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部
-
道光立德道光皇帝继位后,效仿先辈,勤力朝政,意图振兴祖业。但是,大清已由盛转衰,官吏贪腐,百姓不堪重负,纷纷揭竿而起。外国列强乘虚而入,以鸦片为先导,对中国进行侵略。鸦片战争中,举棋不定,时战时和,最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本书既忠实于历史文献,又不乏生动的叙事和巧妙的结构,从而立体地塑造出道光皇帝的形象,对于重新了解道光皇帝及其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论是普通读者,还是清史爱好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
努尔哈赤立清本书对努尔哈赤40余年的战斗经历,做了详尽的描述,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并采官史、野史,力图向读者奉献一部既有历史借鉴作用,又有文学价值的可读性、可信性皆备的历史小说。书中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节曲折跌宕。从血染黄沙的征战搏杀,到温馨感人的闺中逸闻;从皇族贵胄的玉食锦衣,到市井小民的野趣俗情;从女真的衍演兴盛,到明廷的没落衰败,均有力透纸背的笔墨渲染,令人在开卷掩卷之中,得到有益的启迪与收获。
-
嘉庆立业嘉庆帝是守成皇帝。他有挽救颓风大志,不事奢华,严惩贪污,崇奖清廉,他告诫大臣不要因循疲玩。然而,清朝的颓势已成,腐败的吏治依然故我,而他却无能为力。 本书既忠实于历史文献,又不乏生动的叙事和巧妙的结构,从而立体地塑造了嘉庆皇帝的形象,对于重新了解嘉庆及其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论是普通读者,还是清史爱好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
同治立礼同治幼年继位后,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政事全由他的母亲慈禧做决策。面对朝政,他既无能为力又无法与母后抗争,说到底,他只是清王朝的一个象征而已。当时虽出现了短暂的“同治中兴”的局面,但封建末世的景象已然显现。 本书既忠实于历史文献,又不乏生动的叙事和巧妙的结构,从而立体地塑造出同治皇帝的形象,对于重新了解同治皇帝及其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论是普通读者,还是清史爱好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
山海经胡媛媛 编本套丛书是根据部编语文教材选择书目,配合教材同步阅读,有效促进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相互融合。本书内容注重儿童的心理素养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和孩子健康的个性化发展。针对学生阅读特点与难点,通过阅读建议、阅读规划等内容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引导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封面采用高端铜板纸印刷,美丽雅致;内文采用环保本白胶版纸,保护孩子的视力,并用环保大豆油墨印刷,无污染气味,给读者带来美好的阅读享受。
-
中国气脉任火一个民族的“气脉”是通过一代又一代贤达志士的人格精神表现出来的。本书精选18位中国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包括屈原、孟子、司马迁、阮籍、嵇康、陶渊明、李白、韩愈、刘禹锡、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李清照、王阳明、郑板桥、吴敬梓、曹雪芹、王国维和鲁迅),描述了他们的人生际遇、苦难命运及不屈不挠的抗争、奋斗精神,同时辅以对其代表作的阐释,展现了贯穿于他们生命始终并激励他们负重前行的“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渗透于历史的长河中,绵延千年,逐渐汇聚成中华民族独特而强大的“气脉”,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性格基因中,成为塑造中华民族坚贞不屈、勇于创造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
史苑拓耕王敏《史苑拓耕:唐培吉先生口述》通过对有名历史学者唐培吉先生进行采访(以唐培吉先生口述形式),较为全面地再现了唐培吉先生的基本生平、学术生涯,尤其对其在党史、犹太学、抗战史等学术上的建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一定层面浓缩展示了诸多学科的发展脉络,对后学者了解、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
广东近代著名工程师胡栋朝生平考罗湘君,潘剑芬本书从胡栋朝家族开始记述,对其求学生涯、他在近代工程建设方面的贡献、他对晚清高等实业教育的贡献、他的家庭建设思想的形成以及他的晚年生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由此也可窥见晚清中国铁路、教育等方面的存在的弊端,对近代政治经济的研究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对胡栋朝生平的研究,也是为了筹备胡栋朝纪念馆抛砖引玉,提供学术支持。
-
李土司家谱三种(清)李天俞,李承志,(民国)李芳时 等《李土司家谱三种》收录了分别编修于顺治、光绪、民国的青海土族李氏土司家谱,相互接续,相对完整地记录了李氏土司在明清两代的家族谱序。家谱中记录了中央朝廷与李土司家族的互动,还有以土司为代表的地方势力和中央朝廷在利益方面的相互博弈,是大众了解明清中央朝廷治理边疆地方的一扇窗口。
-
生于山野 绽于风雨李慕真 著2017年,李慕真已经是93岁的老人了,依然思路敏捷,对往事记忆犹新。她的一生,记载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近代史,她亲眼目睹和经历了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国共合作与内战、救国学生运动、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大跃进”“三反五反”“反右倾运动”、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直到打倒了四人帮、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等历史阶段。就在这风风雨雨里,她从一个乡村女孩成长为一名新中国的经济地理学家,而且科研成果累累。她沧桑的一生,是中国老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真实写照。她十分感慨一生的多风多雨,跌宕起伏,饱含酸甜苦辣咸。现在,像李慕真这一代的老年学者已经不多了。因此她挥笔著述,记录下了这将逝去的沉重缤纷历史,希望能和她的儿女们,以及现在的年轻人分享她的人生经历。她希望历史能够重新给予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地位、尊重和荣誉,使科研领域永远后继有人。她希望年轻的一代能从中记住我们中国人民过去的贫困和忍耐,痛苦和耻辱,挣扎和不屈,贡献和牺牲;重温我们中华民族浴火重生,走向光明的路;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做人做事的启发,能够通过这本书,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再看物质生活,富有和贫穷,理想和追求,成功和失败,幸福和苦恼,看这个世界,看历史,看我们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