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现代社会心理学史
作者:周晓虹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3-08-01
ISBN:9787300017303
定价:¥9.3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编,主要内容有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形成、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相互渗透、欧洲大陆的社会心理学、精神分析:非常院思潮的崛起、麦独孤与罗斯的业绩、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确立、奥尔波特与社会心理学的实验倾向、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贡献等内容。
作者简介
暂缺《现代社会心理学史》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导言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人性之善恶:东西方共同的社会心理学论题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考
近代的轨迹
第一编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形成
第一章 杜会学与心理学的相互渗透
来自社会学先驱的影响
催眠术:个体心理学向社会心理学的过渡
边缘问题与边缘学科的形成
第二章 欧洲大陆的社会心理学
冯特与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模仿与暗示的探求
意大利人西格尔和帕雷托的声音
达尔文主义:英国本能心理学之源
普列汉诺夫与马克思主义传统
第三章 精神分析:非学院思潮的崛起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
潜意识、人格结构与本能
俄狄浦斯情结与群体心理的产生
文化及其本质
荣格与集体无意识
第四章 麦独孤与罗斯的业绩
麦独孤的本能主义社会心理学
罗斯:来自北美大陆的和声
欧洲传统向美国传统的转变
第二编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确立
第五章 奥尔波特与社会心理学的实验倾向
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墨菲与谢里夫:哥伦比亚学派的代言人
霍桑实验及工业社会心理学研究
博加德斯的社会距离量表
莫雷诺的社会测量学
瑟斯顿与李凯尔特:态度测量的时代
第六章 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贡献
米德的社会行为主义
托马斯与兹纳涅斯基
城市生活的研究者:罗伯特·帕克
埃尔伍德的社会心理学表述
芝加哥学派的后继影响
第七章 文化人类学的冲击
俄狄浦斯情结的跨文化否证
波亚士:人格的文化塑型
青春期、性与文化
民族性格研究的早期形态
第八章 精神分析的转向
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
霍妮与社会文化学派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弗罗姆:对社会的精神分析
第九章 从场论到群体动力学
勒温的社会心理学的场论倾向
面向现实的行动研究
群体动力学及其经典个案
群体动力学的影响:阿希与从众行为实验
第三编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第十章 社会行为的学习论解释
社会学习理论的历史渊源
挫折一侵犯假设与模仿研究
霍夫兰德:信息沟通与态度改变
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主义
斑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巨擘
第十一章 精神分析的后继影响
阿多尔诺的权威人格研究
埃里克森与同一性
态度研究的精神分析观
舒兹:人际行为的三维理论
第十二章 当代符号互动理论及其旁支
芝加哥学派与衣阿华学派
社会角色:定义与分歧
戈夫曼:人生是个大舞台
参照群体的比较与规范作用
日常生活方法论:互动中的相互理解
社会标签与越轨行为的发生
第十三章 从社会交换看人类行为
社会交换理论的滥觞
霍曼斯:基本社会行为的解释
蒂博特和凯利:两人关系的互酬分析
彼得·布劳的贡献
第十四章 认知与归国的探索
格式塔与勒温的影响
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社会比较理论及其在情感研究中的应用
归因理论的发展
第十五章 文化人类学家的晚近研究
国民性研究的热潮
国民性研究的现代趋势
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
文化变迁与“代沟”
第十六章 本能论的回潮:来自社会生物学的挑战
习性学之父洛伦兹与廷伯根
习性学家的后继努力
威尔逊:人的社会行为是由基因决定的
生物基因与文化“觅母”
社会生物学论战
第十七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的社会心理学
西欧社会心理学:重振与反抗
日本:美国影响的接受与摆脱
(前)苏联社会心理学的重建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第十八章 社会心理学在中国
社会心理学的传入与初步发展
台湾社会心理学:从移植迈向本土化
香港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线索
重建以来的大陆社会心理学
结 语 现代社会心理学,批判与前瞻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及其分析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延续与超越
汉英(俄)人名索引
导言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人性之善恶:东西方共同的社会心理学论题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考
近代的轨迹
第一编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形成
第一章 杜会学与心理学的相互渗透
来自社会学先驱的影响
催眠术:个体心理学向社会心理学的过渡
边缘问题与边缘学科的形成
第二章 欧洲大陆的社会心理学
冯特与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模仿与暗示的探求
意大利人西格尔和帕雷托的声音
达尔文主义:英国本能心理学之源
普列汉诺夫与马克思主义传统
第三章 精神分析:非学院思潮的崛起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
潜意识、人格结构与本能
俄狄浦斯情结与群体心理的产生
文化及其本质
荣格与集体无意识
第四章 麦独孤与罗斯的业绩
麦独孤的本能主义社会心理学
罗斯:来自北美大陆的和声
欧洲传统向美国传统的转变
第二编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确立
第五章 奥尔波特与社会心理学的实验倾向
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墨菲与谢里夫:哥伦比亚学派的代言人
霍桑实验及工业社会心理学研究
博加德斯的社会距离量表
莫雷诺的社会测量学
瑟斯顿与李凯尔特:态度测量的时代
第六章 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贡献
米德的社会行为主义
托马斯与兹纳涅斯基
城市生活的研究者:罗伯特·帕克
埃尔伍德的社会心理学表述
芝加哥学派的后继影响
第七章 文化人类学的冲击
俄狄浦斯情结的跨文化否证
波亚士:人格的文化塑型
青春期、性与文化
民族性格研究的早期形态
第八章 精神分析的转向
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
霍妮与社会文化学派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弗罗姆:对社会的精神分析
第九章 从场论到群体动力学
勒温的社会心理学的场论倾向
面向现实的行动研究
群体动力学及其经典个案
群体动力学的影响:阿希与从众行为实验
第三编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第十章 社会行为的学习论解释
社会学习理论的历史渊源
挫折一侵犯假设与模仿研究
霍夫兰德:信息沟通与态度改变
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主义
斑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巨擘
第十一章 精神分析的后继影响
阿多尔诺的权威人格研究
埃里克森与同一性
态度研究的精神分析观
舒兹:人际行为的三维理论
第十二章 当代符号互动理论及其旁支
芝加哥学派与衣阿华学派
社会角色:定义与分歧
戈夫曼:人生是个大舞台
参照群体的比较与规范作用
日常生活方法论:互动中的相互理解
社会标签与越轨行为的发生
第十三章 从社会交换看人类行为
社会交换理论的滥觞
霍曼斯:基本社会行为的解释
蒂博特和凯利:两人关系的互酬分析
彼得·布劳的贡献
第十四章 认知与归国的探索
格式塔与勒温的影响
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社会比较理论及其在情感研究中的应用
归因理论的发展
第十五章 文化人类学家的晚近研究
国民性研究的热潮
国民性研究的现代趋势
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
文化变迁与“代沟”
第十六章 本能论的回潮:来自社会生物学的挑战
习性学之父洛伦兹与廷伯根
习性学家的后继努力
威尔逊:人的社会行为是由基因决定的
生物基因与文化“觅母”
社会生物学论战
第十七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的社会心理学
西欧社会心理学:重振与反抗
日本:美国影响的接受与摆脱
(前)苏联社会心理学的重建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第十八章 社会心理学在中国
社会心理学的传入与初步发展
台湾社会心理学:从移植迈向本土化
香港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线索
重建以来的大陆社会心理学
结 语 现代社会心理学,批判与前瞻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及其分析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延续与超越
汉英(俄)人名索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