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国史大纲:修订本
作者:钱穆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5-06-01
ISBN:9787100017664
定价:¥6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一本简明的史学史著作。在讲座的基础上写成,作者从学科史的角度,以点带面、提纲挈领地勾勒了中国史学的发生、发展、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从中西史学的比照中见出中国史学乃至中国思想和学术的精神与大义。本书为钱穆先生传世经典,写于抗战时期。以大学教科书体例写成,与现今流行的任何一本中国通史观点都有绝大的不同,也正是钱穆先生的伟大之处,读了之后有豁然开朗之感,让读者明白何为历史真相。具体內容不多述,现只引作者在书前的警示语,可见作者之治史精神(括弧中內容为作者自注):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自身国家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黄。)钱穆,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一八九五年生,一九九○年八月逝世。历任燕京、北大、清华、西南联大、华西、江南各大学教授,创办香港新亚书院。著有《国学概论》、《先秦诸子系年》、《中国文化史导论》、《国史大纲》、《论语新解》、《庄子纂笺》、《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晚学盲言》、《师友杂忆》等约六十种书。国史大纲·书成自记民国二十二年秋,余始于国立北京大学任“中国通史”讲席。是课每周四小时,一年而毕。自念讲通史,非委悉周备之难,而简要明当之尤难也。若求委悉周备,则二十五史、十通以及充栋塞屋者,其书具在,学者昕夕从事焉,斯委悉周备矣,然非一周四小时、一年之功所能赴也。欲求简要明当,则于繁重之国史,先必有所取舍。又必先有一系统之观点,以为其取舍之标准。必先立一“体”,乃能有所取裁。凡所裁之宽狭长短,一视与其“体”之相副相称以为度。然而言何容易?此固古人所谓专门名家之业也。否则左右采获,牵引拼凑,可以至于无穷。于其牵引拼凑之中,而调和斟酌焉,以求其分量篇幅之略相当,此仅似于一种狭义之类书,非史业也。大抵余于此课,以两小时为一讲,以一讲毕一题,一年凡四十余讲。共毕四十余题。欲求于此四十余题中,叙述我先民国史大体,约略明备,则每讲之标题,为尤所尽心焉。教授通史,最为不易。舍钱先生这样的博学硕儒,谁能当此重任。越一年,二十二年秋至二十三年夏。学者苦于听受,群要余为讲义。余曰:通史大业,殊不敢轻率为之。无已,姑转不如其读西书之怡悦相熟。其于文义真际,已难领,至于史籍中人名、地名、官名、典章制度、文物故实,种种茫然,更属所苦。乃拟就读本中择其凡为史籍专名及义有旁及者,一一加以注释。然注释之事多涉考订,又求与学者领之学力相应,其事乃大不易。课繁力绌,卒未有成。如是则已四越年矣。二十二年秋至二十六年夏。二十六年秋,芦沟桥倭难猝发,学校南迁,余藏平日讲通史笔记底稿数册于衣箱内,挟以俱行。取道香港,转长沙,至南岳。又随校迁滇,路出广西,借道越南,至昆明。文学院暂设蒙自,至是辗转流徙,稍得停踪,则二十七年之四月也。自念万里逃生,无所靖献,复为诸生讲国史,倍增感慨。学校于播迁流离之余,图书无多,诸生听余讲述,颇有兴发,而苦于课外无书可读,仅凭口耳,为憾滋深。因复有意重续前三年之纲要,聊助课堂讲述之需。是年五月间,乃自魏晋以下,络续起稿,诸生有志者相与传钞。