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卫星通信系统
作者:吕海寰等编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4-01-01
ISBN:9787115051752
定价:¥4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比较系统、深入地讲述了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关键技术、系统设计及线路计算等问题,基本反映了当前卫星通信发展的状况.共十一章;概述、通信卫星、卫星信道中信号的传输、卫星通信体制导论、颇分多址(FDMA)方式、时分多址(TDMA)方式、随机联接时分多址(RA/TDMA)方式、码分多址(CDMA)方式、VSAT与VSAT网、几种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总体的若干问题。本书主要适用于从事卫星通信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阅读,也可供从事其他专业的通信工程技术人员作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卫星通信系统》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 1 卫星通信的一般概念
1. 1. 1 卫星通信的含义及卫星通信系统的分类
1. 1. 2 卫星通信发展概况
1. 1. 3 卫星通信的特点及其在技术上带来的一些问题
1. 2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网络形式和运行
1. 2. 1 系统的组成
1. 2. 2 卫星通信网络的结构
1. 2. 3 系统的工作过程
1. 3 卫星通信线路计算的基本公式
1. 3. 1 接收信号的功率
1. 3. 2 传输损耗
1. 3. 3 噪声与干扰
1. 3. 4 卫星通信线路中的载波功率与噪声功率比
1. 3. 5 卫星通信线路计算的一般任务
1. 4 卫星通信使用的频率
1. 4. 1 频率分配
1. 4. 2 卫星通信频率范围选用的依据
1. 4. 3 当前卫星通信使用的频段
附录I 微波波段的划分
附录II 模拟制信号传输的假设参考电路和国际卫星通信组织
IS一IV 系统的噪声分配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通信卫星
2. 1 卫星的轨道
2. 1. 1 卫星运动的轨道及主要参数
2. 1. 2 卫星的摄动
2. 1. 3 星蚀及日凌中断
2. 1. 4 轨道平面的倾斜效应
2. 1. 5 通信卫星的姿态稳定技术
2. 1. 6 静止卫星的发射过程
2. 2 静止卫星轨道的有效利用
2. 2. 1 静止卫星轨道的分配与管理
2. 2. 2 静止卫星轨道的有效利用
2. 3 通信卫星的覆盖区及传输迟延时间
2. 3. 1 全球波束覆盖区的几何关系
2. 3. 2 对准静止卫星时地球站天线主波束的方位角和仰角
2. 3. 3 卫星信道的传输时延及回波的抑制或抵消
2. 4 静止卫星的组成
2. 4. 1 天线分系统
2. 4. 2 通信分系统(转发器)
2. 4. 3 电源分系统
2. 4. 4 跟踪. 遥测. 指令分系统
2. 4. 5 控制分系统
2. 5 通信卫星简介
2. 5. 1 对地静止通信卫星实例一国际通信卫星IS-V
2. 5. 2 一些主要的在轨对地静止通信卫星简介
2. 5. 3 对地非静止通信卫星的实例
附录 几个公式的推导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卫星信道中信号的传输
3. 1 模拟信号的传输
3. 1. 1 频率调制的几个基本问题
3. 1. 2 电话线路的调频传输带宽
3. 1. 3 电话线路的加权信噪比
3. 2 数字基蒂信号的传输一话音
3. 2. 1 连续可变斜率增量调制(CVSD)方式
3. 2. 2 差分脉码调制(DPCM)和自适应差分脉码调制(AD-PCM)方式
3. 2. 3 声码器(Vocoder)
3. 2. 4 几种新型话音编码器的比较与评述
3. 2. 5 TDM-PCM电话的传输标准
3. 2. 6 数字话音插空(DSl)技术
3. 2. 7 数字话路倍增设备(DCME)
3. 3 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一数据
3. 3. 1 数据的代码及传输方式
