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合营企业稳定性与寿命周期
作者:韩福荣,徐艳梅著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06-01
ISBN:9787800872402
定价:¥14.80
内容简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暂缺《合营企业稳定性与寿命周期》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国际合营企业的一般规律
1.1 共生经济与国际合营企业
1.1.1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1.1.2 共生经济与国际合营企业
1.2 合营企业设立的理由和动机
1.2.1 合营企业的法律概念
1.2.2 合营企业设立的理由和动机
1.3 国际合营企业的分类
1.3.1 股权式合营企业
1.3.2 非股权式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
1.4 合营企业的发展
14.1 国际合营企业的发展
14.2 中外合营企业的发展
1.5 国际合营企业的特点和作用
1.5.1 国际合营企业的特点
1.5.2 国际合营企业的作用
第二章 中外合营企业组建 运行的基本特征和
矛盾
2.1 中外合营企业组织的基本特征
2.1.1 中外合营企业的组建程序
2.1.2 中外合营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基本形式
2.1.3 中外合营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和管理
方式
2.2 中外合营企业运行的基本特征
2.2.1 中方合营者的所有制形式以公有制为主
2.2.2 国外投资者的来源集中
2.2.3 协议中合营企业的兑现比例低
2.2.4 合营企业存在预定寿命
2.2.5 合营外方的管理权和所有权错位
2.2.6 稳定性高
2.3 中外合营企业内在矛盾分析
2.3.1 外资投向与调整经济结构的矛盾
2.3.2 产权矛盾及其后果
2.3.3 资金筹措上的困难
2.3.4?饣闫胶庥牖愣宜鹨娴拿?
2.3.5 国际惯例与中国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
2.3.6 企业文化冲突的矛盾
2.4 中外合营企业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2.4.1 宏观方面
2.4.2 微观方面
2.4.3 新形势下的新问题
第三章 中外合营企业稳定性研究
3.1 为何提出稳定性问题
3.1.1 对于政府部门
3.1.2 对于中外合营企业的投资者
3.1.3 对于中外合营企业的经营者
3.2 合营企业稳定的含义及标准
3.3 合营企业不稳定的若干类型
3.3.1 按程度划分
3.3.2 按作用划分
3.3.3 按层次划分
3.3.4 按规律划分
3.4 耗散结构与合营企业稳定性
3.4.1 耗散结构理论及其意义
3.4.2 合营企业是耗散结构
3.4.3 合营企业耗散结构的基本概念
3.4.4 耗散结构与合营企业稳定性
第四章 中外合营企业不稳定性研究
4.1 中外合营企业不稳定性分析
4.1.1 中外合营企业不稳定之一————技术不稳定
4.1.2 中外合营企业不稳定之二——组织结构不
稳定
4.1.3 中外合营企业不稳定之三——价值现不秧
定
4.2 中外合营企业不稳定标准
4.2.1 股权比例的意义
4.2.2 中外合营企业的特殊性
4.2.3 中外合营企业的不稳定性标准
4.3 对合营企业不稳定的评价
4.3.1 稳定等于成功吗
4.3.2 合营企业不稳定的情形
4.4 中外合营企业不稳定率低原因分析
4.4.1 如何认识中外合营企业的不稳定性
4.4.2 中外合营企业不稳定率低的原因
4.5 中外合营企业不稳定现象透析
4.5.1 单方接管
4.5.2 合营者变更
4.5.3 股权比例变化
4.6 中外合营企业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4.6.1 注册资本占投资总额的比例
4.6.2 资金到位情况
4.6.3 工业产权作价和工业产权投资的比例
4.6.4 合同完备率
4.6.5 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
第五章 中外合营企业寿命周期研究
5.1 中外合营企业寿命周期的类别及相关理论
5.1.1 中外合营企业寿命周期的分类
5.1.2 寿命周期与合营动机的关系及相关理论
5.2 中外合营企业寿命周期的实证研究
5.2.1 企业利润与寿命周期的关系
5.2.2 影响合营企业寿命周期的因素
5.3 法定寿命周期的确定
5.3.1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选择特点
5.3.2 法定寿命周期的制定策略
第六章 中外合营企业稳定性与寿命周期的关系
6.1 中外合营企业稳定性与寿命周期的关系
6.1.1 不可分割性
6.1.2 从系统分析角度看合营企业稳定性与
寿命周期的关系
6.2 国际合营企业有效管理的过程
6.2.1 投资决策
6.2.2 识别可行的合营伙伴
6.2.3 谈判及淘汰
6.2.4 管理合营企业
6.3 中外合营企业寿命周期各阶段不稳定因素分析
6.3.1 成长期
6.3.2 成熟期
6.3.3 终止期
第七章 中外合营企业综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7.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及分类
7.1.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7.1.2 指标的分类
7.2 成长期的评价标准及方法
7.2.1 投资
7.2.2 法律文件
7.2.3 国产化
7.2.4 预期经济效益
7.3 成熟期指标体系的设立
7.3.1 经营性分析与评价
7.3.2 技术分析与评价
7.3.3 创汇分析与评价
7.3.4 管理分析与评价
7.3.5 发展分析与评价
7.3.6 贡献分析与评价
7.4 清算期的评价标准及方法
7.4.1 清算的准备工作
7.4.2 清算的执行工作
7.4.3 清算结束后的工作
7.5 综合评价体系中数学模型的应用
7.5.1 层次分析法
7.5.2 主成分分析法
7.5.3 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国际合营企业的一般规律
1.1 共生经济与国际合营企业
1.1.1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1.1.2 共生经济与国际合营企业
1.2 合营企业设立的理由和动机
1.2.1 合营企业的法律概念
1.2.2 合营企业设立的理由和动机
1.3 国际合营企业的分类
1.3.1 股权式合营企业
1.3.2 非股权式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
1.4 合营企业的发展
14.1 国际合营企业的发展
14.2 中外合营企业的发展
1.5 国际合营企业的特点和作用
1.5.1 国际合营企业的特点
1.5.2 国际合营企业的作用
第二章 中外合营企业组建 运行的基本特征和
矛盾
2.1 中外合营企业组织的基本特征
2.1.1 中外合营企业的组建程序
2.1.2 中外合营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基本形式
2.1.3 中外合营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和管理
方式
2.2 中外合营企业运行的基本特征
2.2.1 中方合营者的所有制形式以公有制为主
2.2.2 国外投资者的来源集中
2.2.3 协议中合营企业的兑现比例低
2.2.4 合营企业存在预定寿命
2.2.5 合营外方的管理权和所有权错位
2.2.6 稳定性高
2.3 中外合营企业内在矛盾分析
2.3.1 外资投向与调整经济结构的矛盾
2.3.2 产权矛盾及其后果
2.3.3 资金筹措上的困难
2.3.4?饣闫胶庥牖愣宜鹨娴拿?
