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刘恢先地震工程学论文选集
作者:刘恢先著;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编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4-07-01
ISBN:9787502811099
定价:¥4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收36篇论著,内容涉及地震理论、地震烈度、地震区划、震害经验、抗震工程的发展等6个方面。
作者简介
暂缺《刘恢先地震工程学论文选集》作者简介
目录
封面
扉页
刘恢先教授生平简介
序
目录
第一部分 地震力理论
论地震力
工业与民用建筑地震荷载的计算
挡水坝地震荷载
第二部分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工程标准研究提纲
烈度标准与烈度革命
修订我国地震烈度表的一个建议方案
关于地震烈度及其工程应用问题
《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说明书 封面
扉页
刘恢先教授生平简介
序
目录
第一部分 地震力理论
论地震力
工业与民用建筑地震荷载的计算
挡水坝地震荷载
第二部分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工程标准研究提纲
烈度标准与烈度革命
修订我国地震烈度表的一个建议方案
关于地震烈度及其工程应用问题
《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说明书
Physical Measure of Earthquake Intensity Studied by Statistical Discrimination
用统计判别研究地震烈度的物理尺度
地面运动特征和地震的破坏性
第三部分 地震区划
对我国第三代地震烈度区划编图的初步设想
附件:编制我国第三代地震烈度区划图技术方案
在“新的中国地震区划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On the Seismic Zoning Map of China
关于中国的地震区划图
地震危险度智能辅助评估系统SHES
场地地震危险度智能辅助评估系统的新进展
第四部分 震害经验
新潟地震的经验教训
从邢台地震看地震预防的研究
从海城地震谈几个抗震问题
海城地震概况
Behaviour of Brick Masonry Buildings During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砖砌体房屋在破坏性地震中的性能
《唐山大地震震害》序言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1976 Tangshan Earthquake
1976年唐山地震的经验教训
第五部分 抗震规范
关于编制我国地震区建筑物设计规范的一些意见
关于设计规范中地震荷载计算方法的若干观点和建议
关于在抗震设计规范中应用烈度概念的意见
第六部分 地震工程的发展
抗地震结构研究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当前抗震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
地震工程学的发展趋势
关于抗震工作的若干意见
从第七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看地震工程学的最新进展
Several Aspects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in China
中国地震工程的几个方面
1984年《全国地震工程会议论文选集》序言
Some Thoughts on Earthquake Hazard Mitigation in China
减轻我国地震灾害的一些设想
地震工程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回顾与前瞻
The Sole Course of Mitigating Earthquake Risk
减轻地震危害的唯一途径
《中国工程抗震研究四十年》序
多学科联合协作,综合进行灾害防御研究
第七部分 诗选
武汉长江三桥会议
周恩来总理逝世周年纪念(一),(二)
游南京
宁杭道上
庆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庆科学院工作会议
游杭州,寄姬伯连同志
毛主席逝世周年纪念
国庆逢大源
震后唐山
再诵叶帅《攻关》诗(一),(二)
春节寄大源
蒙哈科协祝贺从事研究工作五十年
贺日本地震工程代表团访华成功
贺《东北地震研究》创刊
哈尔滨解放四十周年
返故乡
祝贺日本大崎研究所与中国工程力学研究所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贺G.W.Housner教授八十寿辰
哈尔滨科技报嘱笔
寄大源
重阳老人节
春节有感
寄大源
有感
寄令希
庆祝《中国地震年鉴》出版十年
后记
后记
封底
扉页
刘恢先教授生平简介
序
目录
第一部分 地震力理论
论地震力
工业与民用建筑地震荷载的计算
挡水坝地震荷载
第二部分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工程标准研究提纲
烈度标准与烈度革命
修订我国地震烈度表的一个建议方案
关于地震烈度及其工程应用问题
《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说明书 封面
扉页
刘恢先教授生平简介
序
目录
第一部分 地震力理论
论地震力
工业与民用建筑地震荷载的计算
挡水坝地震荷载
第二部分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工程标准研究提纲
烈度标准与烈度革命
修订我国地震烈度表的一个建议方案
关于地震烈度及其工程应用问题
《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说明书
Physical Measure of Earthquake Intensity Studied by Statistical Discrimination
用统计判别研究地震烈度的物理尺度
地面运动特征和地震的破坏性
第三部分 地震区划
对我国第三代地震烈度区划编图的初步设想
附件:编制我国第三代地震烈度区划图技术方案
在“新的中国地震区划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On the Seismic Zoning Map of China
关于中国的地震区划图
地震危险度智能辅助评估系统SHES
场地地震危险度智能辅助评估系统的新进展
第四部分 震害经验
新潟地震的经验教训
从邢台地震看地震预防的研究
从海城地震谈几个抗震问题
海城地震概况
Behaviour of Brick Masonry Buildings During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砖砌体房屋在破坏性地震中的性能
《唐山大地震震害》序言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1976 Tangshan Earthquake
1976年唐山地震的经验教训
第五部分 抗震规范
关于编制我国地震区建筑物设计规范的一些意见
关于设计规范中地震荷载计算方法的若干观点和建议
关于在抗震设计规范中应用烈度概念的意见
第六部分 地震工程的发展
抗地震结构研究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当前抗震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
地震工程学的发展趋势
关于抗震工作的若干意见
从第七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看地震工程学的最新进展
Several Aspects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in China
中国地震工程的几个方面
1984年《全国地震工程会议论文选集》序言
Some Thoughts on Earthquake Hazard Mitigation in China
减轻我国地震灾害的一些设想
地震工程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回顾与前瞻
The Sole Course of Mitigating Earthquake Risk
减轻地震危害的唯一途径
《中国工程抗震研究四十年》序
多学科联合协作,综合进行灾害防御研究
第七部分 诗选
武汉长江三桥会议
周恩来总理逝世周年纪念(一),(二)
游南京
宁杭道上
庆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庆科学院工作会议
游杭州,寄姬伯连同志
毛主席逝世周年纪念
国庆逢大源
震后唐山
再诵叶帅《攻关》诗(一),(二)
春节寄大源
蒙哈科协祝贺从事研究工作五十年
贺日本地震工程代表团访华成功
贺《东北地震研究》创刊
哈尔滨解放四十周年
返故乡
祝贺日本大崎研究所与中国工程力学研究所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贺G.W.Housner教授八十寿辰
哈尔滨科技报嘱笔
寄大源
重阳老人节
春节有感
寄大源
有感
寄令希
庆祝《中国地震年鉴》出版十年
后记
后记
封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