秋后,学校又迁回昆明,余以是稿未毕,滞留蒙自,冀得清闲,可以构思。而九月间空袭之警报频来,所居与航空学校隔垣,每晨抱此稿出旷野,逾午乃返,大以为苦。乃又转地至宜良,居城外西山岩泉下寺,续竟我业。而学校开课之期已至。昆明尘嚣居隘,不得已,乃往来两地间。每周课毕,得来山中三日,籀绎其未竟之绪。既乏参考书籍,又仆仆道涂,不能有四天以上之宁定。抗战时期,学者生活何等艰辛!但是当时的学者(以西南联大教授为代表)却创造出了空前的伟大成果,其间的意义,值得我们深思!余尝致书友人,谓:“此书难垂成,而非意所惬。何者?细针密缕,既苦书籍之未备,大刀阔斧,又恨精神之不属。”盖此书属稿中之实况也。逮魏晋以下全稿粗具,还读三年前东汉以前旧稿,又嫌体例、文气、详约余所讲为纲要,聊备诸生笔记之一助,可也。自是每一讲,必编一纲要,仅具伦脊,悉削游辞,取便总揽。然又恐诸生久习于此,则事近策括,以谓治史可以空腹也。史学首先应是史料之学。学史之人,须牢记“实事求事”四字,立论时不可有一字一句无出处。乃别选一参考材料以副之。凡与余所讲纲要相牵涉者,采摘前史陈文或昔人考订论著为参考,以便学者之自相阐证。纲要编至东汉,自嫌太简,遂未继续。并谓讲堂大义,学者自可笔记,乃独发参考材料。如是者一年,二十三年秋至二十四年夏。觉参考材料,杂碎零乱,无纲要以贯通之,则如散钱无串,学者得此,华离斑斓,若可喜而未必可用也。遂又改计,另编国史读本,供学者课堂外之阅读。并诏诸生,治通史必贵有“系统”,然系统必本诸“事实”。见仁见智,系统可以相异,而大本大原,事实终归一致。不先通晓事实,骤求系统,如无钱而握空串,亦复失其为串之意。大学课重,即如司马氏通鉴,学者已苦不能终卷,而中学教课,风气所趋,亦竞为条贯,不详实事。至大学治通史,更不能反而专讲一件件的事实。如是则学者所得惟系统、条贯,而无史实。卒之所谓系统、条贯者,皆空谈,皆私见。空谈私见可以万异,而历史事实只有一真。因再约通鉴及续通鉴、明通鉴诸书。提要钩玄,编为读本,以补学者进治通史之预备工夫。如是者又一年,二十四年秋至二十五年夏。自秦迄明,读本凡得百万字。凡读本所取裁,一以与课堂讲述相副相应为主,其详略轻重之间,视袁氏纪事本末诸书,有大相迳庭者。以谓学者于课堂外先治此书,不仅可药高心空腹之病,并可由此启途,进窥史籍之原本也。今日大中学校的历史教学,弊病太多,最大问题即在“不详实事”,钱先生此文真可做一剂良药。又越年,又嫌学者于本国文字素养太浅,读本虽简要,然皆摘录史籍原文,学者骤睹,如入异国,略之间,均有不类,乃重复改为。直至今年之六月,而全稿始竣,则先后亦十有三阅月矣。然此书虽草略,其所以为此书之意,则颇有当为国人告者,因别为引论一篇。辞繁不杀,读者哀其意可也。至于引论所希,此书未必足副,读者当分别观之。此书一本所携笔记,缀集而成,而笔记随时摘录,颇多疏忽。大率未注出处,忘记篇卷。此书因一律削之,不更标举;偶载来历,转成例外。其时贤文字,近人新得,多所采获,亦不备详,义取一律,非敢掠美。书成仓促,相知惟汤君锡予,汤锡予,名用彤,北大教授,魏晋佛教史专家。时时读其一、二篇,有所商讨。平生撰述,每不敢轻易发布。自问以迂愚之姿,而抱孤往之见,不如久久藏之,自待其意见之定。虽不足有所淑世,亦自宽其神明之内疚。至于此书,独有不然。若自秘藏,虽待之十年终不能定。而暴寇肆虐,空袭相随,又时时有焚如之虑,因率尔刊布。钱先生著书态度之虔诚、严谨,是今人效法的榜样。读此书者,无论大端小节,凡此书疏漏谬误处,若蒙贻书相告,一字之与百章,皆吾师也。敢不虚衷拜嘉,谨诚心以祷祝之。民国二十八年六月十二日钱穆记于宜良西山之岩泉下寺。
作者简介
