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现代养猪生产
作者:陈清明,王连纯主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01-01
ISBN:9787810027915
定价:¥4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我国的养猪业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养猪生产资源极其丰富。近十多年来,随着城乡经济的迅猛发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国外工厂化养猪技术的引进和我国养猪科学技术的进步,养猪生产由千家万户分散粗放经营向高科技含量的规模化、现代化和商品化养猪生产转变。大、中城市和工矿区相继建起了现代化养猪联合企业,养猪生产水平获得了空前的提高,出现了许多高产、高效和优质的养猪企业,展现了我国养猪生产的美好前景。目前,我国的生猪存栏总数和猪肉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但从总体上看养猪生产水平与世界养猪先进国家比较还有一定差距。母猪单产水平低、仔猪成活率低、肉猪饲料利用率低、出栏率低、疫病防治体系还不够完善、流通系统还不够顺畅,这些都制约了养猪经济效益的稳定与提高。《现代养猪生产》一书是中国农业大学多学科教授和专家共同完成的。根据国内外现代科学养猪的实践,总结我国规模化、现代化养猪生产的经验,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原则,把养猪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环节加以详细地论述,用以指导我国现代化养猪生产健康有序的发展。根据我国当前养猪生产实际,展望未来,对传统养猪进行技术改造,提倡规模化、现代化养猪,获取规模化效益。依靠猪自身的生物学和行为学特性,创造最佳环境条件,增加必需的设施使猪群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充分利用现有的猪种资源发挥其遗传潜力,建立完善的商品瘦肉猪繁育体系;按当代瘦肉型猪的营养需要提供全价配合饲料;严格执行卫生防疫程序;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和繁殖技术,挖掘猪群的生产潜力,提高母猪的单产效益,提高肉猪的增重速度,提高出栏率;重视养猪企业的经营决策,深入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搞活商品流通,提高养猪生产的总体效益。发展现代养猪生产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养猪生产的科技含量,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逐步实现高产、高效、优质的养猪目标。《现代养猪生产》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专家、教授的著作与论文,各章节虽有其独立性,但所有内容都是紧密围绕养猪效益这一条主线展开的。养猪效益离不开生产的各个环节,而每个环节又是技术和资本的投入,也就是养猪成本的各构成部分,强化执行者与领导者的经济观念和市场观念,以适应猪肉生产由产品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急剧转变的新形势。
作者简介
暂缺《现代养猪生产》作者简介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现代化养猪概述
第一节 世界现代化养猪概况
一、发达国家的养猪生产
二、发展中国家的养猪生产
三、我国的养猪生产及其在世界的地位
四、新中国的养猪生产
第二节 现代化养猪生产的概念及必要条件
一、现代化养猪生产的概念与标志
二、工厂化饲养方式的特点
三、现代化养猪生产的物质与技术条件
第三节 我国现代化养猪生产和科研工作现状
一、我国现代化养猪生产现状
二、现代化养猪生产中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四节 我国现代化养猪生产的展望
一、我国养猪生产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二、近期发展养猪生产的目标与任务
第二章 猪的生物学特性与行为特点
第一节 猪的生物学特性
一、繁殖率高,世代间隔短
二、食性广,饲料转化效率高
三、生长期短,周转快
