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部
-
天工开物[明] 宋应星 著,胡志泉 注《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X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的生产力状况。
-
荀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荀子(套装共2册)/古逸丛书》雕刻工艺精良,装帧精美,内容广泛,也具书法艺术、版本学价值,故此百多年来受到学术界、出版界的重视。
-
天工开物(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汉韩对照版)》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大中华文库”中的一种。《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凌烟阁图[清] 朱圭 著;[清] 刘源 绘《凌烟阁图(1函1册)》康熙七年(1668)刻本。清代画家刘源绘,雕刻家朱圭镂版的木刻人物画集,反映的是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二十四位功臣”。李世民称帝后,在三清殿旁建造“凌烟阁”,悬挂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凌烟阁图(1函1册)》的题材即取此。每个人物,一图一题,题赞文字周围有细小的装饰图案。尾有关圣帝君图一帧。
-
荀子荀况《荀子》是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况的政论集。全书共32篇,涉及哲学、伦理、政治、军事和教育诸方面。荀子在书中批判地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他在哲学上发展了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他反对孟子的“性善论”,创立“性恶论”,主张熔礼法为一炉,兼重道德教化、法治刑赏;在“称先王”之外,荀子又首倡“法后王”之论,这一点与孔、孟有所不同。
-
鬼谷子全集(战国)鬼谷子今传《鬼谷子》,大致是鬼谷子及其弟子集体撰写而成。从整体上,《鬼谷子》可分为三个部分:第X篇至第十一篇为一个部分;《符言》《转丸》《胠乱》三篇为一个部分;《本经阴符七术》《持枢》《中经》为一个部分。《鬼谷子》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门类,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后世多从纵横家和兵家的角度解读。“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鬼谷子》将“游说之术”纳入“道”中,以“道”为理论依托,构建了完整的纵横学说。战国时期,诸侯纷争,互相兼并,外交游说常与军事斗争形势相关联,因此《鬼谷子》也可以为兵家提供理论支持。《鬼谷子》的版本系统主要有《道藏》本系统和钱本系统。《道藏》本系统脱注者姓名,内容也多有脱误。钱本系统是清代钱曾藏旧抄本,全称为“陶弘景注《鬼谷子》三卷”。清代秦恩复于嘉庆十年(1805年)刊刻此本,即今天所看到的《鬼谷子》嘉庆本。本次出版的《鬼谷子全集》参照了诸多版本,兼取各家之长。《鬼谷子全集》共包含两个部分,上部分为《鬼谷子》今解,下部分为《鬼谷子》陶弘景注。上部分由题解、原文、注释、译文、事例组成,扫清了难解字词、古今异义、历史常识等阅读障碍。事例共分为鬼谷纵横和鬼谷经略两个部分,鬼谷纵横主要讲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谋士的游说,鬼谷经略则将《鬼谷子》的思想拓展到政治、军事等领域,从韬略角度对《鬼谷子》相关内容进行阐释。下部分为陶弘景对《鬼谷子》的注解,以上海涵芬楼的《鬼谷子》影印本为底本。由于《鬼谷子》的思想多受儒家正统思想的非议,因此流传的注解版本较少,陶弘景的注解为一家之言,可供借鉴。
-
离骚图暂缺作者《离骚图》(一函一册),顺治二年(1645)刻本。系明末清初画家萧云从为《离骚》《九歌》《天问》等篇目所作插图,含《离骚》一图,《九歌》九图,《天问》五十四图。每一图的构思都精心为之,或高下错落,或左右掩映,疏密有致,简约空灵。人物的情态各不相似,服饰器物因人因事而异,绝不雷同。不少画面人物场景安排得体,富于变化,洋溢着审美的快感。
-
三十六计《三十六计》编委会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前三套十八计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十八计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一计均由计名、解语、正文、按语四部分组成。本书在原书的基础上将体例扩充为题解、正文(包括按语)、注释、译文和经典事例五个部分。其中,注释和译文,可以帮助读者很好地理解正文;在每一计之后都添加了十几个经典事例,它们多是中国历史、近代世界史上的精彩故事,既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又能够让读者更加直接、透彻地理解每一计的精妙之处。
-
吕氏春秋吕不韦 编;杨红伟 译《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二十万余言。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上应天时,中察人情,下观地利,以道家思想为基调,坚持无为而治的行为准则,用儒家伦理定位价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辨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化和农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该书是产生于战国晚期的理论著作,出于众人之手,风格不完全统一。但是其中有些文章精练短小,文风平实畅达,论事说理颇为生动,很具有可读性。
-
宗教与应对的心理学(美)肯尼斯·帕尔加门特本书从一个综合的心理学视角研究宗教与应对,探讨了当人们经受考验时,宗教所发挥的作用。其目的不是要进行主要宗教传统的比较分析,也不是尝试对个人宗教信仰和做法进行纯理论的分析,而是要关注更加具体的问题,当宗教在遇到危机时的基础。本书中的资料来源于亲身经历考验的人们的最原始资料,如232航班幸存者的叙述。他们的反应不是抽象的、超然的或远离经验的。它们涉及思想、感觉和在关键时刻的行动。这些不仅仅是简单的反应,相反,它们显示出宗教形式和功能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