钱穆(1895—1990),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钱穆九岁入私塾,熟习中国的传统文献典籍。十三岁入常州府中学堂学习,1912年因家贫辍学,后自学。1913-1919年任小学教员。1923年后,曾在厦门、无锡、苏州等地任中学教员。1930年以后,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易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了新亚书院,任院长,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至1964年退休为止,期间曾获得香港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名誉博士称号。1966年,钱穆移居台湾台北市,在“中国文化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任职,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钱穆是完全靠自修苦读而在学术界确立地位的一个学者。其治学颇受清儒章学诚“六经皆史”思想的影响。对中国历史尤其是对中国历代思想家及其思想源流的研究和考辨,均自成一家之言。提出,先秦时期,儒、墨二家是后来诸子各派的发端,由此分源别派,旁通四达,互相中国古代文化的源流。他在儒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非常突出,如认为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真伪混杂,次序颠倒,后世传说亦不可轻信,遂详细考辨孔子的生平事迹,包括、生卒年月、父母、志学、初仕、设教、适齐、适卫、过匡、过宋、仕鲁、至陈、至蔡、及晚年居鲁等,以及孔子的政治活动和著述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又如对晚清今文经学家如谬平、康有为等认定刘歆伪造古文经一呈,钱穆撰《刘向歆父子年谱》,以令人信服的证据否定了今文经学家的观点,了结了晚清道咸以来的经学今古文争论的公案,在北方学术界一举成名。。此外,钱穆对宋明理学尤其是朱熹之学、对清代学术尤其是乾嘉学派等,都有很深的研究。在历史研究中,重视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和悠久的传统,在通史、文化史、思想史、史学理论与方法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闻名海内外。钱穆重视探求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精华,并给予其以高度评价,他认为“我民族国家之前途,仍将于我先民文化所贻自身内部获其生机”。晚年的钱穆比较偏重于文化哲学的研究,并就中西文化的问题作了很多深入的思想考,在其一生的最后一篇文章《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载于刘梦溪主编的《中国文化》1991年第4期)中,他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有了新的体认,并“深信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之即在此。”钱穆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其代表作有《先秦诸于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和《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等。此外还有结集出版论文集多种,如《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中国文化丛谈》等。