2.3.5 国际惯例与中国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
2.3.6 企业文化冲突的矛盾
2.4 中外合营企业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2.4.1 宏观方面
2.4.2 微观方面
2.4.3 新形势下的新问题
第三章 中外合营企业稳定性研究
3.1 为何提出稳定性问题
3.1.1 对于政府部门
3.1.2 对于中外合营企业的投资者
3.1.3 对于中外合营企业的经营者
3.2 合营企业稳定的含义及标准
3.3 合营企业不稳定的若干类型
3.3.1 按程度划分
3.3.2 按作用划分
3.3.3 按层次划分
3.3.4 按规律划分
3.4 耗散结构与合营企业稳定性
3.4.1 耗散结构理论及其意义
3.4.2 合营企业是耗散结构
3.4.3 合营企业耗散结构的基本概念
3.4.4 耗散结构与合营企业稳定性
第四章 中外合营企业不稳定性研究
4.1 中外合营企业不稳定性分析
4.1.1 中外合营企业不稳定之一————技术不稳定
4.1.2 中外合营企业不稳定之二——组织结构不
稳定
4.1.3 中外合营企业不稳定之三——价值现不秧
定
4.2 中外合营企业不稳定标准
4.2.1 股权比例的意义
4.2.2 中外合营企业的特殊性
4.2.3 中外合营企业的不稳定性标准
4.3 对合营企业不稳定的评价
4.3.1 稳定等于成功吗
4.3.2 合营企业不稳定的情形
4.4 中外合营企业不稳定率低原因分析
4.4.1 如何认识中外合营企业的不稳定性
4.4.2 中外合营企业不稳定率低的原因
4.5 中外合营企业不稳定现象透析
4.5.1 单方接管
4.5.2 合营者变更
4.5.3 股权比例变化
4.6 中外合营企业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4.6.1 注册资本占投资总额的比例
4.6.2 资金到位情况
4.6.3 工业产权作价和工业产权投资的比例
4.6.4 合同完备率
4.6.5 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
第五章 中外合营企业寿命周期研究
5.1 中外合营企业寿命周期的类别及相关理论
5.1.1 中外合营企业寿命周期的分类
5.1.2 寿命周期与合营动机的关系及相关理论
5.2 中外合营企业寿命周期的实证研究
5.2.1 企业利润与寿命周期的关系
5.2.2 影响合营企业寿命周期的因素
5.3 法定寿命周期的确定
5.3.1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选择特点
5.3.2 法定寿命周期的制定策略
第六章 中外合营企业稳定性与寿命周期的关系
6.1 中外合营企业稳定性与寿命周期的关系
6.1.1 不可分割性
6.1.2 从系统分析角度看合营企业稳定性与
寿命周期的关系
6.2 国际合营企业有效管理的过程
6.2.1 投资决策
6.2.2 识别可行的合营伙伴
6.2.3 谈判及淘汰
6.2.4 管理合营企业
6.3 中外合营企业寿命周期各阶段不稳定因素分析
6.3.1 成长期
6.3.2 成熟期
6.3.3 终止期
第七章 中外合营企业综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7.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及分类
7.1.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7.1.2 指标的分类
7.2 成长期的评价标准及方法
7.2.1 投资
7.2.2 法律文件
7.2.3 国产化
7.2.4 预期经济效益
7.3 成熟期指标体系的设立
7.3.1 经营性分析与评价
7.3.2 技术分析与评价
7.3.3 创汇分析与评价
7.3.4 管理分析与评价
7.3.5 发展分析与评价
7.3.6 贡献分析与评价
7.4 清算期的评价标准及方法
7.4.1 清算的准备工作
7.4.2 清算的执行工作
7.4.3 清算结束后的工作
7.5 综合评价体系中数学模型的应用
7.5.1 层次分析法
7.5.2 主成分分析法
7.5.3 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