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部
-
治河全书(清)张鹏翮《治河全书》采用天津图书馆所藏孤本影印,经图书馆有关专家鉴定为清进呈本。是书为清康熙年间进士张鹏翮任河道总督时纂辑。包括上谕、治河事宜、奏章等内容,记载了我国运河、黄河、淮河三大水域的源流支派、地理位置及历年对其治理情况等,其中对各河道的形成、流向、堤坝修筑、防汛等事宜所记尤为详细。书中还附有彩色绘图,工细精致,精确地反映了三大河流及各支流的全貌。该书内容翔实,史料性强,是研究清代治河工程的重要历史资料,对今天的治河工程也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史记(西汉)司马迁 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是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宏篇巨著,具有和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影响甚为深远。《史记》的写作意图,司马迁概括为三句话:\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实际上也概括了《史记》的思想内容。所谓\究天人之际,\就是要探究自然现象和人事之间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司马迁继承了自先秦以来\天人相分\的唯物主义传统。所谓\通古今之变\就是要说明历史的发展演变,寻找出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理。所谓\成一家之言\,就是要通过著作表达自己的历史见解和社会理想。在这方面,司马迁继承了古代良吏\不虚美,不隐恶\的求实精神,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史记》既是史学经典,又是文学经典,不仅仅因为它是传记文学的开山力作,更因为它为后世提供了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
-
授堂遺書(清)武億 撰武亿(1745—1799)字虚谷,号授堂,河南偃师人。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金石学家、经学家、考据学家。其学力深厚,见解精辟,清代著名学者孙星衍、阮元等对其多所赞誉。主要著作有:《金石三跋》、《金石续跋》、《读史金石集目》、《群经义证》、《经读考异》、《句读叙述》、《三礼义证》、《授堂文钞》、《授堂诗钞》等十余种,凡数百卷。还编有《偃师县志》、《鲁山县志》等。武亿后人将其大部著作集刊为《授堂遗书》,内容概为四类,一为经学研究之作,二为金石序跋之文,三为诗、文、书等,亦多与金石有关,四为姚鼐、钱仪吉、孙星衍等为武亿所作传、墓表、寄赠等文。据此即可见其学术成就、平生交游之大概。武亿之学乃研清代金石学、经学、考据学者不可忽略者。《授堂遗书》刻本流传未广,读者见之不易,此影印本颇值一阅和收藏。
-
徐霞客游记(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用日记体裁撰写的一部写实著作,世界上最早一部记载石灰岩地貌的著作。它生动、准确、详细地记录了祖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景观,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开创了我国地理学史上实地考察并系统描述自然的先河。本书是以季会明抄本和乾隆本为底本,参校徐建极抄本、陈弘抄本等多种抄本、印本,约请褚绍唐、吴应寿二位先生整理、校点的。本书是一部体大思精,富丽宏博,具有世界意义的地理著作和文学作品;它是把科学著作和文学著作融合为一,把准确的科学内容和生动的艺术描写有机结合的典范。它将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越来越显现出它的灿烂光华。
-
中华经典藏书尚学锋,夏德靠《国语》是一部先秦时期的历史文献汇编。其中所收录的,多为历史人物分散的言论,这些言论和国家兴衰、历史变迁有关。包括《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个部分,记载上起西周穆王时期,下迄鲁悼公,前后跨越五百多年。从编写体例来说,它是一部国别体的以记言为主的史料集,因此被称作“国语”。
-
顺治帝周远廉顺治帝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两百多年来关于他的种种传说甚为流行。如“太后下嫁”之谜,言其母孝庄皇太后为保爱子皇位,下嫁给摄政王多尔衮;秦淮名妓董小宛被清军掳掠,辗转入宫,顺治册封其为皇贵妃;董鄂妃病故以后,顺治假死,传位于玄烨,自往五台山出家为僧……亦真亦假,令人真假难辨。 本书忠于史实,沉稳凝重,力图拨开历史迷雾,再现一个真实的顺治皇帝。
-
领导政务通扶刚 主编暂缺简介...
-
伍尔夫(英)维士克、WISKER、G. 著;宋应财 译伍夫尔:英国现代著名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她在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两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伍尔夫素以文风优美著称,作品中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正是因为“是谁也模仿不了的完完全全的英国式的优美洒脱”,伍尔夫被誉为“英国散文大家中最后一人”。美丽的容颜、不凡的才情和气质、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王后”……有足够的理由让你走近伍尔夫,探究她生活的真相。
-
国榷(清)谈遷《国榷》编年体史籍。明末清初谈迁撰。全书正文104卷,卷首4卷。约428万余字。作者家境清贫,以力、文墨事务为生。其以诸家明吏粗浅,实录又多有失实,故以《明实录》为聿,遍考群籍而编此书。记事起子元天历元年(1328),迄于南明弘光元年 (1645)。其中万历以后70年篇幅居全书三分之一。该书的特点是对于《明实录》中避而不淡的一些重要史实,敢于直书;对于明代重要事件,经常将自己以及诸家的评论并列于后;对于所收史实进行了精审考订。该书清代及民国间均无刊本,故未经改纂。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和卢氏抱经楼两抄本互校本。
-
金石全例朱记荣 编中國金石之學向發逹自北宋中葉發端,歷元、明,至清逐蔚為大觀。作為金石學重要分支的金石羲例之學,形成於元代,以潘昂霄《金石例》為標誌,其後代有其作,清代更是出現了*多封前代金石羲例學著作造行增甚或創易之作,金石羲例之學漸趨完善。可以說,金石學發展金石羲例學勃興奠定了基礎,而金石羲例學的勃興則在醴例上對金石學的完善作用力起到了重要規範作用。「學力既到,體制亦不可不知,如記、讚、銘、頌、序、跋,各有其體,不知其體,則喻人無容儀。雖有寶行,識者幾人哉?體制既熟,一篇之中,起頭結尾,繳換曲折,反復難應,關鎖血脈,其妙不可以言書。」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