四、嗅觉和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
五、适应性强,分布广
第二节 应用猪的生物学特性提高养猪生产
一、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二、加快肉猪的生产周转,提高年出栏率
三、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节 猪的行为学特点
一、采食行为
二、排泄行为
三、群居行为
四、争斗行为
五、性行为
六、母性行为
七、活动与睡眠
八、探究行为
九、异常行为
十、后效行为
第三章 猪的品种资源及其利用
第一节 我国的猪种
一、我国地方猪种类型
二、中国猪的优良种质特性
三、我国地方良种猪
第二节 引进的国外品种
第三节 我国培育的新品种或品系
一、培育猪种的毛色类型
二、培育猪种的经济类型
三、几个培育品种猪简介
第四章 猪的育种
第一节 性状的遗传与选择
一、繁殖性状
二、肥育性状
三、胴体组成性状
四、肉质性状
五、毛色
六、遗传疾患
第二节 育种原理与选择方法
一、育种原理
二、选种方法
三、纯种选育
四、选择性状
五、提高选择效果的途径
六、阶段选种
第三节 种猪性能测定与育种值估计
一、种猪的性能测定
二、种猪育种值的估计
三、BLUP法用于种猪育种值估计
四、关于种猪测定与育种值估计问题
第四节 新品系培育与商品猪生产
一、猪品系培育法及其实践
二、杂交与杂交效应
三、商品猪生产的杂交模式
四、商品猪生产的杂交繁育体系
第五章 猪的繁殖
第一节 母猪的生殖生理
一、母猪的生殖器官
二、下丘脑-垂体-性腺的联系
三、卵巢、卵母细胞及卵泡的形成
四 生殖管道的形成
五、初情期和适配年龄
六、发情周期、发情行为和发情鉴定
七、母猪的排卵机理及排卵时间
第二节 公猪的生殖生理
一、公猪的生殖器官
二、精子的发生
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对公猪生殖的调节
四、公猪的初情期及适配年龄
五、精液的特性
六、人工授精
第三节 母猪的妊娠与分娩
一、妊娠的建立
二、妊娠诊断
三、胚胎和胎儿的死亡
四、分娩及产前、产后
五、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措施
六、泌乳及泌乳乏情
第四节 猪的繁殖障碍
一、永久性的不育
二、暂时性的不育和低繁殖力
第五节 养猪生产中的生物技术
一、诱发初情期
二、同期发情
三、诱发分娩
四、猪的胚胎移植
第六章 猪的营养与饲料
第一节 猪的消化生理与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猪的消化生理
二、猪营养物质的吸收
三、猪营养物质的代谢
第二节 猪的营养需要
一、能量
二、蛋白质与氨基酸
三、矿物质
四、维生素
第三节 水与猪的营养
一、水的功能与体水含量
二、水的需要量及其影响因素
三、水的质量
第四节 猪的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
一、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的概念和作用
二、国外猪的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
三、中国猪的饲养标准
四、饲养标准的性质和应用
第五节 猪的饲料与饲料配合
一、猪的饲料类型
二、猪的饲粮配合方法和配方实例
第六节 猪的饲料加工与质量检测
一、饲料加工与调制
仔猪、生长肥育猪配合饲料
瘦肉型生长肥育猪配合饲料
后备母猪、妊娠猪、哺乳母猪、种公猪配合饲料
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测定法
二、猪饲料质量检测
饲料水分的测定方法
饲料粗蛋白测定方治
饲料粗脂肪测定方法
饲料粗纤维测定方法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方法
饲料中钙的测定方法
饲料中总磷量的测定方法——光度法
饲料中铁、铜、锰、锌、镁的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大豆制品中尿素酶活性测定方法
饲料中氟的测定方法
瘦肉型生长肥育猪饲料标准
母猪的饲养标准
后备母猪的饲养标准
第七章 猪的环境
第一节 环境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猪的适应与应激
一、适应
二、应激
三、应激对猪的影响
四、应激的诊断和预防
第三节 猪的热环境
一、猪的体热调节
二、空气温度对猪的影响
三、空气湿度对猪的影响
四、气流对猪的影响
五、太阳辐射对猪的影响
第四节 光照、噪声
一、光照对猪的影响