目录
第一编 上古三代之部
第一章 中原华夏文化之发祥
中国史之开始虞夏时代
一 近代对上古史之探索
二 中原华夏文化之发祥
三 夏代帝系及年历
四 虞夏大事
第二章 黄河下游之新王朝
殷商时代
一 殷代帝系及年历
二 殷人居地之推测
三 殷人文化之推测
四 殷周关系
第三章 封建帝国之创兴与
西周兴亡
一 西周帝系及年历
二 周初之封建
三 西周势力之继续东展
四 幽王见杀与平王东迁
第二编 春秋战国之部
第四章 霸政时期
春秋始末
一 春秋年历及分期
二 霸前时期之形势
三 齐桓晋文之霸业
四 霸政衰微后之大夫执政
五 春秋时期之一般文化状态
第五章 军国斗争之新局面
战国始末
一 战国年历及分期
二 从宗法封建到新军国之种种变迁
第六章 民间自由学术之兴起
先秦诸子
一 春秋时代之贵族学
二 儒墨两家之兴起
三 学术路向之转变
四 士气高张
五 贵族养贤
六 平民学者间之反动思想
第三编 秦汉之部
第七章 大一统政府之创建
秦代兴亡及汉室初起
一 秦汉帝系及年历
二 国家民族之传成
三 第一次统一政府之出现及其覆灭
四 平民政府之产生
第八章 统一政府文治之演进
由汉武帝到王莽
一 西汉初年之社会
二 西汉初年的政府
三 西汉初年的士人与学术
四 中央政府文治思想之开始
五 汉武一朝之复古更化
六 士人政府之出现
昭宣元成一段
七 汉儒之政治思想
八 王莽受禅与变法
第九章 统一政府之堕落
东汉兴亡
一 东汉诸帝及年历
二 东汉之王室
三 东汉之外戚与宦官
四 外戚参加王室之由来
五 宦官参加王室之由来
第十章 士族之新地位
东汉门第之兴起
一 士族政治势力之逐步膨胀
二 东汉之察举与征辟制度
三 太学清议
四 党锢之狱
五 门第之造成
六 东汉士族之风尚
第十一章 统一政府之对外
秦汉国力与对外形势
一 两汉国力之比较
二 西汉与匈奴
三 东汉与西羌
第四编 魏晋南北朝之部
第十二章 长期分裂之开始
三国时代
一 魏晋南北朝之长期分裂
二 旧政权之没落
三 离心势力之成长
四 新政权之黑暗
五 思想界之无出路
六 三国帝系
第十三章 统一政府之回光返照
西晋兴亡
一 西晋帝系及年历
二 西晋王室之弱点
三 胡人之内地杂居
四 怀愍被虏与人心之反映
五 文化中心之毁灭
六 新宗教之侵入
第十四章 长江流域之新园地
东晋南渡
一 东晋帝系及年历
二 东晋一代之北伐与内乱
第十五章 北方之长期纷乱
五胡十六国
一 五胡十六国撮要
二 十六国前后形势之大概
三 五胡十六国大事简表
四 胡人之汉化与胡汉合作
第十六章 南方王朝之消沉
南朝宋齐梁陈
一 南朝帝系及年历
二 南朝王室之恶化
三 南朝门第之衰落
第十七章 北方政权之新生命
北朝
一 北朝帝系及年历
二 北方之汉化与北方儒统
三 魏孝文迁都及北魏之覆灭
四 北齐北周文治势力之演进
第十八章 变相的封建势力
魏晋南北朝之门第
一 九品中正制与门阀
二 学校与考试制度之颓废
三 南渡后之侨姓与吴姓
四 当时之婚姻制度与身分观念
五 北方的门第
六 郡姓与国姓
第十九章 变相的封建势力下之社会形态(上)
在西晋及南朝
一 汉末之荒残
二 农民身分之转变
三 西晋之户调制与官品占田制
四 南渡之士族
五 兵士的身分及待遇
第二十章 变相的封建势力下之社会形态(下)
在五胡及北朝
一 五胡时代的情况
二 北魏均田制
三 西魏的府兵制
第二十一章 宗教思想之弥漫
上古至南北朝之宗教思想
一 古代宗教之演变
二 东汉以下之道教与方术
三 魏晋南北朝时代之佛教
四 北方之道佛冲突
五 隋唐时期佛学之中国化
第五编 隋唐五代之部
第二十二章 统一盛运之再临
隋室兴亡及唐初
一 隋代帝系及年历
二 隋代国计之富足
三 炀帝之夸大狂
四 唐代帝系及年历
五 贞观之治
第二十三章 新的统一盛运下之政治机构
盛唐之政府组织