3. 3. 2 传输控制电路
3. 3. 3 DTE与DCE的物理接口标准
3. 3. 4 数据链路通信协议-HDLC协议
3. 3. 5 广域网的X. 25建议
3. 4 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3. 4. 1 几种数字信号的调制方式
3. 4. 2 目前设备中常用的调制方式(数字化)
3. 4. 3 用电话线路传输数据所需的Modem
3. 5 数字卫星通信中的差错控制
3. 5. 1 自动要求重发(ARQ)方式
3. 5. 2 前向纠错(FEC)方式
3. 6 格状编码调制一TCM
3. 6. 1 概述
3. 6. 2 TCM的基本原理
3. 7 扰码
3. 7. 1 扰码的作用
3. 7. 2 实施方法
3. 8 线路要求的CC/n0)与(Eb/n0)th的关系
3. 8. 1 未采用纠错编码情况
3. 8. 2 采用纠错编码情况
附录 信道带宽与滚降系数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卫星通信体制导论
4. 1 卫星通信体制的基本内容
4. 2 多址联接方式的概述
4. 2. 1 实现多址联接的依据
4. 2. 2 几种常用的多址联接方式
4. 3 多址分配制度
4. 3. 1 多址分配制度的含义
4. 3. 2 几种常用的多址分配制度
4. 3. 3 采用不同分配制度时转发器通道数及各地球站载波数的计算
4. 3. 4 与提高通道利用率有关的若干措施
4. 3. 5 按申请全可变分配的控制方式
4. 4 几种常用的体制类型
附录 欧兰-B公式及欧兰表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频分多址(FDMA)方式
5. 1 FDMA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5. 1. 1 基本原理
5. 1. 2 FDMA的特点
5. 2 频分多址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互调
5. 2. 1 行波管放大器非线性特性的影响
5. 2. 2 互调的基本分析
5. 2. 3 减小互调干扰的主要措施
5. 3 多路复用的FDMA系统--模拟制
5. 3. 1 概述
5. 3. 2 模拟制多路复用的FDMA系统
5. 4 多路复用的FDMA系统--数字制IDR
5. 4. 1 IS系统的IDR
5. 4. 2 IDR的工作方式及有关规范
5. 4. 3 单址地球站IDR业务的工作过程
5. 4. 4 多址地球站IDR业务的工作过程
5. 4. 5 IDR数字MODEM终端设备与末端设备
5. 4. 6 IDR系统的同步问题--多普勒/准同步缓冲器
5. 4. 7 IDR业务射频带宽求法
5. 4. 8 线路计算
5. 5 SCPC系统
5. 5. 1 概述
5. 5. 2 预分配的DM(PCM)-PSK-SCPC系统
5. 5. 3 预分配的FM-SCPC系统
5. 5. 4 SCPC-DA系统
5. 5. 5 传输线路参数的计算
附录I 利用等幅双波测得的(C/I)2~[BOi])预测等幅多波(n>2)工作时的[C/I)n~[BOi]
附录Ⅱ 微波相位噪声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时分多址(TDMA)方式
6. 1 TDMA方式的基本概念
6. 1. 1 帧结构
6. 1. 2 实现突发式发射与接收的方法
6. 1. 3 系统定时
6. 2 帧长的选择
6. 2. 1 系统传输的比特速率Rb
6. 2. 2 帧长与取样周期的关系
6. 2. 3 分帧长度Tb
6. 2. 4 帧效率nf
6. 2. 5 选择帧长需考虑的因素
6. 3 初始捕获与分帧同步
6. 3. 1 初始捕获的方法
6. 3. 2 同步方法与同步精度
6. 4 报头检测
6. 4. 1 独特码(UW)的检测
6. 4. 2 载波与比特定时恢复
6. 5 数字话音插空和纠错编码技术的应用
6. 5. 1 数字话音插空技术(DSI)的应用
6. 5. 2 纠错编码技术在TDMA中应用举例
6. 6 与地面线路的接口
6. 6. 1 与模拟FDM线路的接口
6. 6. 2 与数字TDM线路的直接数字接口(DDI)
6. 7 卫星交换-时分多址(SS-TDMA)
6. 7. 1 SS-TDMA的基本特点
6. 7. 2 SS-TDMA的帧同步
6. 7. 3 交换矩阵以及转换序列的排列
6. 8 TDMA线路计算
6. 8. 1 转发器工作点的选择
6. 8. 2 线路计算的基本公式
6. 8. 3 TDMA系统容量的估算
6. 8. 4 举例