二、噪声对猪的影响
第五节 空气中有害气体、尘埃及微生物
一、有害气体对猪的影响
二、尘埃和微生物对猪的影响
第六节 饲养密度
第七节 猪场环境保护
一、环境污染对猪的危害
二、猪场对环境的污染
三、猪场粪污处理和利用
四、猪场环境保护
第八章 种猪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 种猪的一生
一、种猪在养猪生产中的作用
二、种猪的饲养阶段
三、种猪的利用年限
第二节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一、种公猪的种类
二、瘦肉型种公猪的特点
三、种公猪的饲养
四、种公猪的管理
五、种公猪的利用
第三节 种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养好空怀母猪,促进发情排卵
二、养好妊娠母猪,保证胎儿正常发育
三、养好产仔母猪,保证母仔健康
四、养好哺乳母猪,提高泌乳量
五、母猪不同生理阶段营养水平和饲料给量的探讨
第四节 种猪繁殖指标及计算方法(单项指标)
第五节 后备猪的培育
一、后备猪生长发育特点
二、后备猪的选择
三、后备猪的饲养
四、后备猪的利用
第九章 仔猪的培育
第一节 哺乳仔猪的养育
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二、哺乳仔猪死亡原因的分析
三、哺乳仔猪的饲养
四、哺乳仔猪的管理
五、仔猪早期断奶
六、断奶方法
第二节 断奶幼猪的培育
一、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二、仔猪网床培育
第三节SPF猪的生产和应用
一、SPF猪的含义及其生产的意义
二、SPF猪的生产和培育
第十章 肉猪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 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一、肉猪体重的增长速度
二、肉猪体组织的生长
三、肉猪机体化学成分的变化
第二节 提高肉猪生产力的技术措施
一、品种和类型
二、提高育成猪活重及其整齐度
三、标准的日粮营养水平与提高胴体品质
四、保证最优的环境条件
第三节 肉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保证肉猪定期出栏的饲养方法
二、肉猪原窝饲养
三、饲料调制和饲喂
四、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
五、调教
六、去势、防疫和驱虫
第四节 肉猪适宜出栏活重
一、影响肉猪出栏活重的主要因素
二、肉猪的最佳出栏活重
第五节 肉猪胴体瘦肉率的估测方法
一、国内肉猪胴体瘦肉率(量)的估测方法
二、国外肉猪胴体瘦肉率(量)的估测方法
第十一章 猪应激综合征与肉质
第一节 猪应激综合征
一、应激的概念
二、与应激有关的代谢反应
三、引起抗应激性下降和产生劣质肉的原因
四、猪应激综合征的遗传基础
五、猪应激敏感性的测定方法
第二节 肉质的改良
一、不同品种猪的氟烷阳性发生率
二、氟烷基因对猪经济性状的影响
三、改良肉质的育种措施
第三节 肉质评定
一、屠宰要求
二、评定指标与方法
三、正常与异常肉质的判定
第十二章 现代养猪生产工艺技术
第一节 现代养猪生产的特点
第二节 现代养猪的生产工艺
一、流水式生产工艺的组织方法
二、工厂化养猪的生产工艺流程
第十三章 现代养猪场的建设与设备
第一节 场址选择与规划布局
一、场址选择
二、场地规划和建筑物布局
第二节 猪舍建筑
一、猪舍的型式
二、猪舍基本结构
三、猪舍环境的改善和控制
四、不同猪舍的要求及内部布置
第三节 现代化猪场设备
一、猪栏
二、漏缝地板
三、供水饮水设备
四、饲料的供给和饲喂设备
五、供热保温和通风降温设备
六、清洁消毒设备
七、粪便处理系统及设备
八、检测仪器及用具
九、运输器具
第十四章 猪传染病的防制
第一节 猪传染病的防制原则及技术
一、猪传染病的发生及危害
二、猪传染病防制的原则及主要措施
三、集约化养猪兽医防疫规程
四、制定和执行科学的免疫程序
五、集约化养猪场寄生虫控制程序
第二节 猪瘟
第三节 猪丹毒
第四节 猪肺疫(猪巴氏杆菌病)
第五节 仔猪副伤寒
第六节 猪气喘病(猪枝原体病、猪地方流行性肺炎)
第七节 大肠杆菌病
一、仔猪黄痢
二、仔猪白痢
三、猪水肿病
第八节 仔猪梭菌性肠炎
第九节 猪细小病毒病
第十节 猪痢疾(血痢)
第十一节 猪传染性胃肠炎
第十二节 猪流行性腹泻
第十三节 口蹄疫
第十四节 猪水疱病
第十五节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第十六节 伪狂犬病
第十七节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
