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部
-
吴鞠通研究集成严冰 主编吴鞠通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位伟大的医学科学家,近200年来,他所著的《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医医病书》,在我国传统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在温热病方面的影响更为显著、深远。严冰主编的《吴鞠通研究集成》全方位、多侧面汇集了鞠通其人生平、学说思想、学术精华、研究应用、传承发展等内容。《吴鞠通研究集成》把鞠通著作问世以来(1812—2009年),专家、学者以及临床工作者研究的著作、论文和科研成果等汇集成册。其内容的全面性、资料的广泛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价值的权威性皆属空前仅有。卷开一览,研究吴鞠通的学说思想和学术精华,尽在眼前。本书仿《中华古代名医名著研究集成》体例编写,是大型中医药文献丛书之一,是中医药界科研部门、大专院校、医院、药厂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图书馆和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和热爱中医的西医工作者学习、参考、收藏和研究的好书。
-
中国渔文化印谱卢圣贵 著本书选取和中国渔文化有关的诗词辞句、习俗短句、渔场地名、捕鱼工具、海洋鱼类名称等,请西泠印社社员等80位著名篆刻家创作,以成印集。
-
广陵潮扬州博物馆 编暂缺简介...
-
三希堂法帖郑红峰乾隆十二年(1747),乾隆皇帝敕命吏部尚书梁诗正等人,将内府所藏历代书法作品,择其精要镌刻而成。法帖共收集自魏、晋至明代末年共135位书法家的300余件书法作品,因帖中收有被当时乾隆帝视为3件稀世墨宝的东晋书迹,即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而珍藏这3件稀世珍宝的地方又被称为三希堂,故法帖取名《三希堂法帖》。
-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清)卞永誉 编《式古堂書畫彙考》為書畫著錄之作,分書、畫二编,各三十卷。本書乃彙輯前人書畫錄(如汪珂玉《珊瑚網》、張丑《清河書畫肪》等》與本人親所見聞者而成,上溯魏晋,下迄元明,視古來書畫著錄之作,收錄最為詳博。全書體例,先綱後目,先總後分,先本文而後題跋,先本卷题跋而後引據他書,條理秩然,徵引特詳。兼記作品尺寸、質地、遞藏,敘述作品内容,有宋元明人集中所未收者,赖此獨存。
-
人镜经附录全书(明)钱雷 附录,(清)张俊英 续录《人鏡經附錄全書》,又名《臟腑證治圖說人鏡經》,簡稱《人鏡經》。八卷,附錄二卷,續錄二卷。原撰人不詳。明錢雷附錄,清初《一說明代,張氏生活時代跨越明末清初兩個時期,故存二說。》張俊英續錄。前七卷論十四經及任督、奇經八脈,分別聯繫五臟六腑,論述臟腑功能、病狀及治法方藥。卷八收錄正背側內形圖,背經、面經總圖士一部臟腑圖及頭面、胸脅腰脊、足膝等部位圖說,圖說並叙。據《中國醫籍考》記載,錢雷,字豫齋,明代醫學家。生卒年不詳,四明(今浙江寧波》人。錢序目:余上世仲陽氏仕宋,以醫名世。神宗擢翰林醫院,賜金紫。由此知錢雷乃宋代兒科名醫錢乙後裔,錢乙係北宋御醫,撰《小兒藥證直訣》,為後世奉為兒科聖祖。錢氏家學傳至錢雷已逾數百年,父祖皆繼是業。然其父離世甚早,錢雷乃從宗泉王先生習醫。王宗泉先人亦御醫,曾全太后瀕危,治愈皇太子風蹶,建立殊勛。宗泉承繼家學,學邁凡倫。錢雷傳其秘奥,通曉醫道,並協力先生纂述,著有《脈經本旨》《藥性統宗》《病源綱目》《體仁拔萃》《靈素樞機》。然而上述諸書最終未暇梓行。錢氏不僅傳先生之學,且得先生傳之書,此即《臟腑證治圖說人鏡經》。錢氏以為,此書盡採《素》《靈》十二經,奇經八脈,次第彙编。每經主之以臟,配之以腑,繼以圖說。腧脈步穴,循行各有不同部位,五運太過不及平氣,而先後之不齊。六氣有司天在泉,淫勝厥復不一。氣運主客所臨,民病所生,又當分辨是動所生之見證。脈診四時順逆,由是推測陰陽表里寒热,血氣虛實之所因。詳察五邪十變,斷定平病死生。各經投以藥餌,正逆引導,宜隨其氣味厚薄,升降之势。相虛實,施子母補瀉之法。内景別喉咽分氣食,揭示七冲四海八會,而知榮衛經脈之流行。外景列正背側圖,著頭面胸背腹脅腰脊足股骨節,形體悉備。