一 宰相职权之再建
二 地方政治之整顿
第二十四章 新的统一盛运下之社会情态
盛唐之进士府兵与农民
一 唐代之贡举制
二 唐代之租庸调制
三 唐代之府兵制
第二十五章 盛运中之衰象(上)
唐代租税制度与兵役制度之废弛
一 由租庸调制到两税制
二 自府兵到方镇与禁兵
第二十六章 盛运中之衰象(下)
唐代政府官吏与士人之腐化
一 政权之无限止的解放
二 政府组织之无限止的扩大
第二十七章 新的统一盛运下之对外姿态
唐初武功及中叶以后之外患
一 安史之乱以前
二 安史之乱以後
第二十八章 大时代之没落
唐中叶以后政治社会之各方面
一 唐中叶以后之藩镇
第二十九章 大时代之没落(续)
二 唐中叶以后之宦官
三 唐中叶以后之朝士与朋党
第三十章 黑暗时代之大动摇
黄巢之乱以及五代十国
一 流寇与唐室之倾覆
二 五代十国
三 契丹之兴起
四 中原民众之疾苦
五 中国之南北分裂
第六编 两宋之部
第三十一章 贫弱的新中央
北宋初期
一 北宋帝系及年历
二 宋初中央新政权之再建
三 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
四 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五 宋代政制上的另外两个弱点
第三十二章 士大夫的自觉与政治革新运动
庆历熙宁之变法
一 学术思想之新曙光
二 庆历变政
三 熙宁新法
第三十三章 新旧党争与南北人才
元祐以下
一 熙宁新党与南人
二 洛蜀朔三派政治意见之异同
三 道德观念与邪正之分
第三十四章 南北再分裂
宋辽金之和战
一 金起灭辽
二 辽帝系及年历
三 金灭北宋
四 南宋与金之和战
五 南宋之财政
六 南宋金帝系及年历
第七编 元明之部
第三十五章 暴风雨之来临
蒙古入主
一 蒙古之入主
二 元代帝系及年历
三 元代之政治情态
四 元代之税收制度与经济政策
五 元之军队与禁令
六 元代之僧侣
七 元代之士人与科举制度
第三十六章 传统政治复兴下之君主独裁(上)
明代兴亡
一 明代帝系及年历
二 传统政治之恶化
三 废相后之阁臣与宦官
第三十七章 传统政治复兴下之君主独裁(下)
一 明初的几项好制度
二 明代政制之相次腐化
第三十八章 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上)
自唐至明之社会
一 经济方面
二 文化方面
三 南北政治区域之划分及户口升降
第三十九章 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中)
一 黄河与北方之水患
二 北方社会所受外族及恶政治之摧残
第四十章 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下)
三 南方江浙一带之水利兴修
第四十一章 社会自由讲学之再兴起
宋元明三代之学术
一 贵族门第渐次消灭後之社会情形
二 宋明学术之主要精神
三 宋明学者之讲学事业
四 宋明学者主持之社会事业
第八编 清代之部
第四十二章 狭义的部族政权之再建(上)
清代入主
一 满洲兴起至入关
二 明末流寇
三 南明之抗战
第四十三章 狭义的部族政权之再建(下)
一 清代帝系及年历
二 清代对待汉人之态度
三 清代政制
四 清代之武功
第四十四章 狭义的部族政权下之士气
清代乾嘉以前之学术
一 明末遗民之志节
二 乾嘉盛时之学风
三 政治学术脱节后之世变
第四十五章 狭义的部族政治下之民变
清中叶以下之变乱
一 乾嘉之盛极转衰
二 洪杨之乱
三 湘淮军与咸同中兴
第四十六章 除旧与开新
清代覆亡与民国创建
一 晚清之政象
二 晚清之变法自强
三 晚清之废科举兴学校
四 戊戌政变与辛亥革命
五 辛亥革命以后之政局
六 文化革命与社会革命
七 三民主义与抗战建国
八 抗战胜利建国完成中华民族固有文化对世界新使命之开始
