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邓小平理论的渊源与发展

邓小平理论的渊源与发展

作者:余兴厚,吴正俊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01

ISBN:9787536659070

定价:¥17.00

内容简介
暂缺《邓小平理论的渊源与发展》简介
作者简介
暂缺《邓小平理论的渊源与发展》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 (1)
上篇 邓小平理论的渊源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 (3)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唯物论基础 (3)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 (3)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运用 (6)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10)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辩证法基础 (14)
一、对对立统一原理的继承和运用 (14)
二、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法的继承与运用 (16)
三、对矛盾普遍性争特殊性辩证法的继承与运用 (19)
四、对否定之否定辩证法的继承与运用 (21)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认识论基础 (24)
一、唯物主义实践观 (24)
二、一以贯之的实践思维方式 (26)
三、开拓创新的实践精神 (28)
四、独特的探试与实践反馈方法 (30)
第二章 邓小平理论的理论渊源 (34)
第一节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34)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34)
二、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学说的发展 (37)
三、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表述 (41)
四、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创新 (46)
第二节 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53)
一、对现代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54)
二、对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61)
三、对对外开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68)
第三章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文化渊源 (74)
第一节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74)
一、对待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观 (75)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审视 (75)
三、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为了面向现代化 (77)
四、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为了面向世界 (77)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79)
一、对传统“义利观”的突破和发展 (79)
二、对传统爱国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86)
三、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90)
第三节 对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思想的突破和发展 93
一、对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超越 (93)
二、对“重均平而抑分化”儒家思想的突破和发展 (99)
第四节 对传统思维方式的继承和突破 (103)
一、继承了中国古代“求和谐”、“求统一”的思维方式 (103)
二、突破了中国传统思维定势,克服了传统思维模式的局限性 (107)
三、突破传统的认知方式,突出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意义 (109)
第四章 邓小平理论的实践基础。 (112)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112)
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及经验教训 (112)
二、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 (115)
第二节 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117)
一、尊重和支持人民群众的实践首创精神,善于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 (117)
二、身体力行,躬行实践,善于总结个人实践经验 (119)
下篇 邓小平理论的实践与发展
第五章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体制的实践和发展 (125)
第一节 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25)
一、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 (126)
二、坚定不移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29)
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33)
四、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13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人分配制度 (139)
一、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139)
二、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45)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1)
一、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5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 (154)
三、积极推进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157)
第六章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体系的实践与发展 (164)
第一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65)
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65)
二、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坚实基础 (167)
三、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168)
第二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72)
一、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74)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广泛实践 (176)
第三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83)
一、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提出 (184)
二、加速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 (185)
三、以教育为本,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基础 (189)
第四节 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优化 (193)
一、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必要性及总原则 (193)
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基础 (194)
三、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199)
第五节 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战略 (204)
一、不断完善和扩大我国对外开放格局 (205)
二、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基本目标 (207)
三、采取积极稳妥的有力措施,把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209)
四、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对外开放新的历史阶段 (213)
第七章 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政建设理论的实践与发展 (217)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上新型的民主政治 (218)
一、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专政下的人民
当家作主 (219)
二、我们的民主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 (220)
三、我们的民主制度是不断发展完善的最有前途的政治制度 (221)
第二节 加强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民主政治制度 (222)
一、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建设密不可分 (222)
二、加强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民主政治制度 (224)
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 (230)
第三节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234)
一、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开创性地面对新的历史考验 (234)
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 (240)
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 (244)
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257)
第八章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理论的实践与发展 (268)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战略地位 (269)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270)
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272)
三、在新形势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事关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民族的振兴 (274)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根本指针 (278)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指导思想 (278)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81)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282)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积极创新的原则 (283)
第三节 努力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 (286)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核心 (286)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基础 (297)
三、积极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文化事业,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301)
四、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304)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