附录 相位模糊问题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随机联接时分多址(RA/TDMA)方式
7. 1 引言
7. 2 ALOHA方式
7. 2. 1 工作过程
7. 2. 2 ALOHA方式的信道利用率
7. 2. 3 SREJ-ALOHA(选择重发ALOHA)
7. 3 S-ALOHA方式
7. 3. 1 基本工作过程及信道利用率
7. 3. 2 优先等级问题
7. 3. 3 容纳站址数的估算
7. 4 R-ALOHA方式
7.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码分多址(CDMA)方式
8. 1 概述
8. 1. 1 码分多址的基本原理
8. 1. 2 码分多址方式的主要优缺点
8. 2 直接序列调相码分多址方式(CDMA/DS)
8. 2. 1 系统的组成与工作过程
8. 2. 2 CDMA/DS系统的性能分析
8. 2. 3 CDMA/DS方式的地址码设计
8. 2. 4 CDMA/DS卫星通信线路的同步
8. 3 跳频码分多址方式(CDMA/FH)
8. 3. 1 CDMA/FH方式同CDMA/DS方式的对比
8. 3. 2 跳频图案的设计
8. 3. 3 跳频扩频用的频率合成器
附录 寻找m序列优选对的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第九章 VSAT与VSAT网络
9. 1 概述
9. 1. 1 VSAT的概念. 特点与发展
9. 1. 2 VSAT发展迅速的原因
9. 1. 3 VSAT发展的状况
9. 2 VSAT系统分析
9. 2. 1 引言
9. 2. 2 VSAT网
9. 3 多址方式
9. 3. 1 多址方式与性能比较
9. 3. 2 响应时间的估算
9. 3. 3 VSAT网的容量
9. 4 VSAT数据网的数据通信协议
9. 4. 1 VSAT网中分层通信结构
9. 4. 2 VSAT数据网特点
9. 5 第二代VSAT系统
9. 5. 1 网络结构
9. 5. 2 多址入网协议一通报式随机多址方式
9. 5. 3 网络的监控管理
9. 5. 4 VSAT系统中噪声与干扰的分析计算
9. 6 VSAT网的新应用与新网络概念
9. 6. 1 VSAT站的分类与VSAT技术
9. 6. 2 利用VSAT实现卫星广域网(SWAN)
9. 6. 3 VSAT网与移动通信系统相结合
9. 7 利用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综合业务数字网络(1SDN)
9. 7. 1 引言
9. 7. 2 卫星ISDN的性能要求
9. 7. 3 卫星ISDN的实现
9. 8 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牛章 几种卫星通信系统
10. 1 国际卫星通信系统(INTELSAT)
10. 1. 1 概述
10. 1. 2 空间段
10. 1. 3 地面段
10. 1. 4 具体应用举例
10. 2 国内卫星通信系统
10. 2. 1 概述
10. 2. 2 中国国内卫星通信系统
10. 3 移动业务卫星通信系统(MSS)
10. 3. 1 概述
10. 3. 2 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INMARSAT)
10. 3. 3 陆地移动业务卫星通信系统
10. 3. 4 航空移动业务卫星通信系统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卫星通信系统总体的若干问题
11. 1 静止通信星定点位置的优选
11. 1. 1 与同频段卫星网络间的协调
11. 1. 2 轨道位置对地球站天线仰角的影响
11. 1. 3 轨道位置对星蚀的影响,
11. 1. 4 轨道位置对服务区视在大小的影响
11. 1. 5 基本结论
11. 2 卫星通信系统的经济成本分析
11. 2. 1 经济成本分析比较的必要性及基本方法
11. 2. 2 卫星通信系统的成本估箅
11. 2. 3 地球站经济成本优化选择举例
11. 3 FDMA系统中卫星转发器容量和链路性能的优化设计
11. 3. 1 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11. 3. 2 每载波多路(MCPC)的载波排列及链路性能的优化
11. 3. 3 每载波单路(SCPC)的载波排列及链路性能优化
11. 4 同频段系统间的干扰与协调
11. 4. 1 系统间的干扰类型
11. 4. 2 无线电规则的有关规定