第十八节 猪布鲁氏菌病
第十九节 猪痘
第二十节 破伤风
第二十一节 日本乙型脑炎
第二十二节 猪链球菌病
第二十三节 炭疽
第二十四节 李氏杆菌病
第二十五节 猪流行性感冒
第二十六节 狂犬病
第二十七节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第十五章 猪肉及其制品加工
第一节 猪的屠宰和原料肉的选择
一、宰前的选择和管理
二、屠宰工艺
三、原料肉的选择
第二节 肌肉向肉的转化
第三节 猪肉的组成及理化特性
一、肉的形态结构
二、化学组成及特性
第四节 猪肉制品加工原理
一、腌制
二、烟熏
三、蒸煮
第五节 辅料的种类及作用
一、粘着剂
二、抗氧化剂
三、发色剂
四、着色剂
五、调味料
第六节 猪肉制品加工
一、咸肉
二、金华火腿
三、西式火腿
四、中国香肠
五、西式香肠
六、酱汁肉
七、肉松
八、肉干
九、肉脯
十、广东脆皮乳猪
十一、卤猪杂
十二、水晶肴肉
第七节 肉品加工中的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
第十六章 现代养猪生产的经营管理
第一节 现代养猪生产的经营原则
一、现代养猪经营概念
二、养猪经营者的条件和能力
三、现代养猪经营的四原则
第二节 现代养猪的经营形式
一、专业户养猪
二、规模化养猪
三、繁殖猪的专门经营
四、肉猪的专门经营
第三节 生态农业是发展养猪业的高效途径
一、养-养结合型
二、养-种结合型
三、养-种-养混合型
第四节 养猪生产的社会流通
一、猪的价格构成
二、影响猪价格的主要因素
三、猪的生物学特性对猪价格机制的影响
四、我国猪的价格管理形式
五、我国猪的销售渠道
第五节 规模化养猪场的管理
一、猪群管理
二、规模化猪场的计划管理
三、成本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章 现代化养猪概述
第一节 世界现代化养猪概况
一、发达国家的养猪生产
二、发展中国家的养猪生产
三、我国的养猪生产及其在世界的地位
四、新中国的养猪生产
第二节 现代化养猪生产的概念及必要条件
一、现代化养猪生产的概念与标志
二、工厂化饲养方式的特点
三、现代化养猪生产的物质与技术条件
第三节 我国现代化养猪生产和科研工作现状
一、我国现代化养猪生产现状
二、现代化养猪生产中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四节 我国现代化养猪生产的展望
一、我国养猪生产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二、近期发展养猪生产的目标与任务
第二章 猪的生物学特性与行为特点
第一节 猪的生物学特性
一、繁殖率高,世代间隔短
二、食性广,饲料转化效率高
三、生长期短,周转快
四、嗅觉和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
五、适应性强,分布广
第二节 应用猪的生物学特性提高养猪生产
一、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二、加快肉猪的生产周转,提高年出栏率
三、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节 猪的行为学特点
一、采食行为
二、排泄行为
三、群居行为
四、争斗行为
五、性行为
六、母性行为
七、活动与睡眠
八、探究行为
九、异常行为
十、后效行为
第三章 猪的品种资源及其利用
第一节 我国的猪种
一、我国地方猪种类型
二、中国猪的优良种质特性
三、我国地方良种猪
第二节 引进的国外品种
第三节 我国培育的新品种或品系
一、培育猪种的毛色类型
二、培育猪种的经济类型
三、几个培育品种猪简介
第四章 猪的育种
第一节 性状的遗传与选择
一、繁殖性状
二、肥育性状
三、胴体组成性状
四、肉质性状
五、毛色
六、遗传疾患
第二节 育种原理与选择方法
一、育种原理
二、选种方法
三、纯种选育
四、选择性状
五、提高选择效果的途径
六、阶段选种
第三节 种猪性能测定与育种值估计
一、种猪的性能测定
二、种猪育种值的估计
三、BLUP法用于种猪育种值估计
四、关于种猪测定与育种值估计问题
第四节 新品系培育与商品猪生产
一、猪品系培育法及其实践
二、杂交与杂交效应
三、商品猪生产的杂交模式
四、商品猪生产的杂交繁育体系
第五章 猪的繁殖
第一节 母猪的生殖生理
一、母猪的生殖器官
二、下丘脑-垂体-性腺的联系
三、卵巢、卵母细胞及卵泡的形成
四 生殖管道的形成
五、初情期和适配年龄
六、发情周期、发情行为和发情鉴定
七、母猪的排卵机理及排卵时间
第二节 公猪的生殖生理
一、公猪的生殖器官
二、精子的发生
