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著;涂又光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6-01-01

ISBN:9787301025864

定价:¥19.5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哲简史》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后经整理于1948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此书出版后,又有法文、意大利文和南斯拉夫文的译本出版,在欧美颇有影响。此书过去没有中文本,现由著者的学生涂又光同志据英文本译成中文,供从事中国哲学史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同志参考。中文译本对英文本所引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文句,一一作了核实。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等校教授和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等职。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曾赴美国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校务委员会)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常务委员。并曾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中国哲学史新编》、《三松堂学术文集》等。论著已编为《三松堂全集》,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目 录
   自 序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语言障碍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中华民族的地理背景
    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
    “上 农”
    “反者道之动
    自然的理想化
    家族制度
    人世和出世
    中国的艺术和诗歌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
    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
    中国哲学中不变的和可变的成分
   第三章 各家的起源
    司马谈和六家
    刘歆及其关于各家起源的理论
    对刘歆理论的修正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
    孔子和六经
    孔子作为教育家
    正 名
    仁、义
    忠、恕
    知 命
    孔子的精神修养发展过程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墨家的社会背景
    墨子对儒家的批评
    兼 爱
    天志和明鬼
    一种似是而非的矛盾
    国家的起源
   第六章 道家第一阶段:杨朱
    早期道家和隐者
    杨朱的基本观念
    杨朱基本观念的例证
    《老子》、《庄子》中的杨朱思想
    道家的发展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
    人性善
    儒墨的根本分歧
    政治哲学
    神秘主义
   第八章 名家
    名家和“辩者”
    惠施的相对论
    公孙龙的共相论
    惠施学说、公孙龙学说的意义
   第九章 道家第二阶段:老子
    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
    道,无名
    自然的不变规律
    处世的方法
    政治学说
   第十章 道家第三阶段:庄子
    庄子其人和《庄子》其书
    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
    政治、社会哲学
    情和理
    获得绝对幸福的方法
    有限的观点
    更高的观点
    更高层次的知识
    神秘主义的方法论
   第十一章 后期墨家
    关于知识和名的讨论
    关于“辩”的讨论
    澄清兼爱说
    辩护兼爱说
    对其他各家的批评
   第十二章 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
    六种术数
    《洪范》所讲的五行
    《月 令》
    邹 衍
    一套历史哲学
    “易传”中的阴阳学说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
    人的地位
    人性的学说
    道德的起源
    礼、乐的学说
    逻辑理论
    论其他几家的谬误
   第十四章 韩非和法家
    法家的社会背景
    韩非:法家的集大成者
    法家的历史哲学
    治国之道
    法家和道家
    法家和儒家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上学
    事物的原理
    万物生成的“道
    万物变化的“道
    中 和
    庸 常
    明 诚
   第十六章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秦统一前的政治状况
    中国的统一
    《大 学》
    《荀子》的折中趋势
    《庄子》的折中趋势
    司马谈、刘歆的折中主义
    〔注〕关于中国人的民族观念
   第十七章 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董仲舒
    阴阳家和儒家的混合
    宇宙发生论的学说
    人性学说
    社会伦理学说
    政治哲学
    历史哲学
    对《春秋》的解释
    社会进化的三个阶段
   第十八章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统一思想
    孔子在汉代思想中的地位
    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之争
    扬雄和王充
    道家和佛家
    政治社会背景
   第十九章 新道家:主理派
    名家兴趣的复兴
    重新解释孔子
    向秀和郭象
    “道”是“无”
    万物的“独化
    制度和道德
    “有为”和“无为
    知识和模仿
    “齐 物”
    绝对的自由和绝对的幸福
   第二十章 新道家:主情派
    “风流”和浪漫精神
    《列子》的《杨朱》篇
    任从冲动而生活
    情的因素
    性的因素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建立
    佛教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佛学的一般概念
    二谛义
    僧肇的哲学
    道生的哲学
   第二十二章 禅宗:静默的哲学
    禅宗传述的宗系
    第一义不可说
    修行的方法
    顿 悟
    无得之得
   第二十三章 新儒家:宇宙发生论者
    韩愈和李翱
    周敦颐的宇宙发生论
    精神修养的方法
    邵雍的宇宙发生论
    事物的演化规律
    张载的宇宙发生论
   第二十四章 新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程颢的“仁”的观念
    程朱的“理”的观念的起源
    程颐的“理”的观念
    处理情感的方法
    寻求快乐
   第二十五章 新儒家:理学
    朱熹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理
    太 极
    气
    心、性
    政治哲学
    精神修养的方法
   第二十六章 新儒家:心学
    陆九渊的“心”的概念
    王守仁的“宇宙”的概念
    “明 德”
    良 知
    “正事”(格物)
    用 敬
    对佛家的批评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
    对于新儒家的反动
    孔教运动
    西方思想的传入
    西方哲学的传人
   第二十八章 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
    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战时的哲学著作
    哲学的性质
    人性的境界
    形上学的方法论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