11. 4. 3 地球站的协调区域
11. 5 卫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11. 5. 1 常用的几种通信可靠性尺度
11. 5. 2 复杂系统的可靠度计算
11. 5. 3 通信卫星的可靠性
11. 5. 4 地球站的可靠性
11. 6 卫星通信用的保密技术
11. 6. 1 用固态器件实现的单次密码器
11. 6. 2 公钥密码系统
11. 6. 3 数字签名
11. 6. 4 多路复用和密码术的结合
11. 6. 5 前向纠错和密码术的结合
11. 6. 6 小结
11. 7 结束语一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1 卫星通信的一般概念
1. 1. 1 卫星通信的含义及卫星通信系统的分类
1. 1. 2 卫星通信发展概况
1. 1. 3 卫星通信的特点及其在技术上带来的一些问题
1. 2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网络形式和运行
1. 2. 1 系统的组成
1. 2. 2 卫星通信网络的结构
1. 2. 3 系统的工作过程
1. 3 卫星通信线路计算的基本公式
1. 3. 1 接收信号的功率
1. 3. 2 传输损耗
1. 3. 3 噪声与干扰
1. 3. 4 卫星通信线路中的载波功率与噪声功率比
1. 3. 5 卫星通信线路计算的一般任务
1. 4 卫星通信使用的频率
1. 4. 1 频率分配
1. 4. 2 卫星通信频率范围选用的依据
1. 4. 3 当前卫星通信使用的频段
附录I 微波波段的划分
附录II 模拟制信号传输的假设参考电路和国际卫星通信组织
IS一IV 系统的噪声分配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通信卫星
2. 1 卫星的轨道
2. 1. 1 卫星运动的轨道及主要参数
2. 1. 2 卫星的摄动
2. 1. 3 星蚀及日凌中断
2. 1. 4 轨道平面的倾斜效应
2. 1. 5 通信卫星的姿态稳定技术
2. 1. 6 静止卫星的发射过程
2. 2 静止卫星轨道的有效利用
2. 2. 1 静止卫星轨道的分配与管理
2. 2. 2 静止卫星轨道的有效利用
2. 3 通信卫星的覆盖区及传输迟延时间
2. 3. 1 全球波束覆盖区的几何关系
2. 3. 2 对准静止卫星时地球站天线主波束的方位角和仰角
2. 3. 3 卫星信道的传输时延及回波的抑制或抵消
2. 4 静止卫星的组成
2. 4. 1 天线分系统
2. 4. 2 通信分系统(转发器)
2. 4. 3 电源分系统
2. 4. 4 跟踪. 遥测. 指令分系统
2. 4. 5 控制分系统
2. 5 通信卫星简介
2. 5. 1 对地静止通信卫星实例一国际通信卫星IS-V
2. 5. 2 一些主要的在轨对地静止通信卫星简介
2. 5. 3 对地非静止通信卫星的实例
附录 几个公式的推导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卫星信道中信号的传输
3. 1 模拟信号的传输
3. 1. 1 频率调制的几个基本问题
3. 1. 2 电话线路的调频传输带宽
3. 1. 3 电话线路的加权信噪比
3. 2 数字基蒂信号的传输一话音
3. 2. 1 连续可变斜率增量调制(CVSD)方式
3. 2. 2 差分脉码调制(DPCM)和自适应差分脉码调制(AD-PCM)方式
3. 2. 3 声码器(Vocoder)
3. 2. 4 几种新型话音编码器的比较与评述
3. 2. 5 TDM-PCM电话的传输标准
3. 2. 6 数字话音插空(DSl)技术
3. 2. 7 数字话路倍增设备(DCME)
3. 3 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一数据
3. 3. 1 数据的代码及传输方式
3. 3. 2 传输控制电路
3. 3. 3 DTE与DCE的物理接口标准
3. 3. 4 数据链路通信协议-HDLC协议
3. 3. 5 广域网的X. 25建议
3. 4 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3. 4. 1 几种数字信号的调制方式
3. 4. 2 目前设备中常用的调制方式(数字化)
3. 4. 3 用电话线路传输数据所需的Modem
3. 5 数字卫星通信中的差错控制
3. 5. 1 自动要求重发(ARQ)方式
3. 5. 2 前向纠错(FEC)方式
3. 6 格状编码调制一TCM
3. 6. 1 概述
3. 6. 2 TCM的基本原理
3. 7 扰码
3. 7. 1 扰码的作用