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对公猪生殖的调节
四、公猪的初情期及适配年龄
五、精液的特性
六、人工授精
第三节 母猪的妊娠与分娩
一、妊娠的建立
二、妊娠诊断
三、胚胎和胎儿的死亡
四、分娩及产前、产后
五、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措施
六、泌乳及泌乳乏情
第四节 猪的繁殖障碍
一、永久性的不育
二、暂时性的不育和低繁殖力
第五节 养猪生产中的生物技术
一、诱发初情期
二、同期发情
三、诱发分娩
四、猪的胚胎移植
第六章 猪的营养与饲料
第一节 猪的消化生理与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猪的消化生理
二、猪营养物质的吸收
三、猪营养物质的代谢
第二节 猪的营养需要
一、能量
二、蛋白质与氨基酸
三、矿物质
四、维生素
第三节 水与猪的营养
一、水的功能与体水含量
二、水的需要量及其影响因素
三、水的质量
第四节 猪的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
一、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的概念和作用
二、国外猪的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
三、中国猪的饲养标准
四、饲养标准的性质和应用
第五节 猪的饲料与饲料配合
一、猪的饲料类型
二、猪的饲粮配合方法和配方实例
第六节 猪的饲料加工与质量检测
一、饲料加工与调制
仔猪、生长肥育猪配合饲料
瘦肉型生长肥育猪配合饲料
后备母猪、妊娠猪、哺乳母猪、种公猪配合饲料
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测定法
二、猪饲料质量检测
饲料水分的测定方法
饲料粗蛋白测定方治
饲料粗脂肪测定方法
饲料粗纤维测定方法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方法
饲料中钙的测定方法
饲料中总磷量的测定方法——光度法
饲料中铁、铜、锰、锌、镁的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大豆制品中尿素酶活性测定方法
饲料中氟的测定方法
瘦肉型生长肥育猪饲料标准
母猪的饲养标准
后备母猪的饲养标准
第七章 猪的环境
第一节 环境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猪的适应与应激
一、适应
二、应激
三、应激对猪的影响
四、应激的诊断和预防
第三节 猪的热环境
一、猪的体热调节
二、空气温度对猪的影响
三、空气湿度对猪的影响
四、气流对猪的影响
五、太阳辐射对猪的影响
第四节 光照、噪声
一、光照对猪的影响
二、噪声对猪的影响
第五节 空气中有害气体、尘埃及微生物
一、有害气体对猪的影响
二、尘埃和微生物对猪的影响
第六节 饲养密度
第七节 猪场环境保护
一、环境污染对猪的危害
二、猪场对环境的污染
三、猪场粪污处理和利用
四、猪场环境保护
第八章 种猪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 种猪的一生
一、种猪在养猪生产中的作用
二、种猪的饲养阶段
三、种猪的利用年限
第二节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一、种公猪的种类
二、瘦肉型种公猪的特点
三、种公猪的饲养
四、种公猪的管理
五、种公猪的利用
第三节 种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养好空怀母猪,促进发情排卵
二、养好妊娠母猪,保证胎儿正常发育
三、养好产仔母猪,保证母仔健康
四、养好哺乳母猪,提高泌乳量
五、母猪不同生理阶段营养水平和饲料给量的探讨
第四节 种猪繁殖指标及计算方法(单项指标)
第五节 后备猪的培育
一、后备猪生长发育特点
二、后备猪的选择
三、后备猪的饲养
四、后备猪的利用
第九章 仔猪的培育
第一节 哺乳仔猪的养育
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二、哺乳仔猪死亡原因的分析
三、哺乳仔猪的饲养
四、哺乳仔猪的管理
五、仔猪早期断奶
六、断奶方法
第二节 断奶幼猪的培育
一、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二、仔猪网床培育
第三节SPF猪的生产和应用
一、SPF猪的含义及其生产的意义
二、SPF猪的生产和培育
第十章 肉猪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 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一、肉猪体重的增长速度
