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部
-
墨子间诂(清)孙诒让 著;孙启治 校子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秦汉以后,还有不少思想家和学者写过类似的着作,其中也不乏好作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华书局修订重印了由原世界书局出版的诸子集成。这套丛书汇集了清代学者校勘、注释子书的成果,较为适合学术研究的需要。但其中未能包括近几十年特别是一九四九年后一些学者整理子书的新成果,所收的子书种类不够多,断句、排印尚有不少错误,为此我们从一九八二年开始编辑出版新编诸子集成,至今已出满四十种。为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这套书将分批出版精装本,版面疏朗,装订考究,非常适合阅读与收藏。
-
老子永远不老曹峰 著《老子永远不老:〈老子〉研究新解》一书,收入了12篇曹峰近年来发表的《老子》及道家研究论文,约二十万字。其中有对具体章节如三十六章、三十九章的新解读;有利用出土文献对《老子》首章作出的新诠释;有对老子生成论和幸福观的新思考;有对老子“道”与“天道”关系的新衡量;有对老子“无名”“有名”论述的新考察;有对黄帝与老子关系的新辨析;有对老子政治哲学的新总结。还有对近代日本老子现象的一些研究。这些论文涉及老子研究的各个方面,发表后大多在学界引起重要反响,被广泛引用和转载。这也证明了老子永远不老,老子思想常谈常新。此书的出版相信会对老子及其道家研究产生实质性推动。
-
十竹斋笺谱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三十六计三十六编委会《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本套书采用收录《三十六计》全篇,在原有名家的解说和按语基础上,加以注释和译文,便于读者准确理解原文。同时在每篇后面增加了“经典事例”,帮助读者更深层次地把握内容。\n
-
晏子春秋全鉴东篱子 著《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书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晏婴自身也是非常节俭,备受后世统治者崇敬。《晏子春秋全鉴》是对《晏子春秋》的解译、赏鉴。
-
道德经张改琴我国优秀书法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张改琴女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传播和推广。她自幼爱好书法,注重阅读经典名著。对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传统蒙学尤其情有独钟。本次她应大型文化惠民工程[农家书屋]之约,为广大农村基层读者创作《国学经典选录》系列经典图书(实际上是丛帖),这是她以传统艺术推广传统文化传播的又一次探索、尝试。《道德经》系列包括九个历史名篇。它们是:《道德经》《弟子规》《节录班昭文女戒》《马援诫兄子马严马敦书》《诸葛亮诫子书》《蔡邕女训》《千字文》《三字经》《朱子治家格言》等。《道德经》就是其中一本。
-
列子中华文化讲堂暂缺简介...
-
吴子 司马法陈曦 译《吴子》自战国后期就已成为与《孙子兵法》齐名,传播广、影响大的兵书经典。今本《吴子》共三卷六篇,定型于北宋元丰年间的《武经七书》,基本采用对话体的方式撰述而成。全书紧紧围绕“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八个字展开,强调“内修文德”的治国理念,探讨战争的起因与的分类,提出“以治为胜”“教戒为先”的治军思想、“总文武”“兼刚柔”的将帅论,以及“审敌虚实”“因形用权”的战术指导思想。《吴子》既有思想深邃的“文德”主张,又有丰富多彩的“武备”理念;既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考,又有灵活机动的战术设计,在不少方面丰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战争理论成果。 《司马法》是目前流传下非常早的军事著作。宋代列为皇家钦定的《武经七书》之一,是古代将校必读书。清康熙年间朝廷从“七书”中精选出三本,《司马法》入选其中,成为《武经三书》之一,是古代兵学高水平的代表,享有一般兵书难以企及的崇高地位。《司马法》现存三卷五篇,内容丰富、深邃,既有对有极高史料价值的周代军礼的大量记述,也有对“以仁为本”“以礼为固”的儒家思想的大力揄扬,既有对“忘战必危”、依法治军等军事文化理念的郑重强调,也有对“轻重”“众寡”等战略战术范畴的深入研究,其阐述的以法治军思想和具体军法内容,为后世制定军法条例、法令提供了依据,是具有军事法典性质的著作。
-
清经解三编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郭沂 校注《孔子集语》由清代学者孙星衍辑,之后王仁俊、李滋然对孙书各有补充,分别撰有《孔子集语补遗》、《孔子集语补遗商正》。三书所辑,是除《论语》、《孔子家语》外,研究儒家学说特别是孔子思想的直接原始史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孔子集语校注(附补录)》在慎选版本的基础上,吸收历代重要研究成果,对以上三书进行校勘,择要注释相关字词、事典等。全书主要由孔子集语十七卷正文、补遗十二种、书名篇卷索引组成。十七卷正文以孙星衍所辑为主干,每卷之末附王氏补遗、李氏商正,于三家之外另列“新补”一条,以补三家所缺。补遗十二种包括马王堆帛书、郭店竹书、上博简、定州汉简、阜阳汉简等出土文献以及《左传》、《史记》、《孝经》等传世文献。可以说,本书是四代学人辑录成果的集中展示,是目前记载孔子言论事迹方面资料极为丰富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