第一章 中原华夏文化之发祥
中国史之开始虞夏时代
一 近代对上古史之探索
二 中原华夏文化之发祥
三 夏代帝系及年历
四 虞夏大事
第二章 黄河下游之新王朝
殷商时代
一 殷代帝系及年历
二 殷人居地之推测
三 殷人文化之推测
四 殷周关系
第三章 封建帝国之创兴与
西周兴亡
一 西周帝系及年历
二 周初之封建
三 西周势力之继续东展
四 幽王见杀与平王东迁
第二编 春秋战国之部
第四章 霸政时期
春秋始末
一 春秋年历及分期
二 霸前时期之形势
三 齐桓晋文之霸业
四 霸政衰微后之大夫执政
五 春秋时期之一般文化状态
第五章 军国斗争之新局面
战国始末
一 战国年历及分期
二 从宗法封建到新军国之种种变迁
第六章 民间自由学术之兴起
先秦诸子
一 春秋时代之贵族学
二 儒墨两家之兴起
三 学术路向之转变
四 士气高张
五 贵族养贤
六 平民学者间之反动思想
第三编 秦汉之部
第七章 大一统政府之创建
秦代兴亡及汉室初起
一 秦汉帝系及年历
二 国家民族之传成
三 第一次统一政府之出现及其覆灭
四 平民政府之产生
第八章 统一政府文治之演进
由汉武帝到王莽
一 西汉初年之社会
二 西汉初年的政府
三 西汉初年的士人与学术
四 中央政府文治思想之开始
五 汉武一朝之复古更化
六 士人政府之出现
昭宣元成一段
七 汉儒之政治思想
八 王莽受禅与变法
第九章 统一政府之堕落
东汉兴亡
一 东汉诸帝及年历
二 东汉之王室
三 东汉之外戚与宦官
四 外戚参加王室之由来
五 宦官参加王室之由来
第十章 士族之新地位
东汉门第之兴起
一 士族政治势力之逐步膨胀
二 东汉之察举与征辟制度
三 太学清议
四 党锢之狱
五 门第之造成
六 东汉士族之风尚
第十一章 统一政府之对外
秦汉国力与对外形势
一 两汉国力之比较
二 西汉与匈奴
三 东汉与西羌
第四编 魏晋南北朝之部
第十二章 长期分裂之开始
三国时代
一 魏晋南北朝之长期分裂
二 旧政权之没落
三 离心势力之成长
四 新政权之黑暗
五 思想界之无出路
六 三国帝系
第十三章 统一政府之回光返照
西晋兴亡
一 西晋帝系及年历
二 西晋王室之弱点
三 胡人之内地杂居
四 怀愍被虏与人心之反映
五 文化中心之毁灭
六 新宗教之侵入
第十四章 长江流域之新园地
东晋南渡
一 东晋帝系及年历
二 东晋一代之北伐与内乱
第十五章 北方之长期纷乱
五胡十六国
一 五胡十六国撮要
二 十六国前后形势之大概
三 五胡十六国大事简表
四 胡人之汉化与胡汉合作
第十六章 南方王朝之消沉
南朝宋齐梁陈
一 南朝帝系及年历
二 南朝王室之恶化
三 南朝门第之衰落
第十七章 北方政权之新生命
北朝
一 北朝帝系及年历
二 北方之汉化与北方儒统
三 魏孝文迁都及北魏之覆灭
四 北齐北周文治势力之演进
第十八章 变相的封建势力
魏晋南北朝之门第
一 九品中正制与门阀
二 学校与考试制度之颓废
三 南渡后之侨姓与吴姓
四 当时之婚姻制度与身分观念
五 北方的门第
六 郡姓与国姓
第十九章 变相的封建势力下之社会形态(上)
在西晋及南朝
一 汉末之荒残
二 农民身分之转变
三 西晋之户调制与官品占田制
四 南渡之士族
五 兵士的身分及待遇
第二十章 变相的封建势力下之社会形态(下)
在五胡及北朝
一 五胡时代的情况
二 北魏均田制
三 西魏的府兵制
第二十一章 宗教思想之弥漫
上古至南北朝之宗教思想
一 古代宗教之演变
二 东汉以下之道教与方术
三 魏晋南北朝时代之佛教
四 北方之道佛冲突
五 隋唐时期佛学之中国化
第五编 隋唐五代之部
第二十二章 统一盛运之再临
隋室兴亡及唐初
一 隋代帝系及年历
二 隋代国计之富足
三 炀帝之夸大狂
四 唐代帝系及年历
五 贞观之治
第二十三章 新的统一盛运下之政治机构
盛唐之政府组织
一 宰相职权之再建
二 地方政治之整顿
第二十四章 新的统一盛运下之社会情态
盛唐之进士府兵与农民
一 唐代之贡举制
