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人口地理
作者:张善余编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1997-02-01
ISBN:9787100017190
定价:¥19.5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人口发展的地理基础、中国人口地理的历史演变、人口再生产、人口结构、人口分布、城乡人口、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等各种人口过程的空间表现形式,提出了中国七大人口区划,并结合当前国家建设的需要,对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了探讨。是一本反映中国人口地理状况最全面、资料引用最新的书籍,适于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广大群众和干部阅读,对区域科学、人口学、城市规划及其它有关学科的工作者也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人口地理》作者简介
目录
绪论
一、中国人口发展的地理基础
(一)自然环境与中国人口发展的关系
1.有利的自然环境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基础条件
2.自然环境对中国人口进一步发展的制约作用
(二) 中国的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2.草地资源
3.气候资源
4.水资源
5.森林资源
6.能源资源
7.非能源矿产资源
8.中国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
(三)中国的自然资源人口承载力
二、中国人口地理的历史演变
(一)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1.原始社会
2.奴隶社会
(二)封建社会
1.封建社会初期
2.封建社会中期
3.封建社会晚期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中国人口地理历史演变过程的总结
1.人口自然增长缓慢
2.人口数量周期性的巨大波动
3.人口分布的凝固和突变
三、中国居民的人种类型和民族构成
(一)中国居民的人种类型
(二)中国居民的民族构成
1.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2. 中国居民民族构成现状
3.中国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
(三)中国语言地理
(四)中国宗教地理
四、新中国的人口发展与人口再生产
(一)人口的增长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1.人口增长的几个阶段
2.少数民族人口变动的特点
3.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二)人口出生率和生育率
1.出生率和生育率的变动
2.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育率的主要因素
3. 中国人口出生率和生育率的地区差异
(三)人口的死亡率和平均期望寿命
1.中国人口死亡率的变动
2.影响人口死亡率的主要因素
3.中国人口死亡率的地区差异
4.中国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
(四)人口自然增长率
五、中国人口的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
(一)中国人口的性别构成
1.性别构成的变动及其意义
2.影响人口性别构成的因素
3.性别构成的地区差异
(二)中国人口的年龄构成
1.年龄构成的变动及其影响
2.年龄构成的地区差异
六、中国的劳动人口
(一)劳动适龄人口或劳动力资源
1.劳动适龄人口的数量和自然构成的变动
2.劳动人口的就业状况
(二)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及其地区差异
1.劳动人口职业构成变动的特点
2.第一产业
3.第二产业
4.第三产业
七、中国人口的分布
(一)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变动趋势
1.中国人口分布大势
2.近年中国人口分布态势的新变化
3.人口密度
4.中国人口分布重心
5.21世纪中国人口分布预测
(二)影响中国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环境
2.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布局特点
3.历史、社会和政治因素
八、中国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
(一)中国城镇人口的历史演变
1.城镇的起源和早期的发展
2.封建社会城市的发展
3.近代城镇化的演变
4.中国城镇化历史过程的总结
(二)新中国城镇人口的发展
1.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变动及其影响
2.城镇人口发展的特点
3.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4.中国城镇化的基本发展方针
(三)中国城镇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地区差异
1.城镇人口分布特点
2.城镇劳动人口及其职业构成
3.城镇内部人口密度
(四)乡村人口和乡村聚落
九、中国人口的迁移和流动
(一)历史上的中国人口迁移
1.概述
2.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几次高潮
3.对海外的移民
(二)新中国的国内人口迁移
1.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的规模和特点
2.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的地理分布
3.主要的人口净迁出省和净迁入省
4.迁移人口的构成
5.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的发展前景展望
(三)人口的流动
1.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
2.流动人口激增的社会经济影响
十、中国的人口区划
(一)概述
1.人口区划的意义
2.人口区划的依据
(二)中国七大人口区
1.黄河中下游区
2.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区
3.华南区
4.西南区
5.东北区
6.西北区
7.青藏区
后记
一、中国人口发展的地理基础
(一)自然环境与中国人口发展的关系
1.有利的自然环境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基础条件
2.自然环境对中国人口进一步发展的制约作用
(二) 中国的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2.草地资源
3.气候资源
4.水资源
5.森林资源
6.能源资源
7.非能源矿产资源
8.中国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
(三)中国的自然资源人口承载力
二、中国人口地理的历史演变
(一)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1.原始社会
2.奴隶社会
(二)封建社会
1.封建社会初期
2.封建社会中期
3.封建社会晚期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中国人口地理历史演变过程的总结
1.人口自然增长缓慢
2.人口数量周期性的巨大波动
3.人口分布的凝固和突变
三、中国居民的人种类型和民族构成
(一)中国居民的人种类型
(二)中国居民的民族构成
1.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2. 中国居民民族构成现状
3.中国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
(三)中国语言地理
(四)中国宗教地理
四、新中国的人口发展与人口再生产
(一)人口的增长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1.人口增长的几个阶段
2.少数民族人口变动的特点
3.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二)人口出生率和生育率
1.出生率和生育率的变动
2.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育率的主要因素
3. 中国人口出生率和生育率的地区差异
(三)人口的死亡率和平均期望寿命
1.中国人口死亡率的变动
2.影响人口死亡率的主要因素
3.中国人口死亡率的地区差异
4.中国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
(四)人口自然增长率
五、中国人口的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
(一)中国人口的性别构成
1.性别构成的变动及其意义
2.影响人口性别构成的因素
3.性别构成的地区差异
(二)中国人口的年龄构成
1.年龄构成的变动及其影响
2.年龄构成的地区差异
六、中国的劳动人口
(一)劳动适龄人口或劳动力资源
1.劳动适龄人口的数量和自然构成的变动
2.劳动人口的就业状况
(二)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及其地区差异
1.劳动人口职业构成变动的特点
2.第一产业
3.第二产业
4.第三产业
七、中国人口的分布
(一)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变动趋势
1.中国人口分布大势
2.近年中国人口分布态势的新变化
3.人口密度
4.中国人口分布重心
5.21世纪中国人口分布预测
(二)影响中国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环境
2.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布局特点
3.历史、社会和政治因素
八、中国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
(一)中国城镇人口的历史演变
1.城镇的起源和早期的发展
2.封建社会城市的发展
3.近代城镇化的演变
4.中国城镇化历史过程的总结
(二)新中国城镇人口的发展
1.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变动及其影响
2.城镇人口发展的特点
3.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4.中国城镇化的基本发展方针
(三)中国城镇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地区差异
1.城镇人口分布特点
2.城镇劳动人口及其职业构成
3.城镇内部人口密度
(四)乡村人口和乡村聚落
九、中国人口的迁移和流动
(一)历史上的中国人口迁移
1.概述
2.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几次高潮
3.对海外的移民
(二)新中国的国内人口迁移
1.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的规模和特点
2.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的地理分布
3.主要的人口净迁出省和净迁入省
4.迁移人口的构成
5.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的发展前景展望
(三)人口的流动
1.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
2.流动人口激增的社会经济影响
十、中国的人口区划
(一)概述
1.人口区划的意义
2.人口区划的依据
(二)中国七大人口区
1.黄河中下游区
2.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区
3.华南区
4.西南区
5.东北区
6.西北区
7.青藏区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