二、肉猪体组织的生长
三、肉猪机体化学成分的变化
第二节 提高肉猪生产力的技术措施
一、品种和类型
二、提高育成猪活重及其整齐度
三、标准的日粮营养水平与提高胴体品质
四、保证最优的环境条件
第三节 肉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保证肉猪定期出栏的饲养方法
二、肉猪原窝饲养
三、饲料调制和饲喂
四、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
五、调教
六、去势、防疫和驱虫
第四节 肉猪适宜出栏活重
一、影响肉猪出栏活重的主要因素
二、肉猪的最佳出栏活重
第五节 肉猪胴体瘦肉率的估测方法
一、国内肉猪胴体瘦肉率(量)的估测方法
二、国外肉猪胴体瘦肉率(量)的估测方法
第十一章 猪应激综合征与肉质
第一节 猪应激综合征
一、应激的概念
二、与应激有关的代谢反应
三、引起抗应激性下降和产生劣质肉的原因
四、猪应激综合征的遗传基础
五、猪应激敏感性的测定方法
第二节 肉质的改良
一、不同品种猪的氟烷阳性发生率
二、氟烷基因对猪经济性状的影响
三、改良肉质的育种措施
第三节 肉质评定
一、屠宰要求
二、评定指标与方法
三、正常与异常肉质的判定
第十二章 现代养猪生产工艺技术
第一节 现代养猪生产的特点
第二节 现代养猪的生产工艺
一、流水式生产工艺的组织方法
二、工厂化养猪的生产工艺流程
第十三章 现代养猪场的建设与设备
第一节 场址选择与规划布局
一、场址选择
二、场地规划和建筑物布局
第二节 猪舍建筑
一、猪舍的型式
二、猪舍基本结构
三、猪舍环境的改善和控制
四、不同猪舍的要求及内部布置
第三节 现代化猪场设备
一、猪栏
二、漏缝地板
三、供水饮水设备
四、饲料的供给和饲喂设备
五、供热保温和通风降温设备
六、清洁消毒设备
七、粪便处理系统及设备
八、检测仪器及用具
九、运输器具
第十四章 猪传染病的防制
第一节 猪传染病的防制原则及技术
一、猪传染病的发生及危害
二、猪传染病防制的原则及主要措施
三、集约化养猪兽医防疫规程
四、制定和执行科学的免疫程序
五、集约化养猪场寄生虫控制程序
第二节 猪瘟
第三节 猪丹毒
第四节 猪肺疫(猪巴氏杆菌病)
第五节 仔猪副伤寒
第六节 猪气喘病(猪枝原体病、猪地方流行性肺炎)
第七节 大肠杆菌病
一、仔猪黄痢
二、仔猪白痢
三、猪水肿病
第八节 仔猪梭菌性肠炎
第九节 猪细小病毒病
第十节 猪痢疾(血痢)
第十一节 猪传染性胃肠炎
第十二节 猪流行性腹泻
第十三节 口蹄疫
第十四节 猪水疱病
第十五节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第十六节 伪狂犬病
第十七节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
第十八节 猪布鲁氏菌病
第十九节 猪痘
第二十节 破伤风
第二十一节 日本乙型脑炎
第二十二节 猪链球菌病
第二十三节 炭疽
第二十四节 李氏杆菌病
第二十五节 猪流行性感冒
第二十六节 狂犬病
第二十七节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第十五章 猪肉及其制品加工
第一节 猪的屠宰和原料肉的选择
一、宰前的选择和管理
二、屠宰工艺
三、原料肉的选择
第二节 肌肉向肉的转化
第三节 猪肉的组成及理化特性
一、肉的形态结构
二、化学组成及特性
第四节 猪肉制品加工原理
一、腌制
二、烟熏
三、蒸煮
第五节 辅料的种类及作用
一、粘着剂
二、抗氧化剂
三、发色剂
四、着色剂
五、调味料
第六节 猪肉制品加工
一、咸肉
二、金华火腿
三、西式火腿
四、中国香肠
五、西式香肠
六、酱汁肉
七、肉松
八、肉干
九、肉脯
十、广东脆皮乳猪
十一、卤猪杂
十二、水晶肴肉
第七节 肉品加工中的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
第十六章 现代养猪生产的经营管理
第一节 现代养猪生产的经营原则
一、现代养猪经营概念
二、养猪经营者的条件和能力
三、现代养猪经营的四原则
第二节 现代养猪的经营形式
一、专业户养猪
二、规模化养猪
三、繁殖猪的专门经营
四、肉猪的专门经营
第三节 生态农业是发展养猪业的高效途径
一、养-养结合型
二、养-种结合型
三、养-种-养混合型
第四节 养猪生产的社会流通
一、猪的价格构成
二、影响猪价格的主要因素
三、猪的生物学特性对猪价格机制的影响
四、我国猪的价格管理形式
五、我国猪的销售渠道
第五节 规模化养猪场的管理
一、猪群管理
二、规模化猪场的计划管理
三、成本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