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
作者:潘振民,罗首初著
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5-04-01
ISBN:9787208019867
定价:¥18.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在理论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书从实证角度对经济学界尚未涉猎但未有人作过专门探讨的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第二,在一些学术界已有不少人作过研究、并已形成比较成熟的观点的问题上,本书作者提出了他们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第三,对学术界有过比较充分的讨论,并已基本形成定论的问题,本书的创新则表现在技术上用经济分析方法重新作了处理,使其前提、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明朗。第四,书中借鉴了国外比较经济学界的学术成果,但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或对其不足之处作了评论分析,或在使用过程中结合现实作了修正、补充或发展。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主要是分析微观经济运行问题的,但经济运行模式同经济体制模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作者简介
潘振民,男,1950年生,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1982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后留校执教。1984年至1985年曾在美国西北大学经济系进修。现为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讲师、在职博士学位研究生。近年来,先后在《经济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数篇学术论文,对企业行为、政府管制,企业规模等问题提出了新颖独到的见解,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本书为潘振民的第一部学术专著。罗首初,女,1952年生,1978年考进复旦大学经济系,1982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随即留校执教,1984年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研究生班,1986年转为在职博士学位研究生。罗首初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问题有很深的研究,与人合著有《探寻新的模式》一书,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与人合作撰写的“吸引外资和内部应力”一文曾获全国中青年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会优秀论文奖。
目录
1 导论
1.1 微观经济分析
1.2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1.3 计划和市场
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两种体制
1.5 分析主体和分析方法
2 经济体制
2.1 引言
2.2 体制改革前的行政体制
2.3 转轨时期的双轨体制
3 国有企业的目标
3.1 引言
3.2 行政体制下的企业目标
3.3 双轨体制下的企业目标
4 生产要素利用率
4.1 引言
4.2 行政体制:低效率均衡
4.3 双轨体制:不确定均衡
5 资源配置:投入
5.1 引言
5.2 行政体制:偏离最佳均衡和自我纠偏
5.3 人均收入目标:劳动力的特殊性
5.4 双轨体制:市场行为对行政调节的渗透
5.5 价格变动和原材料的占用 耗费
6 资源配置:产出
6.1 引言
6.2 行政体制:供给导向型经济
6.3 人均收入目标:价格效应的削弱
6.4 双轨体制:局市场的补偿行为
6.5 产出 投资和价格变动
7 发展:积累与创新
7.1 积累
7.2 创新
8 结语
1.1 微观经济分析
1.2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1.3 计划和市场
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两种体制
1.5 分析主体和分析方法
2 经济体制
2.1 引言
2.2 体制改革前的行政体制
2.3 转轨时期的双轨体制
3 国有企业的目标
3.1 引言
3.2 行政体制下的企业目标
3.3 双轨体制下的企业目标
4 生产要素利用率
4.1 引言
4.2 行政体制:低效率均衡
4.3 双轨体制:不确定均衡
5 资源配置:投入
5.1 引言
5.2 行政体制:偏离最佳均衡和自我纠偏
5.3 人均收入目标:劳动力的特殊性
5.4 双轨体制:市场行为对行政调节的渗透
5.5 价格变动和原材料的占用 耗费
6 资源配置:产出
6.1 引言
6.2 行政体制:供给导向型经济
6.3 人均收入目标:价格效应的削弱
6.4 双轨体制:局市场的补偿行为
6.5 产出 投资和价格变动
7 发展:积累与创新
7.1 积累
7.2 创新
8 结语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