,寻找中外精神文化交流的道路,应该是当代学者和出版人的责任。这些年,有志于此的学者,做了很多工作;有的学者就提出用书籍之路的概念,来研究中日文化交流。但是仔细想来,书籍之路的提法不如汉籍之路明确,探究的范围也不应该局限在两国之间,应该把汉籍之路作为打开古代中外精神文化交流史的钥匙。 汉籍之路的概念发萌于《域外汉籍珍本文库》丛书的编纂工作。在海外汉籍的版本调查、珍稀文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汉籍文献流传海外的一些特点。
-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经部《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编纂出版委员会 编汉籍是中国精神文化的载体,汉籍之路是中外精神文化交流的道路。沿着汉籍传播的轨迹,寻找中外精神文化交流的道路,应该是当代学者和出版人的责任。这些年,有志于此的学者,做了很多工作;有的学者就提出用书籍之路的概念,来研究中日文化交流。但是仔细想来,书籍之路的提法不如汉籍之路明确,探究的范围也不应该局限在两国之间,应该把汉籍之路作为打开古代中外精神文化交流史的钥匙。汉籍之路的概念发萌于《域外汉籍珍本文库》丛书的编纂工作。在海外汉籍的版本调查、珍稀文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汉籍文献流传海外的一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