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文艺美学原理
作者:杜书瀛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11-01
ISBN:9787800503085
定价:¥19.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我在这里想的是:为什么不把审美活动作为基本美学问题再进——步地展开呢?如果这个问题搞清了,在文艺美学的总构架上相应的范畴就有地方放了。这部书有一种启示,这就是它的价值。科学大概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启示中前进的。而对这种启示的尊重,本身就是一种科学态度。美学在我国虽热闹过几阵子,但仍然是不成熟的学科,在将学科推向成熟的过程中,每一种新思考所提供的启示无论价值如何,总是有益于学科建设的——哪怕这种启示构成了批评对象。
作者简介
暂缺《文艺美学原理》作者简介
目录
序
绪论
一、一个新兴而古老的学科
二、文艺美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
三、本书内容的基本构想
第一编 审美一创作
第一章 审美活动与审美活动范畴
第一节 审美活动”
第二节 审美活动范畴
第二章 文艺创作作为审美价值的生产活动
第一节 生产性审美活动与消费性审美活动
第二节 文艺创作以生产审美价值为基本目的
第三节 文艺创作印发生是审美活动发展印必然要求
第三章 审美价值生产的基本类型
第一节 关于审美类型的划分
第二节 艺术生产中的崇高
第三节 艺术生产中的优美
第四节 艺术生产中的悲剧
第五节 艺术生产中的喜剧
第四章 文艺创作中的美学辩证法
第一节 观察与领悟
第二节 写真与写意
第三节 形与神
第四节 虚与实
第二编 创作一作品
第一章 艺术品的魁力
第一节 作品对于人的意义
第二节 作品意义的观念形态
第二章 审美智慧论
第一节 存在的悲剧与超越
第二节 沉思与狂欢
第三节 审美活动的定型
第三章 审美形式论
第一节 艺术把握存在的形态
第二节 艺术家把握存在的审美风格
第三节 形态与风格的统一
第四章 审美价值论
第一节 作品的多义性
第二节 媒介的价值
第三节 艺术形态的价值
第四节 作品的间文性与独创性
第五章 艺术传播论
第一节 作品的传播品质
第二节 传播的技术条件
第三节 传播的文化环境
第三编 作品一接受
第一章 接受美学的遗产背景与课题意义
第一节 理论态度与方法
第二节 遗产或背景
第三节 课题焦点与学术价值
第二章 意义归诸何物:对接受主体的系统性放逐
第—节 摹仿说之检讨
第二节 作者意图说之检讨
第三节 本文意义自足说之检讨
第三章 “读”的能动性与历史性
第—节 “渎”与“写”
第二节 读者印广义化
第三节 接受的共时维面
第四节 接受的历时维面
第五节 接受与“误读”
第四章 “释义循环”及处置策略
第—节 意义中心之转移与“释义噪声”
第二节 释义循环
第三节 权力与知识意志:走向历史实践
第五章 “接受的幽灵”:文艺与历史实践
第一节 接受主体:禁忌与骚扰
第二节 接受之学与文艺民主
附录:审美价值论纲 杜书瀛
跋 靳大成
后 记 杜书瀛
再版后记 杜书瀛
绪论
一、一个新兴而古老的学科
二、文艺美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
三、本书内容的基本构想
第一编 审美一创作
第一章 审美活动与审美活动范畴
第一节 审美活动”
第二节 审美活动范畴
第二章 文艺创作作为审美价值的生产活动
第一节 生产性审美活动与消费性审美活动
第二节 文艺创作以生产审美价值为基本目的
第三节 文艺创作印发生是审美活动发展印必然要求
第三章 审美价值生产的基本类型
第一节 关于审美类型的划分
第二节 艺术生产中的崇高
第三节 艺术生产中的优美
第四节 艺术生产中的悲剧
第五节 艺术生产中的喜剧
第四章 文艺创作中的美学辩证法
第一节 观察与领悟
第二节 写真与写意
第三节 形与神
第四节 虚与实
第二编 创作一作品
第一章 艺术品的魁力
第一节 作品对于人的意义
第二节 作品意义的观念形态
第二章 审美智慧论
第一节 存在的悲剧与超越
第二节 沉思与狂欢
第三节 审美活动的定型
第三章 审美形式论
第一节 艺术把握存在的形态
第二节 艺术家把握存在的审美风格
第三节 形态与风格的统一
第四章 审美价值论
第一节 作品的多义性
第二节 媒介的价值
第三节 艺术形态的价值
第四节 作品的间文性与独创性
第五章 艺术传播论
第一节 作品的传播品质
第二节 传播的技术条件
第三节 传播的文化环境
第三编 作品一接受
第一章 接受美学的遗产背景与课题意义
第一节 理论态度与方法
第二节 遗产或背景
第三节 课题焦点与学术价值
第二章 意义归诸何物:对接受主体的系统性放逐
第—节 摹仿说之检讨
第二节 作者意图说之检讨
第三节 本文意义自足说之检讨
第三章 “读”的能动性与历史性
第—节 “渎”与“写”
第二节 读者印广义化
第三节 接受的共时维面
第四节 接受的历时维面
第五节 接受与“误读”
第四章 “释义循环”及处置策略
第—节 意义中心之转移与“释义噪声”
第二节 释义循环
第三节 权力与知识意志:走向历史实践
第五章 “接受的幽灵”:文艺与历史实践
第一节 接受主体:禁忌与骚扰
第二节 接受之学与文艺民主
附录:审美价值论纲 杜书瀛
跋 靳大成
后 记 杜书瀛
再版后记 杜书瀛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