二 唐代之租庸调制
三 唐代之府兵制
第二十五章 盛运中之衰象(上)
唐代租税制度与兵役制度之废弛
一 由租庸调制到两税制
二 自府兵到方镇与禁兵
第二十六章 盛运中之衰象(下)
唐代政府官吏与士人之腐化
一 政权之无限止的解放
二 政府组织之无限止的扩大
第二十七章 新的统一盛运下之对外姿态
唐初武功及中叶以后之外患
一 安史之乱以前
二 安史之乱以後
第二十八章 大时代之没落
唐中叶以后政治社会之各方面
一 唐中叶以后之藩镇
第二十九章 大时代之没落(续)
二 唐中叶以后之宦官
三 唐中叶以后之朝士与朋党
第三十章 黑暗时代之大动摇
黄巢之乱以及五代十国
一 流寇与唐室之倾覆
二 五代十国
三 契丹之兴起
四 中原民众之疾苦
五 中国之南北分裂
第六编 两宋之部
第三十一章 贫弱的新中央
北宋初期
一 北宋帝系及年历
二 宋初中央新政权之再建
三 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
四 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五 宋代政制上的另外两个弱点
第三十二章 士大夫的自觉与政治革新运动
庆历熙宁之变法
一 学术思想之新曙光
二 庆历变政
三 熙宁新法
第三十三章 新旧党争与南北人才
元祐以下
一 熙宁新党与南人
二 洛蜀朔三派政治意见之异同
三 道德观念与邪正之分
第三十四章 南北再分裂
宋辽金之和战
一 金起灭辽
二 辽帝系及年历
三 金灭北宋
四 南宋与金之和战
五 南宋之财政
六 南宋金帝系及年历
第七编 元明之部
第三十五章 暴风雨之来临
蒙古入主
一 蒙古之入主
二 元代帝系及年历
三 元代之政治情态
四 元代之税收制度与经济政策
五 元之军队与禁令
六 元代之僧侣
七 元代之士人与科举制度
第三十六章 传统政治复兴下之君主独裁(上)
明代兴亡
一 明代帝系及年历
二 传统政治之恶化
三 废相后之阁臣与宦官
第三十七章 传统政治复兴下之君主独裁(下)
一 明初的几项好制度
二 明代政制之相次腐化
第三十八章 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上)
自唐至明之社会
一 经济方面
二 文化方面
三 南北政治区域之划分及户口升降
第三十九章 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中)
一 黄河与北方之水患
二 北方社会所受外族及恶政治之摧残
第四十章 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下)
三 南方江浙一带之水利兴修
第四十一章 社会自由讲学之再兴起
宋元明三代之学术
一 贵族门第渐次消灭後之社会情形
二 宋明学术之主要精神
三 宋明学者之讲学事业
四 宋明学者主持之社会事业
第八编 清代之部
第四十二章 狭义的部族政权之再建(上)
清代入主
一 满洲兴起至入关
二 明末流寇
三 南明之抗战
第四十三章 狭义的部族政权之再建(下)
一 清代帝系及年历
二 清代对待汉人之态度
三 清代政制
四 清代之武功
第四十四章 狭义的部族政权下之士气
清代乾嘉以前之学术
一 明末遗民之志节
二 乾嘉盛时之学风
三 政治学术脱节后之世变
第四十五章 狭义的部族政治下之民变
清中叶以下之变乱
一 乾嘉之盛极转衰
二 洪杨之乱
三 湘淮军与咸同中兴
第四十六章 除旧与开新
清代覆亡与民国创建
一 晚清之政象
二 晚清之变法自强
三 晚清之废科举兴学校
四 戊戌政变与辛亥革命
五 辛亥革命以后之政局
六 文化革命与社会革命
七 三民主义与抗战建国
八 抗战胜利建国完成中华民族固有文化对世界新使命之开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