手足雖分十二經,而周流交接,條貫互根,至筒至妙。然而徵考此書撰者,惜無原序引贊跋可稽。史傳始自北齊徐之才五代祖仲融,得道人所傳,乃《扁鵲人鏡經》,不過一卷。《史記》载長桑君飲以上池之水,盡見臟腑癥結。故錢氏謂必有豪杰之士,神符心悟,探赜鈎玄,著為此書。由此亦可推斷,錢雷得傳此書之時,早已不知何人為其作者尸錢氏甚是推崇此書,大加贊譽,為之增補,又為之另著附錄兩卷,附於此書之後¨名《人鏡經附錄》。錢氏發前者之未備,以氣化形化之源而著人道之伊始,立胎元圖說而知男女之攸分。經脈氣血津液,脈法辨識,臟腑功能及其病證診治,皆有所述。尚撰「膀胱圖正」篇,以親歷親見正前人之訛。書中記载錢氏於嘉靖三十六年《一五五七》《人鏡經附錄》上卷》。錢氏書始刊行於明萬曆三十四年《二八。六》,即洪啟睿刻本。洪啟睿(一五五六~六一六)曾任兩浙按察使、浙江左布政。據載因水災上請朝廷,蠲免錢糧,積極賑災救民。又加固海防,抵禦倭寇進犯浙東沿海。百姓感其功德,建生祠奉祀。洪氏刊印此書,亦濟世澤民之舉,於此書之傳播,功莫大焉。清初張俊英在錢雷附錄基礎上,又補充二卷,名《人鏡經續錄》,張氏續錄後,全書更名《人鏡經附錄全書》,予以出版刊行。據清康熙元年(二八五二)清源劉禧慶序言,錢雷於杭州行醫,衡漳張俊英恰於杭州為官,錢氏將前書授之,張君珍如獲實。其間窒漏未備者,張君就素所經見諸書,有合於醫者,廣為補輯,又二冊續之,遂梓於古徐之敬事堂。此書一出,悉發《靈》《素》之奥,立辨諸家之惑。凡人一身百骸,表里、內外,經絡俞募,臟腑以至皮毛,隱微脈證,溫涼補瀉,針灸大法,判斷生死,展卷一鏡,明鑒於醫,功非淺鮮。惜兵焚之後,原版無存,劉氏得其遗冊一帙,珍藏日久,每思重刻行世,只因力薄未能付梓、益州張吾瑾為官東邰,經年潜心醫學,廣搜博覽,劉氏出此卷示之士口瑾嘅嘆,此乃壽世鴻寶,醫家津梁!遂欣然捐俸翻刻之。張氏《人鏡經附錄全書》幾近湮沒,幸又復出。劉源序言作於康熙元年,此時張氏《人鏡經附錄全書》已刻印出版,劉源序最後道出心聲:「十載之心於以稱慰焉。」說明此書藏於其手中已過去十年。由此推之,至少十年前,即清順治九年(二八五二)此書已刊印。則此書初刊當於明末清初之際。張氏《人鏡經附錄全書》清代曾刻印數次,影響頗大,王清任《醫林改錯》出現之前,此書作為臟腑經脈形象及其生理病證、治法方藥融合一體最為全面之醫書,受到醫家普遍重視。據《中國中醫古籍總目》,本書現存清康熙元年《二全竺:刻本、清刻本、抄本多種。本次影印為清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刻本。北京大學圖書館著錄收藏清康熙元年本,經核查原書,康熙本與雍正本基本一致,然亦存在不同之處,已核校者有六處。第一,康熙本封頁書名題為《人鏡經》,沒有扉頁;雍正本封頁題名《人鏡經附錄全書》,扉頁首行題:。書名居中,隸書體大字。左下落款:「姑蘇原木气扉頁之後為劉源序,張吾瑾序次之,然張吾瑾序落款未標明時間。康熙本無前二序。康熙本封頁之後係「鍾奇氏讀人鏡經說气之後係「鍾奇氏人鏡經續錄序气此即張俊英續錄自序,張俊英自序落款亦未標明時間。後二者雍正本與康熙本同。第二,劉源序前首行题=值州張鶴州重輯於雍正癸丑年气雍正癸丑年即公元一七三三年,益州張鶴州即此書康熙元年(一六六二)刊印者張吾瑾。康熙元年《一六六二》與雍正癸丑年(一七三三》相距七十一年「益州張鶴州重輯於雍正癸丑年」所指「雍正癸丑年」(一七三三)顯然時間不符。存疑待考。第三,凡例最後一字「也气康熙本獨佔半葉。雍正本此字與前一字變為雙行小字,合占一字字位,因而縮減半葉篇幅。第四,卷一首葉首行題。臟腑證治圖說人鏡經卷之二康熙本首行字皆位於欄框內,雍正本文字相同,但無欄框。另,康熙本批注與雍正本內容基本一致。但康熙本批注上無欄框,而雍正本則批注均刻印於欄框內。第五,康熙本張俊英續錄卷上首葉首行題:鍾奇氏附錄入鏡經卷上。雍正本題:人鏡經附錄卷上。而下卷首葉首行題名二者一致。皆為:鍾奇氏附錄人鏡經卷下。第六,續錄卷上第三十六葉後半葉有二處雙行小注,康熙本各佔一行,雍正本則各占二行。經上述對比,可以確認此刻本為康熙元年(六六二)之重刻。雍正本有劉源序、張吾瑾序,此二序康熙本無。雍正本亦不失為此書現存較好版本之一。儘管清代曾刊印數次,距今業已數百年,所存者區區可數。况此書上下歷經数百乃至千年傳承,不同時代醫家為之撰、傳、附錄、續補,乃中醫形體與病證及診治認知一體之見證實錄。今影印之,不啻供業醫者學習與應用,亦研究中醫人體自身内外形態認知發展歷程之所需也。