3. 7. 2 实施方法
3. 8 线路要求的CC/n0)与(Eb/n0)th的关系
3. 8. 1 未采用纠错编码情况
3. 8. 2 采用纠错编码情况
附录 信道带宽与滚降系数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卫星通信体制导论
4. 1 卫星通信体制的基本内容
4. 2 多址联接方式的概述
4. 2. 1 实现多址联接的依据
4. 2. 2 几种常用的多址联接方式
4. 3 多址分配制度
4. 3. 1 多址分配制度的含义
4. 3. 2 几种常用的多址分配制度
4. 3. 3 采用不同分配制度时转发器通道数及各地球站载波数的计算
4. 3. 4 与提高通道利用率有关的若干措施
4. 3. 5 按申请全可变分配的控制方式
4. 4 几种常用的体制类型
附录 欧兰-B公式及欧兰表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频分多址(FDMA)方式
5. 1 FDMA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5. 1. 1 基本原理
5. 1. 2 FDMA的特点
5. 2 频分多址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互调
5. 2. 1 行波管放大器非线性特性的影响
5. 2. 2 互调的基本分析
5. 2. 3 减小互调干扰的主要措施
5. 3 多路复用的FDMA系统--模拟制
5. 3. 1 概述
5. 3. 2 模拟制多路复用的FDMA系统
5. 4 多路复用的FDMA系统--数字制IDR
5. 4. 1 IS系统的IDR
5. 4. 2 IDR的工作方式及有关规范
5. 4. 3 单址地球站IDR业务的工作过程
5. 4. 4 多址地球站IDR业务的工作过程
5. 4. 5 IDR数字MODEM终端设备与末端设备
5. 4. 6 IDR系统的同步问题--多普勒/准同步缓冲器
5. 4. 7 IDR业务射频带宽求法
5. 4. 8 线路计算
5. 5 SCPC系统
5. 5. 1 概述
5. 5. 2 预分配的DM(PCM)-PSK-SCPC系统
5. 5. 3 预分配的FM-SCPC系统
5. 5. 4 SCPC-DA系统
5. 5. 5 传输线路参数的计算
附录I 利用等幅双波测得的(C/I)2~[BOi])预测等幅多波(n>2)工作时的[C/I)n~[BOi]
附录Ⅱ 微波相位噪声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时分多址(TDMA)方式
6. 1 TDMA方式的基本概念
6. 1. 1 帧结构
6. 1. 2 实现突发式发射与接收的方法
6. 1. 3 系统定时
6. 2 帧长的选择
6. 2. 1 系统传输的比特速率Rb
6. 2. 2 帧长与取样周期的关系
6. 2. 3 分帧长度Tb
6. 2. 4 帧效率nf
6. 2. 5 选择帧长需考虑的因素
6. 3 初始捕获与分帧同步
6. 3. 1 初始捕获的方法
6. 3. 2 同步方法与同步精度
6. 4 报头检测
6. 4. 1 独特码(UW)的检测
6. 4. 2 载波与比特定时恢复
6. 5 数字话音插空和纠错编码技术的应用
6. 5. 1 数字话音插空技术(DSI)的应用
6. 5. 2 纠错编码技术在TDMA中应用举例
6. 6 与地面线路的接口
6. 6. 1 与模拟FDM线路的接口
6. 6. 2 与数字TDM线路的直接数字接口(DDI)
6. 7 卫星交换-时分多址(SS-TDMA)
6. 7. 1 SS-TDMA的基本特点
6. 7. 2 SS-TDMA的帧同步
6. 7. 3 交换矩阵以及转换序列的排列
6. 8 TDMA线路计算
6. 8. 1 转发器工作点的选择
6. 8. 2 线路计算的基本公式
6. 8. 3 TDMA系统容量的估算
6. 8. 4 举例
附录 相位模糊问题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随机联接时分多址(RA/TDMA)方式
7. 1 引言
7. 2 ALOHA方式
7. 2. 1 工作过程
7. 2. 2 ALOHA方式的信道利用率
7. 2. 3 SREJ-ALOHA(选择重发ALOHA)
7. 3 S-ALOHA方式
7. 3. 1 基本工作过程及信道利用率
7. 3. 2 优先等级问题
7. 3. 3 容纳站址数的估算
7. 4 R-ALOHA方式
7.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码分多址(CDMA)方式
8. 1 概述