-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清)吴荣光 撰《辛丑消夏记》五卷,清代吴荣光鉴赏书画的精心之作。辛丑爲道光二十一年,时伯荣已放归田里,闭户养疴,因采历年赏鉴所得,略仿高士奇《江村销夏録》之例,详记款识,一一录出而成。全书首录《定武兰亭》并以唐宋诸本证其真,续记五代至明书画真迹百余件。吴氏于是书不仅详记书画作品尺寸,楷释图记,且具录题跋,并间出识语,其学养眼光令人称赏。作者吴荣光,字伯荣,号荷屋、可庵,或署拜经老人、白云山人。广东南海县佛山镇(今属广州市)人。伯荣工书,由欧阳询入手,旁涉苏轼。康有为评曰:“吾粤吴荷屋中丞帖学名家,其书为吾粤冠。”能画,山水宗吴镇,花卉得恽寿平意。好收藏,精鉴赏。历年所积碑帖数十箱、图书数万册。著作有《吾学录》、《绿伽楠馆诗稿》、《筠清馆金石文字》、《帖镜》、《辛丑消夏记》等。《辛丑销夏記》一书初刻于道光年间,此次整理即以该本为底本。
-
三十六计孙勇红【三十六计】古今机谋大全中华智慧宝典《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一部兵书。它集历代韬略、诡道、兵法之大成,素有“谋略奇书”之称。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指挥理论的经典之作,其思想早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现代人的谋事为人、经商从政都有着积极的指导借鉴意义。《三十六计》是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推演而成,全部以文言写成,今天的读者一般很难理解,也就很难把这些思想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名家点评珍藏本《三十六计》对原著进行了全新的编辑和整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导读、计名探源以及妙计品读等丰富内容。此外,每一计后都附有此计在实际应用中的历史故事。还配有大量精美插图。纵观全书,犹如欣赏一场中国古代军事政治家们在千变万化的历史舞台上出神入化的精彩表演。
-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明)李流芳 撰《中国艺术文献丛刊:李流芳集》主要内容包括:五言古诗凡人十一首、冬夜书怀、陇上别、酒后为郑闲孟画扇戏题、将赴试白下走笔别荃之、题荃之昼兰、燕中归为闲孟画烟林小景有感、而作、登慈云岭还访严印持忍公无敕、读壁问旧题如昨日耳而当时、共事者徐孺谷张君实与小史、荃之皆死矣退之有言人欲久、不死而观居此世者何也怆然、兴怀爰作此诗、西碛看花宿六浮阁上走笔示闲、孟兼呈同游诸子、登铜井访三乘上人、弹山左阜待月独饮等等。
-
孙子兵法孙勇红【孙子兵法】历代谈兵之祖天下第一兵书《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都产生过非常深远的影响,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孙子兵法》语言叙述简洁,内容富含哲理,但由于用文言写成,且成书久远,今天的读者阅读起来有一定障碍。名家点评珍藏本《孙子兵法》在精心编校原文的基础上,由当代专家学者对其内容加以注释、解析,并逐篇“翻译”成现代汉语;在每章原文内容之外,列举了大量生动精彩的战争实例和历史典故,并对其所体现出的精髓思想加以点评,拓展其在当代生活中的应用范围,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中领略“兵圣”孙子的深邃思想,进而运用于生活实践,“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想家都产生过非常深远的影响,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孙子兵法》语言叙述简洁,内容富含哲理,但由于用文言写成,且成书久远,今天的读者阅读起来有一定障碍。名家点评珍藏本《孙子兵法》在精心编校原文的基础上,由当代专家学者对其内容加以注释、解析,并逐篇“翻译”成现代汉语;在每章原文内容之外,列举了大量生动精彩的战争实例和历史典故,并对其所体现出的精髓思想加以点评,拓展其在当代生活中的应用范围,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中领略“兵圣”孙子的深邃思想,进而运用于生活实践,“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