8. 1. 1 码分多址的基本原理
8. 1. 2 码分多址方式的主要优缺点
8. 2 直接序列调相码分多址方式(CDMA/DS)
8. 2. 1 系统的组成与工作过程
8. 2. 2 CDMA/DS系统的性能分析
8. 2. 3 CDMA/DS方式的地址码设计
8. 2. 4 CDMA/DS卫星通信线路的同步
8. 3 跳频码分多址方式(CDMA/FH)
8. 3. 1 CDMA/FH方式同CDMA/DS方式的对比
8. 3. 2 跳频图案的设计
8. 3. 3 跳频扩频用的频率合成器
附录 寻找m序列优选对的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第九章 VSAT与VSAT网络
9. 1 概述
9. 1. 1 VSAT的概念. 特点与发展
9. 1. 2 VSAT发展迅速的原因
9. 1. 3 VSAT发展的状况
9. 2 VSAT系统分析
9. 2. 1 引言
9. 2. 2 VSAT网
9. 3 多址方式
9. 3. 1 多址方式与性能比较
9. 3. 2 响应时间的估算
9. 3. 3 VSAT网的容量
9. 4 VSAT数据网的数据通信协议
9. 4. 1 VSAT网中分层通信结构
9. 4. 2 VSAT数据网特点
9. 5 第二代VSAT系统
9. 5. 1 网络结构
9. 5. 2 多址入网协议一通报式随机多址方式
9. 5. 3 网络的监控管理
9. 5. 4 VSAT系统中噪声与干扰的分析计算
9. 6 VSAT网的新应用与新网络概念
9. 6. 1 VSAT站的分类与VSAT技术
9. 6. 2 利用VSAT实现卫星广域网(SWAN)
9. 6. 3 VSAT网与移动通信系统相结合
9. 7 利用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综合业务数字网络(1SDN)
9. 7. 1 引言
9. 7. 2 卫星ISDN的性能要求
9. 7. 3 卫星ISDN的实现
9. 8 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牛章 几种卫星通信系统
10. 1 国际卫星通信系统(INTELSAT)
10. 1. 1 概述
10. 1. 2 空间段
10. 1. 3 地面段
10. 1. 4 具体应用举例
10. 2 国内卫星通信系统
10. 2. 1 概述
10. 2. 2 中国国内卫星通信系统
10. 3 移动业务卫星通信系统(MSS)
10. 3. 1 概述
10. 3. 2 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INMARSAT)
10. 3. 3 陆地移动业务卫星通信系统
10. 3. 4 航空移动业务卫星通信系统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卫星通信系统总体的若干问题
11. 1 静止通信星定点位置的优选
11. 1. 1 与同频段卫星网络间的协调
11. 1. 2 轨道位置对地球站天线仰角的影响
11. 1. 3 轨道位置对星蚀的影响,
11. 1. 4 轨道位置对服务区视在大小的影响
11. 1. 5 基本结论
11. 2 卫星通信系统的经济成本分析
11. 2. 1 经济成本分析比较的必要性及基本方法
11. 2. 2 卫星通信系统的成本估箅
11. 2. 3 地球站经济成本优化选择举例
11. 3 FDMA系统中卫星转发器容量和链路性能的优化设计
11. 3. 1 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11. 3. 2 每载波多路(MCPC)的载波排列及链路性能的优化
11. 3. 3 每载波单路(SCPC)的载波排列及链路性能优化
11. 4 同频段系统间的干扰与协调
11. 4. 1 系统间的干扰类型
11. 4. 2 无线电规则的有关规定
11. 4. 3 地球站的协调区域
11. 5 卫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11. 5. 1 常用的几种通信可靠性尺度
11. 5. 2 复杂系统的可靠度计算
11. 5. 3 通信卫星的可靠性
11. 5. 4 地球站的可靠性
11. 6 卫星通信用的保密技术
11. 6. 1 用固态器件实现的单次密码器
11. 6. 2 公钥密码系统
11. 6. 3 数字签名
11. 6. 4 多路复用和密码术的结合
11. 6. 5 前向纠错和密码术的结合
11. 6. 6 小结
11. 7 结束语一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